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平安堂製藥廠

鎖定
平安堂製藥廠,由發明人藥師兼配製師彭國華創建於1935年12月1日,原起源廠址位於廣東省陸豐縣後町街二十號,所生產的葫蘆丹、葫蘆散、葫蘆油、濟眾水、補腎丸等藥品銷售全國各省市和東南亞各國。 [1] 
中文名
平安堂製藥廠
成立時間
1935年12月1日
創始人
彭國華
代表產品
葫蘆丹

平安堂製藥廠機構簡介

平安堂製藥廠,原名:平安堂藥行,字號:平安堂,曾用名:陸豐縣平安堂製藥廠,是中國廣東省中成藥製造業老字號品牌。 [1] 

平安堂製藥廠故事

1943年民國32年,國內部分省份發生大饑荒,餓殍遍野,霍亂流行,彭國華先生將平安堂生產的葫蘆丹、濟眾水、急救回生丹等救急藥品,免費發給災民,承救勞苦大眾於瘟疫痛苦之中,平安堂這段光輝歷史已載入了史冊 [1] 

平安堂製藥廠成功原因

民國初年,經過歷史戰亂的年代,一片蕭條,人民疾苦連天,瘟疫流行,藥品奇缺,為了滿足社會對藥品的需求,中醫世家的少年彭國華立志創辦製藥廠,經過多年刻苦鑽研,遠涉中國香港地區和外洋新加坡等地的藥廠打工磨練,1934年民國23年彭國華回到家鄉,開始籌建藥廠,終於在1936年的春天,在陸豐縣創辦了平安堂製藥廠,廠址設在陸豐縣後町街18號、19號、20號,三間門面三層樓,平安堂是汕尾地區第一家制藥廠,所生產的藥品遵照古法配製,廣州、汕頭、香港設有地方平安堂製藥廠,產品暢銷廣東、廣西,江西、福建,四川、山西,湖南,湖北,各省市和東南亞各國。 [1] 

平安堂製藥廠代表產品

平安堂葫蘆丹
平安堂葫蘆丹(2張)
平安堂製藥廠代表產品葫蘆丹;1935年12月1日中國廣州市衞生局頒發平安堂製藥廠特種藥品營業執照,開計包括葫蘆丹共8種藥品。 [1] 

平安堂製藥廠歷史沿革

1935年12月1日,中華民國24年,廣州市衞生局頒發特種藥品營業執照準此彭國華藥商在廣東省陸豐縣後町街20號,設立平安堂製藥廠,開計生產的藥品包括葫蘆丹、葫蘆散、葫蘆油、發冷丸、 肥兒菜、濟眾水、補腦丸、驚風散 共8種藥品。 [1] 
1936年,彭國華參加上海各界救國會,同年在廣州市河南寶成新街19號設立廣州市平安堂製藥廠,藥廠一樓為彭揆一“問心堂”中醫鋪。 [1] 
1940年,彭國華在香港深水埗碼頭街3號,設立香港平安堂製藥廠;藥品使用商標為平安堂葫蘆標,產品註明中華國貨在香港製造,其中香港福民藥房是對接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東南亞各國的主要窗口。 [1] 
1943年民國32年,國內部分省份發生大饑荒,餓殍遍野,霍亂流行,彭國華先生將平安堂生產的葫蘆丹、濟眾水、急救回生丹等救急藥品,免費發給災民,承救勞苦大眾於瘟疫痛苦之中。 [1] 
1951年4月21日,汕頭市工商局頒發平安堂營業執照,商標註冊證第一三八七四號;1951年6月6日汕頭市人民政府衞生局頒發平安堂成藥登記證《成藥第四號》,註冊的藥品包括葫蘆丹、肥兒菜、濟眾水、七釐散、八寶油共五種藥品,廠址:汕頭市昇平路萬新直街五號;經營門市地址:汕頭市同平路16號。 [1] 
1954年,平安堂率先公私合營,資本額:20556元,流動資金:16421元,佔股77%。 [1] 
1960年,轉制地方國營。 [1] 
1966年10月因極“左”路線干擾,平安堂製藥廠被迫走向休業邊緣,進入塵封階段,從此平安堂製藥廠葫蘆丹、葫蘆散、葫蘆油等藥品“返祖”明清時代家庭式製藥工坊,保留祖傳原始中醫配方及製藥工藝,傳承下一代彭國華長子彭文燎。 [1] 
1984年,平反;陸府發(1984)193號。 [1] 
1996年4月6日,汕尾報社第640期報導平安堂名牌重光和萬金油大王胡文虎與彭國華的師徒淵源。 [1] 
2018年,平安堂製藥廠重組為彭國華家族企業,平安堂製藥廠第三代傳承人彭武鋒先生向平安堂製藥廠兩位高齡核心技術工作人員胡木強和彭國平頒發“企業元老”榮譽稱號獎牌。 [1] 
2020年1月23日上午,彭國華家族成員在中國.陸豐召開平安堂製藥廠成立85週年座談會並宣佈平安堂製藥廠代表產品《葫蘆丹》復出。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