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

鎖定
埃及古城底比斯及其墓地。古城底比斯是古埃及中世紀和新王國時代的首都,是供奉阿蒙神之城。凱爾奈克盧克索的神廟和宮殿,國王陵墓谷地和王后陵墓谷地是著名的遺蹟。底比斯城是古埃及高度文明的歷史見證。
中文名
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
外文名
Ancient Thebes with its Necropolis
館藏地點
埃及南部的尼羅河畔
所屬年代
古埃及帝國中世紀和新王朝時代
標誌性建築
凱爾奈克神廟、盧克索神廟

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基本資料

遺產名稱: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
Ancient Thebes with its Necropolis
入選時間:1979年
遴選依據:文化遺產(i)(iii)(vi)
地理位置:N25 43 08.0 E32 39 26.1 (87-001,Temple of Karnak,卡納克神廟)
N25 41 59.5 E32 38 20.5(87-002,Temple of Luxor,盧克索神廟)
N25 43 53.2 E32 35 49.3 (87-003,Ancient Thebes Necropolis,底比斯古城墓地)
遺產編號:87

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遺產描述

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地理位置圖 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地理位置圖
底比斯(希臘語:Θῆβαι)是上埃及古城,古埃及名稱為瓦塞特,意為權杖之城。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位於埃及尼羅河東岸,距開羅市700千米,即今天的盧克索附近。底比斯古城是古埃及帝國中王國和新王朝時代(約公元前2040至1085年)的首都,迄今為止已有四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最古老的都城之一。作為皇室居地和宗教膜拜的宗教中心,它從公元前22世紀中期到公元前18世紀曾繁榮一時。它的建築遺蹟包括許多輝煌的廟宇和帝王谷附近的法老陵墓。遺產包括三個遺產點:卡納克神廟,盧克索神廟和底比斯古城墓地。
1979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依據標準 (i)(iii)(vi),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底比斯(Thebes)是古埃及中新王國時代的首都,是阿蒙神(god Amon)之城,與卡納克(Karnak)和盧克索(Luxor)的神廟和宮殿、國王陵墓谷和王后陵墓谷一起,共同構成了埃及文明繁榮鼎盛的見證。 [1-2] 

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遺產介紹

凱爾奈克神廟和盧克索神廟
凱爾奈克神廟和盧克索神廟(6張)
古城底比斯位於埃及南部的尼羅河畔東岸,距開羅市700千米,是古埃及帝國中世紀和新王朝時代(約公元前2040至1085年)的首都,迄今為止已有四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最古老的都城之一。凱爾奈克神廟和盧克索神廟是古埃及建築藝術上兩塊璀璨的瑰寶。兩廟南北相峙,相距約2公里。尼羅河西岸羣山是古埃及帝王后妃和達官貴族墓葬集中之地。這些墓穴依山開鑿,“帝王谷”的法老墓室有的洞穴入地下100多米,墓道起伏曲折,左右各有廳事、牆壁和拱形的天花板繪着彩色壁畫並配有文字。有各種動物形狀的神明肖像,也有古代耕耘、狩獵情景、宮廷歡樂歌舞的場面。尤其以貴族塞瑙法爾墓的壁畫,保存最為完整。這些壁畫反映古代埃及人生活和信仰,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在尼羅河東岸,現在魯克索城便建立在底比斯廢墟之上。底比斯不僅是壯麗的廟宇和陵墓構成建築精品薈萃的寶庫,而且還是舊日都城的歷史檔案館。

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百門之城”

希臘大詩人荷馬曾讚譽底比斯為“百門之城”。公元前約2040年—前1991年的十一王朝時期底比斯第一次成為全埃及的首都,大興土木、廣建神廟是底比斯輝煌時代的突出特徵,後經數代王朝的修葺擴展,凝聚着埃及2000年建築藝術的精華。
古埃及的歷代國王試圖通過建築把自己的權力載入史冊,併為此大興土木,在底比斯建造了無數神廟、宮殿和陵墓。在尼羅河西岸的盧克索有公元前1550~前200年間古埃及第十八至二十王朝的王室陵墓。帝王和王后陵墓所在地位於尼羅河西岸的底比斯高地。墓室內的畫廊圖案鮮明,色彩繁複,底比斯古城不僅是壯麗的廟宇和陵墓構成建築精品薈萃的寶庫,而且還是舊日都城的歷史檔案館。
在著名的帝王谷已發現64座陵墓。陵墓依岩石開鑿而成,其中規模最大和裝飾最華麗的是1817年發現的塞提一世墓。從“帝王谷”往東數公里是第十八王朝著名女王哈奇舍普蘇在位時興建的巴哈利廟。廟宇分為3層,雖經歷3000多年,大殿上的浮雕還保存完整。喪儀殿和墓室內繪有大量壁畫, 反映出當時的信仰、歷史事件和日常生活。底比斯地區的神廟建築、雕刻、雕像、方尖碑等,被看成是石頭的歷史文獻,對研究新王國時代的埃及歷史具有重大價值。 [2] 

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歷史政權更迭頻繁

底比斯始建於埃及古王國時期(約前2686~前2181),起初是上埃及(埃及南部)通往西奈半島的水路以及通往努比亞的陸路上的一個商站,後逐漸發展成重要的商道中心。
底比斯城從第十王朝(約前2130~前2040)起日益強盛。底比斯統帥門圖荷太普率領大軍南征北戰,逐步征服南部和北部,最終統一埃及,加冕成為上埃及和下埃及之王,建立了第十一王朝。底比斯城被定為國家的首都。
約公元前1991年,阿美涅姆黑特繼位,建立了古王國時代最強大的第十二王朝(前1991~前1787)。該王朝把統治中心遷到扼南北要衝的列什特。
第十三王朝執政時,把首都遷到下埃及塔尼斯。公元前18世紀末葉,來自亞洲的遊牧民——喜克索斯人開始入侵埃及北方,他們依靠鐵製的兵器和馬拉的戰車獲勝。他們以尼羅河東部的阿瓦利斯為首都,建立了第十五和第十六王朝,統治埃及北方達一個多世紀。此間,這些異邦統治者強迫已遷回南方底比斯城的第十三王朝的法老們和後來的第十四王朝的法老們繳貢納税。
公元前1600年左右,第十七王朝的底比斯諸王起來反抗喜克索斯入侵者。雅赫摩斯一世(約公元前1570年一前1546年在位)首先在南方統一內部,然後移兵北上,於公元前1567年攻克阿瓦利斯城,把喜克索人逐出埃及。伴隨着第十八王朝的建立,埃及進入新王國時代。
門圖荷太普三世(約公元前1425年~公元前1370年在位)執政期間,於公元前1390年在底比斯城為阿蒙神和他的妻子穆特、兒子洪蘇(月亮神)修建了一座雄偉的神廟。神廟呈長方形,神廟的圓柱線條優美,形狀宛如綻開或閉合的莎草花。此外,門圖荷太普三世還為卡納克神廟建造了巨門,並修建了一條兩旁排列着80尊獅身羊頭或獅身牛面石像的通道。
門圖荷太普四世(約公元前1370年一前1352年在位)執政時,取締對阿蒙神的崇拜,規定只能崇拜惟一的太陽神阿頓,並把自己改名為“阿赫那頓”(意為“阿頓的侍奉者”)。阿赫那頓離開底比斯城,在底比斯城以北300千米處的特勒阿瑪爾納另建新都,作為崇拜阿頓神的新址,賜名為“阿赫太頓”(意為“陽光普照之地”)。
公元前1341年,哈列姆黑布建立第十九王朝(前1341~前1200)。其繼承者拉美西斯一世於公元前1320年登基時年事已高,便讓兒子(後來的西提一世)參理國事。西提一世執政期間,於公元前1300年在卡迭石戰役中收復敍利亞南部,並開始興建卡納克神廟的圓柱殿。
拉美西斯二世(約公元前1304年~前1237年在位)執政期間,完成了圓柱殿的建設工程。這座圓柱殿長84米,寬54米。該殿有石柱134根,分成16排,中心圓柱高達21米。每根柱子的直徑為3.6米,每個柱頂上可以容納100人。粗大的圓柱上刻有象形文字和彩繪浮雕,柱頭圓盤呈蓮花狀或莎草花狀,相當精美。 [2] 

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卡納克神廟

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以歷史悠久、建築宏偉壯觀、墓室壁畫精美而聞名於世。底比斯古城作為皇室居地和宗教膜拜的宗教中心,它從公元前22世紀中期到公元前18世紀曾繁榮一時。它的建築遺蹟包括許多輝煌的廟宇和帝王谷附近的法老陵墓。底比斯最著名的古埃及建築是卡納克神廟,它由蒙特神廟、阿蒙大神廟和賴特神廟三組建築物組成,均有磚牆環繞。 [2] 
卡納克神廟由許多廟宇組成,是當今世上現存的神廟羣中規模最大的一個,佔地面積達80多英畝,其中的主體建築物是用來供奉底比斯主神——太陽神阿蒙的大廟。該廟始建於3000多年前的十七王朝,在以後長達1300多年的時間中,經歷了不斷的增建。神廟有十重巍峨的門樓,三座雄偉的大殿。廟內最蔚為壯觀、令人感嘆不已的是一座密林似的柱廳,豎立着縱橫排列整齊的136根六人能合抱的參天巨柱,每根高21米,柱頂的原盤據説可站立百人。石柱和殿堂牆垣上刻有生動精緻的浮雕和色彩鮮豔的彩繪,記載着神和人的生動故事。廟內還有聞名遐邇的方尖碑和許多法老后妃的塑像。
進入神廟前的長500公尺的路上,兩旁都是羊面獅身雕像,接着就是神殿的入口,經過斯芬克斯神道,在穿過第1塔門、第2塔門,就到了大列柱室。卡納克神殿由磚牆隔成三部分,中間的部分是面積最大的一部分,佔地約有30公頃,是獻給太陽神阿蒙的,保存(修復)的比較完好。左側的是獻給穆特女神殿的,佔地2.5公頃。另一側就是獻給阿蒙神的妻子穆特(Mut)女神,雖然破壞嚴重,有火燒過的痕跡,看起來像個廢墟,但內部的浮雕刻畫十分精細,很值得一看。卡納克神殿最令人歎為觀止的是宏偉的大列柱室。由136根巨柱,高23米和高15米的兩種石柱所構成,柱面刻有象形文字或過去豐功偉業的圖樣,如此氣勢雄偉、壯觀的列柱室在其它埃及神殿中是沒有的,站立旁邊就知道自己是多麼的渺小。整座神殿有四座塔門及兩座方尖碑。歷代法老都在阿蒙神的信仰地建造神廟和方尖碑、神像等,供奉阿蒙神,其中阿蒙諾菲三世建造了中殿的12根大柱,用以支撐眾多的柱楣,拉美西斯時代開始更對大殿進行了裝飾,一直延續到塞地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的時代。

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盧克索神廟

遺址
遺址(20張)
盧克索神廟是底比斯主神阿蒙的妻子穆特的廟宇,規模與建築物僅次於凱爾奈克神廟,但建築同樣雄偉壯觀。公元前14世紀神廟建成,獻給阿蒙神。公元初期,神廟曾經被改建為教堂。神廟包括一個圍有列柱廊的庭院和一個大廳與側殿。大廳東面是是一個小型禮拜堂,牆壁上刻有穆特穆伊亞女王和阿蒙太陽神象徵性結婚及降生王子的浮雕。神廟北部入口處是雄偉壯觀的柱廊,共有14根近16米高的石柱。公元前13世紀,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在神廟圍牆外又增建了一個庭院,在其柱廊的柱子之間安放了法老的雕像。法老還修建了一個塔門,門上有描繪當時的節日盛況以及他在敍利亞作戰情景的浮雕。

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底比斯古城墓地

尼羅河西岸的一條山谷中,集中了許多國王和王室成員的陵墓,這就是赫赫有名的帝王谷,因此也被稱為“死亡之谷”。這些墓穴依山開鑿,“帝王谷”的法老墓室有的洞穴入地下100多米,墓道起伏曲折,左右各有廳事、牆壁和拱形的天花板繪着彩色壁畫並配有文字。有各種動物形狀的神明肖像,也有古代耕耘、狩獵情景、宮廷歡樂歌舞的場面。尤其以貴族塞瑙法爾墓的壁畫,保存最為完整。這些壁畫反映古代埃及人生活和信仰,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相傳在公元前一千五百多年前,埃及第十八王朝的法老圖特摩斯,選中了這塊美麗而幽靜的山谷,來作為自己的墓地。這也開啓了埃及法老們將墓室修建在地下的風潮,當然地下化的另外主因是防止遭到盜墓者的洗劫。接下來的法老也紛紛仿效,也在這裏為自己修建了地下宮殿。順理成章成為日後第17王朝到第20王朝期間的王陵墓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