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平鰭旗魚

鎖定
平鰭旗魚(學名:Istiophorus platypterus)是旗魚科、旗魚屬的一種魚類,俗名雨傘旗魚,東方旗魚。體延長,略呈圓筒形,稍側扁;尾柄細而強狀,具二隆起脊。頭較長;吻長而尖,呈劍狀突出。口大,微斜裂。頜齒呈絨毛狀齒帶,鋤骨無齒。體被細長骨質鱗。第一背鰭軟條部顯然較體高為高,呈帆狀;第二背鰭短小;胸鰭位低,呈鐮刀狀;腹鰭胸位,起點在胸鰭基底下方稍後,向後延伸至肛門;尾鰭深叉形。體背紫黑色,腹部銀白色,體側無橫帶和圓斑。第一背鰭藍黑色並有若干黑點;腹鰭藍黑色;尾鰭暗色。
大洋性中上層洄游性魚類,一般皆發現在躍温層之上的水域,常成羣出現於島嶼周遭的水域。游泳速度快。具繁殖洄游之習性。主要攝食魚類、甲殼類及頭足類等。廣泛分佈於印度洋、大西洋及太平洋之熱帶、亞熱帶海域,甚至可從紅海進入地中海。在中國分佈於南海、東海、台灣沿海,尤以台灣東部及南部產量最多。 [1] 
(概述圖參考來源: [2] 
拉丁學名
Istiophorus platypterus
別    名
旗魚
東方旗魚
雨傘旗魚
芭蕉旗魚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鱸形目
亞    目
鯖亞目
旗魚科
旗魚屬
亞    屬
平齊旗魚亞屬
平鰭旗魚
亞    種
[3] 
命名者及年代
Shaw,1792
保護級別
(IUCN2010年 ver 3.1)——無危(LC) [4] 
中文名
平鰭旗魚
外文名
Indo-Pacific sailfish

平鰭旗魚動物學史

平鰭旗魚最初是由肖(Shaw)和諾德(Nodder)於1792年首次描述並命名為Xiphias platypterus。後來更改為有效學名Istiophorus platypterus。一些科學家認為,分佈於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旗魚是不同的物種,將分佈於大西洋的旗魚命名為Istiophorus albicans。平鰭旗魚的同義學名包括Xiphias platypterus Shaw1792、Istiophorus gladus Bloch1793、Scomber gladius Bloch1793、Istiophorus gladius Bloch1793、Histiophorus gladius Bloch1793、Histiophorus dubius Bleeker1873、Istiophorus dubius Bleeker1873、Istiophorus eriquius Jordan & Ball1926、Istiophorus brookei Fowler1933、Istiophorus amarui Curtiss1944。 [3]  [5] 

平鰭旗魚形態特徵

平鰭旗魚
平鰭旗魚(13張)
尾叉長一般為1.0-1.5米,大者可達2.5米。體呈長梭形,略側扁,尾叉長為體高9.5倍,為頭長2.8倍。尾部較細,尾柄每側各有2個低隆起嵴。頭很長,背面微凸,頭長約為頭高的4倍,為吻長1.3倍,為眼徑12.6倍。吻尖長,呈箭狀。眼小,側位,距鰓蓋後緣較距吻端為近。眼間隔平而寬,大於眼徑。鼻孔每側2個,相距其近,緊位於眼前緣。口很大,近水平狀。上頷骨及鼻骨向前延長,形成箭狀吻部;上頜骨後端伸達眼後緣下方。上下頜牙均細小,圓錐形,排列成帶狀,齶骨及舌上均具細絨毛狀牙。前鰓蓋骨及腮蓋骨邊緣平滑。左右鰓蓋膜癒合,與峽部分離。鰓孔大,假鰓發達。鰓耙退化。體被小圓鱗,鱗多埋於皮下,呈寬針狀。側線完全,自鰓孔後上方直達尾鰭基。
背鰭2個,相互分離。第一背鰭高大,呈帆狀,鰭棘柔軟,不分支,各鰭棘摺疊時可部分收藏於背溝內;第二背鰭很小,位於第二臀鰭上方。臀鰭2個,分離,較遠,第一臀鰭較大,鰭條摺疊時可平卧於溝內,第二臀鰭與第二背鰭形狀相似,位置亦相對。胸鰭長。呈鐮刀狀,位較低。腹鰭很長,位於胸鰭基下方。左右腹鰭僅各具一鰭棘,可折迭於腹部凹內。尾鰭上、下葉很長,呈新月形。
體及頭背部灰藍黑色,腹部銀白色,體側散佈有許多白色小圓斑。除臀鰭為灰色外各鰭均為灰黑色,在第一背鰭鰭膜上散佈有許多黑色小圓斑。 [6] 

平鰭旗魚生活習性

平鰭旗魚屬熱帶及亞熱帶大洋性中上層洄游性魚類。一般皆發現於在温層之上的水域,水温在21-28℃之間;也會游到更深的水中。常成羣出現於島嶼周遭的水域。游泳速度快。具繁殖洄游之習性。肉食性,經常在近岸水域覓食,主要攝食魚類、甲殼類及頭足類等。 [6]  [1]  [5] 
平鰭旗魚 平鰭旗魚

平鰭旗魚分佈範圍

平鰭旗魚海域範圍

廣泛分佈於印度洋、大西洋及太平洋之熱帶、亞熱帶海域,甚至可從紅海進入地中海。在西大西洋的分佈在約北緯40°到南緯40°,在東大西洋的分佈在北緯50°到南緯32°。在西大西洋,其最大的丰度是在墨西哥灣、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大西洋沿岸和加勒比海。在東大西洋,分佈於西非海岸。在太平洋,廣泛分佈於温帶和熱帶地區。分佈於西太平洋北緯45°至南緯35°的水域中,而在東太平洋則處於北緯35°至南緯35°的水域中。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和菲律賓以及從塔希提島到馬奎薩羣島和夏威夷海域,特別豐富。該物種也可能在印度洋至南緯35-45°處發現。在中國分佈於南海、東海、台灣沿海,尤以台灣東部及南部產量最多。 [6]  [1]  [5] 

平鰭旗魚國家地區

存在: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美屬薩摩亞、安哥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根廷、澳大利亞、巴哈馬、巴林、孟加拉國、巴巴多斯、伯利茲、貝寧、百慕大、博奈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和薩巴(博奈爾島、聖尤斯特歇斯、薩巴)、巴西、英屬印度洋領地、佛得角、柬埔寨、喀麥隆、加拿大、開曼羣島、智利(復活節島)、中國、聖誕島、科科斯(基林)羣島、哥倫比亞、科摩羅、剛果民主共和國、庫克羣島、哥斯達黎加、克羅地亞、古巴、庫拉索、塞浦路斯、科特迪瓦、吉布提、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國、厄瓜多爾(加拉帕戈斯)、埃及、薩爾瓦多、赤道幾內亞、厄立特里亞、斐濟、法國(克利珀頓島)、法屬圭亞那、法屬波利尼西亞、法國南部領土(克羅澤特島)、加蓬、岡比亞、加納、希臘、格林納達、瓜德羅普島、關島、危地馬拉、幾內亞、幾內亞比紹、圭亞那、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安達曼羣島)、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牙買加、日本、約旦、肯尼亞、基里巴斯、韓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科威特、黎巴嫩、利比里亞、利比亞、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馬爾代夫、馬耳他、馬紹爾羣島、毛里塔尼亞、毛里求斯、馬約特島、墨西哥、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摩納哥、摩洛哥、莫桑比克、緬甸、瑙魯、新喀里多尼亞、新西蘭、尼加拉瓜、尼日利亞、紐埃、諾福克島、北马里亞納羣島、阿曼、巴基斯坦、琉球羣島、巴拿馬、巴布亞新幾內亞、秘魯、菲律賓、皮特凱恩、葡萄牙(馬德拉、亞速爾羣島)、波多黎各、卡塔爾、俄羅斯聯邦、留尼汪島、聖海倫娜、阿森松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聖基茨和尼維斯、聖盧西亞、聖馬丁(法國部分)、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薩摩亞、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特阿拉伯、塞內加爾、塞舌爾、塞拉利昂、新加坡、聖馬丁(荷蘭部分)、斯洛文尼亞、所羅門羣島、索馬里、南非、西班牙(加那利羣島)、斯里蘭卡、蘇丹、蘇里南、阿拉伯敍利亞共和國、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多哥、托克勞、湯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突尼斯、土耳其、特克斯和凱科斯羣島、圖瓦盧、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英國、美國(夏威夷羣島)、美國本土外小島嶼(約翰斯頓島、威克島、豪蘭貝克島、美國列島)、烏拉圭、瓦努阿圖、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越南、英屬維爾京羣島、美屬維爾京羣島、瓦利斯和富圖納羣島、西撒哈拉、也門。 [4] 
存在不確定性:納米比亞。 [4] 
平鰭旗魚分佈圖 平鰭旗魚分佈圖

平鰭旗魚繁殖方式

在北大西洋西部,產卵可能最早在4月開始,但主要發生在夏季。雌性在淺水中緩慢遊動,其背鰭在水面之上。一個或多個雄性將陪伴雌性在海面附近產卵。產卵也可能發生在北美海岸的深水區和西非海岸的大陸架上。大西洋東部地區全年都有產卵現象,夏季是產卵高峯期。大型雌性可能在產卵時釋放450萬枚卵。 [5] 
一隻大型雌性在產卵時可能會釋放出45萬個卵子。在孵化時體長大約為0.3釐米。幼魚缺乏成魚的下顎特徵。頭上有許多刺:在眼睛上方,在下骨上有一個刺,而在這些刺之間有一個較小的刺。在0.6釐米處,下顎開始拉長。在20釐米處,所有幼魚特徵都消失了,而幼魚具有成魚後的所有特徵。在生命的第一年,經常可以在美國佛羅里達海岸附近觀察到幼魚。幼魚在6個月大時,體重可能為2.7千克,長為1.4米。達到此大小後,增長率就會下降。 [5] 
在太平洋水域,似乎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產卵,在夏季出現局部高峯。雄性和雌性成雙成對地遊動,或者在產卵期間有兩到三隻雄性追逐雌性。 [5] 

平鰭旗魚保護級別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0年 ver 3.1)——無危(LC)。 [4] 

平鰭旗魚主要價值

平鰭旗魚是重要經濟魚類。全世界約96%的產量在太平洋海域的日本、韓國及中國台灣地區。為味美食用魚類,新鮮魚肉可作生魚片、亦可煎食或煮湯,也可制罐及制魚鬆。 [6] 

平鰭旗魚主要毒素

魚肉富含組胺酸,不新鮮時魚肉內組胺酸易分解為組胺,食後會引起過敏性食物中毒。中國大陸尚無中毒病例的報道,在台灣曾發生引起過敏性食物中毒的病例。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