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平原囊鼠威斯康星州亞種

鎖定
平原囊鼠威斯康星州亞種(學名:Geomys bursarius wisconsinensis)是平原囊鼠的亞種之一。身體肥胖,四肢和尾較短,前肢有利爪。頰有皮囊,用以儲存和運輸土。主要穴居,在地面和地下覓食植物的根和塊莖。囊鼠有一個巨大的頰囊,這個頰囊貯存很多食物後,囊鼠就在它的巢穴內搬來搬去。囊鼠為了做巢、繁殖、躲避傷害和越過嚴寒酷暑而挖掘另一類很深的隧道。它們在遠低於凍結線的地下築巢,那裏通常很温暖。它們也不能忍受酷熱,在超過37.8攝氏度的温度下將很快死亡。當在洞裏時,囊鼠總是用泥土封閉住室,這有助於防水並將天敵擋在洞外。一窩生2至10個幼鼠,壽命五年。
外文名
Wisconsin Pocket Gopher
別    名
威斯康星州平原囊鼠
中文學名
平原囊鼠威斯康星州亞種
拉丁學名
Geomys bursarius wisconsinensi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齧齒目
囊鼠科
東囊鼠屬
平原囊鼠
亞    種
平原囊鼠威斯康星州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Jackson, 1957

平原囊鼠威斯康星州亞種外形特徵

平原囊鼠威斯康星州亞種成鼠總長230-316毫米;尾長63-102毫米;後足30-39毫米;耳4-9毫米;體重170-305克;雄性略大。短短的皮毛通常從淺棕色至棕褐色或黑色,甚至白色。結實的身體和頭部與老鼠的類似。眼睛和耳朵小。其黃色的上門牙或嚼牙總是露在外面,因為其嘴唇貼在門牙後面。強壯的前肢帶有長長的爪子,用來挖洞。身軀矮胖,四肢較短,幾乎沒有脖子,適合在洞中匍匐前進。不僅前進自如,它們在洞中倒退行走也十分靈敏,這是因為囊鼠的尾巴具有豐富的肌肉和神經末梢,對周圍環境極其敏感。 [1] 

平原囊鼠威斯康星州亞種棲息環境

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地下。它挖掘迅速,地洞從洞口向下傾斜。洞口周圍有扇形土丘。發掘時,通過洞口將土推倒外面。之後,用土將空口封住,以抵禦例如蛇和山狗等捕食者。沿着主要的通道進去,裏面是囊鼠的窩,一個用草做的小室,還有很多小室裏面貯藏着樹根和其他草木。囊鼠在整個冬季一直活躍。 [1] 

平原囊鼠威斯康星州亞種生活習性

平原囊鼠長有皮頰囊,其作用是儲存和運輸土,它甚至能將頰囊或“口袋”裏面翻出來清掃。當在地下工作時,囊鼠能封閉自己的耳朵和眼睛,使它們不至於被弄髒。當它在地下打洞時,能忍受低氧的環境,而全身長有特殊的毛能幫助它在黑暗中把握方向。食物由完全植物性物質的草和雜類草,根和地下莖組成。通常破壞塊根農作物,例如胡蘿蔔。 [1] 
囊鼠之所以大部分時間在地下度過,其主要原因是別的動物必須在地面才能做的事情,它們在地下便可做到。它們設計的隧道用做運輸、取食、休息、隱藏和養育後代。在夏季炎熱的夜晚,囊鼠跑到地面咬下植物——時常是庭園植物,然後拖進洞中安詳地吃掉。像所有齧齒動物一樣,囊鼠長有特別強壯而鋒利的牙齒,前肢端部善於挖掘的長爪像一把彎齒耙子。囊鼠的牙齒和爪子一生中都在不停地快速生長,因此它們必須堅持不懈地啃咬和挖掘,以便使其磨損。夏末,囊鼠將殊的皮頰囊靈巧地運輸洞中挖出的土,頰囊能翻出來清理。為冬季收集儲藏大量植物根莖,整個冬天都繼續挖掘隧道。 [1] 
平原囊鼠的天敵是黃鼠狼,蛇,獾,狐狸,貓頭鷹和鷹。在土壤中的地鼠行活動對植物和動物羣落有益。對當地的土壤結構,深化一樣有效,猶如田野耕作,雖然比較慢,效率大大低於人類的方法。土堆覆蓋地表植被,有時納入超過50%的植物材料表面到土壤中,提高了土壤肥力。其挖掘的隧道可使土壤中的空氣和水更深層次的滲透,該隧道還收集早期的融雪和暴雨徑流。 [1] 

平原囊鼠威斯康星州亞種分佈範圍

分佈於美國威斯康星州西部,Lone Rock,裏奇蘭縣 [2] 

平原囊鼠威斯康星州亞種繁殖方式

平原囊鼠雄性為了交配到處挖洞,如果需要的話,它們能挖一條100多米的筆直隧道,最終到達雌性的隧道。平原囊鼠領地意識很強,甚至對它們的配偶也是如此。兩隻平原囊鼠一旦完成交配,便各自封住自己的洞穴,不再有進一步的接觸。一窩生2至10個幼鼠,出生時無毛,小鼠生下來完全是無助的,但兩個月之後就能離開它們的父母,開始自己覓食、挖掘隧道和居室。壽命最長五年。 [1] 

平原囊鼠威斯康星州亞種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