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平衡舵

鎖定
平衡舵是指舵杆軸線位於舵葉中前位置的舵。也可定義為舵葉在轉動軸線前面的部分佔舵總面積25%~30%以上的舵。 [1]  平衡舵壓力中心至舵杆軸線的距離較小,所需轉舵力矩也小,因此,平衡舵使用較廣泛但其也存在存在舵易擺動的缺點。 [2] 
中文名
平衡舵
外文名
balanced rudder
類    型
造船技術
發明地
中國天津市
特    點
所需轉舵力矩小
實    質
舵杆軸線位於舵葉中前位置的舵

平衡舵簡介

根據舵杆軸線在舵葉上的位置,可分為平衡舵、不平衡舵和半平衡舵。平衡舵的舵壓中心至舵杆軸線的距離小,故轉舵力矩小,但舵在水流作用下易擺動,是中國造船技術一項重要的技術發明。
平衡舵轉舵時,由於軸線前後部分所受的水動力對軸線的力矩,方向相反,因此轉舵力矩小,可以配用功率較小的舵機。軸線之前的舵葉,在轉舵時起平衡作用,故稱平衡部分,整個舵也因此稱作平衡舵。平衡舵多采用懸掛支承,其舵軸所受彎矩大,要求有較高的強度。此外,其平衡部分向軸線之前伸延,對船尾線型影響較大。懸掛式平衡舵多用於有兩個以上螺旋槳的艦艇。 [1] 

平衡舵起源及發展

平衡舵發現

古畫中的平衡舵 古畫中的平衡舵
1978年,在天津市靜海縣元蒙村古運河舊道發現了北宋末年木船。該船方頭、齊尾、平底,長14.62米,最大寬4.05米。船內由12道隔艙板分為13艙。船尾設平衡舵,舵杆粗糙,只是一根修整過的樹幹,殘高2.19米。舵扇呈不等邊三角形,邊框內豎行排列14條木板;舵扇斷面積為858平方釐米。舵杆安插在舵扇後半部。這種平衡舵能夠縮小舵扇平面的擺動力矩,可使轉舵較為省力,對控制船隻航向有較好的效果。靜海宋船的平衡舵,是世界上最早的平衡舵發現。 [3] 

平衡舵發展

早期船舵,舵杆多固定在舵面的一側,舵杆與舵面重心有一定距離,轉動時力矩較大,費力且不靈活j中國人在宋代以後發明了平衡舵,即將舵杆固定在舵面重心所在的垂線上,可以縮短舵壓力中心與舵軸的距離,減少轉舵力矩,使轉動的靈活度大大增加。
宋朝平衡舵的大小和結構可以從一些出土的宋船文物中看出。1978年,在天津市靜海縣元蒙村古運河舊道發現了北宋末年木船。該船方頭、齊尾、平底,長14.62米,最大寬4.05米。船尾設平衡舵,舵杆粗糙,只是一根修整過的樹幹,殘高2.19米。舵扇呈不等邊三角形,底邊長3.9米,高1.14米,舵葉總面積為2.223平方米。舵杆安插在舵扇後半部。此舵葉的形狀與《清明上河圖》中的船舵非常相似,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説明此時平衡舵的使用已經相當普及了。這種平衡舵能夠縮小舵扇平面的擺動力矩,可使轉舵較為省力,對控制船隻航向有較好的效果。
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的平航舵是靜海宋船的平衡舵,歐洲直到18世紀才出現類似的平衡舵j平衡舵這項重要技術,即使是在今天的船舶設計中仍然不失其意義。 [3] 

平衡舵平衡舵的結構

舵的種類繁多,其結構也不盡相同,現代海船普遍採用流線型舵,而流線型舵的種類也較多,結構亦不同,因此,這裏着重介紹一般流線型平衡舵的結構。一般流線型平衡舵的結構主要由舵葉、舵杆、舵承組成。

平衡舵舵葉

為了保證舵葉的強度和線型,用水平隔板和垂直隔板按線型的組成骨架,將兩塊流線型舵的外殼直接焊在骨架外面。
按規範要求,舵葉焊成或修復後,每個密封部分都應進行密性試驗。密性試驗前應將舵表面清潔乾淨,焊縫應清除氧化皮及焊渣,不得對水密焊縫塗刷油漆,敷設隔熱材料及水泥等。常用的密性試驗方法為灌水和充氣等。密性試驗合格後,通常在舵葉內灌上瀝青,以防舵葉內部鏽蝕。 [4] 

平衡舵舵杆

圖1 舵裝置佈置圖 圖1 舵裝置佈置圖 [4]
舵杆是舵葉轉動的軸,並用以承受和傳遞作用在舵葉上的力及舵給予轉舵裝置的力。其下部與舵葉連接,上部與轉舵裝置相連(圖1)。為了使舵在受損時不必拆開船體內的部分就能修理,把舵杆分作上舵杆和下舵杆兩段制造,然後用法蘭接頭連接。 [4] 

平衡舵舵承

舵承是用來支持舵杆、支承舵的重量及保證船體水密的設備。按其位置可分上舵承和下舵承兩種。上舵承裝在舵機甲板上;下舵承裝在舵杆筒口或舵杆筒內。 [4] 

平衡舵相關概念

平衡舵不平衡舵

整個舵葉在轉動軸線之後的舵,稱為不平衡舵。其舵葉由多個支承承託,比較牢固。由於舵葉在軸線之後,所以舵對船尾線型影響較小。其缺點是舵壓中心離軸線較遠,轉舵所需的力矩大,因此要配用功率較大的舵機,此外,在大風浪中容易出現轉舵不靈的現象。不平衡舵多用於單螺旋槳單舵船舶。 [3] 

平衡舵半平衡舵

平衡部位在舵葉下半部,且其兩積小於舵葉總面積25—30%的舵,稱為半平衡舵,多采用半懸掛式支承。半平衡舵的優缺點,介於平衡舵和不平衡舵之間,即轉舵所需力矩、舵軸所受彎矩較小,而對船尾線型的影響則大於不平衡舵。半平衡舵多裝於大型艦船。 [1] 

平衡舵平衡舵葉

平衡舵的舵葉剖面形狀一般都是流線型的。流線型舵的特點是,舵葉產生的水動壓力大,阻力小、強度高,但結構較複雜。
目前船上廣泛採用的都是這種流線型剖面的平衡舵。舵葉是由水平隔板和垂直隔板組成的骨架,在骨架的外面用鋼板包起來,形成一個空心水密結構。為防止生鏽,在舵葉內部塗有瀝青。舵葉的上下端板上開有小孔,並配有栓塞,供灌入瀝青和作水密試驗用。 [5] 
參考資料
  • 1.    白克敏.航海辭典:知識出版社,1989:625
  • 2.    孫志敏,劉志榮,吳德鎮.交通百科詞典:航空工業出版社,1993:247
  • 3.    王俊.中國古代船舶:中國商業出版社,2015.08:73
  • 4.    胡永生,劉夕明.漁船駕駛技術: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6:224
  • 5.    劉萬鶴.船舶管理: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07.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