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底閣鎮

鎖定
底閣鎮,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下轄鎮,地處嶧城區東南部,東臨蒼山縣蘭陵鎮和韓塘鄉,東南與江蘇省邳州市邢樓鄉相望,南連台兒莊區邳莊鎮,西南與台兒莊區蘭城鄉接壤,西鄰吳林街道,北依峨山鎮, [1]  行政區域總面積74.35平方千米。 [2] 
夏商周時期,屬鄫國,始置蘭陵縣;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沂州改為沂州府,置蘭山縣;1984年4月,建底閣鎮。2001年1月,甘露溝鄉併入。 [1]  截至2018年末,底閣鎮户籍人口為50239人。 [2]  截至2020年6月,底閣鎮下轄44個行政村。 [3] 
2011年,底閣鎮財政總收入2406萬元,比上年增長20%。 [1]  2018年,底閣鎮有工業企業343個,其中規模以上1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1個。 [2] 
中文名
底閣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
地理位置
嶧城區東南部
面    積
74.35 km²
下轄地區
44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底閣村
電話區號
0632
郵政編碼
277314
車牌代碼
魯D
人    口
50239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底閣鎮建置沿革

底閣鎮
底閣鎮(1張)
夏商周時期,屬鄫國,始置蘭陵縣。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沂州改為沂州府,置蘭山縣。
清乾嘉年間,編行保甲,改社為保,幹期社改為底閣保。
清宣統元年(1909年),蘭山縣劃分15鄉區,底閣保屬蘭陵鄉區。
民國二年(1913年),撤銷沂州府,蘭山縣改名臨沂縣,底閣保仍屬蘭陵鄉區。
民國十九年(1930年),底閣保改底閣鄉,屬臨沂縣蘭陵第八區。
1953年7月,撤銷蘭陵縣,復歸嶧縣,為二十二區,後改為第十二區。
1955年9月,第十二區改為底閣區。
1956年8月,撤區為鄉;同年12月,又恢復底閣區。
1958年3月,撤底閣區改為鄉;同年9月,撤鄉建立公社,底閣併入峨山公社。
1960年,撤銷嶧縣,改建棗莊市。
1984年4月,建底閣鎮。
2001年1月,甘露溝鄉併入。 [1] 

底閣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底閣鎮下轄46個行政村:底閣、楊樓、陶墩、前王家、康莊、西南晁、東南晁、大晁、後晁、張莊、圈裏、運埠屯、魏樓、邱莊、卜東店、前嶽城、後嶽城、朱官莊、望夫台、徐莊、更雞嶺、唐莊、孟莊、西甘寺、候莊、曹廟、河北、劉後、東甘寺、郭樓、宗官莊、閆莊、河灣、陳莊、甘露溝、周莊、齊圩子、大劉、小劉、南楊莊、北楊莊、王莊、褚林、西南楊、西北楊、賈莊;下設276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底閣鎮下轄44個行政村:底閣村、楊樓村、陶墩村、前王家村、康莊村、西南晁村、東南晁村、大晁村、後晁村、張莊村、圈裏村、運埠屯村、魏樓村、邱莊村、卜東店村、前嶽城村、後嶽城村、朱官莊村、望夫台村、徐莊村、更雞嶺村、唐莊村、西甘寺村、曹廟村、河北村、劉後村、東甘寺村、郭樓村、宗官莊村、閆莊村、河灣村、陳莊村、甘露溝村、周莊村、齊圩子村、大劉村、小劉村、南楊莊村、北楊莊村、褚林村、西南楊村、西北楊村、西灘子村、北褚林村。 [3]  鎮人民政府駐底閣村。 [1] 

底閣鎮地理環境

底閣鎮位置境域

底閣鎮地處嶧城區東南部,東臨蒼山縣蘭陵鎮和韓塘鄉,東南與江蘇省邳州市邢樓鄉相望,南連台兒莊區邳莊鎮,西南與台兒莊區蘭城鄉接壤,西鄰吳林街道,北依峨山鎮, [1]  行政區域總面積74.35平方千米。 [2] 

底閣鎮地形地貌

底閣鎮境內絕大部分為平原,西北部有少部分丘陵,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底閣鎮水文

底閣鎮境內河道屬準河流域,其中濤溝河流域面積6.5平方千米,佔9.1%;三級河1條,總長11.2千米;四級河條,總長11千米。河流總長度22.2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濤溝河,從峨山鎮江蘇省邳州市邢樓鄉流經境內徐莊、更雞嶺、東甘寺、唐莊、侯莊、孟莊、後晁、大晁、東南晁、康莊,長11.2千米,主要支流有新溝河、新拉溝河等。 [1] 

底閣鎮人口

2011年末,底閣鎮總人口4262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784人,城鎮化率8.9%。總人口中,男性22307人,佔52.3%;女性20315人,佔47.7%;14歲以下7288人,佔17.1%;15—64歲30808人,佔72.3%;65歲以上4526人,佔10.6%。2011年,人口出生率11.0‰,人口死亡率6.6‰,人口自然增長率6.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96人。 [1] 
2017年,底閣鎮常住人口為46218人。 [4] 
截至2018年末,底閣鎮户籍人口為50239人。 [2] 

底閣鎮經濟

底閣鎮綜述

2005年,底閣鎮實現國民生產總值6.89億元,比2004年同期增長32%;農業總產值2.4億元,同比增長19%;工業實現總產值16.7億元,同比增長38%;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030萬元,同比增長22.5%;農民人均純收入4288元,增長8%。
2007年,底閣鎮實現國民生產總值8.2億元,財政收入2100萬元,連續四年被評為棗莊市招商引資先進單位,連續三年被評為平安建設先進鎮,是棗莊市明星鄉鎮。
2011年,底閣鎮財政總收入2406萬元,比上年增長20%。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370萬元,增值税220萬元,企業所得税54萬元,個人所得税7.9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7%、50%、107%、-39%。農民人均純收入7020元。 [1] 
2018年,底閣鎮有工業企業343個,其中規模以上1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1個。 [2] 

底閣鎮農業

2011年,底閣鎮農業總產值達到2.3億元,比上年增長10%。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5.3萬噸,人均1265千克,小麥2.7噸,玉米2.5噸。主要經濟作物有大豆、桑蠶等。2011年,棉花種植面積481畝,產量72噸,可向社會提供60噸商品棉;桑園面積10000畝,產繭1200噸;蔬菜種植面積1200畝,產量1.3萬噸,主要品種有黃瓜、西紅柿、茄子、辣椒、白菜、蘿蔔、芸豆等,其中黃瓜2412噸,西紅柿958.5噸,茄子564噸,辣椒843.3噸,白菜5410噸,蘿蔔1561.3噸,芸豆846.6噸。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200台(輛);名優特農產品有桑蠶、油桃、凱特杏,綠色環保農產品有桑蠶、水產。 [1] 
底閣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3.6萬頭,年末存欄1.3萬頭;羊飼養量4700只,年末存欄2600只,收購山羊板皮3000張;牛飼養量2000頭,年末存欄1000頭;家禽飼養量21萬羽,上市家禽14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3503.4噸,其中豬肉2634.5噸,牛肉161.4噸,羊肉143.5噸,禽肉564噸;禽蛋666.1噸,鮮奶18.9噸;畜牧業總產值0.9億元。 [1] 
截至2011年末,底閣鎮累計造林3.2萬畝,其中防護林0.7萬畝,經濟林2.2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52.1萬株,林木覆蓋率32%,活立木蓄積量16萬立方米。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0.7萬畝,產量328.1噸,主要品種有蘋果、葡萄、桃、柿子、山楂、杏,其中蘋果39噸,葡萄83噸,桃118噸,柿子42噸,山楂28噸,杏12噸。 [1] 
2011年,底閣鎮漁業以鯉魚、四大甲魚為主,可用於水產養殖的淡水面積3.3平方千米,淡水水面3.3平方千米。魚塘養殖面積3.3平方千米,產量4.5萬噸,漁業總產值4500萬元。 [1] 

底閣鎮工業

2011年,底閣鎮工業總產值達到9.2億元,比上年增長18%。2011年,底閣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2家,職工103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7.7億元,比上年增長18%。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1家,職工6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1億元,比上年增長18%。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14家,工業園區1個。 [1] 

底閣鎮商業外貿

2011年,底閣鎮進出口總額3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0%;其中出口3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0%,主要產品有毛刷、玩具、服裝等3類3個產品,銷往12個國家和地區。按貿易方式劃分,加工貿易出口30萬美元。 [1] 

底閣鎮社會事業

底閣鎮教育

2011年末,底閣鎮有幼兒園(所)12所,在園幼兒2552人,專任教師96人;小學6所,在校生4192人,專任教師19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356人,專任教師9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1] 
2011年,底閣鎮教育經費達2900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2800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600萬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240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9%、29%、23%、18%。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28%,比上年增長5%。 [1] 

底閣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底閣鎮有文化藝術團體2個,會員30個,創作完成的文化藝術作品有舞龍、舞獅子,文化館(站)1個,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公共圖書館(室)2個,建築面積100平方米,藏書8000冊;還有乒乓球、籃球等娛樂設施。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羣眾遊藝演出、剪紙、中國結編織工藝等,其中春節、元宵節期間進城表演舞龍、舞獅、高蹺、旱船、毛驢等傳統節目。舉辦的文化節有底閣鎮首屆“農民文化藝術節”。 [1] 

底閣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底閣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4個,其中衞生院1所,居(村)高標準衞生室(所)13所。專業衞生人員52人,其中執業醫師27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土18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1.3人、執業(助理)醫師0.7人、註冊護士0.5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6.5萬人次,住院手術472台次,出院病人601人次。 [1] 
2011年,底閣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0.3/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6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8021萬人,參合率98%;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1.3‰、0.9‰、0.7‰。 [1] 

底閣鎮社會保障

2011年,底閣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6户,人數38人,支出9萬元,比上年增長13%,月人均197元,比上年增長27%;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607户,人數2041人,支出225萬元,比上年增長45%,月人均92元,比上年增長23%;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57人,支出67萬元,比上年增長18%;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05人,支出19萬元,比上年增長27%;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61人次,共支出2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臨時救濟1356人次,支出12萬元,比上年增長8%。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91人。 [1] 

底閣鎮交通運輸

底閣鎮境內有省道S234經過。

底閣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底閣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底閣村得名。 [1] 

底閣鎮風景名勝

  • 曹操屯兵處
底閣村《臨沂縣誌》記作“邸閣”,後因“邸”字生僻,誤寫成底閣。傳説底閣村及其南部一帶曾是東漢末年曹操屯兵的地方,有72眼古井,其中一眼叫卧龍石。自民國以來,修築台濰公路(後為濰徐公路、臨徐公路)及其他工程時,發現了多處古廢井及井中古物。《臨沂縣誌.古蹟》載:該村是漢末存放軍糧的場所演變成村的。底閣村南2公里處,有一村叫陶墩,傳説原名叫草墩,是曹操存放馬草的場所。底閣以南7公里有一村叫馬莊,是曹操的牧馬場。又傳説,曹操的妹妹埋葬在底閣,墓葬位於侯莊村南,現夷為平地。
  • 宋鹽河故道
宋鹽河故道由蘭陵東北小仲村以東南行,又繞蘭陵以北西行,再繞蘭陵以西南行入底閣鎮境,經朱官莊村、甘期寺村,又穿河北村、底閣村二村之間向西南而行出鎮境。宋鹽河故道,河谷形跡依稀可見,為一狹長低窪地帶,附近黃土層較厚,雖深挖數米而土質不變,當地人稱“老黃河河套”。黃土土質肥沃,是該鎮上等糧田。民國年間,當地居民常於河谷中刨起鹹土塊,以水稀之,取上層澄清液當鹽食用,朱官莊村至甘期寺村一段的低窪河谷中此種鹹土最多,疑為昔時鹽船翻沉,傾鹽於河中所致。
  • 嶽城故城
嶽城故城位於底閣鎮駐地西北5千米,嶽城村西200米處。2006年12月7日,被公佈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底閣鎮榮譽稱號

2021年6月,底閣鎮委員會被授予“山東省脱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