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庫德職業興趣調查表

鎖定
庫德於1934年編制了庫德愛好記錄表,其基本思想是把所有職業分成十個興趣領域,然後確定與之相應的十個同質性量表,受測者的結果,按這十個量表計分,通過得分高低確定感興趣和不感興趣的職業領域。由於這種方法所測得的結果比較籠統,因此庫德從SVIB中吸取了職業量表的思想,在1966年編制了庫德職業興趣調查表(簡稱:KOIS)。
1985年,他再一次修訂了庫德職業興趣調查表。
中文名
庫德職業興趣調查表
外文名
Kuder Occupational Interest Survey
英文縮寫
KOIS
評    論
職業興趣評估
學    科
心理與教育測量

庫德職業興趣調查表量表簡介

1934年,庫德所編制的一些興趣量表也經歷了與SCII差不多長的歷史。最早的這類量表是庫德偏好記錄—職業篇(Kuder Preference Record-Vocational)。庫德採用的是三擇一的強迫選題,所得的分數不是描述在某特定職業上得分的多少,而是10個廣泛的興趣領域分數。這10個興趣領域是:户外活動、機械、計算、科學、遊説、藝術、寫作、音樂、社會服務和文書,然後確定與之相應的10個同質性量表,被試的結果按這10個量表記分,通過得分高低決定重要的興趣領域。每個量表上的題目大致按其內容效度來擬定和分組,但最後的選定是以題目的內部一致性程度及與其他量表必須有低的相關值而定的。修訂後而成的庫德一般興趣調查表(Kuder General Interest Survey)是庫德偏好記錄—職業篇的擴充版,這個版本專供小學六年級到高中三年級文化程度的人使用 [1] 
後來的版本——庫德職業興趣調查表的記分與SCII一樣,是參照特定的職業團體計算出來的。但還沒有使用一個一般參照團體,相反,被試在每一個職業量表上的得分是以他的興趣形態與該職業團體人士的興趣形態之間的相關值來表示的。目前,已建立了126種專業職業團體的分數,有些只有男性的資料,有些只有女性的資料,其餘的則兩性資料均有。在一個3000人的統計分析報告中,庫德證明了他的量表的記分方式比使用參照團體記分方式有更好的區分能力。
庫德職業興趣調查表的最新版本是1999年的庫德職業搜索與個人匹配(Kuder Career Search with Person Survey,簡稱:KCS)。KCS提供的是個人--個人的匹配,而不是早期所使用的個--羣體匹配。庫德認為,一個人可能更類似於從事某一具體工作的另一個人,而不是一個具有少量差異的職業羣體。如果能將一個人的興趣與另一個人的興趣進行匹配,就可以獲得關於個體更精確、更有意義的信息。因此,KCS最大的特點就是評分程序中的個人匹配。其方法是將受測者的活動偏好,與數據庫中的校標組相比較,顯示與其匹配的最好的25個列表,這個列表揭示了與受測者最類似的個體。測試報告還會提供這個最佳興趣匹配個體的傳記信息,從事某類工作的滿意度等內容,以便受測者進行職業探索。但是KCS為興趣測量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但他的信度和效度還有待檢驗 [2] 

庫德職業興趣調查表結果分析

1、驗證量表:評判結果的可靠度。
2、職業興趣評估:相當於SVIB的一般主題量表。
3、職業量表:相比斯特朗職業興趣量表(SVIB),包含更多的高基礎率;涵蓋的職業範圍更為廣泛。
4、大學主修專業量表:可更好的解釋年輕的被試。

庫德職業興趣調查表量表差異

庫德與斯特朗職業興趣量表的差異
1、使用強迫選擇的自比項目形式(alternative activities):測驗結果可揭示個體內部的相對優勢和弱勢,而非這個個體某一特徵的決定水平。
2、以每個效標組的實際平均反應做為量表的確定項目,可提高量表的整體效度。
參考資料
  • 1.    桑代克著,葉佩華等譯.心理與教育的測量與評價.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20-132
  • 2.    戴海崎,張鋒,陳雪楓.心理與教育測量.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1:286-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