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昌戰役

鎖定
廣昌戰役,是中央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作戰中進行的一次防禦戰役。蔣介石集結11個師兵力,兵分兩路向江西中央蘇區重鎮門户廣昌進攻。最終紅軍被迫撤出,廣昌失守。
名    稱
廣昌戰役
發生時間
1934年4月10~27日
地    點
江西省廣昌縣
參戰方
國民黨軍,紅一軍團、紅三軍團和紅五軍團第13師等部
結    果
廣昌失守
傷亡情況
紅軍傷亡5000餘人
主要指揮官
彭德懷
蔣介石
1934年4月10日,國民黨軍發起進攻。國民黨軍河東縱隊向大羅山、延福嶂的紅軍陣地發起猛攻。中革軍委以紅一軍團、紅三軍團和紅五軍團第13師等部頑強抗擊,使敵進攻受挫。而國民黨軍河西縱隊則乘紅軍主力集中於盱河東岸作戰之機,突破紅九軍團和第23師的陣地,於4月14日佔領甘竹,實現其第一期進攻計劃。
4月19日,國民黨軍河東縱隊攻佔紅軍大羅山、延福嶂陣地。當日黃昏,紅軍以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主力向進佔大羅山之敵發起反擊,但經多次衝殺,未能阻止敵人的進攻,被迫撤退。
4月20日,國民黨軍河西縱隊由甘竹向長生橋進攻,河東縱隊由大羅山、延福嶂向高州塅推進。當日黃昏,紅一、紅三軍團再次在盱河東岸向饒家堡、苦竹坑之敵發起反擊。紅三軍團6次與敵爭奪饒家堡陣地,但終因缺乏火力,得而復失,被迫撤出戰鬥。
4月23日,國民黨軍河東、河西兩路縱隊相繼佔領香爐峯、高州塅和長生橋、傘蓋尖等陣地,逼近廣昌縣城,完成第二期進攻計劃。
4月27日,國民黨軍河東、河西縱隊同時向廣昌城發起總攻。中革軍委以紅九軍團第3師和紅五軍團第13師在盱河東岸牽制敵人,以紅九軍團第14師扼守廣昌,集中紅一軍團、紅三軍團和第23師,又一次向廣昌西北之敵反擊,仍未奏效。與此同時,國民黨軍河東縱隊接連突破紅九軍團等的防禦,並與河西縱隊取得聯繫,廣昌城已處於國民黨軍東、北、西三面包圍之中。紅軍被迫於當晚撤出廣昌城,向廣昌以西以南轉移。至此,廣昌戰役結束。
在歷時18天廣昌戰役中,紅軍斃傷俘敵2626人,但自身卻傷亡5093人,約佔參戰總人數的五分之一。其中紅三軍團傷亡2705人,約佔全軍團總人數的四分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