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常青街道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轄街道)

鎖定
常青街道,隸屬於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地處合肥市南部,東與望湖街道接壤,南與蜀山區相鄰,西連合肥市政務文化新區,北接蕪湖路街道,轄區總面積23.6平方千米。 [3]  2011年末,常青街道總人口5.25萬人。 [3] 
1992年,由原郊區常青鎮與姚公鄉合併而來;2003年,常青鎮撤鎮改設常青街道;2007年,調整常青街道管轄範圍,衞崗社區劃歸望湖街道,青年社區劃歸包公街道,太湖新村、曙光、茶亭、望江東路4個社區劃歸蕪湖路街道。 [3]  截至2020年6月,常青街道轄8個社區, [4]  街道辦事處駐姚公社區金寨南路468號。 [3] 
2011年,常青街道完成財政總收入1.06億元,比上年增長35.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0.52億元,比上年增長14.8%。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2155萬元,增值税3095萬元,企業所得税2642萬元,個人所得税945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3.8%、6.4%、86.8%、261%。 [3] 
中文名
常青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
地理位置
合肥市南部
面    積
23.6 km²
下轄地區
8個社區
政府駐地
姚公社區金寨南路468號
電話區號
0551
郵政編碼
230022
車牌代碼
皖A
人    口
5.25萬人(2011年末總人口)

常青街道歷史沿革

1992年,由原郊區常青鎮與姚公鄉合併而來。
2002年,西市區稻香村、南七里站街道與郊區常青鎮金寨路以東區域合併,由常青鎮政府管轄,鎮政府駐地不變。
2003年,常青鎮撤鎮改設常青街道。
2007年,調整常青街道管轄範圍,衞崗社區劃歸望湖街道,青年社區劃歸包公街道,太湖新村、曙光、茶亭、望江東路4個社區劃歸蕪湖路街道。 [3] 

常青街道行政區劃

2011年末,常青街道轄1個社區、7個行政村:金寨南路、凌大塘、仰光、姚公、竹西、沿河、油坊崗、淝南。 [3] 
截至2020年6月,常青街道轄8個社區:姚公社區、凌大塘社區、仰光社區、竹西社區、沿河社區、油坊崗社區、淝南社區、金寨南路社區、薛河灣社區, [4]  街道辦事處駐姚公社區金寨南路468號。 [3] 

常青街道地理環境

  • 位置境域
常青街道地處合肥市南部,東與望湖街道接壤,南與蜀山區相鄰,西連合肥市政務文化新區,北接蕪湖路街道,轄區總面積23.6平方千米。 [3] 

常青街道人口

2010年末,常青街道總人口105575人。 [1] 
2011年末,常青街道總人口5.25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4531人,城鎮化率82.9%。另有流動人口5.35萬人。總人口中,男性28952人,佔55.1%;女性23596人,佔44.9%;14歲以下6568人,佔12.5%;15—64歲40681人,佔77.4%;65歲以上5299人,佔10.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52145人,佔98.9%;回族403人,佔0.8%。2011年,人口出生率7.8‰,人口死亡率2.9‰,人口自然增長率4.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224.6人。 [3] 
常青街道辦事處

常青街道經濟

常青街道綜述

2011年,常青街道完成財政總收入1.06億元,比上年增長35.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0.52億元,比上年增長14.8%。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2155萬元,增值税3095萬元,企業所得税2642萬元,個人所得税945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3.8%、6.4%、86.8%、261%。 [3] 

常青街道農業

2011年,常青街道實現農業總產值200萬元,農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0.1%。 [3] 

常青街道工業

常青街道形成以汽車及汽車零部件、機械加工、混凝土行業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7家,職工9656人,實現工業總產值86.3億元,工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82%。 [3] 

常青街道商業外貿

2011年末,常青街道有商業網點188個,從業人員5810人。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2億元,比上年增長20.6%;集貿市場4家,年成交額1.2億元。2011年,進出口總額56911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5%,主要出口產品為汽車,出口到東南亞、巴西等國家和地區。 [3] 

常青街道社會事業

常青街道教育事業

2011年末,常青街道有幼兒園23所,在園幼兒2528人,專任教師213人;小學6所,在校生2280人,專任教師15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4所,在校生2838人,專任教師17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約230萬元,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約8%,比上年提高了15個百分點。 [3] 

常青街道科學技術

2011年末,常青街道有安徽建築工業學院節能研究院、建築科學研究中心、徽派建築研究所等23個科研機構。 [3] 

常青街道文體事業

2011年末,常青街道有文化站1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8個;各類圖書室8個,藏書1萬多冊。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250人。2011年末,廣播站1個。轄區廣播電視用户7648户,入户率71.64%。 [3] 
2011年末,常青街道有學校體育場9處。100%的社區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32%。 [3] 

常青街道醫療衞生

2011年末,常青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6個,其中門診部(所)15個。 [3] 
常青街道

常青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200户,人數5812人,支出166.9395萬元,比上年增長18%。城市醫療救助107人次,支出39.1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42户,人數351人,支出6.75萬元,比上年減少37%,月人均192元,比上年增長146%。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6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2.64萬元,比上年增長6.5%。敬老院1家,牀位4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5人。社區服務設施25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9個,社區服務站10個。 [3] 

常青街道交通

常青街道境內有合肥繞城高速公路經過。
衞星圖、地形圖、電子地圖

常青街道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常青街道因蔬菜四季常青之意而得名。 [3] 

常青街道榮譽稱號

2021年6月,合肥市包河區常青街道黨工委入選“安徽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擬表彰對象。 [2]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中國2010年人口普查分鄉、鎮、街道資料.中國統計出版社.第281頁
  • 2.    正在公示!安徽省“兩優一先”擬表彰對象名單  .中安在線官方賬號[引用日期2021-06-18]
  •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吳旭軍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安徽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4年10月:0047-0048.
  • 4.    常青街道2020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