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常见心理问题及调节方法

2011年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常见心理问题及调节方法》是由严进、郭渝成编著,2011年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学书籍 [1]。该书基于现代社会压力现状,围绕心理健康议题,系统解析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干预手段。
全书分为三部分:常见心理问题、心理测评工具及调节方法。重点聚焦抑郁、焦虑、恐惧等七类心理障碍,分述其症状特征、发病机制与诊断标准,强调抑郁症的高自杀风险与可逆性、心理调节在焦虑治疗中的优先性,以及人格障碍形成与7岁前关键期的关联性。书中结合行为治疗、放松疗法等非药物干预方式,旨在帮助读者识别心理异常并提升自我调节能力 [1]
中文名
常见心理问题及调节方法
作    者
严进,郭渝成主编
出版社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8月1日
页    数
283 页
开    本
16 开
装    帧
平装
ISBN
9787802457270

内容简介

播报
编辑
94%的中国人感觉“生活很有压力”,这一比例甚至高于生活节奏较快、压力较大的韩国(9拳微1%)、新加坡(90%)和日本(82%笑鸦民),而89%的淋殃中国人希望“放慢生活的步调”。在巨大的压力下,人们希望生活能变得更有乐趣。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数占世界人口的5%,其自杀率高达12%-14%,被称为“第一心理杀手”。患上抑郁症并不意味着你心胸狭窄,也不能说明你意志薄弱。因此当出现症状时,不要刻意隐榆乘瞒自己的抑郁欢脚市情绪,因为抑郁症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焦虑是人们面对生活压力时的一种心理防御措施,这种焦虑反应也可以发展为各种类型的焦虑症,常见于20-40岁人群中。药物治疗对焦虑症收效甚微。但行为治疗、抹想屑放松疗法等心理治疗则可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人格障碍患者占我国人口的1%。匙颈炼集中表现为社会环境适应不良,即不能根据外界环境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人格障碍的治疗应与预防相结合,而7岁以内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
了解各种常见心理问题的症状表现、发病机制、测量及调节方法,可以使你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心理不适的时候提高自己的辨别、预防及应对能力。从阅读《常见心理问题及调节方法》开始,让您的生活变耻乐充乘得更有趣些吧!

目录

播报
编辑
第一章 常见心理问题
第一节 抑郁
一、抑郁症的症状特征
二、抑郁症的病因
三、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四、心理医生提示
五、抑郁症的诊断
六、抑郁症的分类
七、抑郁症的心理调节方法
第二节 焦虑
一、焦虑症的定义
二、焦虑症的病因
三、焦虑症的发病机制
四、焦虑症的症状表现
五、焦虑症的诊断标准
六、焦虑症的鉴别诊断
七、焦虑症的心理调节方法
第三节 恐惧
一、恐惧症的定义
二、恐惧症的病因
三、恐惧症的发病机制
四、恐惧症的诊断标准
五、恐惧症的分类及相应的诊断
六、恐惧症的鉴别诊断
七、恐惧症的心理调节方法
第四节 强迫
一、强迫症的定义
二、强迫症的病因
三、强迫症的发病机制
四、强迫症的症状表现
五、强迫症的诊断标准
六、强迫症的鉴别诊断
七、强迫症的心理调节方法
第五节 疑病
一、疑病症的定义
二、疑病症的病因
三、疑病症的发病机制
四、疑病症的症状表现
五、疑病症的诊断标准
六、疑病症的鉴别诊断
七、疑病症的心理调节方法
第六节 失眠
一、失眠症的定义
二、失眠症的病因
三、失眠症的发病机制
四、失眠症的症状表现
五、失眠症的诊断标准
六、失眠症的鉴别诊断
七、失眠症的心理调节方法
第七节 疼痛
一、疼痛的特点
二、疼痛的分类
三、疼痛的理论模型
四、疼痛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