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常熟方塔

鎖定
常熟方塔為原崇教興福寺塔,原名崇教寶塔,俗稱方塔,高九級。
中文名
常熟方塔
原    名
崇教寶塔
塔    高
67.14米

常熟方塔歷史沿革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建寺基,鹹淳間(1265—1274年)僧法淵撤遺重建,後經明洪武八年(1375年)、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1986年、1998年等14次大修,歷700餘年保存至今。 [1] 

常熟方塔佈局結構

塔為四面九層磚壁木檐樓閣式塔,塔體為單筒式結構,逐層遞收。二層以上有腰檐和下平座,七層起有塔剎柱,貫通三層,上承塔剎,九層為盔頂,塔總高67.14米。塔壁內各層以木樓板相隔,以木扶梯相通,四面牆壁上砌誇柱、闌額、斗拱,底層室內平面呈八邊形,與二層間作一暗層,外壁有副階周匝。 [1] 

常熟方塔文物保護

民國時,塔下佛寺遺蹟蕩然無存。抗戰初期,遭敵機轟炸而未受大損,偽政府拆去塔底層大殿,截去底層檐角,塔體受損。1957年,江蘇省人民政府將方塔列為省文物保護單位。
1963年9月6日,一期搶修工程開工。1964年5月,二期續修加固工程開工,9月底竣工。1977年,方塔所處南部闢為公園,成為市民休閒之所。1986年,由常熟市古建築公司承建,按宋塔原有結構式樣修復塔衣,1987年7月竣工。

常熟方塔對外開放

1997年,經文物部門和古建築專家多次考察,塔各層角梁、斗拱、平座、欄杆等均有下沉、移位和朽蝕,塔壁磚牆有裂縫,存在嚴重險情,實施搶救性維修迫在眉睫。經常熟市政府研究,並經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決定於1998年實施大修工程。1999年9月,工程結束,重新對外開放。
2006年5月,被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方塔公園被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1] 

常熟方塔文化底藴

方塔因風水理論而建,屬中國早期風水塔之列,塔雖建於宋代,仍沿襲唐代方形樓閣式木塔的形制,是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建設與環境相協調的範例,是研究古代建築不可多得的實物例證。矗立在古城區的方塔,是歷史文化名城常熟的一座標誌性古建築,也是江蘇省內保存比較完好的一座宋塔。

常熟方塔遊覽勝地

方塔公園作為市民公園,上午以早鍛鍊、喝早茶的市民及老城區的老年人為主,這些遊客刷卡入園,下午多以購票入園遊覽的散客為主。方塔公園每年都組織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其中包括春節元宵遊園會、蘭花會、山茶花展、中秋國慶遊園會等等,系列活動中還包含了許多子活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