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庫瑪裏

鎖定
“庫瑪裏”來源於尼泊爾有個特殊的羣落,即處女神。她們原是平民幼女,有幸一朝被選為“庫瑪裏”,成為處女神。她們享受頂禮膜拜,也註定要經歷世間最懸殊的寵辱哀樂。
中文名
庫瑪裏
性    別
所在國家
尼泊爾

庫瑪裏節日由來

庫瑪裏 庫瑪裏
加德滿都老王宮廣場附近,有一座看上去並不十分特別的小廟,它的外牆是白色的,窗是粉色的,門窗雕刻十分精美,兩頭彩色石獅威風凜凜地守護着並不大的木門,這就是處女神居住的地方——庫瑪裏廟。
踏進天井深深的小院,簡直置身於一個精美的藝術世界,四周牆壁和門窗都是極具特色的木雕製品,據説出自18世紀中葉的工匠之手。儘管這些木窗、木門已經失去昔日的色彩和光澤,但那匠心獨具的藝術魅力足以讓人歎為觀止。
每天上午和下午都有固定的時間,庫瑪裏與前來拜望她的人見面,不過你需要付一定的香火錢。而且,外國人和本地人的付費是不同的。付過錢後,小女神庫瑪裏就會在樓上的窗口露面,現身在大門上方的二樓或三樓的窗口,只是絕對不能對她拍照。
每年8、9月間的“因陀羅”節,加德滿都人從四面八方向市中心的老王宮——漢努曼多卡宮廣場聚集,來承享庫瑪裏的福祗。

庫瑪裏習俗繼承

舊時的尼泊爾,婦女地位卑微,然而庫瑪裏的地位卻是神聖、純潔和崇高的,連國王也要向她頂禮膜拜,而且年年如此。活女神庫瑪裏也叫處女神。關於她的傳説有很多。有一説法是,庫瑪裏是印度教神祇濕婆的王妃帕瓦的62個化身之一。曾經有個國王將她放逐,國家於是厄運不斷,為了消災免禍,保一方平安,國王從此便將她供奉在廟中,代代相傳至今。
與其他地方所有寺廟不同的是,庫瑪裏寺供奉的是活處女神,所以成為加德滿都一大特色人文景觀。
庫瑪裏 庫瑪裏
庫瑪裏並非世襲,是從眾多尼泊爾普通幼女中嚴格挑選出來的。當地人相信這個小處女神投身在釋迦族金匠或銀匠家庭中四五歲的女孩身上。為了得到這樣能保佑國王和百姓平安的“真命天女”,一羣皇室祭司終年忙碌,挨家挨户尋找。
挑選庫瑪裏的條件相當苛刻。這個尚未發育的小女孩,全身上下必須絕無瑕疵,特別是不能流血,當她一踏入青春期,開始初潮,就意味着她該退出歷史舞台了,要再選女孩來頂替。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少女的發育期愈發來得早,庫瑪裏的任期也無形中縮短,原來可以到14歲,現在通常到12歲就該退隱了。
挑選庫瑪裏的工作是秘密進行的。據説,候選人要滿足32個吉祥特徵,或者説,她必須具備32個優良特質,從眼睛的顏色、牙齒的形狀到説話的聲音都有很高要求。條規中包括,庫瑪裏的“脖子要像海螺,身體要像榕樹,睫毛要像牛的睫毛”等。最後一道關,是讓小女孩獨自呆在一個漆黑的大殿中,有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作出各種動作和聲音恐嚇她,小女孩必須毫無懼色。經受了這些考驗後,還要看女孩的星座是否與國王相一致,如果吻合,這個小女孩就能被奉為庫瑪裏處女神了。
“庫瑪裏”的黯淡一生
庫瑪裏 庫瑪裏
庫瑪裏一旦告別父母,就此地位尊崇。但她同時也與世隔絕,青燈古佛長伴,在禁閉的時空裏孤獨地度過童年和少年時期。成為活女神庫瑪裏對於一個女孩來説是偶然的,但她被貶謫的命運又是註定的。因為女孩註定有青春萌醒那一天。離開寺廟回到家裏的庫瑪裏沒有了昔日的輝煌,她們換上平民的素服,變成普普通通的家庭婦女。傳統觀念認為,庫瑪裏不吉利,會剋夫,因此不能娶她們為妻。在經歷了人生數次起伏跌宕後,她註定要孤苦地渡過餘生。許多退役的庫瑪裏終身未嫁,老死閨閣。
不過,也有一些幸運的退役庫瑪裏找到了如意郎君,並生兒育女。84歲高齡的麥亞是現在還活着的最年長的前庫瑪裏。那年她3歲,被父母送去當庫瑪裏。可惜好景不長,麥亞只當了不到一年的庫瑪裏,就因患上天花離開寺廟。15歲,父母把她嫁給一個手藝精巧的工匠。她從來不相信庫瑪裏“剋夫”的傳言,她的丈夫現在已經87歲,也很健康。
隱退後命運出現轉機
過去,想讓女兒成為庫瑪裏的家庭很多。但現在形勢發生了變化。特別是進入新世紀後,許多父母不願讓自己的女兒再去過那種與世隔絕的生活。尋找庫瑪裏的工作遇到了資源枯竭的難題。然而,庫瑪裏的需求量還不小,現在加德滿都谷地三個城市(加德滿都、巴丹和巴德崗,曾是三個王朝的首都)的老王宮附近都有庫瑪裏廟。
漢努曼多卡老王宮庫瑪裏普麗提是2000年入選的,當時才4歲,比她的前任幸運,普麗提現在有家庭教師上門教授文化課,儘管她平時不能自由出入庫瑪裏廟。
2000年12月,尼泊爾政府作出決定,為退役的庫瑪裏安排教育和生活事宜。此後,退役庫瑪裏可以同其他女孩子一樣,走進學校接受正規教育了。
拉什米拉像其他庫瑪裏一樣,在任期間沒上過一天學。退役後,她跨進學校,開始讀一年級。她勤奮好學,拼命要把失去的時間補回來。現在,她不僅中學畢業,而且已經開始攻讀IT學士學位。她説,連做夢都想成為一名軟件工程師。如果她夢想成真,她將成為尼泊爾歷史上第一位擁有大學文憑的退役庫瑪裏。
庫瑪裏習俗已在尼泊爾這個小山國靜悄悄地延續了數百年。現代一些西方人對此現象進行尖鋭抨擊,認為扼殺女童天性,是不人道的。更有女權主義者氣憤不已,要求廢除庫瑪裏制度。然而,作為一種民族文化傳統,既然有其社會、宗教需求,總要有人擔負傳承重任,而為這種傳承作出犧牲也就在所難免。世界民俗文化遺產的多樣性,可能正是在這種以少數人犧牲為代價的傳承中體現存在價值的。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