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常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鎖定
常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於1992年11月9日經國務院批准成立,規劃用地面積5.63平方公里;1995年5月,在開發區的基礎上設立了常州新區,地域面積擴大至115.88平方公里;2002年4月,在新區的基礎上設立了常州市新北區,下轄3個街道、6個鄉鎮,總面積439.16平方公里,人口39.25萬。
中文名
常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成    立
1992年11月9日
用地面積
5.63平方公里
總面積
439.16平方公里

常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概況

常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地理位置

常州市新北區地處常州市北部,北緯31°48'~32°03',東經119°46'~120°01',北瀕長江,與泰州市下轄泰興市隔江相望,東與江陰市相鄰,西與揚中市、丹陽市接壤,南接常州市老城區,境內地勢平坦。

常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行政區劃

常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於1992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1999年始,行政級別為副廳級。1995年6月,常州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中共常州市新區工作委員會、常州市人民政府新區管理委員會,與中共常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作委員會、常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體制。2002年4月,常州市進行了行政區劃調整,在原新區的基礎上建立新北區,區域總面積擴大至439.16平方公里。2008年,全區轄春江、孟河、新橋、薛家、羅溪、西夏墅六鎮和河海、三井、龍虎塘三街道,共有122個行政村和32個社區居委會。

常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地質、地貌

本區大地構造屬於江陰溧陽復背斜、東台-溧陽地震帶,基岩以上分佈着140米~200米的第四紀沖積土層,屬相對穩定地區。地震基本烈度為六度,重要建築按七度設防。地貌單元屬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地面坡度小於0.5%,地面青島標高一般為3.61米~5.61米,區內水網遍佈,河流縱橫,最高洪水位標高3.63米,設防水位標高3.91米。

常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資源

全區耕地面積17667公頃,常年種植小麥、水稻、大豆和油菜等農作物;沿江圩灘面積680公頃,主要生長蘆葦。全區地下水資源較為豐富,地下水位埋深在40米以內,單井出水量為每小時40噸以上。

常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口、民族

2008年末,本區共有13.5萬户,户籍人口43.6萬人,流動人口21萬人。2006~2008年,年平均人口出生率6.26‰、年平均死亡率4.99‰、自然增長率1.28‰。總人口以漢族為主,由於婚嫁等原因,少數民族主要有回族、侗族、苗族、土家族、壯族等。

常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交通

本區位於常州市城北,北枕長江,南靠滬寧鐵路。區位條件優越,交通便捷,與蘇州無錫鎮江連袂成片,距上海、南京不到2小時車程。滬寧鐵路、滬寧高速公路、338省道、常澄路以及京滬高速鐵路鎮南鐵路、常泰高速公路等穿區而過;擁有常州市全部長江岸線,具有建立深水良港的天然條件,已建成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常州港,並已開通國際遠洋運輸航線;位於區內的常州機場已開通至國內20多個城市的航班;藻江河、德勝河、新孟河三條等級河道縱貫全區,連通京杭大運河和長江,構成四通八達、快速便捷的水、陸、空立體對外交通網。

常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今日高新區

常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1992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最早成立的全國52個國家級高新區之一,規劃用地面積5.63平方公里。經兩次區劃調整後,2002年4月,在高新區基礎上設立了常州市新北區,地域面積擴大至439.16平方公里,下轄6鎮3街道,常住人口近70萬人。
常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常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區位優勢十分明顯。位於常州市老城區之北,北依長江,南枕滬寧鐵路,東與江陰市、西與丹陽市和揚中市接壤,與上海、南京杭州等距相望。區內擁有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常州港和可直航國內20多個大中城市的常州機場,京滬高鐵、滬寧高速、常泰高速、S338、S122,新藻江河、德勝河、新孟河等內河連通長江和京杭運河,構成了四通八達、快速便捷的水、陸、空立體對外交通網,區位條件優越。
——經濟實力不斷增強。201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0億元,同比增長23.5%,總量是“十五”末的3.1倍;地方一般預算收入56.1億元,同比增長35.9%,佔全市份額達2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21.4億元,同比增長25.7%;工業總產值、銷售收入、利税分別完成1710億元、1682億元、13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1%、21%、31.6%。三次產業結構從“十五”末的3.4:71.3:25.3調至2010年的2:67:31,在全省開發區中的綜合排名列第5位。天合光能成為建區以來首家銷售破百億元企業,小松、現代超50億元,年銷售億元以上企業總數突破200家,利税超億元企業達17家。服務業加快發展,全年實現服務業增加值155億元,增長25.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140億元。環球恐龍城成為全市首家5A級旅遊景區、全省首家5A級文化創意類主題景區,百盛、萬達、沃爾瑪等一批知名商業品牌強勢入駐,龍成鋼材市場、長江塑化市場交易額雙破100億元。
——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以培育新興產業為根本,全面建設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加快結構調整,做大做強裝備製造、化工新材料兩大支柱產業,集羣化推進創意、光伏、生物醫藥、新能源車輛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各產業集中帶和專題園區功能形象進一步提升。光伏產業全年實現銷售收入120億元,引進光伏產業鏈配套項目20個,天合光能500兆瓦、協鑫光伏650兆瓦項目建成投產。動漫藝術周成功升格為國家級重點文化節展,創意產業基地集聚軟件、動漫、網遊企業400多家,全年營業收入突破100億元。全面啓動生物醫藥產業園建設,以太平洋美諾克、康輝醫療、千紅生化等企業為龍頭,加快生物醫藥產業集聚。企業創新水平、產品科技含量及市場競爭力提高,全年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860億元,研發投入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38%,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總計達189家,佔全市40%。組織申報市級以上科技項目417項,獲國家項目立項32項。引進海歸人才51名,建成省級以上創新平台86家,其中國家級平台4家,獲得授權專利2550件,全區孵化器和加速器總面積達到78萬平方米。
——開放開發成果豐碩。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立區之本,整合招商資源,推行產業鏈招商,引進一批央企、民企、外資重大項目。總投資12億美元的泰國正大能源化工項目成功簽約,創常州單體投資超10億美元外資項目之先。總投資分別為14.3億元、21.6億元和24.6億元的國網電氣設備檢測中心、常州綜合物流中心和東風汽車微型車研發基地項目全面啓動,總投資200億元的中石油化纖原料基地項目加快報批。2010年,完成註冊外資12億美元、實際到賬8.12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6.3%和8.3%。新增註冊外資3000萬美元以上大項目13個,單次增資超千萬美元項目20個。完成進出口總額86.7億美元,同比增長54%,自營出口51.1億美元,增長49.2%。“十一五”期間,累計新批註冊外資53億美元,實際到帳外資32億美元,批准外商投資企業355家,批准總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外資項目117個,實現進出口總額280億美元。
常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常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城鄉面貌顯著提升。實現城鄉規劃深度全覆蓋,完成了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一城三區”城市空間總體佈局逐漸明晰,北部新城建設全面拉開。京滬高鐵、西繞城高速、機場高架、機場改擴建等一批國家、省、市重點工程,高鐵場站、飛龍居住區、創意產業基地等三大片區,萬達廣場、月星國際商務中心、豐臣國際廣場等三大商業綜合體,世茂、龍湖、九龍倉等高品質住區,維景國際、馬哥孛羅等五星級酒店順利建設。圍繞國家生態市創建目標,深入開展“環保在行動”活動,加強環境綜合整治和監管巡查,促進企業開展清潔生產,推進鎮區污水管網建設,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實施“一路三河”綠化、“一路兩區”景觀及樓宇亮化,城際鐵路兩側、滬寧高速道口環境綜合整治,以及漢江路等道路“白改黑”工程。開展城管和環境找差活動,推進網格化、數字化城市長效管理。借十七屆省運會舉辦之機,向全省人民展示了文明、整潔、優美、現代化氣息濃厚的常州新城形象。
——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全面構建向民生傾斜的公共財政體系,實施了衞生惠民、老小區整治、菜市場改造、BRT建設等一大批為民工程。將全區十餘萬被徵地農民全部納入城保,城鄉低保標準實現一體化,新農保覆蓋率超過97%,新農合參保率100%,被徵地農民老年保養金提高至每月250元,全民社保體系基本形成。全年新增就業16000人次,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城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達到4.4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5萬元。社會事業加快發展,新建、改擴建新橋小學、小塘小學、銀河香檳湖幼兒園等10所學校,新北醫院、春江醫院、三井醫院和一批鄉鎮衞生院加快建設,成功引進局前街小學、二十四中、第四人民醫院等優質資源,全區教育、醫療、衞生、文體等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
——社會環境安定和諧。圍繞服務發展大局,以“平安新北”建設為載體,推進“大調解”、“大防控”和基層基礎三大建設,在全省率先探索城市管理與社會治安一體化新模式,構築了多層次、立體型羣防羣治網,有效化解了影響和諧穩定的各類矛盾和問題,社會環境文明、和諧、平安、有序。積極推進“法治新北”建設,全面落實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強化政務公開,規範權力運行,法制環境規範、公正、透明。突出對重點工程、重點項目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務,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促進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深入開展安全生產、產品質量、食品藥品安全等專項整治,建立健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體系,全區生產生活秩序穩定。
——願景展望。站在新的起點上,常州高新區將緊緊圍繞建設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先行區、國內一流的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生態宜人的國際化新城區和富裕文明的協調發展示範區四大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科教強區、城鄉一體化、經濟國際化、可持續發展五大戰略,堅持能高則高、能快則快的工作要求,堅持產業發展、城市建設與社會事業同步推進,堅持把改革創新的精神貫穿各項工作始終,全力做好產業發展的組織者、城市建設的謀劃者、和諧社會的營造者。做到兩個確保——確保在全省開發區中的位次進一步鞏固,確保對全市的貢獻份額進一步提升;突出產業培育——做強支柱產業,壯大光伏、創意、生物醫藥、新能源車輛四個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打造一批百億企業、千億產業集羣,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突出新城區建設,按照優化佈局、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原則,建設“一城”——70平方公里的新龍國際商務城,“三區”——濱江產業區、黃河路產業區和孟西統籌發展區,力爭早日將高新區建成經濟繁榮、配套完善、環境優美、社會和諧的現代化新城區。
[1] 

常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區位交通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所位於的常州不僅是滬寧諸城市中的中心城市,更是京杭空間直線距離最短的直線樞紐城市。常州在蘇南地區、江蘇省乃至長江三角洲是無可非議,其他城市不可比擬,有着絕對的區位優勢的城市。不可多得的地理位置,有着能方能圓、能多能少、相對富裕的土地資源。存在着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巨大空間和構建城際經濟、打造超大城市的天賜良機。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所位於的古城常州,文化昌盛,教育發達。歷代人文薈萃,英才輩出,是個有着悠久歷史的江南文化古城。作為江蘇省省轄市,在長江三角洲經濟區及蘇、錫、常經濟圈內、滬寧兩大城市的中心位置。鐵路京滬線和京杭大運河穿城而過。滬寧高速公路、長江分別位於新北區(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南北端。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憑藉優越的地理區位,多次抓住歷史上經濟文化中心南移的機遇,以自己特有的文化底藴,在不斷得發展和昇華中,創造了自成序列的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常州區域文化內涵豐富、個性鮮明、充滿生機。南宋大詩人陸游曾盛讚常州“儒風蔚然,為東南冠”。
港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距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大豐港31公里。大豐港已開通至韓國仁川港、釜山港,日本門司港、博多港和經上海港至歐美等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至日本、俄羅斯等雜貨航線,以及至大連、天津、秦皇島、青島等10多條國內航線,貨物可直達或者中轉世界各地。通關快捷便利,運輸成本優勢明顯。
高速:沿海高速緊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經蘇通大橋至上海僅2小時車程,距江海高速70公里;北接同三高速,至鹽徐高速僅11公里。高速路網四通八達。
航空: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距鹽城機場20分鐘車程,已開通至北京、廣州、温州等國內航線和至韓國首爾等國際航線。距上海虹橋機場2小時車程;距上海浦東和南京祿口國際機場2.5小時車程。
鐵路:國家級幹線—新長鐵路距離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僅15分鐘車程,南與滬寧、宣杭線相通,北與隴海線、膠新線相通。至上海的高速鐵路正在規劃設計,開通後至上海只需1小時車程。

常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所獲榮譽

2022年8月,入選賽迪“2022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排名第39。 [2] 
2023年7月,入選賽迪“2023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排名第39。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