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平安三帖

鎖定
“平安三帖”為東晉王羲之書寫尺牘作品。因《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合裱於一卷而稱“平安三帖”。今存墨跡本為唐代雙鈎摹搨,硬黃紙本,行書。縱24.7釐米,橫46.8釐米。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中文名
平安三帖
作    者
王羲之
時    代
東晉
尺    寸
縱24.7釐米,橫46.8釐米

平安三帖法帖簡介

平安三帖第一帖:平安帖

釋文
《平安帖》 《平安帖》 [1]
此粗平安。修載來十餘日,諸人近集。存想明日,當復悉來無由,同增慨。
注:此帖有殘損。“修載”,即王耆之,字修載,是王羲之的叔兄弟。
大意
最近稍微平靜安定一些,修載來此十來天,大家都聚集在一起。估計明天無法再像近幾日一樣都在一起聚會,心裏都多了些遺憾。
簡介
平安帖》縱24.7釐米,4行,27字,亦稱《修載帖》。《平安帖》為行書,用筆沉穩,結字嚴謹,筆劃中有重筆亦有輕靈之筆,有些轉折筆劃具有鐵畫銀鈎的效果,因此又增加了一點矯健的姿態。唐玄宗李隆基寫的《鶺鴒頌》與此帖許多字有相似之處,或受此帖影響? [2] 

平安三帖第二貼:何如帖

釋文
《何如帖》 《何如帖》 [3]
羲之白:不審、尊體比復何如?遲復奉告。羲之中冷無賴,尋復白。羲之白。
簡介
何如帖》縱24.7釐米,3行,27字,又名《不審尊體帖》、《中冷帖》。第一行“尊體比”三字右側有“察”、“懷充”小字押署,“懷充”乃唐懷充,與僧權同是梁朝人;“察”乃隋朝姚察,皆是當朝的鑑賞家。 第一行“尊體”二字上有一點,佔一字之空,似表示恭敬的書儀格式,亦如以空字、提行表示恭敬。第二行末“無”字不全,為後人裁割裝背所損,抑或摹時遺漏,甚或母本即如此。 [4] 

平安三帖第三帖:奉橘帖

釋文
《奉橘帖》 《奉橘帖》 [5]
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簡介
奉橘帖》縱24.7釐米,2行,12字。從行文看,文義可連屬《何如帖》後。又,褚遂良右軍書目》“行(草)書部五十八卷”第六卷載有一帖,曰:“羲之白,不審尊體比復如何,五行。”若將此帖與《何如帖》相合,正五行。推想唐時是將現在的《何如帖》與《奉橘帖》合為一帖。此帖“奉橘”二字損,尚可辨識,第二行第一字損半,且模糊,似為“可”字。

平安三帖引書法欣賞

“平安三帖”中,除了從整幅尺牘中去玩賞其風韻外,還可細察對比每一字之遒麗。這三帖中,除了從整幅尺牘中去玩賞其風韻外,還可細察對比每一字之遒麗。如“復”字,三帖出現四次,《平安帖》中“當復”之“復”為草書,《何如帖》中三個“復”字都是行書,《平安帖》運筆提按頓挫的變化較多,鈎挑轉折間,鋒穎秀髮,一些牽絲引帶的草書筆法,也十分生動靈巧。《何如帖》較端整,三個“復”字,而無一雷同,或異其偏旁,或變其轉折,都鮮活生動,結構精密,神思凝澱。《奉橘帖》字形大小偃仰,饒富變化,“三”字如橫空掠燕,筆畫互有照應,“百”字起筆上揚,末畫斜下挫鋒,筆鋒幾經轉折,並露出賊毫,“未”字出現兩次,筆法也不盡相同。其他如“白”、“奉”等字。其他如“白”、“奉”等字。也是變化不一。也是變化不一。 可謂從心所欲不逾矩。可謂從心所欲不逾矩。 [6]   褚遂良編寫的《右軍書目》草(行)書第六卷有一則“羲之白,不審尊體比復如何(下注五行)”。有的研究者認為即是故宮藏摹本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帖卷”的後二帖(何如、奉橘二帖合起來正好是五行)。而第十七卷有“此粗平安”一帖,但沒有記載行數,也可能是今卷的第一帖《平安帖》。帖中有細線鈎勒原跡殘損情況,部份字跡也留下雙鈎填墨的痕跡,同時摹出梁朝鑑帖人徐僧權(活動於六世紀初)、唐懷充(活動於六世紀前半),隋代鑑帖人姚察(活動於六世紀末)的押署,卷末四行小楷題記雲:“開皇十八年三月廿七日。參軍事學士諸葛穎。諮議參軍開府學士柳顧言。釋智果。”這三人都是隋時晉王楊廣府中鑑別古帖的專家。從摹搨的觀點來看,此帖忠實於字形體勢,對於理解王羲之書風極有參考價值,也保存了唐代以前古蹟鑑藏的形式。 [7] 

平安三帖歷代遞藏

“平安三帖”前隔水上有“晉王羲之奉橘帖”瘦金書題簽。下鈐“宣和”朱文聯璽。首行末“來十”二字右側,有梁朝“僧權”半字押署。“僧權”即梁朝鑑賞家徐僧權。在《平安帖》四行後,是《何如帖》,又稱《不審尊體帖》。其第一行末“尊體比”三字右側,有“察”、“懷充”小字押署。“懷充”即梁朝人唐懷充;“察”即隋朝人姚察,皆是當朝的鑑賞家。《何如帖》三行後,是《奉橘帖》二行。褚遂良《右軍書目》“行書部五十八卷”第六卷載有一帖,曰“羲之白,不審尊體比復如何,五行”。若將此帖與《何如帖》合併,正五行,文意亦相屬。三帖相連。幅後有“隋開皇十八年三月廿七日”落款,再後有“參軍事學士諸葛穎”、“諫議參軍開府學士柳顧言”、“釋智果”題名。拖尾有歐陽修等題名。前後有“政和”、“宣和”、“紹興”及項元汴笪重光等人收藏印,以及清帝鑑藏印多方,確係流傳有緒的唐摹本。 [8] 
參考資料
  • 1.    平安帖來源:台北故宮博物院
  • 2.    第一帖資料來源:個人彙編,所用資料見“擴展閲讀”
  • 3.    何如帖來源:台北故宮博物院
  • 4.    第二帖資料來源:個人彙編,所用資料見“擴展閲讀”
  • 5.    《奉橘帖》來源:台北故宮博物院
  • 6.    欣賞資料1參考: 
  • 7.    欣賞資料2參考: 
  • 8.    歷代遞藏參考:個人彙編,所用資料見“擴展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