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幻海

(鮑磊著長篇小説)

鎖定
《幻海》是蒙古族作家鮑磊歷時兩年創作完成的長篇小説 [1] 
入選中國作協2023年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之星叢書”項目,唯一長篇作品 [3] 
知名作家、中國煤礦作協主席、北京作協副主席劉慶邦誠意推薦 [4] 
文學創作一級作家、編審、《民族文學》副主編陳亞軍作序 [5] 
作家出版社資深編輯史佳麗親自操刀 [11] 
作品名稱
幻海
作    者
鮑磊
創作年代
當代
文學體裁
長篇小説

幻海創作背景

中國作家協會發布2023年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之星叢書”項目公告,蒙古族青年作家鮑磊,憑藉全新創作的長篇小説作品《幻海》,入選中國作家協會2023年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之星叢書”項目。
據瞭解,這是作家鮑磊連續三年第三次申報該項目。此次入選項目的新作品《幻海》,由北京作家協會推薦,是鮑磊歷時兩年(2021年夏~2023年春)所創作完成的長篇小説。 [2] 

幻海故事介紹

幻海,首先是一座虛擬的北方大城市。 [10]  同時,在幻海,有一家名叫“幻海”的同名書店。40歲的男主人公阿凱(廖一凱),曾在南方從事旅行社新媒體運營工作,在一次意外的暈倒中,被一個身穿白色衣服的神秘姑娘送往醫院,之後她突然不見蹤跡。後來阿凱無意在一回電視節目中,注意到介紹北方新開業的幻海書店,有一位顧客很像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於是借休假機會,北上,一探究竟。孰料,卻神不知鬼不覺,被幻海書店的女老闆靳虹説服,留在了幻海工作,直接當起了書店的執行店長。靳虹50歲,退休前是一名醫院護士長,少女時曾在部隊當兵,退休之際經營書店,可謂完成了她多年的一份夙願。靳虹有一個在國外音樂學院讀書的女兒Gracy,受席捲全球的病毒影響,暫時回國,組了一個樂隊偶爾表演。幻海書店實行會員制,一位總喜歡別人稱呼她為“帽子小姐”的會員,是書店常客。巧合的是,靳虹當兵時頗受照顧的老首長,竟是“帽子小姐”的父親。包括書店店員王迪等人,都能看出性格大大咧咧的“帽子小姐”很喜歡阿凱。只有阿凱自己清楚,在深夜,喜歡長話漫談的書店女老闆靳虹,是有多麼愛發微信——從文字到語音,已經對阿凱造成了心理負擔,甚至是某種程度上的騷擾。為此,阿凱決定先離開書店,也因疫情肆虐,趁機調整一番身心。於是在阿凱給自己所放的悠悠長假裏,他想起在南方工作時總愛帶他一起出差的總監王宇澤,亦兄亦友的關係,讓阿凱回憶起在病毒爆發前,在移居到幻海和來幻海書店前,昔日去往世界各地旅行的美好經歷。
小説從一處懸崖山洞裏的“蛋”開始,整個故事,除了上述現實層面的敍述主軸之外,同步穿插了許許多多奇異的夢幻描寫:如消解了四季變換的落葉大道,奇幻色彩的森林,通體透明的“蛙人”等等。主人公阿凱一次次在現實與夢境中穿梭,從側面,進一步強化了“幻海”之“幻”的內容主旨。至於“蛋”,你可以理解成是類似宇宙大爆炸假説的“奇點”,作者試圖傳達人生每一次看似隨機卻又無可奈何的“選擇點”,無論身處南方、北方,還是任何會隨時變動中的地理位置,所接觸到的形形色色的人,性格無論多麼迥異,現實無論多麼離奇,夢境無論多麼怪誕,每一位存在於這一世的小人物,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那個叫做美麗人生的星辰與大海。

幻海名家推薦

在《幻海》這部長篇小説中,鮑磊細緻刻畫了他心中的理想現實,將讀者一步步引領進一個腦洞大開的奇異世界,良好展現了作者切換現實與虛構的幻境“幻海”的敍事能力。身為一名在北京生活16年的蒙古族作者,並未侷限於少數民族題材框架,而是勇敢地走出“草原”,書寫了新時代下城市裏年輕人的悲歡離合,用一顆敏感的同理心,敏鋭地捕捉到他們的內心世界,試圖傳遞出一些心聲。小説語言唯美詩意,文本頗具質感。
——劉慶邦(知名作家、中國煤礦作協主席、北京作協副主席) [7] 
從作者經歷和作品看,作者努力寫出在大城市生活的經驗,以孤單的,常常帶着好奇的眼光審視周圍環境的普通人身份。《幻海》作為鮑磊的又一部長篇小説,較之前兩部長篇《夜照亮了夜》與《青春是遠方流動的河》,無論是思想格局還是敍述手法,又做了一次全新的嘗試。
——陳亞軍(文學創作一級作家、編審、《民族文學》副主編) [8] 

幻海本書目錄

序:穿梭在現實與幻境之間(陳亞軍) [6] 
第一章:時光秘移
第二章:剎那剎那地改變
第三章:萬語千言
第四章:永恆的須臾
第五章:我們會在哪裏重逢呢
後記:與心中的阿修羅握手言和

幻海作者簡介

鮑磊,男,蒙古族,1982年6月出生於內蒙古赤峯市。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三十六期少數民族班、第四十一屆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學員,內蒙古大學文學碩士。文學創作見於《民族文學》《回族文學》《草原》《海燕》《雪蓮》等,有作品被《小説選刊》選載。文學評論見於《文藝報》《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中國教育報》《北京晚報》等。出版長篇小説《夜照亮了夜》《青春是遠方流動的河》,短篇小説集《飛走的鼓樓》。全新長篇小説《幻海》入選中國作協2023年度“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之星叢書”。 [9]  現居北京。

幻海《幻海》評介

鮑磊的文學創作內容大致涉及四個方面:大城市裏小人物的命運沉浮、年輕職場人在互聯網時代的生存狀況、城市家庭問題中的人物情感糾葛、奇思怪談類的故事。長篇小説《幻海》不屬於上面幾類,而是將現實與幻境之間作為時空對象,試圖展現作者對生活的理解和認識。
陳亞軍:穿梭在現實與幻境之間 [12]  (載《文藝報》2024年1月3日8版)
《幻海》看似涉及了情仇愛恨,寫了成年人的心靈世界,尤其是知識分子的善惡美醜,其實它更像是一部只有成人才能夠讀懂的“童話”。它有着蒙太奇般的電影質感,前面讓人物一一亮相,後面讓他們跨越時空,在一種奇幻般的“森林”或是彎彎繞繞的“迷宮”裏再度相遇。所有想説的話,都藉由故事人物的言行與心理狀態寫出來。寫到後面,調動直覺,似乎就成為這部長篇小説的任務本身。
鮑磊:用直覺探尋人生奧義(創作談) [13]  (載《文藝報》2024年1月3日8版)
顯然,鮑磊有意採用全新的敍事結構寫作小説,試圖從重複的寫作中抽身出來;而蒙太奇、意識流的寫作技巧或策略與虛實結合、時空跳躍的寫作手法,無疑也給讀者提升了閲讀難度。
廖禮楊:時·空·夢——略論鮑磊長篇小説《幻海》(四川日報·川觀新聞2024年1月12日西嶺雪·品讀 ) [14] 
鮑磊的長篇小説《幻海》以自我經驗為腳本,在緩緩流動、旁斜逸出的敍述中完成了自我內心的求問與安置。他以極具血肉感與情感力的敍述呈現了自我的掙扎與苦痛,自我的蜕變與悟徹。也正因此,鮑磊以真切的書寫照見了自己,我們也在作者的書寫中找見了那個未曾明晰的自己。
陳晶晶:《幻海》之夢 [15]  (載《中華讀書報》2024年3月27日11版)
作為一名少數民族作家,勤勉於文學創作,並在突破自己的寫作經驗上有探索的勇氣,這是鮑磊創作令人期待的重要一點。他有意採用全新的敍事結構寫作《幻海》,試圖從重複的寫作中抽身出來。而蒙太奇、意識流的寫作技巧或策略與虛實結合、時空跳躍的寫作手法,無疑也給讀者提升了閲讀難度。
孫甜鴿:“幻海”中的修心之行——鮑磊長篇小説《幻海》閲讀札記 [16]  (原載《中國民族報》)
小説運用了“錯時”敍述,現時與過往交叉地出現在敍事中,敍事時間被有意地攪亂。時間的交錯與交叉也是空間的轉換,時間在這裏成了一種混合物,它們時常被作者熟練地組合與自然地生成。作品表現出某種現代特質,脱離了傳統小説的時序與跨度,創造了自己的虛構時空。
張志強——《幻海》:孤獨的喧譁 [17]  (《中國教育報》2024年05月24日第4版 版名:文化週末·中教文化樂讀)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