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燕園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鎖定
燕園,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辛峯巷8號,為典型的江南古典文化園林,是清朝時期的古建築遺址。 [2-3] 
燕園系清乾隆間台灣知府蔣元樞所建,佔地面積約3525平方米。燕園平面呈南北長而東西窄之狹長形,佈局獨運匠心,以長廊銜接,空間組合靈活多變,曲折得宜。園內建築依次有三嬋娟室、七十二石猴太湖石假山、童初仙館、夢青蓮花庵、五芝堂、燕谷黃石假山、賞詩閣、天際歸舟旱舫、佇秋簃、冬榮老屋、一瓻閣、十願樓等。園內之“燕谷”假山,採用大小黃石環上鈎搭而成,為戈裕良之作。燕園為典型的江南古典文化園林,作為一種文化的載體,為研究和理解蘇州古典園林藝術,提供了較好的實物資料。 [6-7] 
2013年5月,燕園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燕園
地理位置
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辛峯巷8號
所處時代
清朝
佔地面積
約 3525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0973-3-271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燕園歷史沿革

燕園原為清乾隆初黃梅知縣方益別業“峯谷泉源”,後為東閣大學士蔣溥之子、台灣知府蔣元樞所得,初名“蔣園”。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蔣元樞在渡海時曾遇險,回常熟故里後築此園,並供海神天妃於其中。清道光九年(1829年),為蔣元樞族侄蔣因培購得,大加修葺,並請晉陵(今常州)疊石大師戈裕良築虞山黃石假山一座,取名“燕谷”,園因此更名為“燕園”。清光緒間,為元樞玄孫蔣鴻逵購得,重歸蔣家。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曾任外務部郎中張鴻(《續孽海花》作者)購得此園,重加修葺,園又稱“張園”。其長篇小説《續孽海花》即完成於此。 [2]  [5]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燕園旁的靈公殿軍隊駐紮,借燕園作廚房,軍隊挖有地下室。三嬋娟室又稱四面廳曾為沈養孫之子沈芳畦所租住。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燕園先後由常熟市(縣)公安局、文化館、皮革廠等單位使用。
1984~1985年,修復燕園部分建築,並對公眾開放。 [3] 
1998~2000年,燕園再次實施修復工程。 [3] 
2007年,燕園進行了東擴及修繕工程,擴建面積千餘平方米。 [3] 

燕園建築格局

燕園美景
燕園美景(7張)
燕園為典型的江南古典文化園林,初名蔣園,又稱燕谷園、張園。燕園佔地面積約3525平方米,平面呈南北長而東西窄之狹長形,佈局獨運匠心,以長廊銜接,空間組合靈活多變,曲折得宜。園內建築依次有三嬋娟室、七十二石猴太湖石假山、童初仙館、夢青蓮花庵、五芝堂、燕谷黃石假山、賞詩閣、天際歸舟旱舫、佇秋簃、冬榮老屋、一瓻閣、十願樓等。園內之“燕谷”假山,採用大小黃石環上鈎搭而成,為戈裕良之作。 [2]  [5] 

燕園主要建築

一區
三嬋娟室 三嬋娟室
入園門至東西橫廊為一區,北為鴛鴦四面廳“三嬋娟室”,室前有荷花池,池水曲折逶迤。池旁假山聳立,怪石嶙峋,名“七十二猴”。山間植白皮松一株,高達數丈,蒼勁挺拔。山南置“童初仙館”,館內為書齋四間,佈局因地就勢,由園東臨池短廊與小橋導入。三嬋娟室東側為“夢青蓮花庵”,登小樓可遠眺虞山風光。 [7]  [9] 
二區
燕谷 燕谷
東西橫廊至“五芝堂”為第二區,堂前置“燕谷”。燕園諸景中尤以“燕谷”假山為最,該山以虞山為藍本,用黃石為之,山以大塊石為骨,小石補綴,拼鋃對縫,不假外力,且山石紋理、色彩,相接自然、和諧,復又于山南置澗水一泓,蜿流入洞,渾然一體。假山之東為“詩境”,廊道北為“賞詩閣”。從閣可至“天際歸舟”之旱舫。假山西之長廊,貫通南北,直抵五芝堂,廊中部置“佇秋簃”。 [7-8] 
三區
十願樓 十願樓
五芝堂後至園後門則為第三區,西為“冬榮老屋”,東側小院,建有“一瓻閣”“十願樓”,該區為園主日常起居之所。 [7] 

燕園文物價值

燕園為典型的江南古典文化園林,作為一種文化的載體,為研究和理解蘇州古典園林藝術,提供了較好的實物資料。 [6] 

燕園保護措施

2013年5月,燕園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燕園旅遊信息

燕園地理位置

燕園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辛峯巷8號。 [3] 

燕園交通信息

自駕:自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人民政府開車前往燕園,路程約2.3千米,用時約8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