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古稱“武陵”“朗州”,湖南省轄地級市,位於湖南北部,江南洞庭湖西側,武陵山下,史稱“川黔咽喉,雲貴門户”,是長江經濟帶、長江中游城市羣、環洞庭湖生態經濟圈的重要城市。
[1]
全市總面積1.82萬平方千米。
[46]
根據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市常住人口5279102人。
[45]
常德歷史沿革
編輯30萬年前,常德地區就有原始人羣在沅、澧二水流域的平原山川生活、聚居。澧縣澧南鄉、張公廟鎮、津市市窯坡鄉、石門渫水下游一帶以及鼎城區灌溪鎮崗市等處有舊石器時代的遺蹟40多處,經挖掘出土的石器有石片、石錘、石球、尖狀器、砍砸器等。原始人利用這些簡陋的原始工具採集果實,獵取野獸。
澧縣城頭山遺址的發掘證明,距今9000年前,常德開始進入新石器時代,這時期的原始人已掌握了石器磨製和陶器製作技術。距今7000多年的石門皂市下層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早期文化的代表之一。這時期生產工具已有河卵石加工磨製的斧、鑿等砍伐用具和魚網墜,並已掌握了原始製陶技術,生產簡單的飲食器皿。
距今6500多年的安鄉湯家崗遺址,反映了常德當時以母性為主導地位的母系氏族社會的繁榮生活。距今5000多年的安鄉劃城崗遺址,是常德進入父系氏族社會的有力證明。這時期生產工具大為改進,石器鑽孔、切割和拋光技術比較成熟,陶器普遍採用慢輪修整。
秦代,常德屬黔中郡,郡衙設臨沅縣。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平蕭銑,置隋武陵郡為朗州。天寶元年(742年),改為武陵郡。乾元元年 (758年),復為朗州。故唐代習慣稱為 “朗州武陵郡”,或單稱“朗州”。唐代武陵、澧州隸屬江南西道,轄境相當今桃源以東的沅江流域,瀕洞庭湖,當時興修永泰渠、北塔堰等水利工程,溉田甚多。
北宋初年,常德仍沿隋唐之舊稱“朗州”,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朗州為鼎州,改澧州為澧陽軍州,均隸屬荊湖北路;治所在武陵(今常德市),轄武陵、桃源、龍陽(今漢壽)三縣,轄境相當今武陵區、鼎城區、漢壽縣、沅江市、桃源縣等地。
常德之名始於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鼎州置常德軍節度;
1922年,湖南省撤銷“道”制,僅存省與縣兩級,常德各縣直屬省管轄。
1936年,國民政府正式設立專員公署,石門、臨澧、澧縣劃在第二區。
1938年11月,第四區從常德遷往澧縣,第四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也稱常澧區專員公署。
1940年,湖南省調整行政區劃,行政督察區第二區改為第四區。
1943年11月,日軍糾集7個師團約10萬人進攻常德,王耀武率七十四軍參加會戰。他率主力在常德東北地區與敵激戰,常德被日軍陸、空軍及坦克優勢火力猛攻16天,全城夷為平地。堅守常德城的部隊是七十四軍五十七師,57師固守常德18天,全師僅餘數百人。王耀武率五十一師反擊,在友軍的配合下,經過6天激戰,終於收復了常德城,常德血戰一時被廣為傳頌,這就是著名的“常德會戰”。
1949年7月中旬至8月初,第四行政督察區各縣先後獲得解放。8月4日,南下途中組建的常澧區行政專員公署及全體工作人員抵達常德城。常澧專署為湖南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轄常德、華容、南縣、安鄉、澧縣、臨澧、慈利、桃源9縣。8月中旬,各縣相繼成立人民政府,並分別於8月5日和8月15日建立常德市、津市市,成立人民政府。8月28日,常澧區更名為"湖南省人民政府常德區行政專員公署(簡稱常德專署)。
1955年2月16日,根據省人民政府已改為省人民委員會的通知,湖南省人民政府常德區專員公署改為湖南省常德專員公署。隨後,各縣市人民政府都改為人民委員會。
常德城區風光(19張)
1968年2月28日,常德地區革命委員會成立,行使原專署職權。3月至9月,各縣(市)先後成立革命委員會,取代人民委員會。
1979年3月24日,常德地區革命委員會撤銷,常德地區行政公署成立。1979年11月至1980年12月,各縣(市)撤銷革命委員會,恢復縣(市)人民政府。
1988年1月,國務院以國函[1988] 18號文件批准,撤銷常德地區,建立省轄常德市,實行市領導縣體制。4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以湘政函[1988] 22號文件通知,撤銷常德地區和常德縣,設兩區,原常德市改為武陵區,原常德縣改為鼎城區,兩區行政區域不變,津市市為省轄縣級市,省政府委託常德市代管。6月20日至24日,常德市召開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正式成立常德市人民政府,選出正副市長。
名稱由來
北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在鼎州設常德軍,後升州為常德府。此名取材於《老子》“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和孔穎達《詩經·大雅·常武疏》:"言命譴將帥,修戎兵戎,無所暴虐,民得就業,此事可常為法,是有常德也",“有常德以立武事,因以為戒焉。”其義為上行德政,下安本分,謂之常德。“常德”之名始於此。
常德行政區劃
編輯常德市共轄9個縣級行政區,包括2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6個縣,分別是武陵區、鼎城區、津市市、安鄉縣、漢壽縣、桃源縣、臨澧縣、石門縣、澧縣。另設5個管理區柳葉湖旅遊度假區、西湖管理區、西洞庭管理區、桃花源旅遊管理區(籌)5個管理區,以及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常德市人民政府駐武陵區丹陽街道朗州路120號。
區劃名稱 | 面積(km²) | 政府駐地 | 街道 | 鎮 | 鄉 | 其中:民族鄉 | 社區 | 行政村 |
---|---|---|---|---|---|---|---|---|
常德市 | 18177.18 | 43 | 105 | 21 | 4 | 739 | 1523 | |
412.42 | 15 | 2 | 2 | - | 88 | 41 | ||
2339.60 | 紅雲街道 | 7 | 18 | 1 | 1 | 76 | 226 | |
1086.03 | - | 8 | 4 | - | 56 | 115 | ||
2091.25 | 4 | 16 | 3 | 1 | 75 | 203 | ||
澧縣 | 2075.41 | 4 | 15 | - | - | 93 | 198 | |
1203.88 | 2 | 7 | 2 | - | 66 | 94 | ||
4442.30 | 2 | 22 | 5 | 2 | 57 | 394 | ||
石門縣 | 3970.13 | 4 | 13 | 4 | - | 84 | 240 | |
津市市 | 556.16 | 5 | 4 | - | - | 39 | 39 | |
常德地理環境
編輯常德位置境域
常德位於湖南省西北部,是江南著名的“魚米之鄉”,地處長江中游洞庭湖水系、沅江下游和澧水中下游以及武陵山脈、雪峯山脈東北端。常德市東據西洞庭湖,與益陽市的南縣、沅江市湖汊交錯;西倚湘西山地,與蜿蜒在張家界市慈利縣、永定區及懷化市沅陵縣的武陵山脈相承;北枕鄂西山地和江漢平原,與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峯縣、宜昌市五峯土家族自治縣的山地以及荊州市松滋市、公安縣、石首市的平原相連;南抵資水流域,烏雲山脈是常德市與益陽市資陽區、桃江縣、安化縣之間的分水嶺。
[7]
常德最北端在石門縣壺瓶山鎮桐木山村(北緯30°07′53″),最南端在桃源縣西安鎮薛家衝村(北緯28°24′31″),最西端在國營東山峯,最東端在漢壽縣百祿橋鄉煙包山園藝(東經112°17′52″)。常德市境東西極寬174.6公里,南北極長187.2公里,全市總面積1.82萬平方千米。
[46]
常德地貌
城市新區—白馬湖公園(16張)
現斷塊隆起山(如太陽山)和蝕餘島狀弧形山(如太浮山);東部為沅、澧水下游及洞庭湖平原區;西南部為雪峯山餘脈,組成中山區。由此構成區內南、北高,中間低,兩山夾一凹的基本地貌輪廓。常德市地貌的形成,自遠古代武陵運動以來,已經受多次構造運動。遠古代末,市境為一廣闊的古海槽,受加里東運動的影響,武陵山區隨江南古陸上升,海水退出。此時,常德、臨澧、石門等縣成為陸地。印支運動,使全區海水全部退出,基本上結束海相沉積的歷史。燕山運動,奠定了區內地貌輪郭的基礎骨架,與現今的地貌大致相仿。新構造運動對地形影響最大,使西部地區繼續上升,導致侵蝕作用強烈,形成構造地貌。中部常、桃盆地上升微弱或穩定,引起強烈的堆積和微弱的侵蝕、剝蝕、形成流水地貌;東部地區間歇沉陷,湖積盛行,加上人為因素的影響形成湖積~人為地貌和生物地貌。常德市整個地勢由西向東部傾斜,地貌類型呈中山,中低山或山原,低山~侵蝕剝蝕丘陵,崗地-流水堆積平原和湖積圍是平原的順序展布。
常德市有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峯515座(澧縣1座、石門縣469座、桃源縣45座),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峯43座,最高峯壺瓶山標高2098.7米。
壺瓶山
壺瓶山屬石門縣境,位於湖南省最北端,地球上神秘的北緯30度線從其腹地穿過,主峯海拔2098.7米,被稱為“湖南屋脊”,旅遊開發區域約1200平方公里,其中自然保護區面積665.8平方公里,是大湘西旅遊圈與大三峽旅遊圈的交匯點,是湖南十大山嶽景觀之一,新瀟湘八景之一。
太浮山
常德城區夜景(18張)
雪峯山
湖南省東西兩部不同自然景觀及沅江和資水之間的分水嶺。位於省境中部偏西,中國第二級地勢階梯的南段轉折帶,雲貴高原東坡過渡到江南丘陵的東側邊幅;是較獨特的地理單元。雪峯山屬“原始江南古陸”的西南段,呈一向北西突出的弧形構造。廣泛分佈前震旦系冷家溪羣、板溪羣一套由淺變質的板岩、變質砂岩及千枚巖組成的地層,震旦系變質碎屑岩亦發育良好,早古生代寒武—志留系的板岩、灰巖、細砂岩等組成的地層間有出露。
河洑山
河洑山位於沅江北岸,緊靠常德城區。在鬱鬱葱葱的河洑山腳下,有座古樸風情的小鎮,相傳這裏兩千多年前便已為市,以前叫平山後叫河洑山。解放初期正式建成河洑鎮,如今只要你來到河洑鎮便可看到,在你的腳下,高樓廠房掩映了綠蔭之中,集市車水馬龍,到處呈現着一副繁榮興旺的景象。
常德水文
沅江又稱沅水,是中南省份湖南的第二大河流,分南北兩源,南源龍頭江,源自貴州省都勻的雲霧山,北源重安江,源自貴州省麻江縣平月間的大山,兩源匯合後稱清水江,至鑾山入湖南省芷江縣,東流至黔城與潕水匯合處稱沅江,流經會同、洪江、中方、漵浦、辰溪、瀘溪、沅陵、桃源和常德等縣市,至常德德山注入洞庭湖。幹流全長1033公里(湖南568公里),流域面積89163平方公里,其中位於湖南省5106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徑流量393.3億立方米。
德國小鎮(10張)
常德氣候
常德市年平均氣温16.7℃,年降水量1200-1900毫米,無霜期272天,適宜水稻、棉花、油料等作物生長。由於受地形影響,該地氣候呈現非地帶規律。西部山區,東部比西部略低,石門東山峯農場年平均氣温9.2℃,而石門等澧水河谷地帶年平均氣温16.8℃。中部丘陵區、太浮山與太陽山對峙形成向北敞開的簸箕形盆地,致使臨澧、桃源一帶冬季易受冷空氣襲擊。平原區安鄉縣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
常德自然資源
編輯常德水資源
常德河街(11張)
2017年全年開工各類水利工程3.3萬處,新增和恢復農田灌溉面積0.8萬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0.31萬公頃。
常德土地資源
常德市的土地總面積為18202.1平方千米,佔湖南省版圖的8.6%。全市有耕地4300平方千米,佔土地總面積的32.85%,三分之二以上為洞庭湖淤積平原,土壤肥沃,氣候温潤,是春撒一把種,秋收一倉糧的好地方。有可利用草場4306.7平方千米,可養殖水面666.7平方千米,林地面積4666.7平方千米,分別佔土地總面積的23.66%、3.66%、25.64%,具有發展畜牧業、水產和林果業的先天條件。
[8]
常德礦產資源
常德市成礦地質條件優越,形成了豐富的礦產資源,素以“非金屬礦之鄉”著稱。在大地構造位置上,跨越楊子地台,與華南褶皺帶接壤部位,區內地層發育齊全。礦產資源的產出與分佈,受大地構造部位的制約,北部楊子地台礦產資源以能源、非金屬礦產為主,南部華南褶皺帶以貴金屬和有色金屬為主。
常德市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礦種比較齊全,截止2020年底,已發現的礦種59種,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種33種。金剛石、砂礦、雄黃礦、石煤藴藏量名列全國之冠;石膏礦、石英砂礦、硼潤土藴藏量居全省第一。列入湖南省礦產儲量表的礦產就有22種,這些資源不僅數量多、規模大、而且礦石質量好,利用率高,在常德市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中起了支撐作用。
[9]
常德生物資源
截至2016年,常德有陸棲脊椎野生動物379種,其中哺乳類56種,鳥類285種,爬行類23種,兩棲類15種,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華南虎、雲豹、金錢豹、黑麂等12種,二級保護的66種;有維管束植物2062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有銀杏、紅豆杉、伯樂樹、珙桐等6種,二級保護的有21種,列入國際公約的49種。
常德既有武陵、雪峯山系豐富多樣的森林植物,又有洞庭湖區的多種栽培植物和水生植物。截至2016年,全市現已查明的高等植物有2703種,約佔全省已知高等植物4324種的62.5%。其中裸子植物有69種,隸屬8科25屬,被子植物2248種,隸屬168科788屬,蕨類植物386種,隸屬43科101屬。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稀有植物有39種。
[8]
截至2020年底,全市森林覆蓋率48%,全年完成造林面積1.1萬公頃,荒地造林面積0.8萬公頃,年末實有封山(沙)育林面積1.8萬公頃。自然保護區8個,面積19.1萬公頃,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個,分別為壺瓶山、西洞庭、烏雲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省級自然保護區2個,分別為鼎城區花巖溪、桃源縣望陽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9]
常德人口民族
編輯常德人口
根據2020年第七次人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市常住人口為527.91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571.46萬人相比,減少43.55萬人,減少7.62%。全市共有家庭户191.13萬户,集體户5.87萬户,家庭户人口為497.16萬人,集體户人口為30.75萬人。平均每個家庭户的人口為2.60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減少0.55人。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296.81萬人,佔56.22%;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231.10萬人,佔43.78%。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增加74.68萬人,鄉村人口減少118.23萬人,城鎮人口比重提高17.35個百分點。
9個區縣市中,常住人口超過80萬人的區縣市為桃源縣;在60萬人至80萬人之間的區縣市有4個,分別為鼎城區、武陵區、澧縣、漢壽縣;在40萬人至60萬人之間的區縣市有2個,分別為石門縣、安鄉縣;在20萬人至40萬人的區縣市有2個,分別為臨澧縣、津市市。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264.64萬人,佔50.13%;女性人口為263.27萬人,佔49.87%。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0.52,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下降1.15。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78.51萬人,佔14.87%;15-59歲人口為317.30萬人,佔60.10%;60歲及以上人口為132.11萬人,佔25.02%;65歲及以上人口為101.17萬人,佔19.16%。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1.64個百分點,15-59歲人口的比重下降9.29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7.64個百分點, 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7.73個百分點。
全市常住人口中,擁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55.65萬人;擁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96.93萬人;擁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82.47萬人;擁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51.69萬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6274人上升為10542人;擁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7173人上升為18361人;擁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9372人下降為34564人;擁有小學文化程度的由28081人上升為28734人。
[48]
常德民族
常德是一個散雜多民族的地區。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常德市46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口47萬人,佔常德市總人口的8%,在湖南省14個州市中居第五位。除漢族以外,還有蒙古、回、藏、維吾爾族、苗、彝、壯、布依、朝鮮、滿、侗、瑤、白、土家、哈尼、傣、佤、黎、畲、高山、水、景頗、土、仫佬、錫伯、普米、俄羅斯、鄂倫春、毛難、仡佬等45個民族。
[10]
常德政治體制
編輯職務 | 姓名 |
---|---|
市委書記 | |
市委副書記 | - |
市長 | |
市委副書記 | 周振宇
[51]
|
市政協主席 | |
副市長 |
常德經濟概況
編輯常德綜述
常德城區風光3(15張)
2020年,常德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49.1億元,比上年增長3.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64.6億元,增長4.1%,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0.4%;第二產業增加值1543.7億元,增長4.7%,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3.2%;第三產業增加值1740.8億元,增長3.1%,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6.4%。
指標名稱 | 絕對數(億元) | 增長率(%) |
地區生產總值 | 3624.2 | 3.9 |
第一產業 | 464.6 | 4.1 |
第二產業 | 1543.7 | 4.7 |
第三產業 | 1740.8 | 3.1 |
常德第一產業
常德獨特的氣候條件和豐富的水土資源,造就了江南著名的“糧倉、酒市、煙都、紡城、茶鄉”。常德市糧食、棉花、油料、生豬、蠶繭和水產品的總產均居湖南省之首,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棉、油、豬和魚的生產基地。常德市九個區、縣(市)中有8個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縣,2個是商品棉基地縣,5個商品魚基地縣,1個綠色食品生產基地縣,1個綜合農產品優質商品基地縣。農產品除糧、棉、油、豬、魚、珍珠居湖南省前列外,果、麻、糖、茶、繭、煙、牛、羊、禽、蛋、龜、鱉、鱔、牛蛙以其出產多、品質優而聞名全國。
常德市有耕地43萬公頃,三分之二以上為洞庭湖淤積平原,土壤肥沃,氣候濕潤,是春撒一把種,秋收一倉糧的好地方。有可利用草場646萬畝,可養殖水面100萬畝,林地面積700萬畝,具有發展牧業、水產業和林果業的先天條件。常德市有5個縣、區為國家農產品商品基地。
常德市以珍珠、河蟹、甲魚、名貴魚為主的高效養殖水面達到100萬畝。常德是中國珍珠的主產區之一,產量佔全國的1/3,質量居全國之冠。常德市珍珠養殖面積30萬畝,存塘珍珠蚌3億隻,如以5年成蚌計,年珍珠產量可達1000噸。另外常德市草食牲畜發展來勢強勁,已經形成了陽光乳業、星光牛業、曙光羊業、南方草業等一批草食牲畜基地,已形成了2000頭奶牛、36萬頭肉牛、138萬隻肉羊的發展規模。
截至2020年底,初步測算,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31.0億元,比上年增長4.3%。其中農業實現產值339.8億元,增長5.8%,林業實現產值20.7億元,增長9.4%,牧業實現產值347.3億元,增長1.6%,漁業實現產值69.63億元,增長3.5%。
全市糧食作物種植面積588.6千公頃,棉花種植面積41.7千公頃,油料種植面積304.8千公頃,蔬菜種植面積122.3千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372.4萬噸,棉花產量5.5萬噸,油料產量61.1萬噸,蔬菜產量346.2萬噸,茶葉產量2.8萬噸,水果產量140.5萬噸。
全年生豬出欄比上年下降0.04%,存欄比上年增長44.6%;出欄牛、羊分別比上年下降0.06%、2.1%;全年禽蛋產量比上年增長2.6%。
全市擁有農產品加工企業5886家,其中國家級及省級龍頭企業97家。農產品加工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725億元,增長14.1%;休閒農業經營收入41.5億元,增長5.11%;農民專業合作社7231個,增長11.9%,社員44.0萬户,增長5.0%。專業大户29283户,下降1.0%,家庭農場9106個,增長50.5%。二品一標農產品認證個數320個,其中綠色食品258個,有機食品51個,農產品地理標誌11個。
常德第二產業
常德市為湘西北的工業基地,形成了以食品、紡織、機電、化工、建材為支柱的工業體系。其中紗、布、酒、水泥、捲煙產量居湖南省前列。常德發達的農業、豐富的礦藏資源,為工業提供了大量原料,形成了以加工業為主的工業格局。在國家劃定的39個工業大類中,除石油、天然氣開採等少數產業外,其它30多個大類均有分佈,形成了輕工業佔主導、輕重工業基本均衡發展的產業結構。
截至2020年底,全市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6%。非公有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4%,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41.0%。高加工度工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8.9%和16.9%,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22.3%和5.3%,分別比上年提升2.9和0.3個百分點。六大高耗能產業增加值增長0.4%,佔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15.1%,比上年上升0.8個百分點。省級以上園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5%,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88.4%,比上年提升0.7個百分點。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中,發電量135.9億千瓦時,下降10.1%,大米219.9萬噸,增長5.9%,原鹽74.4萬噸,增長73.1%,精製食用植物油59.3萬噸,下降36.6%,飼料104.2萬噸,下降2.8%,水泥1377.0萬噸,增長16.1%,平板玻璃170.0萬重量箱,下降1.0%。捲煙160.4萬大箱,下降0.3%,起重機112.4萬噸,增長81.2%,集成電路17.4萬塊,增長1299.7%,變壓器239.6萬千伏安,增長10.1%。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8.1%,比上年下降1.6個百分點;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148.8億元,增長5.8%;實現利潤207.6億元,增長15.2%。
常德第三產業
常德處於中國中西結合部,歷來就是繁華的商品集散地,全國十大工業品批發市場之一的橋南大市場和一批專業市場蓬勃發展,商品可以廣泛輻射到廣州、上海、貴州、四川、雲南、重慶等省市,區域輻射人口達3000萬,每年有100萬噸物資通過水運、50萬噸物資通過公路、400萬噸物資通過鐵路進出。龐大、規範、完善的物流產業羣體使常德的物流成本比周邊地市低三分之一。常德市建立了湖南省對外經貿、招商、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海關、外匯管理、出口貨物聯運和外商投訴協調等外向性經濟服務機構,與80多個國家和地區保持經貿往來。
截至2020年底,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28.8億元,下降2.4%。分地域看,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237.7億元,下降2.3%;鄉村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91.1億元,下降3.1%。限額以上法人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零售額357.9億元,增長6.3%,其中網上零售額增長27.2%。分商品類別看,糧油、食品類增長18.9%,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0.3%,化妝品類增長7.7%,中西藥品類增21.3%,家用電器和音像製品類下降5.1%,汽車類增長4.5%,石油及製品類下降4.2%,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21.5%。
[9]
截至2020年底,全市完成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60.1億元,比上年增長1.2%。實現水運貨運量2261.5萬噸,下降1.4%,貨物週轉量78.9億噸公里。實現公路客運量3597.5萬人,下降47.1%,客運週轉量27.2億人公里,下降45.3%。機場運輸起降架次10562次,增長2.3%,運送旅客96.6萬人,下降12.7%。全年接待國內旅遊人數5481.9萬人次,下降9.6%;接待境外入境人數0.6萬人次,下降96.3%。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479.5億元,下降8.0%,其中國際旅遊外匯收入0.02億美元,下降97.7%。年末全市擁有國家旅遊等級區(點)41家,其中4A及以上景點11家;全市星級賓館18家,旅行社55家。
截至2020年底,全年實際引進內外資總額1090.1億元,新批外商投資項目18個。合同使用外資金額2.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資金17.0億美元,增長19.6%,分產業類別看,第二產業到位外資10.0億美元,第三產業到位外資7.0億美元;新批境外投資企業3家。引進境內市外資金971.2億元,增長14.5%。全年完成海關進出口總額158.4億元,增長19.9%,其中出口139.4億元,增長17.8%;進口19.0億元,增長37.9%。分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出口132.7億元,增長18.7%,加工貿易出口6.7億元,增長3.0%;分重點商品看,機電產品出口59.0億元,增長33.3%。
截至2020年底,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年末各項存款餘額為3614.4億元,增長9.5%,其中非金融企業存款515.2億元,下降2.7%;住户存款2497.4億元,增長12.4%。金融機構本外幣年末各項貸款餘額為2512.9億元,增長19.5%。分貸款對象看,企(事)業單位貸款1424.4億元,增長22.3%;住户貸款1088.3億元,增長16.0%,其中消費貸款824.8億元,增長19.3%,經營貸款263.5億元,增長7.4%;中小微企業貸款1070.5億元,增長12.5%。年末全市保險機構85家,其中財險公司17家,壽險公司23家,代理公司45家。全年保費收入共116.2億元,其中財險保費收入35.7億元,增長1.1%;壽險保費收入80.5億元,增長7.6%。賠款支出38.0億元,其中財險賠付22.9億元,壽險給付15.1億元(不含退保金)。年末全市上市公司數量6家,其中境內上市公司5家,境外上市公司1家。轄區共有證券公司營業部14家,全年證券交易額3231.5億元,期貨公司2家,全年成交金額2077.4億元。
[9]
常德社會事業
編輯常德教育
截至2020年底,年末全市有普通高校5所,招生2.1萬人,增長10.7%,在校學生6.3萬人,增長9.7%,畢業學生1.5萬人,增長6.5%。中等職業學校43所,招生1.8萬人,下降3.4%,在校學生4.9萬人,增長3.5%,畢業學生1.4萬人,增長0.2%。普通高中43所,招生2.7萬人,下降0.7%,在校學生7.8萬人,增長2.1%,畢業學生2.5萬人,下降4.8%。初中學校237所,招生5.1萬人,增長4.6%,在校學生14.7萬人,增長4.7%,畢業學生4.4萬人,增長0.1%。普通小學422所,招生5.1萬人,下降2.2%,在校學生31.1萬人,增長0.7%,畢業學生5.0萬人,增長4.1%。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特殊教育學校6所,招生223人,在校1275人,畢業73人。幼兒園在園幼兒14.4萬人,增長2.2%。各類民辦學校664所,在校生16.5萬人,下降3.7%。民辦普通高校2所,在校生1.9萬人,增長16.8%。
[9]
類別 | 學校列表 | ||
本科院校 | |||
高等職業院校 | |||
中等職業院校 | |||
湖南文理學院附屬藝術職業學校 | 漢壽縣職業中等學校 | ||
臨澧縣職業中專學校 | 津市職業中等學校 | ||
安鄉縣職業中專學校 | |||
主要高中 | |||
常德科研
截至2020年底,全市有檢驗監測機構139個,其中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1個。法定計量檢定機構9個,強制檢定計量器具17.0萬件。特種設備生產單位48個,生產特種設備3.2萬台。組織制定地方標準25項。重點工業產品質量監督抽查1074批次,抽查合格率94.4%。
全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479.4億元,增長13.6%。年末全市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1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個,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8個。登記各類科技成果17項,認定技術合同574項。全年專利申請10482件,增長76.9%,授權專利3891件,增長45.6%。
[9]
常德通信
截至2020年底,全年完成郵政行業業務總量17.8億元,增長34.0%,快遞業務量3833.7萬件,增長49.6%。年末固定電話用户32.37萬户,下降15.5%,年末移動電話用户529.6萬户,增長1.4%,年末互聯網寬帶用户數159.9萬户,增長6.4%。
[9]
。
常德文化
截至2020年底,年末全市擁有藝術表演團體1653個,羣眾藝術館、文化館10個,公共圖書館9個,博物館、紀念館13個,廣播電台8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達到100%;電視台9座,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達到99.9%,有線電視用户42.4萬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7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20個。
國家一級圖書館:石門縣圖書館
[14]
常德衞生
截至2020年底,全市擁有衞生機構5069個,其中醫院108個,鄉鎮衞生院177個,婦幼保健院10個,專科疾病防治院22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128個,診所、衞生所、醫務室1075個,村衞生室3393個。衞生技術人員41526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7825人,註冊護士18527人。全市擁有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4個,衞生技術人員共491人;衞生監督所(中心)12個,衞生技術人員181人。醫院、衞生院擁有牀位總數3.8萬張,其中鄉鎮衞生院擁有牀位數1.2萬張。
[9]
。
常德體育
常德規劃
根據《常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到二〇三五年,常德經濟和科技實力、城市影響力大幅提升,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邁上新台階,GDP 邁入萬億俱樂部,全面建設成為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經濟比較優勢進一步增強,三次產業形態發生巨大變化,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思想和制度開放程度達到新高度,交通組織形式發生重大改變,營商環境位居中部地區前列,成為中部地區開放型經濟戰略支點。全市城鎮化率達到70%,中心城區人口達到160 萬人,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相生相融;城市管理更加精明,萬物互聯的信息化技術廣泛應用,建成新型智慧城市。
美麗鄉村普遍建成,成為休閒度假重要目的地。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的高度,城市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大幅提高,中等收入羣體比例逐步提升,橄欖型社會結構形成雛形。
法治城市、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加快構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市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人們更加註重自身價值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49]
常德市場監管
常德其他
常德交通運輸
編輯常德公路
高速公路有:長張高速公路G5513,二廣高速公路G55,杭瑞高速公路G56。
截至2018年7月,常德市區境內共有五座跨沅江大橋:沅江一橋(武陵大橋),沅江二橋(德山大橋),沅江三橋(桃花源大橋),沅江四橋(朗州大橋)以及沅江高速公路大橋;
常德鐵路
石長鐵路複線2016年1月6日建成通車,長沙至常德僅需一個半小時,節省時間1個小時左右。
2017年9月,石長鐵路複線開行石門至常德至長沙的動車組,結束了常德地區沒有動車的歷史。
2021年9月27日19時30分,承載常德人民記憶的常德火車站既有站房主樓正式開始拆除。常德高鐵樞紐站房將在原址重建,建成通車後將助力常德地區形成渝長廈、呼南、常嶽九、石長4條鐵路幹線X型佈局,助推常德成為"高鐵新秀"城市及泛湘西北區域交通樞紐城市。
[76]
常德境內鐵路站房情況如下:
常德航空
常德桃花源機場為國家4D級機場,是黃花機場的主要備降機場,位於常德市鼎城區鬥姆湖街道,可供波音737同類型飛機滿載起降,機場正在籌備改建工作,建設更大更現代的機場。截至2018年3月,常德桃花源機場已開通常德至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昆明、天津、南寧、海口、成都、西安、杭州、鄭州、濟南、蘭州、珠海、温州等城市的航班。
[17]
常德航運
常德港是中國主要內河港口之一。常德市有沅江、澧水等87條通航河流,航道里程1753公里,其中通航里程1191公里;港口有8個,年吞吐量百萬噸以上的有常德、津市2個港口;有100噸級以上泊位134個,碼頭總長6626延米。
常德市內交通
- 公交
截至2021年2月,常德市區共有57條公交線路(普通公交44條,快速公交10條,旅遊公交2條,夜間公交1條),所有公交線路除H5線以外均一票價2元(IC或乘車碼1.5元);H5線實行分段計價,市區內2元,過機場快速路4元,優惠政策與其他公交線路一致。
- 出租車
- 快速公交(BRT)
詳見詞條:【常德快速公交】
常德BRT是湖南省第一個快速公交系統,於2012年12月26日開始運營。常德BRT的線路主要為城市環線,以常德大道,桃花源路為主,經過德山大橋,桃花源大橋鏈接常德江北城區、江南城區、德山城區。
截至2018年3月,線路主要有:H1、H2、H5、H11、H13、H15、H16、L12、L13、L18線路。
- 公共自行車
常德歷史文化
編輯常德方言
常德方言屬於北方方言的次方言——西南官話。這與歷史上大規模的移民密切相關。據史料記載:秦漢以來,不斷有北方居民南遷。西晉末年的永嘉喪亂,引起北方人口第一次大南遷,大量人口沿漢水流域南下,渡江到達洞庭流域,這次大遷徙一直延續到南北朝。唐朝的安史之亂,曾使“襄鄧(湖北襄陽和河南南陽)百姓,兩京衣冠(長安、洛陽貴族)盡投江湘,故荊南井邑,十倍其初。”北方居民遷徙規模大,人數多,地域集中,使其語言不僅難以被本地土著語言所同化,反而給當地土著語言以巨大的衝擊,這是常德話與北方話產生親緣關係的歷史淵源。另外,從唐朝至南宋末年,澧朗二州(今常德)一直歸入以荊州(江陵府)為中心的政區,客觀上促使了常德話與北方話的交流、融合、同化。可以説,常德方言自古以來一直受到北方話的浸潤、沖刷,最後終於與之融為一體。儘管明清以來,大量的江西居民遷至常德,但由於規模較小,地域、時間不夠集中,因而並沒有對常德方言產生大的衝擊,最終被常德方言所同化。安鄉方言有西邊話與南邊話之分,西邊話屬於官話,占主導地位,南邊話屬於湘方言。這是因為湘語區近百年來有移民遷至安鄉,他們的後代大多保持祖先湘語的特徵,同時也能説官話,形成官話與湘語並存的局面。
[41]
常德宗教
常德習俗
常德曲藝
武陵戲原名常德漢劇,是湖南的地方大戲劇種之一,以常德為中心,流行於湘西北、鄂西南並遠及黔東。武陵戲起源於明代,20世紀初,武陵戲興盛,各地戲班林立,名藝人輩出。現存傳統劇目約500個,其中高腔劇目30個,彈腔劇目佔90%以上。武陵戲起源於明代,演唱弋陽腔和崑腔。弋陽腔曾受青陽腔影響,並長期和本地儺願腔、民歌號子相結合,演化為具有地方特色的楚調,即後來的高腔。
[9]
常德旅遊風景
編輯常德市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截至2012年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0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處;省級風景(旅遊度假)區3個。
類別 | 名單 | ||
山水類 | 桃花源景區 | 夾山風景區 | |
花巖溪風景區 | |||
人文類 | |||
- | - | ||
休閒類 | 柳葉湖旅遊度假區 | ||
- | - | ||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 | |
國家森林公園 | |||
黃山頭國家森林公園
[22]
| |||
國家濕地公園 | 沅水國家濕地公園 | 書院洲國家濕地公園 | |
仙陽湖國家濕地公園 | - |
常德著名人物
編輯古代名人 | ||||
楊鴻 | ||||
- | ||||
劉鳳苞 | ||||
- | - | - | - |
近現代名人 | ||||
- | - | - |
21世紀活躍名人 | ||||
史兆怡 | ||||
邵明安
[23]
| - |
常德城市榮譽
編輯國家科技進步先進市 | 十大最佳休閒城市 | 全國文明城市
[25]
(2011年) |
全國法治城市 | 國家衞生城市
[6]
| |
中華詩詞之市 | ||
全國文明創建模範城市 | 全國交通管理模範城市 | |
中國最佳人居環境城市 | 國家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城市 | 湖南省第一個建設BRT的城市 |
2012年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 2013年全國十大最佳休閒城市 | |
國家森林城市(2016年)
[27]
| ||
國際濕地城市(2018年) | 2019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第86名 | |
2019中國城市品牌評價百強榜(地級市)第67
[32]
| ||
2020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第80名
[40]
| ||
常德友好城市
編輯國家 | 城市 | 締結時間 |
---|---|---|
中國 | 海南省海口市 | 2003年12月7日 |
美國 | 2005年1月27日 2016年8月 | |
日本 | 2005年7月27日 | |
俄羅斯 | 季米特洛夫格勒市 | 2006年11月7日 |
中國 | 江蘇省無錫市 | 2007年 |
澳大利亞 | 2007年7月12日 | |
德國 | 2010年7月10日 | |
墨西哥 | 2019年6月 | |
斯里蘭卡 | 2013年12月 |
- 參考資料
-
- 1. 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經濟司負責人解讀《長江中游城市羣發展規劃》 .國家發改委[引用日期2018-12-03]
- 2. 常德概況 .常德政府網[引用日期2020-07-30]
- 3. 常德市再次蟬聯“全國文明城市” 稱號 .騰訊新聞[引用日期2017-08-12]
- 4. 我國海口等6城獲“國際濕地城市”稱號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8-10-27]
- 5. 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和複查確認繼續保留榮譽稱號的往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 .中國文明網[引用日期2017-11-14]
- 6. 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衞生城市(區)名單 .國家衞健委[引用日期2019-05-11]
- 7. 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獲批 涵蓋湘鄂33縣(市、區) .新浪新聞.2014-04-22[引用日期2014-04-24]
- 8. 常德市自然資源開發與可持續發展對策 .豆丁論文[引用日期2017-08-13]
- 9. 常德市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常德市政府[引用日期2021-08-01]
- 10. 城市人口 .常德市人民政府.2011-09-17[引用日期2014-05-03]
- 11. 政府公開 .常德政府網[引用日期2020-07-30]
- 12. 曹立軍任常德市代市長 陳恢清任副市長(圖|簡歷)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17-09-08]
- 13. 鄒文輝當選為常德市人民政府市長 .網易新聞[引用日期2020-08-25]
- 14. 文化和旅遊部關於公佈第六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上等級圖書館名單的通知 .文化和旅遊部
- 15. 政策法規 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關於印發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 .國家醫療保障局[引用日期2020-12-21]
- 16.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對2019年落實 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方 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 .國務院[引用日期2020-05-11]
- 17. 常德市交通運輸發展概況 .常德市交通局[引用日期2014-02-11]
- 18. 常德沅水四橋正式通車 市城區交通壓力將大為緩解 - 市州精選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華聲新聞.2019-08-27[引用日期2020-12-04]
- 19. 沅江隧道建成通車 .常德市人民政府.2019-10-27[引用日期2020-12-04]
- 20. 常德公共自行車試運營 半天辦卡400餘張 .騰訊·大湘網.2012-10-29[引用日期2018-07-25]
- 21. 民族宗教 .常德市政府網[引用日期2014-05-02]
- 22. 黃山頭國家森林公園 .常德日報.2015-10-28[引用日期2020-12-18]
- 23. 熱烈祝賀我校水保所邵明安研究員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引用日期2017-12-15]
- 24. 人物掠影 .常德政府網[引用日期2017-08-13]
- 25. 第三批全國文明城市(區)、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名單 .中國文明網.2011-12-21[引用日期2012-07-20]
- 26. 王汝南:常德圍棋文化濃厚 獲全國圍棋之鄉稱號實至名歸 .TOM網.2012年09月15日[引用日期2012-09-20]
- 27. 西安等22個城市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6-09-19]
- 28. 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出爐 .央廣網[引用日期2017-12-25]
- 29. 全省唯一!常德入選2018年中國最安全城市 .騰訊·大湘網.2018-07-02[引用日期2018-07-25]
- 30. 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名單公佈 北京有5區入選 .新京報網[引用日期2019-08-16]
- 31. 最新!中國地級市百強榜單出爐,河南7地市上榜 .中華網河南.2019-11-06[引用日期2019-11-09]
- 32. 2019中國地級市品牌百強榜發佈(附榜單) .央廣網[引用日期2019-12-01]
- 33. 最新城市科技創新指數發佈!你的家鄉排名第幾?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0-01-15]
- 34. 全國普法辦關於通報表揚"七五"普法中期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安徽普法網[引用日期2020-02-22]
- 35. 名單來了!命名411個全國雙擁模範城(縣),表彰59個模範單位和100名模範個人 .中國軍網[引用日期2020-10-20]
- 36. 攀枝花市入選全國第四批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示範城市 .四川在線[引用日期2020-11-22]
- 37. 湖南命名和表彰一批雙擁模範城、雙擁模範單位和個人 .紅網[引用日期2020-11-26]
- 38. 關於表彰2018-2019年度全國無償獻血表彰獎勵獲獎者的決定 .國家衞健委[引用日期2021-01-05]
- 39. 湖南2020年度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區名單公佈 這些地區獲獎最多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1-01-31]
- 40. 2020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附完整榜單)-排行榜-中商情報網 .中商情報網.2020-09-08[引用日期2021-02-15]
- 41. 湖南常德方言 .湖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3-07]
- 42. 常德市主要領導幹部調整,楊懿文任常德市委書記 .瀟湘晨報[引用日期2021-04-02]
- 43. 常德市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常德市統計局.2021-03-31[引用日期2021-05-02]
- 44. 中國地級市品牌百強出爐,温州位列第三!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1-05-09]
- 45. 湖南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二號)2020年 .湖南統計信息網[引用日期2021-06-17]
- 46. 常德概況 .常德市人民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6-19]
- 47. 常德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一號) .常德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8-02]
- 48. 常德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 .常德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8-02]
- 49. 常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常德市政府[引用日期2021-08-02]
- 50. 文化和旅遊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關於公佈第二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引用日期2021-10-29]
- 51. 周振宇任中共湖南常德市委委員、常委、副書記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1-11-14]
- 52. 朱水平同志簡歷 .常德日報[引用日期2021-11-14]
- 53. 周振宇當選常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代理市長 .環球網官方帳號[引用日期2021-11-19]
- 54. 常德市委召開全市領導幹部大會 宣佈省委關於常德市主要領導幹部調整的決定 .常德日報微信公眾號[引用日期2021-11-22]
- 55. 新一屆常德市人大、政府領導班子產生 - 時刻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1-01]
- 56. 2021年四季度地區生產總值 .常德市統計局.2022-01-27[引用日期2022-02-08]
- 57. 常德4個!國家衞生城鎮,祝賀!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2-02-10]
- 58. 機關簡介 .常德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2-13]
- 59. 常德最新人事信息 .常德全媒[引用日期2022-03-02]
- 60. 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名單出爐 四川3市上榜 .九派新聞[引用日期2022-03-22]
- 61. 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發佈2022中國活力城市百強榜 .澎湃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4-01]
- 62. 長治和常德被取消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九派新聞[引用日期2022-04-06]
- 63. 美國優洛郡(友好合作城市) .常德市人民政府.2020-06-29[引用日期2022-05-03]
- 64. 常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我市與俄羅斯、澳大利亞、美國有關城市締結友好城市的決定 .常德市人民代表大會.2013-07-18[引用日期2022-05-03]
- 65. 墨西哥阿帕斯科市(友好合作城市) .常德市人民政府.2020-06-18[引用日期2022-05-03]
- 66. 德國漢諾威市(友好合作城市) .常德市人民政府.2017-05-09[引用日期2022-05-03]
- 67. 斯里蘭卡阿努拉達普拉市 .常德市人民政府.2016-01-12[引用日期2022-05-03]
- 68. 澳大利亞伊普斯維奇市 .常德市人民政府.2016-01-12[引用日期2022-05-03]
- 69. 龐波任常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常德融媒[引用日期2022-06-30]
- 70.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開展 2022年城市體檢工作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2022-07-13
- 71. 呼南高鐵宜昌至常德段正式納入國家“十四五”鐵路規劃,年內將啓動工可編制 - 發展改革動態 - 宜昌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宜昌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引用日期2022-09-07]
- 72. 常嶽九鐵路走向 .岳陽市發展改革委[引用日期2022-09-07]
- 73. 提前15天!常益長鐵路常德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 .三湘都市報[引用日期2022-09-07]
- 74. 今天,常益長高鐵全線貫通! .人民資訊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9-07]
- 75. 設計時速 350 公里,渝廈高鐵益陽至長沙段 9 月 6 日開通運營 - IT之家 .IT之家[引用日期2022-09-07]
- 76. 再見,常德火車站!期待,常德高鐵站! .瀟湘晨報官方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9-07]
- 77. 常德高鐵站站前南廣場年底投入使用 .百家號-瀟湘晨報-身邊24小時[引用日期2022-09-07]
- 78. 武陵區、鼎城區、常德經開區、柳葉湖旅遊度假區四地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工作有關事項的通告 .常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引用日期2022-11-24]
- 79. 湖南5市入選全國綠色出行創建考核評價達標城市 .金台資訊[引用日期2022-12-21]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