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平潭地震

鎖定
福建台網測定,2009年3月23日上午10點08分34秒,福建平潭海域發生3.8級地震,震中位於東經119.9度、北緯二25.42度。平潭縣境內有明顯震感,福清、福州等地有輕微震感,離平潭地震台約13.8公里。 [1] 
中文名
平潭地震
簡    介
地震震中分佈圖
地震經過
2009年3月23日上午10時

平潭地震簡介

地震震中分佈圖

平潭地震地震經過

2009年3月23日上午10時多,正在五一路某大廈18樓工作的鄭小姐,突然感到大廈有輕微晃動,手提電腦的顯示屏也晃動了幾下。
平潭的震感較福州大得多。“我聽到一聲悶響,還以為是房子倒塌了。”家住平潭城關的吳小姐説,當時她正往水杯裏倒水,晃動中她手中的水杯差點掉地上了。由於響聲很突然,且持續時間很短,前後不到2秒鐘,她和大多數居民一樣,都沒明白髮生了什麼事情。直到有人喊“地震了”,她才慌忙跑到附近小學的操場上,而這時操場上已經站滿了剛疏散出來的學生。
“我們學校的學生全都跑到了操場上。”平潭翰英中學的一名學生説,地震發生時,他們正在上課。老師讓他們不要驚慌,然後帶着他們有序疏散到操場上。等了一會兒,發現一切都平靜下來了,有部分同學準備回教室。但是出於安全考慮,學校還是提前放學了。

平潭地震啓動預案

此次地震發生在平潭城關東側17公里處的海域。地震發生時,島上居民有強烈震感,高層建築晃動更加明顯。平潭縣地震辦立即啓動預案,迅速把地震信息通知平潭各單位。此次地震沒有造成人員財產損失,即使離震中最近的東澳鎮,也沒有發生事故。3月23日下午,平潭縣各部門、中小學校正常上班、上課。
在福州市區只有部分居住在高層建築內的市民有震感。福建省地震局檢測中心負責人介紹,一般大於、等於3級,小於4.5級的地震被稱為有感地震,這種地震通常人們能夠感覺到,但一般不會造成破壞。此次平潭海域地震,不會對市民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影響。

平潭地震管理部門

平潭地震台建於1980年,台址在福建省平潭縣嵐城鄉中湖村。地理座標北緯25°30′、東經119°46′,海拔高程20米,位於長樂—詔安斷裂帶北段,是福建省最東邊的台站,直線距台灣島最近,台基為花崗岩。
平潭台僅設測震觀測項目,屬區域觀測台網,配有DD-1型短週期地震儀,工作放大倍數2.5萬,拾震器墩為地面觀測房。1983年9月,開始觀測。1993年,福州遙測台網建成後,該台作為遙測台網子台之一執行觀測。為不重複同種類型的觀測,1995年1月,停止DD-1型儀器人工值守觀測任務。

平潭地震地區簡介

地質:福州平潭縣屬木蘭溪與龍江丘陵台地平原島嶼區,位於福建省武夷——戴雲隆褶帶東側沿海地帶。侏羅紀後期的燕山運動,大規模的岩漿噴發和岩漿侵入伴隨。由於遭受到強烈的構造應力擠壓和左旋扭動作用,帶內岩石普遍產生韌性剪切變形或破碎帶,或破劈理帶,以及長樂——詔安斷裂帶等。經後期的岩脈活動和岩漿熱液作用,上述變質帶及其斷裂大多數被酸性、基性脈岩貫入或被硅質充填與硅化作用所固結而穩定。
平潭海域
隨着強烈的斷裂運動,明顯地控制着縣域地貌和海岸帶的發育。在各種內外營力的長期作用下,形成島礁、港灣、丘陵與平原相間排列等多種類型地貌,丘陵、海積平原分別佔全縣陸地總面積的51.45%和42.7%。而海岸帶地貌的發育明顯受北北東—北東走向的斷裂控制,港灣眾多,海岸曲折,港灣、半島、島嶼的形態多具規則的定向排列特徵。
地形:主島海壇島陸地面積267.13平方公里,地勢南北高、中部低。其北部呈現南北走向的三條的丘陵帶,並間以鬆散的堆積平原。
平潭地質構造以斷裂構造為主,屬華夏構造體系。
在區域構造上,平潭位於武夷-戴雲複式隆折帶東側的閩東南沿海變質帶,東與台灣海峽沉降帶相鄰。通過衞星遙感信息處理,認為平潭地質構造背景,屬於平潭——東山逆衝——推覆構造帶,其基底由前泥盆紀變質岩和印支——燕山早期構造層組成,受燕山早期至晚期大規模構造-岩漿活動的改造,形成以燕山晚期為主的火山構造和斷裂構造格局,成為比較完整的以花崗岩為主體的構造塊體。
根據福建省衞星影像地震構造顯示,平潭縣處於福建省最大的活動斷裂構造帶北北東——北東向的長樂——詔安帶的東北端。長樂-詔安斷裂帶的主斷裂形跡大致沿閩江口——長樂——福清、惠安、泉州、廈門至漳浦、詔安一線出露,總長度大於350公里,寬度約40公里,總體走向為北北東向。該斷裂形成於燕山期,明顯控制燕山期花崗岩侵入和火山噴發活動。長樂-詔安帶的東側兩條活動斷裂穿過海壇島域內:第一條為平潭縣東南-東山縣兄弟嶼斷裂線,位於離大陸30公里,水深40—50米等深線附近的海域,斷裂線狀界面清晰。第二條為平潭縣平原鄉——東山縣澳角斷裂線,切過海灣,是沿海丘陵島嶼鏈帶和平原台地區的界域。平潭北部海域諸島,又受福建北西向活動的斷裂帶南平-福州斷裂控制,呈條帶狀排列。

平潭地震歷史信息

福州周邊地震
1574年福州市與連江縣交界處發生過5.7級地震;
1825年永泰縣發生過4.7級地震;
1988年10月福清市城關發生過4.0級地震;
1992年平潭海域發生過5.2級地震;
1999年9月21日台灣南投發生7.6級地震,福州市震感強烈,9月24日福州市郊紅廟嶺發生了小震羣活動,最大震級3.8級。
此外,閩清水口區域也發生過多次地震,但是最大震級,僅為4.1級。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