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平遙文廟

鎖定
平遙文廟,位於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縣城內東南隅,始建於唐貞觀初年,其大成殿為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建,仍保持原貌,是中國現存各級文廟中歷史最久的殿宇,是中國文廟中僅存的金代建築。 [1]  建築羣南接城牆,北臨城隍廟街,包括東學、西學和居中的廟區,總佔地面積35811平方米,廟區佔地8649.6平方米。 [2] 
平遙文廟由前後六進院組成,中軸線自南而北有影壁、欞星門、泮池、大成門、大成殿、明倫堂、敬一亭、尊經閣。平遙文廟的總體佈局展現了元明以來中國文廟建築的基本規制。 [2] 
2001年6月25日,平遙文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還原
放大
縮小
中文名
平遙文廟
地理位置
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城隍廟街67號
所處時代
金至清
佔地面積
35811 m²
保護級別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5-0240-3-046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平遙文廟歷史沿革

平遙文廟 平遙文廟
平遙文廟,始建於唐貞觀初年,其大成殿為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建,保持原貌,是中國現存各級文廟中歷史最久的殿宇,是中國文廟中僅存的金代建築。在1957年地震後,縣政府揭瓦維修時發現,殿脊樑下記有“維大金大定三年歲次癸未四月日辛酉重建”的墨跡。據《新唐書·禮樂五》載:“武德二年,始詔國子學立周公、孔子廟……(貞觀)四年,詔州、縣學皆作孔子廟。”開元二十七年(739年),朝廷又對孔子的尊號、孔廟規格、祭孑禮制、配饗者名單等制定了統一規範,尊孔崇儒達到了歷史的新高峯。唐代把全國各縣按人口、税賦、物產、地理位置等分為七個等級,即“赤、畿、望、緊、上、中、下”,平遙屬“望”,即第三等,其位置重要,自然應當率先奉詔修建孔廟。
平遙文廟曾經歷過三移其址的風雨。據清光緒八年(1882年)《平遙縣誌》載:明崇禎九年(1636年),時任知縣王凝命上任祭拜孔廟後説,文廟隔街背對着“太子寺”,太子貴為儲君,而孔子再高貴也屬臣僚之列,臣廟居於君寺之前,有悖禮制,大不敬也!便強令互換,文廟改做太子寺。”其實,太子寺是一佛教寺院,因佛祖釋迦牟尼出家前是古印度迦毗羅衞國的王太子而得名,與儒教之文廟純屬風馬牛不相及。這位王知縣是雲南昆明人,賜進士出身.可謂孔子的“高徒”,卻如此迂腐。縣士紳雖明知荒唐,卻畏其權勢,不敢與之爭,哭笑不得。“荒誕鄙俚最為不經,侮聖褻賢,不知其意之所在,相沿數十年,生儒抱恨不能更定。至康熙十四年知縣柏鄉魏裔愨至,詢得其由,按圖考察,慨然興作,祥具各憲,仍以故寺為寺,而建新廟於舊所,闔邑稱快。”(《平遙縣誌-學校志》)這樣,至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才由知縣魏裔愨(直隸柏鄉縣舉人)移改。平遙的一件“糊塗官辦糊塗事”的千古奇案,自此方得了結。
平遙文廟 平遙文廟
而據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 《汾州府志》載:“平遙縣儒學,舊在縣治東。嘉靖八年(1529年),巡按穆公準呈,以前太子寺更之。”又據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汾州府志》載:“崇禎九年,知縣王凝命,復以文廟與太子寺互更。國朝康熙十四年,知縣魏裔愨,按嘉靖八年以後移改。”説明在明嘉靖八年(1529年)前,文廟址上本為佛教的太子寺,其北面的太子寺(已毀),才是最早的平遙文廟舊址。因而現存金大定三年重修的“大成殿”,最早應當也是佛教殿宇,其後牆上現存的後壁中門檁及門形仍存,似為佛教寺院的“中殿”格式,也是歷史上“文廟三遷”的痕跡。
平遙文廟歷來為縣學所在,直至清光緒末年廢除科舉後,縣學才停,改辦為“平遙縣實業學校”,開始了新學。
民國十二年(1923年),一些商賈財東捐資在文廟辦起了“平遙勵志中學校”,縣長郭學謙還題寫了校名門額,後改為官辦平遙中學校,遷址到察院街。
1950年,太嶽中學同平遙中學合併,校址又設在文廟,其建築基本保存着原貌,只拆除了欞星門、西學、省畜所。
20世紀50年代末,修建平遙中學教學樓時,拆除了超山書院、敬一亭、尊經閣。
1997年,平遙古城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平遙文廟也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中共平遙縣委、縣政府、平遙中學和上級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平遙中學於2003年全部遷至東城外新校址。文廟得以重新復原,成為平遙古城的主要文物旅遊景點之一,2004年正式向遊人開放。 [5] 

平遙文廟建築格局

平遙文廟由前後六進院組成,中軸線自南而北有影壁、欞星門、泮池、大成門、大成殿、明倫堂、敬一亭、尊經閣。大成門面闊3間,兩側有更衣廳、齋宿所,兩廂是名宦祠、鄉賢祠;大成殿前東西廡,面闊各9間,進深四椽,懸山頂,前插廊,柱頭斗拱3踩單昂,補間1朵。廡內供先賢先儒,大成殿兩側腋門各3間,進深四椽,硬山造;明倫堂面闊5間,進深四椽,五檁前後廊式,硬山頂,堂之東西耳殿各3間,有賢侯祠、忠孝祠;東西廂房各7間,額曰“時習齋”、“日新齋”。東學院內有崇聖祠、節孝祠。以上建築均屬明清時代遺物。東學、西學與文廟聯為一體。平遙文廟的總體佈局展現了元明以來中國文廟建築的基本規制。 [2] 

平遙文廟主要建築

平遙文廟影壁

影壁,為磨磚對縫砌築,上雕有檐、脊、斗拱,下雕有須彌座,所以稱為磚雕影壁。一般的磚雕影壁都是在壁心當中雕刻一幅主體圖案,而平遙文廟的這面磚雕影壁卻是將壁心做成可以穿通的月洞門式。 [6] 

平遙文廟欞星門

欞星又叫天田星,也可稱為靈星。平遙文廟的欞星門是一座斗拱牌樓式的木結構門。這座門平常都是關閉的,只是在重大祭祀活動或貴賓蒞臨時才開放,平時出入走兩側的便門,東邊的便門。為“廣大門”,西邊的便門,為“高明門”。北宋時,欞星門作為儀門的一種被移用於孔廟, 意思就是説要以尊天的規格尊重孔夫子,這樣一來,使崇儒尊孔的思想又提升了一個新的台階。 [6] 

平遙文廟泮橋與泮池

平遙文廟的欞星門內有一灣水池與一座白玉拱橋, 池為泮池,橋名拌橋,兩者是每座文廟內必設的。平遙文廟的泮池主要為磚砌,泮橋則是下部為磚,上部是漢白玉石,橋身拱起,輪廓曲線優美,與池形相映成趣。 [6] 

平遙文廟大成殿

大成殿,建在1米高的大台基上,面闊5間,通面寬25.82米,進深5間,總進深24.3米。單檐歇山頂,簡板瓦覆蓋,琉璃脊飾。柱有側腳升起,角柱處普柏枋出頭,闌額不出頭。檐柱直徑0.47米,高5.11米。樑架結構為十架椽。前後搭牽乳栿 ,用六柱。內柱之間以復梁拼成的草栿承重,草栿以上用四椽栿、平梁、手、侏儒柱、駝峯等層層支疊。草栿以下設天花板,中央置藻井。天花板以上的構件高寬之比為3:2,其表面加工粗糙而簡樸。屋架舉高7米,與前後檐椽水平距離之比為1:37,略低於宋《營造法式》之規定。斗拱有柱頭鋪作和轉角鋪作,而補間鋪作以大斜梁代之。柱頭拱七鋪作,雙抄雙下昂重拱偷心造,昂為批竹昂,耍頭螞蚱形。鋪作總高227.5釐米,合柱高之2/5強。出跳總深169.5釐米。每兩柱頭鋪作之間,有一長大的斜梁,外端搭於羅漢枋之上,以承託撩檐榑,後尾則安置在內槽的柱頭枋上,此件代替了補間鋪作。殿之當心間的兩縫間,採用減柱手法,僅置中柱兩根。在東、西次間的兩縫位置上各砌南北向隔牆,厚約1米,殿內北部砌東西向隔牆,與前者聯為一體,形成倒凹平面。在殿之東、西、北三面均有檐牆,正面兩梢間築檻牆、設窗,牆厚達1米餘。明、次間正面為隔扇門。殿前接月台,青石欄杆環繞。月台中央的壽字紋拜石及台的御路石團龍圖案彰顯早期的造型風格。 [2] 

平遙文廟歷史文化

平遙文廟祭孔儀式

在漫長的封建時代裏,平遙文廟為振興文教、養育人才之所,廟區左右“東學”、“西學”之設,古已有之,一以貫之。清道光年間建立在明倫堂背後的“超山書院”,在平遙古代教育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舊時每逢“春秋上丁”(每年二、八月上旬的丁日),總會在這裏舉行盛大的祭孔儀式,相沿成俗。 [2] 

平遙文廟相關人物

劉三元
劉三元,字聚奎,明崇禎庚午科(1630年) 舉人。為人正直,初授河北欒城縣知縣,在任時以發展農業推廣紡織為首要任務。當時欒城百姓不習慣種小秋作物,劉三元從平遙帶去蕎麥種子,進行示範性種植,並推廣全縣,百姓獲利甚多。欒城人不會紡織,劉三元造紡車及布機,並讓夫人親自教授百姓紡織技術。使當地“野無曠土,人以織紡為生,公之澤業。”後升任兵部車駕司主事兼户部事,後升寧遠(今遼寧興城)憲使。劉三元在欒城十分注重撫殘賑貧,個人出錢施粥救災。振革積弊,善於練兵,有盜警就親率役眾前往緝捕,他有一句名言:“官如秋水,民盡春台。” [7] 

平遙文廟文物價值

平遙文廟記述着華夏民族燦爛、悠久的歷史,展示着古老的建築文化和卓越的儒學文化。 [2] 

平遙文廟保護措施

2001年6月25日,平遙文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平遙文廟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平遙文廟位於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城隍廟街67號。
  • 交通信息
行車路線:
大運公路從境內穿過,距北京、天津、石家莊、西安、開封、洛陽都僅有數小時的車程。
太原到平遙:走108國道或大運高速,全程110公里。
北京到平遙:北京—京石高速—石家莊—石太高速—太原—大運高速—平遙。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