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平逢山

(中國古地名)

鎖定
平逢山位於洛陽市孟津縣橫水鎮, [5]  乃洛陽北邙山之首,炎黃二帝的誕生地, [7]  被稱為“炎黃故里”。 [10] 
平逢山以龍馬古堆為中心,西鄰畛河,北鄰黃河,主峯海拔為451米。 [7] 
平逢山已經有6800年曆史,現存12個歷史景點遺址,有“地母半躺哺乳帝”、“九龍朝鳳拜炎黃”、“一山二帝三神廟”三大自然景觀。 [5] 
中文名
平逢山
所屬山系
邙山
地理位置
河南省洛陽市
主    峯
龍馬古堆 [4] 
海    拔
451 m [7] 

平逢山地理環境

平逢山北依萬山湖、東臨古城山,南接宜蘇山,西望荊紫山。
平逢山西有畛水,東有疆水,北臨黃河。 [13] 

平逢山山體特徵

平逢山山體如慈母平卧,山頭如炎黃二首,山林似鳳凰展翅,山路似九龍朝鳳。 [11] 

平逢山主要山峯

平逢山主峯龍馬古堆 平逢山主峯龍馬古堆
平逢山的主峯為“龍馬古堆”,海拔451米。 [7] 

平逢山人文歷史

平逢山炎黃誕生地

平逢山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黃二帝的誕生地,是其故里。
第一,炎帝、黃帝為有蟜氏所生。《國語》記載:“昔少典氏娶於有蟜氏,生炎帝、黃帝。”從中不難看出,有蟜氏是炎黃二帝的母族,少典氏是炎黃二帝的父族。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是由有蟜氏、少典氏兩大部族裂變而來的。
第二,炎黃二帝出生在有蟜氏家。當時是母系氏族社會,女人當家。少典氏是上門女婿,那黃帝和炎帝自然是生在有蟜氏家。
第三,有蟜氏住在平逢山。《山海經·中次六經》有詳述:“縞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東望谷城之山,無草木,無水,多沙石。有神焉,其狀如人而二首,名曰蟜蟲,是為螫蟲,實為蜜蜂之廬。”有蟜氏是以蜜蜂為圖騰的部族,居住在平逢山。
因此,平逢山為炎黃二帝的誕生地。 [7] 

平逢山龍馬歸葬地

傳説,一日黃帝在平逢山巡視,一龍頭馬身的龐然大物獻圖給黃帝,後龍馬葬於此地,龍馬古堆便由此得名。 [6] 

平逢山主要建築

平逢山炎黃廟

炎黃廟,建在平逢山主峯。 [10]  供奉着炎黃二帝。廟所在的位置是龍馬的馬身,西邊不遠一座山峯是馬頭。 [7] 

平逢山炎帝窩

平逢山主峯龍馬古堆東北山腰有一塊坐山面河、藏風聚氣的“風水寶地”,村民稱其為炎帝窩。
傳説遠古時代,住在平逢山的母族首領有蟜氏生炎帝那天早上,伴隨着巨大的雷聲,山坡上燃起熊熊大火,人們把這個伴火而生的男孩叫“炎”,此地因而得名“炎帝窩”。
炎帝窩東的荒丘上有一遺址,有房三間,塑有炎帝像;炎帝窩北有一廟,塑有炎娘像。 [14] 

平逢山史料記載

平逢山山海經

平逢山之名最早見於《山海經》。《山海經》介紹平逢山是縞羝山東邊的第一座山頭,向南可以看到伊水和洛水,向東可以看到榖城山。山上有名為蟜蟲的神,祭祀時用一隻公雞做祭品,祈禱後放掉不殺。平逢山至縞羝山十里,系縞羝山的頭。
《山海經全譯·卷五·中次六經》:“中次六經縞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東望谷城之山,無草木,無水,多沙石。有神焉,其狀如人而二首,名曰驕蟲,是為螫蟲,實為蜂蜜之廬。其祠之,用一雄雞,禳而勿殺 [1] 

平逢山水經注圖

楊守敬編繪的《水經注圖》精裝本和現代學者陳橋驛編繪的《水經注圖》簡裝本,均將平逢山的位置標在洛陽周山南,即今辛店鎮與孫旗屯交界之地。

平逢山相關爭議

主流觀點認為平逢山是邙山的主要山峯之一, [8]  但有部分史料認為平逢山即北邙山。
宋代樂史著《太平寰宇記·卷五》載:“邙山在河南縣北十里,洛陽縣北二里,一名平逢山,亦郟山之別名也。”
清郝懿行撰《山海經箋疏》:“平逢山即北邙山郟山之異名也。
《山海經·圖文百科1000問》:“平逢山在哪裏?……平逢山乃北邙山的別名,位於伊洛之北,包括今新安縣東部和孟津縣全境的邙山嶺上。 [2] 
馬正標先生認為,平逢山之説在遠古,郟山之説在周公建洛邑之後,邙山、北邙之説更在東漢以後,三者時空界限均在千年之上,而且所藴涵的地域文化清晰可辨,將其混説,既無助於理清河洛文化之頭緒,又易造成後學者舛誤曲解,實為不妥。 [3] 

平逢山後世紀念

平逢山拜祖大典

2009年4月14日上午,第五屆炎黃母族有蟜氏故里拜祖大典在孟津縣橫水鎮張莊村平逢山舉行。世界和平基金會台灣分會理事總監李世金、上海交通大學原黨委副書記博志剛、省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王仁民等參加了拜祖大典。 [5] 
2010年5月11日,洛陽平逢山第六屆炎黃母族有蟜氏故里拜祖大典在孟津縣橫水鎮張莊村平逢山舉行。來自省內外有關專家學者以及省、市、縣炎黃文化研究會研究人員近千人蔘加了拜祖大典。 [9] 
2011年4月20日,由河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和黃河文化研究會主辦的“中華炎黃母族故里第七屆拜祖大典”在洛陽市孟津縣平逢山前舉行。 [12] 

平逢山研討會

2011年1月9日,“中華炎黃母族故里文化研討會”在孟津閉幕,研討會持續3天,共收到有關論文16篇。40餘名省內外研究炎黃文化的專家學者參與研討。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