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幸福的家庭

(魯迅創作短篇小説)

鎖定
《幸福的家庭》為現代文學家魯迅著短篇小説,收錄於小説集《彷徨》中。最初發表於1924年3月1日上海《婦女雜誌》月刊第十卷第三號。該文發表時篇末有作者的《附記》。
該小説是以一個青年作者為主線來展開的。青年為了撈幾文稿費,面壁虛構,要寫一篇題為《幸福的家庭》的小説,他苦思冥想,但家庭生活的嘈雜聲,讓他注意力無法集中,最終寫而不成。 [1]  青年作家是一位正直的知識分子,為了生存,他企圖與社會世俗同流合污,但終被自己固有的良知所戰勝。之後他陷入了前途渺茫的巨大悲哀之中。魯迅對他是同情的、讚揚的,同時也有所批評。作者從一個特殊視角塑造的這一藝術形象,深刻地批判了當時的污濁社會。 [3] 
作品名稱
幸福的家庭
作    者
魯迅
作品出處
《彷徨》
文學體裁
短篇小説
發表時間
1924年3月1日
字    數
3300

幸福的家庭內容簡介

《幸福的家庭》中描寫了一個處在窘迫環境中的青年作家為了餬口而創作了一個“幸福的家庭”,他寫作的過程不斷被妻子與小販的斤斤計較、討價還價、金錢匱乏、牀底下的劈柴、五五二十五的算計、低矮狹窄侷促的房間、妻子的斥罵、孩子的啼哭等等打斷,通過現實與理想的交錯,展示了主人公的悲哀以及作者對他的同情。 [2] 

幸福的家庭創作背景

《幸福的家庭》是魯迅在《晨報副刊》上看到許欽文的《理想的伴侶》時,忽而想到大意,因此作下此篇文章,筆法是擬許欽文的。 [1] 

幸福的家庭人物介紹

青年作者
青年作者為了養家餬口而寫作一篇“幸福的家庭”文章。他誠然不是時代的先進青年,但作為權宜之計的“自暴自棄”,正好反襯出他一貫的正直品格,和嚴肅認真的創作態度。這一點,在給他構思中的“幸福的家庭”處所的選擇上,也顯礴無遺。他沒有無視現實,隨意地把它安置在某省某市,也沒有違心地説它在某處某地,而是不厭其煩地一個省一個市地逐一選擇,毫不苟且。最後,竟冒着作品中的地名以西洋字母代替,稿件就可能不被採用,因而“不安全”,這種“不安全”的後果是一家人斷炊餓飯的危險,還是“終於決心,假定是‘幸福的家庭’所在的地方叫做‘A’”,這一“決心”,是他在維護文學作品的真實性原則。 [3] 

幸福的家庭作品鑑賞

幸福的家庭主題思想

小説令人信服地看到,在黑暗統治下,知識分子夢想建立幸福的家庭是不可能的,而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豔羨的歐美資產階級生活方式是腐朽和虛偽的。當然,小説也善意地嘲諷了小説的主人公,那位青年作家平庸和苟且的靈魂。在戀愛婚姻問題上,他很可能滿腔熱情地進行過反封建的鬥爭,但是,婚後窮困的生活卻消磨了他的鬥志,使他失去了對理想的執着追求,失去了面對苦難生活的勇氣。相反,在資產階級生活方式的誘惑下,他卻極其無聊地編織起黃金色的夢幻,毫無疑問,那結果只能是夢幻的破滅。 [4] 

幸福的家庭藝術特色

通過文末的回憶性文字我們得以知曉,主人公曾經也是一名意在反抗傳統的覺醒者,同時,他又是一位有着藝術追求的文學青年。他開篇便道出了自己理想當中的寫作——“做不做全由自己的便;那作品,像太陽的光一樣,從無量的光源中湧出來……”他進而自省——“而我,……這算是什麼?”在現實的威逼下,他不得不靠“硬做”文章“撈幾文稿費維持生活”,而之所以處處迎合着世俗的眼光,也是出於安全、穩妥起見,一面是身為知識分子的藝術理想,一面又是拮据慘淡的生活困境,斷斷續續的省略號、“然而”“否則”“恐怕”等詞語道出了他內心深處的掙扎。首段段末的“自暴自棄”一詞更是意味深長,它生動地刻畫出了時代青年由自我分裂走向自我妥協的精神歷程。魯迅認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説能“顯示出靈魂的深”、善惡並舉、“污穢”與“光耀”並存,同樣,他在此處安排這樣一組自我對話,使得小説人物自身的分裂得到了進一步凸顯,從而勾畫出主人公更為豐滿的“全靈魂”。
正是這一系列或呼應或對立的對話式書寫,將全文連接成一個平衡而又緊密的整體。就前兩組對話而言,個人幻想與社會現實之間形成了一股戲謔性的張力,在對“幻想”這一行為本身進行反諷與解構的同時,“現實”的黑暗本質也不斷地得到暴露與彰顯。 [7] 

幸福的家庭作品評價

現代作家李長之:“又有的作品,壞處似乎很少了,然而通體上平凡,當然不是好作品,在《彷徨》裏的《幸福的家庭》即是一個例。” [6] 

幸福的家庭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是中國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出生於一個破落的封建家庭,從小勤奮好學,7歲開始讀書,12歲就讀於私塾“三味書屋”,後因家庭的一次變故,飽嘗了世人的冷漠和蔑視。1902年東渡日本學醫,當他目睹國人的愚昧和麻木不仁時,毅然決定棄醫從文,用文筆來喚醒國人的靈魂。回國後,先後在北京、杭州的幾所大學任教。1918年,第一次用筆名“魯迅”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説《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化運動的基石,從此開始了輝煌的創作生涯。五四運動前後,魯迅參加《新青年》雜誌的工作,站到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的最前沿,並先後創作了《吶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華蓋集》等著作。 [5] 
參考資料
  • 1.    張蕾. 情感的壓抑與創作的昇華:《幸福的家庭》探析[J]. 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2, (1):105-106.
  • 2.    唐汶槿. 淺論《幸福的家庭》[J]. 未來英才, 2017, (18)
  • 3.    張人權.媚俗欺世的企圖被良知戰勝的心理歷程——為魯迅小説《幸福的家庭》思想辯正[J].渝西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第4期).
  • 4.    張盛如 康錦屏主編劉正基 張光勤副主編,魯迅名篇分類鑑賞辭典[M],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167頁
  • 5.    王曉琴主編,中外文學名著精品賞析 中國現當代文學卷 上[M],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10,第31頁
  • 6.    李麗冬, 張寧. 魯迅《幸福的家庭》創作與《婦女雜誌》[J]. 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 第52卷(5):122-126.
  • 7.    陳佳任. 論魯迅《幸福的家庭》的復調性[J]. 名作欣賞, 2018, (29):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