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平江花燈戲

鎖定
平江花燈戲在民間被稱為燈戲,流行於湖南平江縣境和瀏陽東鄉一帶的地方傳統戲劇,它以平江方言和長沙官話相結合,提煉為舞台語言。傳統劇目有100多個。先期的劇目多為藝人創作,反映農村生活,泥土氣息濃郁。
中文名
平江花燈戲
所屬地區
湖南 · 岳陽 ·平江縣
遺產編號
Ⅳ-39
遺產類別
傳統戲劇

目錄

平江花燈戲簡介

平江花燈戲 平江花燈戲 [1]
 文化遺產名稱:平江花燈戲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岳陽市平江縣
遺產級別: 省

平江花燈戲溯源

平江花燈戲 平江花燈戲 [3]
明《類聯採新·上元》記載:“樓明萬燭,山戲百層。 [2]  ”所指山戲即早期的燈戲。民間傳説有二:一説宋仁宗(1023—1056)大建清蘸,國人張燈結綵,演戲奉神,流傳至今;一説北宋時期梁山一百零八將,無一善終,陰魂不散,人民於野外搭台張燈演戲,以慰亡靈,故曰燈戲。初期是一旦一醜或兩旦兩醜的對子花燈(即地花鼓),以手巾、扇子為主要道具,邊唱邊舞,唱燈調,演出一些無戲劇矛盾的農村生活片斷,或祝福,或戲耍。平江的傳統習俗,每年正月初十至元宵節,業餘藝人組成花燈班,配以拳師,敲鑼打鼓,走村串户,每到一家,先由拳師表演武術,然後一旦一醜或雙旦雙醜載歌載舞,唱一兩支曲調即散。它在戲曲化的過程中,也經歷了兩小戲、三小戲的階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正調——“川調”與“打鑼腔”。

平江花燈戲伴奏

平江花燈戲 平江花燈戲
花燈戲的音樂,也分聲腔與伴奏音樂兩類。聲腔有板腔、小調及專用曲牌之分。板腔的結構特點是“方塊式”,短小、單一,一個調子一個板式,在一個調內不用慢轉快或快轉慢,換板靠換調。它又分川調與打鑼腔。川調有陰川調、雙川調、兩板半、導板、叫頭、哀子等。打鑼腔分七字句與十字墩,近似岳陽花鼓戲的“北路鑼腔”。小調旋律優柔靈活,是地方色彩極濃的獨特唱腔。其結構特點無嚴格的拍節要求,可以根據人物的情緒和表演的變化而變化。有的一曲有多種唱法,如《十雙鞋子》,其唱法可隨情感而調整。專用曲牌一般是歷代藝人根據某些劇目的特殊唱段需要,將板腔中的部分曲調與民歌相結合而獨創的一種唱腔。樂隊的建制,歷來分文、武場。文場以大簡(俗稱尿端琴)為主。打擊樂中的馬鑼,中心突出,無論行走或坐着時打擊,均須拋向空中而後擊之。鑼聲與眾不同,古樸、地方味濃。

平江花燈戲劇目

平江花燈戲 平江花燈戲
傳統劇目有100多個。先期的劇目多為藝人創作,反映農村生活,泥土氣息濃郁。個別劇目中雖有帝王將相出現,也是農民想像中被嘲弄的對象,因而喜劇、鬧劇多、生動、風趣、富有民間文學特色。藝人稱之為“四十八圍”(圍者、個也)。清代末葉,藝人們為結束“野台戲”、“草台戲”的歷史,開始移植地方大戲或皮影戲的劇目,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劇目增加到“七十二圍”至“一百二十圍”。建國後,整理、改編的傳統戲《鬧碓房》、《林三守花》及創作的現代戲《吉寶回門》、《剪窗花》、《觀燈》等,參加省級業餘文藝會演獲獎,或由戲劇雜誌發表。

平江花燈戲角色

平江花燈戲 平江花燈戲
行當體制,開始稱為“三個半”柱頭,生、旦、丑三個,半個是“點餘相”,即“打加官”。他表演時帽子齊眉戴,介於生、醜之間的特殊角色,戲不多,場場要,故稱為半個柱頭。在清末花燈戲的昌盛時期,曾發展成一醜、二淨、三生、四旦。生行有老生、文生、武生、奶生。旦行有老旦、正旦、閨門旦、搖旦、花旦之分。醜行統稱為“三花”,是花燈戲中的主要行當,有“無三花不成燈戲”之説,故80%的劇目中有“三花”角色,俗稱“跑滿台”,插科打諢,滑稽詼諧,令人捧腹。丑角的表演粗獷豪放,極其誇張,泥土氣息濃。班社多屬業餘組織,季節性活動多,至今仍無專業劇團。

平江花燈戲表演

平江花燈戲 平江花燈戲
花燈戲的表演藝術,吸取了各類民間舞蹈,武術以及説書、説唱藝術的特長,講究載歌載舞,注重口、眼、身、手、步等程式的綜合運用。小丑的口功難度較大,有荷葉口、梭子口、橫直一字口、鯽魚口、肛門口、吞口之分。眼法有:喜、怒、憂、悲、驚、瘋、夢、思、斜、媚、瞎、病、死等;旦行還有蛇絲眼、吊眼之特技。步法有:雲步、蓮步、梯步、下樁步、蹺步、單雙眼鏡步,雄雞踩水步、碎步、螃蟹步、鴛鴦步等近20種。化妝顏料紅、黑、白三色為主。“三花”有幾種特殊臉譜:“蛤蟆臉”、“蜻蜓臉”、“花蝴蝶臉”、“蟬丁臉”、“元寶臉”、“梭子臉”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