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常州大學

鎖定
常州大學(Changzhou University),簡稱“常大”,位於江蘇省常州市,是江蘇省人民政府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共建的省屬全日制本科院校,為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範高校,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峯計劃建設高校。 [1] 
學校始建於1978年,前身為南京化工學院無錫分院、常州分院。1981年經國務院批准,學校定名為江蘇化工學院;1992年成為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管理的部屬院校,並更名為江蘇石油化工學院;2002年更名為江蘇工業學院;2010年更名為常州大學;2020年學校成為江蘇省教育廳與常州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截至2023年10月,學校有科教城、西太湖兩個校區,校園佔地面積2000餘畝,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逾5億元;設有26個學院,另設有繼續教育學院(李公樸社會教育學院)和常州大學懷德學院(獨立學院),開設本科招生專業68個;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5個、專業學位類別1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 [60]  ;現有教職工2550餘人,專任教師1800餘人,專任教師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827人;在校生總數為29126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3532人,博士、碩士研究生4990人(含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357人),留學生604人。 [1] 
中文名
常州大學
外文名
Changzhou University
簡    稱
常大,CZU [46] 
創辦時間
1978年
辦學性質
公辦大學
學校類別
理工類
學校特色
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省部共建高校(2011年)
省市共建高校(2020年)
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峯計劃建設高校(2021) [39] 
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 [59] 
主管部門
江蘇省
現任領導
徐守坤(校長)
本科專業
67個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個 [1]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9個 [1]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 [1] 
博士後
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60] 
院系設置
28個學院
校    訓
責任
校慶日
5月10日
地    址
科教城校區: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滆湖中路21號(213164)
西太湖校區: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延政西大道2468號(213159)
院校代碼
10292
主要獎項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十三五以來,截至2023年2月) [40] 
中國專利銀獎1項(十三五以來,截至2023年2月)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1項(十三五以來,截至2023年2月) [1] 
知名校友
戴厚良
張全興
徐留平
芮新生
進入全球ESI學科
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環境生態學 [58] 

常州大學辦學歷史

常州大學前身溯源

  • 南京化工學院無錫分院
1978年3月19日,江蘇省化工局電話通知無錫市化工局:江蘇省委決定成立南京化工學院無錫分院,要求先依託無錫市化工局負責組建和籌辦;3月20日,無錫化工局黨委派人赴南京接受任務;3月21日,由黨委書記施樂堯主持的局黨委會達成了籌建共識;4月17日,江蘇省革委會發文成立南京化工學院無錫分院。
  • 南京化工學院常州分院
1978年3月20日,常州市化工局局長馬申揚、副局長蔣光前向時任常州市委書記何冰皓、副書記章化農彙報,請市委同意並爭取在常州創辦化工分院;3月22日,經常州市革委會研究同意後,市化工局副局長蔣光前、技術科科長周祥生帶着在常州化工廠內辦學的初步方案,赴省化工局向胡萃華局長和顧靜副局長彙報,請省化工局同意。經省化工局專題研究,與原省教育局銜接後,確定在常州創辦化工分院的方案,並報江蘇省委。時任江蘇省委第一書記許家屯對創辦常州分院作了批示;4月28日,省革委會發文成立南京化工學院常州分院。 [25] 

常州大學合併改制

1979年5月26日,江蘇省革委會批覆省化工局、無錫、常州市革委會建立南京化工學院無錫分院,並將常州分院併入無錫分院,校址設在無錫馬山。合併後的南京化工學院無錫分院,實行省、市雙重領導,以省管為主的領導體制,學制四年,在校生規模1200人,畢業生由江蘇省統一分配。
1980年12月1日,江蘇省化學石油工業廳、高等教育廳聯合向江蘇省人民政府呈交報告:經與常州市領導協商,並徵得無錫市領導、省計委同意,擬將南京化工學院無錫分院遷至常州市辦學;12月29日,江蘇省人民政府批覆:同意將南京化工學院無錫分院遷址常州辦學,並改名為“江蘇化工學院”。
1992年5月,江蘇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向國家教委遞交《關於申請改變江蘇化工學院領導體制的函》;8月4日,國家教委覆函,同意江蘇化工學院改變現行領導體制,實行以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領導,以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為主的領導管理體制,並改名為江蘇石油化工學院,近期規模為3000人。
2000年,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江蘇省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
2001年,江蘇省商業技工學校併入江蘇石油化工學院。 [4] 
2002年11月13日,江蘇省人民政府發文通知:經江蘇省人民政府同意,並報教育部批准,決定將江蘇石油化工學院更名為江蘇工業學院。
2006年,學校在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優秀”。
2010年3月18日,教育部向江蘇省人民政府發文《教育部關於同意江蘇工業學院更名為常州大學的通知》;4月10日,江蘇省人民政府發文通知:經省人民政府研究並報教育部批准,決定將江蘇工業學院更名為常州大學。 [25] 
2011年,江蘇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成功簽署共建常州大學協議。
2018年,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2020年10月,被教育部認定為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11月,成為江蘇省教育廳與常州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1]  [36] 
2021年9月9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常州大學創新聯合體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在京舉行。 [37]  9月28日,被確定為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峯計劃建設高校。 [38] 
2021年12月,入選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佈的首批現代產業學院公示名單。
2022年2月,常州大學榮獲“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單位)”。 [41] 
2022年4月,首批入選教育部-瑞士GF智能製造創新實踐基地培育建設單位。 [42] 
2022年11月,常州大學非訴訟研究院成立。 [51] 
2023年11月,獲批新設材料科學與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這是首次獲批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也實現了常州市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零的突破。 [60]  12月27日,由智能製造龍城實驗室與常州大學合作共建的工業母機工程研究院牌。 [68] 

常州大學辦學條件

常州大學院系專業

據學校官網顯示,截至2023年10月,學校設有28個學院 [63]  ,開設本科招生專業68個 [61]  ,學科專業涵蓋工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藝術學、醫學、農學、教育學等十大學科門類。 [1] 
常州大學本科專業一覽表(2023年)
序號
學院
本科專業
1
化學工程與工藝
2
應用化學
3
能源化學工程
4
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
製藥工程
5
生物工程
6
藥學
7
食品質量與安全
8
醫學與健康工程學院
護理學
9
生物醫學工程
10
智能製造產業學院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11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2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13
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
14
車輛工程
15
智能製造工程
16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17
能源學院
能源與動力工程
18
油氣儲運工程
19
石油工程
20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21
材料科學與工程
22
金屬材料工程
23
材料化學
24
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
安全工程
25
應急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消防工程
26
應急技術與管理
27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環境工程
28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
29
城市建設學院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30
土木工程
31
工程管理
32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33
自動化
34
電子信息工程
35
物聯網工程
36
電子科學與技術
37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38
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
軟件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39
人工智能
40
數學與應用數學
41
軟件工程
42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43
劉國鈞管理學院
會計學
44
市場營銷
45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46
物流管理
47
人力資源管理
48
金融學
49
國際經濟與貿易
50
金融工程
51
法學
52
社會工作
53
公共事業管理
54
政治學與行政學
55
視覺傳達設計
56
環境設計
57
產品設計
58
數字媒體藝術
59
美術學
60
園林
61
音樂學
62
表演
63
舞蹈表演
64
日語
65
西班牙語
66
商務英語
67
常州大學周有光文學院
漢語言文學
68
休閒體育
參考資料: [62] 

常州大學師資力量

據學校官網顯示,截至2023年10月,現有教職工2550餘人,專任教師1800餘人,專任教師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827人,博士學位專任教師佔比達74.1%。擁有工程院院士5人(雙聘),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1人,國家教學名師2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學校現有江蘇省“雙創人才”、“333工程”、“特聘教授”、“青藍工程”等省級人才380餘人次;省“雙創團隊”、“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和教學團隊、“六大人才高峯”創新人才團隊等團隊15個。 [61] 
高層次人才
類別
名錄
中國工程院院士(雙聘)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14] 
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 [14] 
莊小東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李永昕、丁建寧、蔣軍成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丁建寧、 蘇旭平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何明陽孫小強姚超、鄧林紅、蘇旭平、蔣必彪、李亞利朱衞國、姜興茂
江蘇省“雙創人才”
銀鳳翔、徐德鋒、彭劍、周寧、蘇旭平、宋仁國、朱衞國、陳新、成江
江蘇省“333工程”
陳羣、陳智棟、何光裕 、孔泳、許娟、鍾璟、蔡志強、王建浩、朱劼、沈惠平、劉雪東、裴峻峯、張鎖龍、張琳、任玉榮、劉麟、龐明軍、黃維秋、俞強、蔣必彪、袁寧一、翟光羣、胡靜、丁建寧、張躍、李忠玉、馬建鋒、張文藝、邢志祥、歐紅香、薛銀剛、陳新、何光裕、姜鴻、姜國剛、張普、鄒凌
江蘇省“特聘教授”
歐陽明星、王翔、劉曉騫、 張嶸、王亞飛、姜興茂
江蘇省“青藍工程”
陳海羣、曹劍瑜、何光裕、孔泳、許娟、鍾璟、任傑、王車禮、趙希嶽、劉麟、龐明軍、黃維秋、蔣必彪、李錦春、李坤、陳智棟、方必軍、王標兵、姜彥、薛榮、王明新、邢志祥、朱平華、劉建國、陳樹越、成江、何光裕、李正義、吳大雨、薛冰、張琳、姜鴻、姜國剛、張普、季小立、管志傑、鄒凌
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峯”計劃
李永昕、姚超、宋國強、王建浩、沈惠平、任玉榮、陸怡、劉麟、黃維秋、孫運蘭、周寧、張躍、李忠玉、王明新、薛銀剛、朱平華
江蘇省教學名師
孫小強
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陳羣、姚超、裴峻峯、張躍、李忠玉
資料來源: [10-17]  注:名單不全
團隊建設
團隊類別
團隊名稱
江蘇高校青藍工程優秀教學團隊
過程裝備先進設計教學團隊
江蘇高校青藍工程優秀教學團隊
化工設計教學團隊
資料來源: [32-33]  注:名單不全

常州大學學科建設

據學校官網顯示,截至2023年10月,現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5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 [60]  。擁有省優勢學科3個、省“十四五”重點學科8個,擁有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環境生態學4個ESI前1%學科,其中化學學科進入全球ESI學科排名前3‰,材料科學、工程學2個學科進入全球ESI學科排名前4‰。 [61]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材料科學與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 [60] 
常州大學博士學位授權學科
學院
一級學科
二級學科及研究方向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納米功能材料
金屬材料表面工程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
安全科學與工程
石油化工過程安全
石油化工工藝與裝備安全
重大事故防控與應急
新能源與新材料安全
參考資料: [64] 
常州大學碩士學位授權學科
學院
一級學科
二級學科及研究方向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全日制)●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納米功能材料
金屬材料表面工程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化學
化學(全日制)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材料與化工
材料與化工【專業學位】(全日制)
新能源材料工程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金屬材料工程
高分子材料工程
石油化工學院
化學
化學(全日制)
無機材料化學
微納界面電化學
光譜分析技術
有機合成化學
催化化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
化學工程與技術●★▲(全日制)
分離強化技術
清潔生產工藝
微納材料化學工程
綠色催化技術
應用電化學
材料與化工
材料與化工【專業學位】(全日制)
新型分離材料及分離過程研究
現代油品加工工藝與技術
新型催化材料及催化反應工藝
精細化學品綠色合成技術
生物質的工業轉化技術與應用研究
生物與醫藥
生物與醫藥【專業學位】(全日制)
醫藥精細化學品合成技術
功能化學制劑加工
食品質量安全
食品生物技術與工程
發酵工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環境科學與工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全日制)
環境監測與評價
環境化學與毒理學
水污染控制理論與技術
大氣污染控制理論與技術
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
土壤與地下水污染防治
環境功能材料
環境規劃與管理
資源與環境
環境工程【專業學位】▲▼(全日制)
廢水處理技術
廢氣處理技術
污染場地修復技術
固廢處理與資源化技術
環境分析與測試技術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全日制)
高效與潔淨燃燒新技術
氣體污染物排放控制及有機和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理技術
能源高效綜合利用及儲能技術與裝備
新型強化傳熱、隔熱技術及新材料
新能源開發利用及多能互補技術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全日制)
油氣井工程
油氣田開發工程
油氣儲運工程
資源與環境
資源與環境【專業學位】★▲▼(全日制)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油氣井工程)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油氣儲運工程)
能源動力
能源動力(專業學位)★▼(全日制)
能源高效綜合利用及多能互補技術
氣體污染物排放控制及固廢綜合處理技術
高效換熱及保温新技術、新材料
太陽能、地熱能等新能源及儲能技術與裝備
熱泵及空調製冷新技術
機械與軌道交通學院
機械工程
機械工程▼(全日制)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機械電子工程
機械設計及理論
車輛工程
智能裝備系統集成技術
工業機器人技術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全日制)
流體機械工程科學與技術
熱能工程及節能環保技術
新能源開發利用及多能互補技術
過程裝備智能化與再製造
能源動力
電氣工程▼【專業學位】(全日制)
電力系統優化運行
電機與電器
電力電子與電氣傳動
工業智能機器人
動力工程★▼【專業學位】(全日制)
粉體工程設備及技術
過程裝備結構可靠性與完整性
分離機械與工程
過程機械先進檢測與控制技術
機械
機械▼【專業學位】(全日制)
智能裝備系統集成技術
能源裝備設計與製造技術
模具先進製造技術
工業機器人技術
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全日制)
石油石化智能信息處理
計算機視覺與機器學習
生物信息計算與數據挖掘
腦機融合與機器智能
微電子與控制工程學院
電子科學與技術▼
電子科學與技術【學術學位】▼(全日制)
信息光子學
現代電路與智能系統
類腦網絡理論及應用
智能感知與控制
微納電子材料及器件
集成電路與系統設計
電子信息▼
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含量子技術等)【專業學位】▼(全日制)
不區分研究方向
控制工程【專業學位】▼(全日制)
不區分研究方向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學位】▼(全日制)
不區分研究方向
計算機技術【專業學位】▼(全日制)
不區分研究方向
軟件工程【專業學位】▼(全日制)
不區分研究方向
人工智能【專業學位】▼(全日制)
不區分研究方向
商學院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
會計學
智能財務
人力資源管理
營銷管理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
對外貿易與跨國經營管理
大數據分析與信息管理
資源配置與環境管理
創新創業與戰略管理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專業學位】(非全日制)
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
投融資與財務管理
智慧物流與營銷管理
智能製造與創新創業管理
資本市場與商業銀行管理
工程管理
125601 工程管理【專業學位】(全日制、非全日制)
01 工程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
02 工程投融資管理
03 技術轉移與管理
04 工程合規管理與法律風險防控
05 工程信息管理
06 石油石化工程管理
07 新能源與材料工程管理
08 環境監察與管理
09 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
10 健康與醫藥管理
11 教育經濟與管理
項目管理【專業學位】(非全日制)
項目溝通與人力資源管理
項目投融資與財務管理
項目成本管控與風險管理
項目經濟評價與決策管理
項目運營與安全管理
藥學院
化學工程與技術●
化學工程與技術●★▲(全日制)
生物化工
製藥工程
生物與醫藥
生物與醫藥【專業學位】(全日制、非全日制)
製藥工程
生物工程
藥學
藥學【專業學位】(全日制、非全日制)
藥物化學
藥理學
藥物分析
藥劑學
美術與設計學院
藝術
藝術設計【專業學位】(全日制、非全日制)
平面設計
環境藝術設計(室內設計、景觀設計)
工業設計
公共藝術
藝術設計【與烏克蘭哈爾科夫工藝美術大學合作項目】(全日制)
美術【專業學位】(全日制、非全日制)
油畫
國畫
雕塑
書法
史良法學院
法學
法學理論(全日制)
法理學
法社會學
地方立法理論與實踐
憲法與行政法學(全日制)
憲法、行政法基本理論研究
憲法制度研究
行政法律制度研究
刑法學(全日制)
中國刑法學
外國刑法與比較刑法
反腐法治與刑事合規
民商法學(全日制)
民法基礎理論
知識產
經濟法學(全日制)
市場規制法
金融法
税法實務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全日制)
環境法原理
污染防治法
環境法、環境政策與環境管理
財税法學(全日制)
財税法原理
財税法與公共財政政策
税法與税務合規
法律
法律(非法學)【專業學位】(全日制、非全日制)
不區分研究方向
法律(法學)【專業學位】(全日制、非全日制)
不區分研究方向
瞿秋白政府管理學院
社會工作
社會工作【專業學位】(全日制、非全日制)
社會福利與社會政策
兒童與青少年社會工作
社會治理現代化
吳敬璉經濟學院
應用經濟學
應用經濟學(全日制)
產業經濟學
國際貿易學
金融學
國際商務
國際商務【專業學位】(全日制)
全球價值鏈與產業國際競爭力
工業產品國際貿易與綠色發展
中小企業跨國經營與創新發展
國際投融資與風險管理
音樂與影視學院
藝術
音樂【專業學位】(全日制、非全日制)
聲樂
合唱指揮
音樂教育
外國語學院
翻譯
英語筆譯【專業學位】(全日制)
不區分研究方向
馬克思主義學院
馬克思主義理論
馬克思主義理論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
紅色文化研究
黨史黨建研究
體育學院
體育
體育【專業學位】(全日制、非全日制)
體育教學
社會體育指導
運動康復
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
安全科學與工程
安全科學與工程★▲▼(全日制)
化工安全技術
消防技術
油氣儲運安全技術
城市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
安全檢測與監控技術
安全生產管理
新能源安全
資源與環境
安全工程【專業學位】▲▼(全日制、非全日制)
化工安全技術
消防技術
油氣儲運安全技術
城市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
新能源安全技術
城市建設學院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全日制)
岩土工程
結構工程
市政工程
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
土木水利
土木水利【專業學位】▲▼(全日制、非全日制)
結構工程
岩土工程
土木工程材料
市政工程
人工環境工程
醫學與健康工程學院
護理
護理【專業學位】(全日制、非全日制)
臨牀護理
老年與社區護理
慢性病管理
備註:●省級優勢學科;★省級重點學科;▲省級重點實驗室;▼省級工程中心
參考資料: [65] 

常州大學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據學校官網顯示,截至2023年10月,學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9個、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個、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專業15個;國家級一流課程19門、國家級精品教材1部、規劃教材10部;獲批國家級現代產業學院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2個、國家級創新創業學院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 [61] 
類別
專業名稱
國家級特色專業
化學工程與工藝、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安全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
製藥工程、環境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安全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會計學、金屬材料工程、軟件工程、能源化學工程、休閒體育、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社會工作、能源與動力工程、土木工程、人力資源管理、環境設計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油氣儲運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工程、法學、美術學 [18]  [45]  [47] 
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專業
類別
專業名稱
授予年份
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專業
化學工程與工藝
2014.01-2016.12(第一次)
2017.01-2022.12(第二次)
2023.01-2028.12(第三次)
製藥工程
2015.01-2017.12(第一次)
2018.01-2023.12(第二次)
安全工程
2015.01-2017.12(第一次)
2018.01-2023.12(第二次)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2017.01-2019.12(第一次)
2020.01-2025.12(第二次)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017.01-2019.12(第一次)
2020.01-2025.12(第二次)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2017.01-2019.12(第一次)
2020.01-2025.12(第二次)
油氣儲運工程
2019.01-2024.12
金屬材料工程
2019.01-2024.12
環境工程
2021.01-2026.12
能源化學工程
2022.01-2027.12
土木工程
2022.01-2027.12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2022.01-2027.12
軟件工程
2023.01-2028.12
生物工程
2023.01-2028.12
電子科學與技術
2023.01-2028.12
參考資料: [66] 
國家級一流課程
課程類別
課程名稱
課程負責人
線上一流課程
過程流體機械
高光藩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
危化品運輸管理與應急處置虛擬仿真項目
陸華良
線下一流課程
數字電子技術
朱正偉
線下一流課程
化學物質熱危險性分析與評價
歐紅香、單雪影
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中西文化交流
孔文
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藝學
鄒國享、李錦春
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流體流動與傳熱
馬江權
資料來源: [31] 
質量工程
級別
名稱
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現代化工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材料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石油鑽採與儲運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化工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多西他賽原料藥生產仿真實習
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甲醇合成與精製3D仿真實習
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
常州大學-中國石化集團華東石油局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資料來源: [27-30] 
  • 教學成果
截至2023年10月,學校有國家級精品教材1部、規劃教材10部;獲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 [61] 
國家級教學成果
成果名稱
完成人
獲獎名稱
石油石化安全人才五元創新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邵輝、陳羣、李定龍、馬江權、李偉明、何明陽、葛秀坤、徐淑玲、王凱全、周剛、趙慶賢、邢志祥
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跟進式”人才培養體系的建構與實踐: 邏輯生成•系統耦合•模式創新
浦玉忠,徐守坤,薛健飛,張宏如,趙斌,李忠玉,李萍,温波,閆海波,周曉東,李偉明,張菊香,秦義
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政府主導、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區域高職教育常州模式的創新實踐
——
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資料來源: [26]  [34]  [48] 
  • 學生成績
據學校官網顯示,截至2023年10月,學校榮獲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賽金獎4項、銀獎3項、銅獎11項;榮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國賽特等獎3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11項,2017年捧得“優勝杯”;榮獲“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國賽金獎6項、銀獎5項、銅獎8項,實現國賽“五連金”,2020年、2023年捧得“優勝杯”。 [61] 

常州大學學術研究

常州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2月,學校擁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培育點)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8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2個、省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4個、國家大學科技園1個、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個、大學生創新創業園1個、省級眾創空間2個。學校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創新聯合體,與國內50餘家大型石油石化企業和70多個縣區級以上政府建立了全面合作關係,與企業共建省級工程技術中心35個、校企聯合研發中心54個、產學研基地540個、校企聯盟461個。 [61] 
科研類別
科研名稱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生物質高效煉製及高質化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培育點)
光伏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綠色催化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精細石油化工重點實驗室、江蘇省綠色過程裝備重點實驗室、江蘇省油氣儲運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蘇省太陽能電池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材料表面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蘇省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重點實驗室等
省級協同創新中心
江蘇省光伏科學與工程協同創新中心、江蘇省先進催化與綠色製造協同創新中心
省級工程技術中心
江蘇省特種聚合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重防腐塗料與塗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獸用抗寄生蟲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生物能源與過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熱載體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工業自動化熱工儀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油氣井口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超特大型熱載體爐高智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大型重載齒輪傳動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有機廢棄物處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金融自動終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石油化工過程關鍵設備數字孿生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等 [8-9]  [19-24] 
桂花香飄西太湖校區 桂花香飄西太湖校區

常州大學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0月,十三五”以來,學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中國專利銀獎1項、中國專利優秀獎2項、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省部級和行業科研成果獎項161項;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1項、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1項;獲得國家級科研項目502項,其中重大、重點項目25項;被SCI、EI、CPCI、CSSCI等收錄學術論文5800餘篇,獲發明專利授權近3000件。 [61] 
2022年9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受理項目評審結果出爐,常州大學獲批項目65項,獲批直接經費2354萬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24.2%和95.2%,項目數和經費數均創學校歷年來最好成績。 [50] 
科研獲獎
項目名稱
負責人
獲獎類別
201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資料來源:
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名單
課題名稱
負責人
項目類別
所在學科
我國就業量質協調發展的動態監測與保障體系研究
張宏如
重大項目
管理學
社會學
應用經濟學
新時代環境公平理念及其空間建構方略研究
樊宏法
重點項目
馬列·科社
防範和化解“顏色革命”風險研究
李昊遠
一般項目
馬列·科社
中國共產黨領導財政工作的歷史經驗研究(1921—2021)
楊大春
一般項目
黨史·黨建
中國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出口韌性的測度及提升路徑研究
代智慧
一般項目
理論經濟
中國要素市場扭曲的測度、成因及對策研究
姚惠澤
一般項目
理論經濟
雙重禁令倒逼我國林業產業鏈優化的機制與對策研究
管志傑
一般項目
應用經濟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中地方税與轉移支付的協同效應研究
李俊英
一般項目
應用經濟
我國物流業高質量發展的統計測度和實現路徑研究
鍾昌寶
一般項目
統計學
政策執行理論視域下地方環保執法的驅動機制研究
李明
一般項目
政治學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有效實施的法律保障機制研究
阮麗娟
一般項目
法學
新就業形態的風險研判與系統治理研究
張宏如
重點項目
社會學
“終結艾滋病”的多重困境與社會應對研究
姚星亮
一般項目
社會學
積極社會政策視角下困境兒童福利治理機制的轉型研究
劉玉蘭
一般項目
社會學
冷戰視野下波蘭人民共和國文化政策研究
陳淑君
一般項目
世界歷史
19世紀以來美國華盛頓傳記研究
周凌楓
一般項目
外國文學
我國全民健身智慧服務機制創新及效果評價研究
吳明華
一般項目
體育學
長三角區域文體康旅一體化融合發展及輻射帶動效應研究
郭建強
一般項目
體育學
我國運動健康指導門診建設與治理研究
徐勤兒
一般項目
體育學
社會網絡與知識網絡對中小企業創新的交互賦能機制研究
高照軍
一般項目
管理學
準公共產品視角下網絡平台企業的治理機制研究
劉建剛
一般項目
管理學
要素流動視域下我國水資源配置的扭曲效應及治理研究
佟金萍
一般項目
管理學
市域社會的城鄉邏輯及其治理選擇研究
吳偉
青年項目
哲學
中國裝備製造業的全球分工地位測度與提升路徑研究
梁經偉
青年項目
統計學
我國農村老年人口健康行為的影響機制及干預策略研究
陳麗
青年項目
人口學
民國時期的尺牘出版與傳播研究
王風麗
青年項目
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
基於自我決定理論的新生代員工職業使命感塑造研究
趙莉
青年項目
管理學
我國“第二方陣”高校的發展困境與破解策略研究
徐高明
教育學規劃
-
中國農本觀念中的南方稻歌
王琳
後期資助
藝術學
構建校地共建共享紅色文化育人模式研究
劉曉華
思政專項
-
中國共產黨領導意識形態建設歷史經驗研究
葛彥東
成果文庫
-
資料來源: [7] 

常州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據學校官網顯示,截至2023年10月,學校圖書館現有科教城校區、西太湖校區二個校區圖書館,館舍面積40000多平方米,閲覽座位2500個,中外文紙質圖書184.5萬多冊,電子數據庫60多個,中外文電子圖書153.5萬多種,電子期刊184.5萬多冊,學位論文1182.2萬多冊,音視頻158324.14小時。 [67] 
武進校區 武進校區
  • 學術期刊
常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由江蘇省教育廳主管、常州大學主辦的自然科學與工業技術類學術刊物,是江蘇省一級期刊和RCCSE中國核心期刊;於2020年首次被列為俄羅斯《文摘雜誌》(AJ)來源期刊,同時也是美國《化學文摘》《劍橋科學文摘》《烏利希期刊指南》和波蘭《哥白尼索引》等數據庫的來源期刊,2017年與美國《艾博思科數據庫(網絡版)》簽訂了合作出版協議,並且已在海外發行;同時,是中國知網、萬方、維普及超星等數據庫及在線出版平台的來源期刊;開設的主要欄目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化工》《環境科學與工程》《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石油與天然氣工程》《計算機與信息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等;2016年12月,獲“編輯出版質量優秀科技期刊”;2016年12月,“材料科學與工程”欄目獲江蘇科技期刊“金馬獎”十佳品牌欄目;2017年12月,獲精品科技期刊項目;2018年10月,獲2018年度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2019年6月,獲國家新聞出版署出版融合發展(武漢)重點實驗室第一批“學術期刊融合出版能力提升計劃項目”A類項目資助。 [6] 
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主要設有《政治•法學研究》《經濟•管理學研究》《文史哲研究》《藝術學研究》《社會學研究》等欄目;該刊為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在線優秀期刊、全國理工農醫院校社會科學優秀學報、江蘇省一級期刊,被美國《劍橋科學文摘》《烏利希國際期刊指南》和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維普中文期刊服務平台、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中國科技論文在線等數據庫或出版平台列為來源期刊。 [5]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常州大學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2月,學校先後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餘所大學建立緊密合作關係。與愛爾蘭梅努斯大學、加拿大聖西維爾大學烏克蘭哈爾科夫工藝美術大學聯合舉辦電子信息工程、製藥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藝術設計(碩士)等5箇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建成省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高水平示範性建設工程1項,省國際化人才培養品牌專業建設項目2項,省國際實驗室建設項目2項。學校通過高校來華留學質量認證,是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現有40多個國家的外國留學生在校學習。與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大學共建了委內瑞拉首家孔子學院,與西班牙安達盧西亞大區教育體育廳共建了歐洲最大規模的孔子課堂。設有跨文化研究院、泰國研究中心、拉美研究中心、以色列文化研究中心等智庫平台,不斷推進中外人文交流。 [61] 
春景 春景

常州大學文化傳統

常州大學形象標識

  • 校徽
學校校標以紅色為主色調,象徵熱烈、喜慶與新鮮的活力;以“責任”為主體,“責任”二字為常州大學校訓,藴含着敬業、務實、勤奮,採用李嵐清贈與常州大學印章所用篆刻字體,字體美觀勻稱,圓潤流暢。“1978”字樣是常州大學的建校年份。校標整體形象美觀、流暢、大方,體現了常大人腳踏實地、不斷創新、拼搏進取的奮鬥精神。
常州大學校徽 常州大學校徽
  • 徽章
學校徽章為題有校名的長方形證章,教職員工為紅底白字,研究生為黃底紅字,本科生為白底紅字。
  • 校旗
學校校旗分為主旗和副旗。主旗為“常大紅”色長方形旗幟,中央印有校標和中英文校名。 [4] 

常州大學精神文化

  • 校訓
責任
“責任”藴含敬業、務實、勤奮之意,這是該校的一貫風格;
“責任”藴含講求可行性、可靠性、有效性、可持續性之意,這是工程科學和工程實踐特具的屬性,因而也是高等工程教育必須具備並且應在育人過程中着力培育的品格;
“責任”藴含既對自我負責、又對他人負責、更對社會負責之意和既對歷史負責、又對現在負責、更對將來負責之意,這是現代社會棟樑之才的必備品德。
以“責任”為校訓,表明該校師生員工要這樣要求自己:既要有腳踏實地的敬業精神,又要有志存高遠的創新精神;既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又要對社會和時代負責;用高度的責任心做人、做事、學習和生活。

常州大學學校領導

常州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校長
黨委副書記、黨委常委
黨委常委、副校長
楊琳、李亞飛 [2] 
副校長
王建浦 [52] 李忠玉、周剛、彭明國晏成林 [2]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派駐監察專員
資料來源: [2]  [57] 

常州大學歷任領導

校名
姓名
職務名稱
南京化工學院無錫分院
施樂堯
黨委書記兼院長
南京化工學院無錫分院
徐野
黨委副書記
南京化工學院無錫分院
金延
副院長
南京化工學院無錫分院
洪奇
副院長
南京化工學院無錫分院
李惠進
副院長
南京化工學院常州分院
李清
院長
南京化工學院常州分院
羊淇
副院長
朱家果
院長
江蘇化工學院
李祥行
黨委書記
江蘇化工學院
施樂堯
黨委副書記
江蘇化工學院
徐愛如
副院長
江蘇化工學院
朱永
副院長
江蘇化工學院
孫載堅
副院長
江蘇石油化工學院
高錫祺
院長
江蘇石油化工學院
張國忠
黨委書記
江蘇石油化工學院
高廣達
副院長
江蘇石油化工學院
楊銀芳
副院長
江蘇工業學院
林西平
院長
江蘇工業學院
王雪峯
黨委書記
江蘇工業學院
王正洪
副院長
江蘇工業學院
路建美
副院長
江蘇工業學院
左健民
副院長兼黨委副書記
江蘇工業學院
陳志剛
院長兼黨委副書記
江蘇工業學院
張桂華
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
常州大學
王凱全
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
常州大學
史國棟
黨委書記
常州大學
孫小強
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
常州大學
芮國強
副校長
常州大學
浦玉忠
黨委書記
常州大學
王衞星
副校長
常州大學
程純
黨委書記
常州大學
蔣必彪
副校長
常州大學
陳奎慶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常州大學
丁建寧
副校長
常州大學
蘇旭平
副校長
常州大學
蔣軍成
校長
常州大學
邱正祥
紀委書記、派駐監察專員
常州大學
張宏如
副校長 [3] 
常州大學
戴國洪
副校長 [52] 
常州大學
校長 [49] 
常州大學
陳羣
黨委書記 [56] 

常州大學傑出校友

姓名
備註
戴厚良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徐留平
博士, 1988年6月參加工作,1987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現任二十屆中央候補委員,中華全國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 [53-54] 
陸東
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黨委書記、副董事長、執行董事。
王玉冰
中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物資裝備部(國際事業公司)主任、黨委副書記,集團公司物資裝備部主任。
鄭月明
聯泓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山東省第十二屆人大代表。

常州大學所獲榮譽

時間
榮譽
2022年4月
2022年4月28日
常州大學化工原理教研室榮獲2022年“江蘇省工人先鋒號”稱號 [43-4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