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庫茲涅茨曲線

鎖定
庫茲涅茨曲線(Kuznets curve),又稱倒U曲線(inverted U curve)、庫茲涅茨倒U字形曲線假説。美國經濟學家西蒙·史密斯·庫茲涅茨於1955年所提出的收入分配狀況隨經濟發展過程而變化的曲線,是發展經濟學中重要的概念。
中文名
庫茲涅茨曲線
外文名
Kuznets curve
別    名
倒U曲線
提出時間
1955年

目錄

庫茲涅茨曲線簡介

庫茲涅茨曲線 庫茲涅茨曲線
西蒙·史密斯·庫茲涅茨依據推測和經驗提出了經濟發展與收入差距變化關係的倒U形字曲線假説。庫茲涅茨分析經濟增長與收入不平等的關係是基於從傳統的農業產業向現代工業產業轉變過程進行的。他認為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過程就是經濟增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分配差距會發生趨勢性的變化。但是研究這樣的問題卻受數據缺乏與合理理論模型的制約。庫茲涅茨設計了兩個部門,一個是農業部門,另一個是非農業部門。這種分法實際上相當於劉易斯的二元結構,即傳統的農業部門和現代產業部門。庫茲涅茨設計和研究了它們之間產業結構變化對收入差距變化產生的影響。反映和推演工業化進程或二元結構變化下分配差距的變化規律是庫茲涅茨的本源思想,但是由於庫茲涅茨在當時無法提出一個工業化進程中分配差距變化模型,只能依據大量的猜想和引用一些發達國家工業化經驗數據進行分析,這就把後來研究者引入發達國家發展歷程的簡單表述形式上——人均收入變化(或經濟增長的變化)與分配差距變化的關係上,並且背離了庫茲涅茨自己最初考量的問題,即以產業結構變化為依據的分析方法。隨着計量經濟學不斷被應用到研究當中,研究者試圖用統計學的工具來證明庫茲涅茨的假説。
關於經濟增長與收入分配的關係,庫茲涅茨提出了所謂的倒U字假説。他首次論述瞭如下一種觀點,即:隨着經濟發展而來的“創造”與“破壞”改變着社會、經濟結構,並影響着收入分配。庫茲涅茨利用各國的資料進行比較研究,得出結論:在經濟未充分發展的階段,收入分配將隨同經濟發展而趨於不平等。其後,經歷收入分配暫時無大變化的時期,到達經濟充分發展的階段,收入分配將趨於平等。
如果用橫軸表示經濟發展的某些指標(通常為人均產值),縱軸表示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標,則這一假説所揭示的關係呈倒U字形,因而被命名為庫茲涅茨倒U字假説,又稱庫茲涅茨曲線。庫茲涅茨在説明這一倒U字形時,設想了一個將收入分配部門劃分為農業、非農業兩個部門的模型。在此情況下,各部門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變化可以由如下三個因素的變化來説明。這三個因素是:按部門劃分的個體數的比率;部門之間收入的差別;部門內部各方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庫茲涅茨推斷這三個要素將隨同經濟發展而起下述作用:在經濟發展的初期,由於不平等程度較高的非農業部門的比率加大,整個分配趨於不平等;一旦經濟發展達到較高水平,由於非農業部門的比率居於支配地位,比率變化所起的作用將縮小,部門之間的收入差別將縮小,使不平等程度提高的重要因素財產收入所佔的比率將降低,以及以收入再分配為主旨的各項政策將被採用等等,各部門內部的分配將趨於平等,總的來説分配將趨於平等。
庫茲涅茨假説提出後,一些西方學者曾就有關倒U字形形成的過程、導致倒U字形的原因以及平等化過程進行過較多的討論。但經濟發展的資料表明:庫茲涅茨曲線不符合發展中國家的實際情況。換言之,隨着經濟發展的進程,發展中國家的收入不平等越來越懸殊,並沒有向平等方向轉變。

庫茲涅茨曲線解釋

庫茲涅茨曲線表明:在經濟發展過程開始的時候,尤其是在國民人均收入從最低上升到中等水平時,收入分配狀況先趨於惡化,繼而隨着經濟發展,逐步改善,最後達到比較公平的收入分配狀況,呈顛倒過來的U的形狀。Y軸表示的是基尼係數或分配狀況,X軸是時間或收入狀況。

庫茲涅茨曲線實證

環境庫茲涅茨曲線 環境庫茲涅茨曲線
鮑克爾特(Paukert)於1970年代通過對56個發展水平不同的國家的實證研究。莫里斯(Morris)於1973年,塞爾沁(Syrqiun)於1975年,阿魯瓦利亞(Ahluwalia)於1976年分別對此進行了研究,通過比較不同收入水平國家的基尼係數,意圖證明倒U曲線關係。例如:我們用基尼係數來衡量一個國家或者社會的財富分佈狀況,在該地區經濟發展過程中,其基尼係數經歷了由小到大,在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之後,又從大到小的倒U狀態的過程。 庫茲涅茨曲線是一種假説,該曲線的形狀是通過一系列數學方法確定的,但是這一系列數學方法,也存在各種問題,在學術界爭論也很多。其中存在問題比較嚴重的部分就在於庫茲涅茨及其追隨者使用的數學方法,縮小了高收入國家人與人之間的實際收入差距。該曲線的橫座標並不完全是人均財富的數據,而是人均財富數據的對數(ln Y)。對於這個曲線形狀最有力的反例就是作為世界上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美國,其貧富差距在世界上也是最高的幾個國家之一。
此外,它之所以是一種假説,還源於其沒有事實依據。因為它的假説是想説明時間上的改變,對貧富差距和財富水平的影響。但是實際上,歷史上的貧富差距數據和財富水平數據是無法蒐集的。所以庫茲涅茨本人及其追隨者,使用的是同時代、不同收入水平的國家的數據。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這種假説的説服力。

庫茲涅茨曲線發展聯繫

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聯繫
收入分配的倒U曲線
庫茲涅茨曲線最先是由美國著名經濟學家、197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西蒙·庫茲涅茨在1955年的美國經濟協會的演講中提出來的。他經過對18個國家經濟增長與收入差距實證資料的分析,得出了收入分配的長期變動軌跡是“先惡化,後改進”,或用他自己的話説是“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長期趨勢可以假設為:在前工業文明向工業文明過渡的經濟增長早期階段迅速擴大,爾後是短暫的穩定,然後在增長的後期階段逐漸縮小。”並且他通過比較一些國家的橫截面資料,得出的結論是處於發展早期階段的發展中國家比處於發展後期階段的發達國家有更高的收入不平等。表現在圖形上是一條先向上彎曲後向下彎曲的曲線,形似顛倒過來的U,故人們將其稱之為“倒U曲線”。演説發表之後,在世界經濟學界引起了熱烈的討論,有人稱倒U關係“已經獲得了經濟規律的力量”,也有人稱“經濟發展中收入分配的軌跡並無什麼自然的‘經濟規律’可循”。根據後人的研究,幾乎所有的國別橫斷面資料都支持倒U曲線。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進入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的階段,與此同時,居民的收入差距也進入了一個持續的擴大時期,而且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到目前為止,從我國的經濟增長與收入差距的相關性來看,與倒U曲線基本一致。我們的基本判斷是我國的收入差距還處於其左側的上升期,沒有達到駐點。
在收入分配庫茲涅茨曲線的基礎上,我們還可以引申出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其他庫茲涅茨曲線。
第二產業中相關倒U曲線
庫茲涅茨曲線構建了交通發展模式演進 庫茲涅茨曲線構建了交通發展模式演進
即在從農業社會工業社會或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過程中,第二產業的產值比重和勞動力比重在工業社會初期呈現上升趨勢,當人均GDP達到一定程度之後,第二產業的產值比重和勞動力比重就會下降。根據工業化國家的一般經驗,當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左右,第二產業的產值比重達到50%左右時,即達到了倒U曲線的拐點。建國50多年來,我國第二產業的產值比重不斷上升,從1952年的20.9%上升到了 2003年的52.3%,我們的基本判斷是在這一高位穩定一定時期以後會逐步降低,第三產業的產值比重將會超過第二產業。第二產業的就業比重從1952年的7.4%上升到了1997年的23.7%,隨後的幾年逐年呈現降低的趨勢,2003年為21.6%。我們的基本判斷是第二產業的勞動力比重經過了駐點進入了倒U曲線的右側,處於右側偏上位置。
區域經濟發展的倒U曲線
即在工業化的過程中,由於各個地區之間的區位優勢不同,資源稟賦不同,經濟基礎差異甚大,各種生產要素必然向平均利潤率高的地區轉移和積聚,導致區域之間經濟發展水平差距拉大。當發達地區的工業化水平達到一定程度之後,由於其滴落效應和擴散效應,由於發達地區生產要素價格的上漲,平均利潤率降低,而欠發達地區的生產要素成本低的優勢會逐步顯現出來,加之政府的引導,生產要素會向欠發達地區轉移,促進經濟增長,縮小區域之間的發展差距。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我國區域之間特別是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之間在經濟總量經濟增長率方面差距明顯拉大了,明顯地處於倒U曲線左側。自西部大開發這一戰略實施以來,西部地區經濟增長加速,雖然總量仍然有拉大的趨勢,但經濟增長率有縮小的趨勢,進入了倒U曲線的右側。
環境污染的倒U曲線
即在工業化的過程中,伴隨着人均GDP的增加,環境污染的程度將呈現上升的趨勢;隨着人均GDP的進一步提高,環境污染程度會逐年呈現下降的趨勢。從我國環境污染情況來看,根據統計資料,沒有經過處理或不達標的廢水、廢氣、廢渣等三廢的排放量一直呈現上升趨勢。我們的總體判斷是環境污染還處於倒U曲線的左側,且離拐點還有一定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