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庚子荐饑

鎖定
《庚子荐饑》是宋代詩人戴復古創作的一組現實主義詩歌。“庚子”是宋理宗嘉熙四年(1240),此時連續發生災荒。浙東一帶甚至出現了“餓走拋家舍,縱橫死路歧”(《庚子荐饑·其一》)的悽慘景象,詩人有感於此,寫了這一組詩。錢鍾書宋詩選注》中,選錄了其三、其五。
作品名稱
庚子荐饑
作    者
戴復古
創作年代
宋代
出    處
全宋詩
作品體裁
五言律詩

庚子荐饑作品原文

庚子荐饑[1]
其一
正月彗星出,連年旱魃興。
自應多變故,何可望豐登。
孰有迴天力,誰懷濟世能。
嫠居不恤緯,憂國瘦崚嶒。
註釋
[1]薦:重疊,接連的意思。“庚子”是宋理宗趙昀嘉熙四年(1240)
其二
連歲遭饑饉,民間氣索然。
十家九不爨,升米百餘錢。
凜凜飢寒地,蕭蕭風雪天。
人無告急處,閉户抱愁眠。
其三
餓走拋家舍,從橫死路岐。
有天不雨粟,無地可埋屍。
劫數慘如此,吾曹忍見之。
官司行賑恤,不過是文移。
其四
乘時皆閉糶,有谷貴如金。
寒士糟糠腹,豪民鐵石心。
可憐飢欲死,那更病相侵。
到處聞愁嘆,傷時淚滿襟。
其五
杵臼成虛設[2],蛛絲網釜鬵[3];
啼飢食草木,嘯聚斫山林[4]。
人語無生意[5],鳥啼空好音[6]。
休言谷價貴,菜亦貴如金。[7] [1-2] 
註釋
[2]杵(chǔ)臼(jiù):舂米穀用的器具。
[3]釜鬵(xín):炊具。鬵:大鍋。“杵臼”二句説:一切舂米的和煮飯的傢伙都沒有用了。
[4]嘯聚斫山林:上山覓食,將草木砍伐。嘯聚山林:原指聚眾上山,落草為寇,此處似無此意。
[5]人語無生意:人們都説沒有生路,活不下去。
[6]空好音:鳥音雖好,卻無人欣賞。
[7]休言谷價貴,菜亦貴如金:古書裏常説荒年的饑民“面有菜色”,這裏説連菜都吃不到。 [3] 
其六
去歲未為歉,今年始是兇。
谷高三倍價,人到十分窮。
險淅矛頭菜,愁聞飯後鐘。
新來慰心處,隴麥早芃芃。

庚子荐饑作品簡析

《庚子荐饑·其三》
“庚子”,是宋理宗趙昀嘉熙四年(1240)。“薦”,通洊,屢次、接連的意思。據史書記載,當時連續出現饑荒,京城臨安谷貴如金,饑民有的全家餓死,有的實在無法活下去,只好“相率投江”。浙西殍死盈路,流民充斥。作者是浙江人,對這場災戾耳聞目睹。這組詩歌就是針對災荒有感而發的,原來該題下共有六首,這裏選其中的第三首進行分析。
這首詩着重寫饑荒的嚴重和官府賑濟的虛偽。頭四句寫所見: “餓走拋家舍,縱橫死路岐。有天不雨粟,無地可埋屍”。連年的饑荒,老百姓已經一無可食,不要説谷價飛漲,就連野菜也已挖光,家家都揭不開鍋。對這種情況,這組詩中有不少記述,如“十家九不爨,升米百餘錢”;“啼飢食草木,嘯聚斫山林”; “休言谷價貴,菜亦貴如金”。本詩寫的比上面那些詩更為慘烈。飢餓已經把災民逼上了絕路,他們拋下家捨出去逃荒,不少人竟倒斃在半路。“縱橫”謂餓殍之多。看到這觸目驚心的現實,詩人不禁仰天長嘆:老天怎不下點糧食給餓急了的百姓!死人太多,已經無地可埋了!要老天“雨粟”,是不可能的,其實是對政府的譴責,語氣中跳躍着憤怒的火花。
後面四句更加尖鋭精警: “劫數慘如此,吾曹忍見之?官司行賑恤,不過是文移!” “劫數”,本指災禍厄運,這裏指災情。如此嚴酷的災難,希望朝廷官府賑濟,可是他們只頒佈一紙賑濟災民的空頭公文,根本沒有實際行動。面對災患,還毫無心肝地搞這種官樣文章來騙人!詩歌揭出了災難的釀成,除了天災,其實還有人禍。大自然的“天”和封建社會的“官司”,都是毫不憐憫百姓的殺人兇手!特別是後者,作者以犀利無比的筆鋒戳穿了封建官府和統治者虛偽的畫皮,把他們那套鬼把戲暴露在光天化日下。
這首詩的針線十分細密,如第三句緊頂第一句,第四句承接第二句,前面四句寫完慘象後,在第五、六句作一收束,最後兩句又使主題深化,把自然界的早魃與官司人為的破壞聯繫起來,展示了災民處於靠天天不靈,求官官不應這種走投無路的境地。全詩相當完整緊湊,極大地增強了它的藝術批判力量! [4] 
《庚子荐饑·其五》
這首詩生動描繪了荒年的慘酷景象及其嚴重後果。首聯言舂米的杵臼成了無用之物,煮飯的鍋釜密佈蛛網,暗示饑荒的嚴重,滿目死寂。次聯寫百姓只得啃食草木或嘯聚山中砍伐林木以圖活命,申言饑荒已引起社會的動盪。五六句寫殘存者奄奄一息,揭示出人們的絕望情態,悦耳的鳥鳴也引不起他們的絲毫興趣。尾聯寫饑民吃不上昂貴的糧食,而菜價上漲得也吃不起,進一步寫饑民的悲慘。這首詩先總寫荒年斷炊的淒涼景象,再從不同方面揭示出它的嚴重後果,語言凝練,筆墨沉痛,對百姓的同情溢於言表。

庚子荐饑作者簡介

戴復古(1167—1248?),字式之,號石屏,台州黃岩(今浙江黃岩)人。一生清苦不仕。長期浪跡江湖。曾向陸游學詩,亦受晚唐詩影響,是江湖派中的重要作家。詩詞皆工。其詩作注重雕琢,能指斥時政,抒發愛國感情,反映民生疾苦。有《石屏詩集》、《石屏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