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平愈

鎖定
平愈,漢語詞彙,拼音為píng yù,意思是平復痊癒。
中文名
平愈
拼    音
píng yù
注    音
ㄆㄧㄥˊ ㄧㄩˋ [1] 
釋    義
平復痊癒

目錄

平愈釋義

平復痊癒。 [1] 

平愈出處

《東觀漢記·光武紀》:“﹝劉秀﹞四月二日車駕宿偃師,病差數日……行黎陽,兵馬千餘匹,遂到章陵,起居平愈。” [2] 

平愈例句

《東觀漢記·鄧訓傳》:“吏士嘗大病瘧,轉易至數千人, 訓 身為煑湯藥,鹹得平愈。” [3]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養生》:“吾嘗患齒,搖動欲落,飲食熱冷,皆苦疼痛。見《抱朴子》牢齒之法,早朝叩齒三百下為良,行之數日,即便平愈,今恆持之。”
唐·白行簡《李娃傳》:“未數月,肌膚稍腴;卒歲,平愈如初。”
宋·龔鼎臣《東原錄》:“時庠以疾不能就御試,既愈,陳述於貢院,大畧言三月中偶感寒疾,蒙聖恩特降中使賜湯藥並酒,遂得平愈。” [2]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九回《小霸王怒斬于吉 碧眼兒坐領江東》:主公玉體違和,未可輕動。且待平愈,出兵未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