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常州大學城

鎖定
常州大學城位於武進文教區,進城院校6所,其中本科院校1所,高職院校5所,學生規模5.4萬人。常州大學城按照建設江蘇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基地、實驗區、龍頭和旗幟”的要求,加快形成高等職業教育的品牌特色。
中文名
常州大學城
地理位置
武進文教區
本科院校
1所
高職院校
5所
學生規模
5.4萬人
奠基時間
2002年10月19日

常州大學城簡介

常州大學城 常州大學城
當中國進入WTO,現代製造業蓬勃發展的時期,由江蘇省教育廳、常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設的常州大學城項目於2002年10月19日舉行奠基典禮並正式開工。
常州大學城是全國第一個以高等職業教育為顯著特色的大學城,是江蘇省政府重點項目。

常州大學城院校

常州大學城本科院校

常州大學城高職院校

:以上排名不分先後
常州大學城 常州大學城

常州大學城地圖

大學城分佈 大學城分佈
提示:點擊小圖可查看清晰地圖

常州大學城公交信息

乘坐2路、74路、302路、502路、B1路、B11路到常州大學城站下車。

常州大學城地理構成

常州大學城 常州大學城
常州大學城位於武進文教區,遠景規劃2萬畝,學生規模10萬人;首期建設用地5600畝,進城院校6所,其中本科院校1所(常州大學),高職院校5所(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規模7.2萬人,到2003年9月,常州大學城將建成65萬平方米建築,完成配套設施建設,形成中央環境景觀、道路骨架系統和校園初步綠化,迎接第一批1.6萬名新生入學。
常州大學城按照建設江蘇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基地、實驗區、龍頭和旗幟”的要求,通過結構調整、資源整合和深化改革,加快形成高等職業教育的品牌特色。  常州大學城將深化建設“城市”的理念, 充分實現相鄰院校、大學城與社區之間各種資源的最大共享,使之既成為滿足教育發展需求的新型大學城區,又成為與社會融為一體的現代文明社區
常州大學城將積極探索教育教學改革,以每一位學生具有高等專業文化水平和高等專業技術能力為培養目標,以新的教育理念,實行六所院校培養一名學生的模式,校際間互認學分,學生跨校就讀,教師跨校任教,實現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多學制辦學,為每一位學生構架成才立交橋,提供出國學習、專升本和取得雙大專學歷的機會。常州大學城將根據市場需求和企業要求,發展訂單教育,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努力使每一個畢業生至少擁有學歷文憑、職業資格以及計算機、外語、汽車駕駛五種證書,為社會輸送優秀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
常州的大學城各院校近幾年擁有98%以上的一次性就業率,2003年的畢業生更是走俏,100%簽訂了就業合同。今後的目標是引領高職改革,集聚就業優勢,培育創業品格;不僅要讓學生謀取職業,更要幫助他們成就事業。
常州大學城將加強實訓產業區建設併成立職業技能鑑定中心和人才交流中心,使常州大學城成為省級職業技能培訓基地。常州大學城將加強與國內外著名院校和科研單位的聯繫,進行合作辦學、合作研究和開發,加快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進程。目前,各院校已與德國、法國、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等國家的有關高校確立了合作辦學意向,簽訂了協議。 常州大學城委託國內一流的設計院所進行規劃設計,整個建設既和諧統一,又風格獨特,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大學城內景觀秀麗,標誌性建築醒目,配套功能齊全,文化內涵豐富,將為莘莘學子提供大學學習、生活的便利條件和良好環境。
常州大學城將引入現代城市經營思想和市場化運作的機制,通過品牌運作、商機運作和土地運作等方式,動員和組織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建設。同時,加快推進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
常州大學城的崛起,受到了全國高教界的關注。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專程前來視察,並給予高度評價,讚揚常州大學城的建設是高瞻遠矚的舉措,常州大學城是全國高職教育的傑作。
常州大學城的建設者將鋭意創新,艱苦創業,精心創作,堅持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標準管理,把常州大學城建設成為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文化之城、生態之城、數字之城和旅遊之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