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幽篁秀石圖

鎖定
《幽篁秀石圖》是元代畫家顧安創作的絹本墨筆畫,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1] 
該圖中畫湖石一塊勾染相間,玲瓏剔透,為太湖之濱之特產。竹葉仰勢,交疊互破,層層密佈,前以焦墨,後輔淡墨相襯。竹之姿韻全出於自然,幽篁新筍並立,交錯間不平不亂,枝枝呼應,葉葉顧盼。着重以寫實的方法,表現微風送爽,萬竿交鳴之聲。特別是畫中多枝尚未解鋒的稚筍,以墨之濃淡破墨暈染而成,生趣盎然,撐葉翻擇更顯自然之神韻。兼用勾、染畫法,蕭疏情逸,渦孔竅穴,連勾帶染,跌宕起伏,峯石惟妙惟肖,得皴染玲瓏之致。 [2-3] 
中文名
幽篁秀石圖
作    者
顧安
創作年代
元代
文物原屬
清宮舊藏
材    質
絹本
現收藏地
北京故宮博物院
規    格
縱184釐米,橫102釐米
畫作類型
墨筆畫

幽篁秀石圖畫作內容

幽篁秀石圖 幽篁秀石圖
該圖墨筆畫湖石一塊,石後幾株新篁參差林立,或高節勁挺,竹葉繁茂或斜;逸旁出,枝梢稚嫩,更有數枝尚未解籜的稚筍翹立竹間,其間若有輕風斜斜細吹,所有的竹葉皆作仰勢,枝葉搖曳。石下是平緩的土坡,幽草傍地而生,葳蕤纖柔。 [4] 
自題“東準顧安定之”,下鈐“顧定之印"等印。畫幅中另有兩首七言題詩,其中文人張紳詩云:“三十六竿吹紫煙,雲中播蓋滿諸天,白鸞翠鳳馱經至,個個飛來寶座前。” [5] 

幽篁秀石圖創作背景

宋代的花鳥畫創作,代表院體風格的黃派花鳥佔統治地位,畫風豔麗工緻,使得與黃筌齊名但風格迥異的徐熙的孫子徐崇嗣也不得不改變家風,轉而效仿黃體而創造了“重彩沒骨"法。此外,與院體花鳥相異趣,院外的水墨花卉也逐漸盛行。以梅蘭竹菊"四君子”為題材的士大夫畫家逐漸增多,到元代發展達到高峯。顧安以善畫竹聞名於世,尤其喜畫風竹新篁。畫法綜合文同及趙孟頫、李行、柯九思諸家所長,自成面貌。《幽篁秀石圖》為顧安墨竹代表作。 [6] 

幽篁秀石圖藝術鑑賞

幽篁秀石圖主題

局部圖
局部圖(4張)
顧安在創作上力求表現竹子“清且真”的物態風神。“清”是指竹子不卑不亢、清高脱俗的內在品性,它是元代文人畫家所追求嚮往的君子品德;“真”是指竹子清瘦雋逸、披霜戴雪的外在形貌,強調竹畫藝術的寫實精神。 [1] 

幽篁秀石圖技法

竹葉的畫法遵循趙孟頫所倡導的“寫竹還須八法通”的原則,熟練地以書法的“捺”法起筆收筆,葉根及葉尖皆見筆鋒,寫出其錯落參差、披離偃仰之態。圖中的湖石以墨、色點染,具有玲瓏剔透之美,也映襯出竹之秀潤嫺靜。全圖以簡潔的筆墨營造出“無窮出清新”的清逸意境。 [1] 
畫家用筆細勁有力,用雙勾畫竹葉,再以濃墨填染,表現出無盡春意。竹竿則用淡墨勾畫,有的竹葉也用淡墨填染,濃淡相配,表現出清雅之韻。畫家高超的技藝手法,把湖石表現得玲瓏剔透,帶勾帶染,使得造型雋美,富有立體感。在用筆上則嚴謹自然,勁挺有骨,悉盡筆墨之能事,清潤之氣撲人眉睫。 [7] 

幽篁秀石圖構圖

在構圖上,枝葉組織別饒其趣,生動地描繪出新篁枝枝錯落、葉葉有致的不同情勢,可自立為一格,加上那塊靈秀奇特的湖石,更加襯托出叢竹瀟灑清翠的韻致。 [8] 

幽篁秀石圖作品評價

陝西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陳斌:該圖奇石拱立,別透玲瓏,旁邊有春筍破土而出。石後有幾桿修篁勁挺,生意盎然。畫面通過墨色變化。將竹的姿態刻畫得生動自然。 [9] 

幽篁秀石圖歷史傳承

該圖原藏清宮內府,宣統年間流入民間,為徐石雪所收藏,新中國成立後捐獻給國家文物局。國家文物局於1957年4月27日將它撥交故宮博物院,先收藏與北京故宮博物院。 [1] 

幽篁秀石圖作者簡介

顧安(1289—約1365),元代畫家。字定之,號迂訥居士,一作迂訥老人,平江(今江蘇蘇州)人,家崑山(今屬江蘇),祖籍淮東,因自稱“淮東顧定之”。擅墨竹,常作風竹新篁,行筆謹嚴,道勁挺秀,用墨潤澤煥發,畫湖石帶勾帶染,得玲瓏透秀之姿,在李行、柯九思外,自有一股蕭疏清逸之氣。亦工行、楷書。傳世作品有《幽篁秀石圖》《風竹圖》《墨竹圖》《平安磬石圖》《拳石新篁圖》等。 [4] 
參考資料
  • 1.    顧安幽篁秀石圖軸 - 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0-08-18]
  • 2.    馮超.《湖州竹派》.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03.01:148
  • 3.    王再,王立華.《大美墨言 中國古代書畫經典》.長沙:嶽麓書社,2017.01:93
  • 4.    張瑞生.《私家藏畫 上》.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03:211
  • 5.    潘耀昌.《中國美術名作鑑賞辭典》.浙江:浙江文藝出版社,1999.08:408
  • 6.    朱曉飛.《2011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學科專業知識 小學美術》.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11:72-73
  • 7.    唐譯.一生不可不知道的中國繪畫.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13.04:114
  • 8.    伍蠡甫.《中國名畫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3.11:517
  • 9.    劉文西;陳斌.中國曆代花鳥畫譜.西安:三秦出版社,2014.0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