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常州市朝陽中學

鎖定
常州市朝陽中學創建於1950年,坐落在常州東大門古運河上的朝陽橋畔,校園內綠樹挺拔,花草爭妍,曲徑樓台獨具濃厚的民族風格。學校在六十多年的辦學歷程中,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藴,形成了“民族傳統文化教育”的辦學特色。在新一輪學校主動發展中,堅持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在創新中提升,學校正煥發着新的生機與活力。
中文名
常州市朝陽中學
創辦時間
1950年
地    址
常州東大門

常州市朝陽中學師資力量

現有市五級梯隊教師佔現任教師的23.3%。在“至善至真”的校園主流價值觀的引領下,教師敬業愛生,勤於學習,樂於鑽研,把教好每個學生當成自己的職責和義務,用心呵護學生的健康成長,一批師德修養好,教學理念新,專業能力強的“智慧型”教師正在茁長成長,他們以較高的教書育人水平贏得了學生的喜愛和家長的讚譽。

常州市朝陽中學課程改革

致力於“構建規範、紮實、靈動、高效的生命課堂”。紮實落實教學常規,堅持不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努力為學生創造易學、樂學的生態環境,彰顯學生的生命活力,創建高效課堂。傳承“民族傳統文化教育”的辦學特色,充分挖掘課程資源,整體設計學校課程,不斷拓展課程門類,完善校本課程體系,分“民族文化”、 “科學素養”、 “陽光生活”三大模塊推進,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科學精神和實踐創新能力。

常州市朝陽中學校園活動

圍繞“民族傳統文化教育”,一月一主題、月月有活動,在活動中明德啓智,陶冶情操,努力踐行“孝悌感恩、熱愛生命、自強進取、健康陽光的現代公民”的學生培養目標。以英語節、體育節、藝術節等節慶活動為載體,為學生搭建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平台,發展學生個性特長。開展特色社團活動,現有“古箏絃樂”、“中華武術”、“京劇國粹”等9個學生社團,在活動中使學生修身養性,健體尚美。近年來參加市級以上展示和比賽活動屢獲佳績:常州市優秀中學生劇社、省中學生武術比賽團體二等獎、常州市初中足球比賽男子組第一名、常州市中小學藝術比賽一等獎。

常州市朝陽中學學校榮譽

學校在辦學實踐中,秉承“根植生命,喚醒智慧”的辦學理念,以“讓學校成為師生共同成長的樂園”的美好願景激勵和引領學校發展,取得了卓著的效益和社會聲譽。先後獲得“常州市主動發展優秀學校”、“常州市課改先進學校”、 “常州市德育特色學校”、“常州市教科研先進學校”、“常州市藝術特色學校”、“常州市體育特色學校”等殊榮,學校領導班子連續多年獲得“團結、廉潔、開拓、進取”好班子稱號。
2020年6月,被評為2019年江蘇省健康促進金牌學校。 [1] 

常州市朝陽中學學校文化

常州市朝陽中學是江蘇省示範初中校、常州市課改先進學校、市藝術特色學校、市“陽光體育”先進學校和市教科研先進學校。學校擁有一支教學理念新、創新能力強的智慧型教師隊伍,秉承着“至善至真”的校訓和“正身修德敬業愛生”的教風,將優秀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與富有創造力的藝體教育融為一體,大膽探索出一種可行的、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傳承模式。

常州市朝陽中學辦學特色

學校於1997年始創建“弘揚民族文化”的課程體系,並搭建了這樣的課程框架:七年級始開展“古箏絃樂、中華武術、京劇國粹、傳統美德、陶藝剪紙、唐宋名篇”等必修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民族意識,增強民族精神;八年級學生自主選擇課程,走班學習,藝術特長在興趣學習中進一步地得到發展;九年級在學科學習中滲透民族傳統文化教育,以“2+1”課程、興趣班和活動課程為主,藝術特長進一步得到提升和拓展。每個學生通過三年的文化薰陶,品味着廣博厚重的民族傳統文化,展示着自己的多元智慧,不斷擁有個性鮮明的藝術特長,為今後發展奠定了基礎。畢業生焦鴻雁、莊玫茹等多名同學因特長加分被省常中錄取。

常州市朝陽中學古箏絃樂

七年級學生的課程是基礎課程,瞭解古箏彈奏指法、彈奏技巧和民樂的相關基礎知識,感受美、理解美、表現美和傳播美,促進自身的藝術素養的提高。八、九年級則深入系統學習一些古箏名曲,如《漁舟唱晚》、《瀏陽河》等。由上海音樂學院考級優秀指導教師王濤擔任專任指導教師。
古箏課程於1997年開設,這十多年來,朝陽中學的古箏絃樂早已盛開奇芭。在各類省市大型文藝匯演活動和校際聯誼活動中,學校傳統經典項目《菊花台》《雪上春曉》大展風采,獲得了多項大獎。此外,學校古箏特色讓很多學生因此而走上了專業古箏的藝術之路,成就了很多人的藝術夢想。

常州市朝陽中學中華武術

學校多年來完善了武術教學模式,統整了學校教育內容,以武術特色來達到“輔德、益智、健體、促勞、尚美”的目的。
學校堅持文體並重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個人素質與愛好,引導學生去了解中華武術藴涵,大力弘揚民族文化和精神。近年來,教育局重視特色辦學,對朝陽中學特色教育加大了投入,為學校武術教學配備了各類武術器械和地毯。課程教學有中華武術的基本功和簡單套路,包括拳、刀、劍、對練等多種形式的套路。武術教練由二級武術裁判和國家二級運動員擔任,他們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創意教學和趣味教學方法,既培養了學生思維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朝陽中學形神兼修的中華武術,如武術操、五禽戲、八段錦等多次為國家、省市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和專家作專題表演;連續二次作為常州市中小學校代表參加江蘇省中學生首屆和第二屆武術比賽並獲獎;武術社團的學生已今非昔比,五步拳已是小菜一碟,舞一段中華劍,身手不凡,來一手中華棍,能讓你眼花繚亂。2009年朝陽中學被評為常州市武術特色學校。

常州市朝陽中學京劇國粹

京劇臉譜教學是朝陽中學辦學的另一大特色。唱唱京劇畫畫臉譜,這在其他學生也許是一種可望而又不可及的夢想,但在朝陽中學卻是一件平常事。
七年級學生從京劇臉譜的起源、表現形式、代表作品等活動課程中開始接觸京劇國粹文化,他們被精彩的京劇故事、著名地方戲片斷、京劇著名人物的表演和唱斷的欣賞深深地吸引着。在通識培訓之後,八年級則分為京歌班和臉譜班進行系統學習,感受着中國傳統戲曲藝術的內在魅力,體會着京劇臉譜創作中獨特的誇張表現手法。學校外聘教師原市京劇團演員梅麗老師、中國戲劇家協會毛錦泉副教授,為學生傳授京劇知識和表演方法,讓國粹的精髓深入人心。在省級優秀指導教師常新華的指導下,學生掌握了京劇臉譜的繪製方法、步驟和技巧,在多項國家級、省級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的殊榮。
學生在市級各類文藝匯演和比賽中多次展示着京劇藝術的靚麗風采,學生製作的京劇臉譜作品作為市教育系統對外的交流禮品早已漂洋過海。2008年,朝陽中學成為江蘇省中小學“京劇進課堂”的試點學校。

常州市朝陽中學現任領導

黨支部書記、校長:蔡軍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