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角鱗毛蕨

鎖定
三角鱗毛蕨(Dryopteris subtriangularis (Hope) C. Chr.)是鱗毛蕨科、鱗毛蕨屬植物。植株高約40-50釐米。根狀莖橫卧或斜升, 粗約2-2. 5釐米。葉簇生; 葉柄長約20-30釐米,寬約1-1.5釐米,基部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黑色或黑棕色;葉片三角形,長約30-35釐米,基部最寬,二回羽狀;羽片約5-7對,基部一對羽片最大,長約12-13釐米,寬約4-5釐米,基部具柄,往上羽片逐漸變小。葉脈上面不明顯,下面可見。葉紙質,幹後灰綠色,葉軸近光滑,羽軸和小羽片中脈基部具有較多的棕色泡狀鱗片。孢子囊羣大,位於小羽片中脈與葉邊緣之間;囊羣蓋圓腎形,棕色,全緣。
分佈於中國、越南、菲律賓、泰國、緬甸和印度。在中國分佈於台灣、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生長在海拔800-1500米的山坡、谷地密林下。
三角鱗毛蕨根狀莖可以入藥。清熱利濕,活血調經。主治腸炎泄瀉,痢疾,月經不調,痛經。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三角鱗毛蕨
拉丁學名
Dryopteris subtriangularis (Hope) C. Chr. [6]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木賊綱
水龍骨目
鱗毛蕨科
鱗毛蕨屬
三角鱗毛蕨
命名者及年代
(Hope) C. Chr.,1982年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三角鱗毛蕨形態特徵

三角鱗毛蕨
三角鱗毛蕨(7張)
植株高約40-50釐米。根狀莖橫卧或斜升, 粗約2-2. 5釐米。葉簇生; 葉柄長約20-30釐米,寬約1-1.5釐米,基部密被鱗片,向上近光滑,禾稈色;鱗片披針形,黑色或黑棕色;葉片三角形,長約30-35釐米,基部最寬,寬約20-25釐米,二回羽狀;羽片約5-7對,基部一對羽片最大,長約12-13釐米,寬約4-5釐米,基部具柄,往上羽片逐漸變小,到第四對羽片其長度僅有基部羽片的一半;通常葉片基部的1-3對羽片的小羽片明顯,小羽片約4-6對,矩圓形,基部羽片的下側小羽片最大,長約3釐米,寬約1釐米,頂端圓,並具疏齒,基部截形;邊緣具波狀齒或羽狀淺裂。葉脈上面不明顯,下面可見,小羽片的側脈羽狀,小脈單一或二叉。葉紙質,幹後灰綠色,葉軸近光滑,羽軸和小羽片中脈基部具有較多的棕色泡狀鱗片。孢子囊羣大,位於小羽片中脈與葉邊緣之間;囊羣蓋圓腎形,棕色,全緣。 [2]  孢子深褐色,大小為(60-70)65×112.5(100-120)微米(括號外為平均值,括號內為變異幅度;共測量12個孢子),左右對稱,具周壁,單裂縫,極面觀為橢圓形,赤道面觀為豆形。 [3]  [7] 

三角鱗毛蕨產地生境

分佈於中國、越南、菲律賓、泰國、緬甸和印度。在中國分佈於台灣、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 [2]  生長在海拔800-1500米的山坡、谷地密林下。 [4] 

三角鱗毛蕨生長習性

  • 孢子萌發
播種1周左右孢子開始萌發,孢子萌發為書帶蕨型(Vittaria-type)。 [3] 
  • 絲狀體
原葉體原始細胞經過連續橫分裂,形成2-5個細胞的單列絲狀體,有時在2個細胞長時,前端縱裂為雙列絲狀體。細胞圓筒形,壁薄,側壁向外鼓出。絲狀體最前端的細胞常產生單細胞乳頭狀的毛狀體,內含葉綠體,儘管最前端的細胞產生了毛狀體,但仍然參與片狀體的形成。此細胞經縱裂形成一大一小兩個子細胞,大細胞一般不再分裂,小細胞分裂活動極為活躍,參與片狀體的發育。 [3] 
  • 片狀體
由於小細胞的分裂活動,自播種2周左右片狀體形成,片狀體的前端輕微地偏向一側。小細胞分裂產生的某一邊緣細胞分化出分生組織細胞,分生組織細胞不斷分裂,逐漸使片狀體階段進入到原葉體階段。 [3] 
  • 原葉體
自播種4周左右,幼原葉體形成。幼原葉體暫時不對稱,隨其生長不對稱現象很快消失,成為對稱的心臟形。原葉體發育方式為三叉蕨型(Aspidium-type)。幼原葉體腹面發育出十餘條假根,邊緣陸續產生毛狀體,毛狀體乳頭狀圓球形至細長棒形,有些毛狀體頂端帽狀腺體發達,直至原葉體成熟時,腺體仍宿存而明顯,與毛狀體相連的邊緣細胞不向外突出或向外突出。成熟原葉體呈心臟形,兩翼展開,稍有波折,內側呈“V”字形叉開,最大者可達7毫米×4毫米,中脈2-3層細胞厚。原葉體邊緣及腹面均有毛狀體分佈,分佈於腹面的毛狀體頂端有或無腺體,且數量豐富,一個成熟原葉體上平均有毛狀體一百條左右,葉綠體分佈在毛狀體頂端。成熟原葉體邊緣細胞內的大多數葉綠體呈圓盤形,中部細胞內為橢圓形、圓盤形或啞鈴形。 [3] 
  • 毛狀體
最初的毛狀體由絲狀體最前端的細胞分裂產生,以後陸續由原葉體營養細胞分裂而成。測量原葉體上12個幼毛狀體及毛狀體長寬的平均值,幼毛狀體長75微米,頂端寬25微米,長成後,毛狀體長80微米,頂端寬40微米。毛狀體內始終含葉綠體。 [3] 
  • 假根
假根由營養細胞外突延長形成。幼原葉體的假根多發生在腹面,隨着原葉體的生長,在邊緣也有假根分佈。假根初為管狀,內含葉綠體,隨原葉體生長,逐漸變為黃褐色,且由直變彎曲,粗細變得不均勻,少數假根甚至出現分叉現象。 [3] 
  • 性器官
自播種6周左右開始出現性器官。精子器混生於基部假根叢中,每個原葉體上約十餘個至數十個,精子器近圓球形,由3個細胞(基細胞、環細胞和蓋細胞)組成,高約100微米,直徑約為70微米。精子器成熟時,蓋細胞一側出現裂縫,精子逸出,蓋細胞脱落。一部分精子藉助原葉體表面的自由水遊進頸卵器,完成受精作用;另一部分精子未遊進頸卵器,幾分鐘後死亡,但並不立即解體。頸卵器一般位於原葉體背腹面中肋範圍內,每個原葉體上有數個至數十個不等。成熟頸卵器頸部由4列細胞組成,3-5層細胞高,約200微米,直徑約為140微米,受精後的頸卵器內部逐漸變為褐色。 [3] 
隨着培養時間的延長,原葉體上的性器官(包括精子器和頸卵器)會隨配子體的生長而不斷產生,老的性器官不斷地衰亡,幼的性器官不斷地產生。 [3] 
  • 胚的發育
三角鱗毛蕨的精卵受精後1個月內即可觀察到從原葉體上生成的幼胚。幼孢子體長出後,原葉體仍繼續發育,直至生成幼胚後再過1個月左右,發育出2-5枚真葉後,原葉體方漸枯死。用混合土培養出的三角鱗毛蕨配子體均有80%左右發育為幼孢子苗。 [3] 

三角鱗毛蕨主要價值

三角鱗毛蕨根狀莖可以入藥。清熱利濕,活血調經。主治腸炎泄瀉,痢疾,月經不調,痛經。 [4] 
三角鱗毛蕨 三角鱗毛蕨

三角鱗毛蕨保護現狀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