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常山王

鎖定
常山王,中國古代王爵。歷朝可考者32人。其中著名者,有張耳、高演、劉秉忠等。
中文名
張耳
別    名
常山王,趙王,諡曰景
出生地
河南開封
民    族
出生日期
公元前 264年
逝世日期
公元前 202年
性    質
爵位

常山王秦末常山王

張耳(?—前202),戰國末年大梁(今河南開封市)人。少時為魏信陵君門客,曾任外黃縣令,與陳餘為刎頸之交,俱為魏之名士。秦滅魏,以重金懸賞緝拿人,乃與餘變名姓至陳,為裏監門。秦二世元年(前209),參加陳勝、吳廣起義反秦,為校尉,勸陳勝立六國後,未被採納。又請兵略趙地,與陳餘共立武臣為趙王,自任丞相。鉅鹿之戰後,與餘交惡,從項羽入關。公元前206年項羽分封諸侯時,立為常山王,都襄國(治今河北邢台)。因受陳餘襲擊,遂歸附漢王劉邦。旋隨韓信破趙,漢王四年(前203),立為趙王。 [1]  [9] 

常山王西漢常山王

常山王劉不疑

劉不疑(?—前186年),漢惠帝劉盈第三子,在位兩年,原封恆山王,後因避諱漢文帝劉恆之名,改稱常山王。 公元前188年,封為常山王,卒於公元前186年。

常山王劉弘

劉弘(?―前180年),西漢後少帝,原名劉山,曾用名劉義,漢惠帝劉盈之子,前少帝劉恭異母弟,西漢第四位皇帝。前187年四月二十八日,劉山被封為襄成侯。公元前186年七月,常山王劉不疑死後,劉山於七月二十七日,接封為常山王,並改名劉義。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呂后命常山王劉義繼任帝位,並改名為劉弘,史稱後少帝。公元前180年9月,呂后逝世經過,周勃、陳平等人努力後,剷除呂氏家族力量。朝臣認為,劉弘及濟川王劉太、淮陽王劉武、常山王劉朝並非漢惠帝親生兒子,應當廢黜。待朝臣選定漢高祖與妃子薄氏之子代王劉恆作為新皇帝(漢文帝),並迎入長安後。公元前180年11月14日,誅殺劉弘等人。

常山王劉朝

劉朝,漢惠帝劉盈之子,本封軹縣侯,劉弘登基後,改封常山王。公元前180年11月14日,以非劉盈之子為由,被殺。

常山王劉舜

劉舜(公元前152年-公元前113年),漢景帝劉啓第14子,公元前145年-前114年在位。母親王皃姁,是皇后王娡之妹。有同母兄三人,廣川惠王越(劉越)、膠東康王寄(劉寄)、清河哀王乘(劉乘)。劉舜在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5月),以皇子的身份,受封為常山王。劉舜是漢景帝最寵愛的小兒子,驕縱怠惰,多有淫亂之事,屢犯法禁,天子常常寬恕赦免他。漢武帝元鼎二年(前114年),去世,在位三十二年,諡號為獻。

常山王劉勃

劉勃,劉舜之子,嗣封常山王,有罪,廢遷房陵。

常山王東漢常山王

常山王劉昞

劉昞,東漢孝明帝劉莊之子,永平十五年封常山王,建初四年,徙為淮陽王,以汝南郡的新安縣、西華縣擴增淮陽國。立十六年,薨。 [2] 

常山王劉側

劉側,劉昞幼子。永元二年,漢和帝立劉昞小子劉側復為常山王,奉劉昞之後,是為殤王。立十三年薨,父子皆未之國,並葬京師。

常山王劉章

劉章,劉昞之子,初封防子縣侯。劉側死後,襲封常山王。漢和帝憐劉章早孤,數加賞賜。延平元年,就國。立二十五年,薨,諡號為靖。

常山王劉儀

劉儀,劉章之子。嗣封常山王,立十七年,薨,諡號頃王。

常山王劉豹

劉豹,劉儀之子,嗣封常山王,立八年,薨,諡號節王。

常山王劉暠

劉暠,劉豹之子,嗣封常山王。三十二年,遭黃巾賊,棄國走。建安十一年,國除。

常山王晉朝常山王

常山王司馬衡

司馬衡,字子平,司馬孚之子。曹魏時,封德陽鄉侯,進封汝陽縣子,為駙馬都尉。晉武帝受禪,封常山王,邑3790户。二年薨,無子。

常山王司馬敦

司馬敦,司馬邕之子,司馬孚之孫,過繼給司馬衡,嗣封常山王。後來歸宗,封安平王。

常山王司馬殷

司馬殷,司馬邕之子,司馬孚之孫,過繼給司馬衡,嗣封常山王。

常山王司馬乂

司馬乂(277年―304年1月28日),字士度,河內郡温縣(今河南温縣)人,晉武帝司馬炎第六子,八王之亂中的八王之一。
太康十年(289年),冊封長沙王,授任員外散騎常侍。太熙元年(290年),任步兵校尉永平元年(291年),受兄楚王司馬瑋的牽連,貶為常山王永寧元年(301年),司馬乂率本國軍隊響應齊王司馬冏等三王,討伐司馬倫有功,授撫軍大將軍,復封長沙王。太安二年(303年),張方派遣部將郅輔率領三千兵卒,前往金墉城逮捕並燒死司馬乂,時年二十八歲。晉懷帝即位後,追諡為厲。 [3] 

常山王北朝常山王

常山王拓跋遵

拓跋遵(?-407年),北魏拓跋壽鳩之子,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之孫,道武帝拓跋珪的堂兄。初封略陽公,晉封常山王。407年,有罪賜死。 [4] 

常山王拓跋素

拓跋素(連),常山王拓跋遵之子。始光三年,襲等常山王。

常山王拓跋陪斤

拓跋陪斤,拓跋素之子,襲常山王爵,坐事國除。

常山王元昭

元昭(元邵463-522),字阿倪,拓跋陪斤之子,初為廣川縣公,晉封常山王。

常山王元紹宗

元紹宗,常山王。
元騭
元騭,常山王。《北史》記載:詔以常山王元騭妹子樂安公主許之,改封為蘭陵郡長公主。

常山王爾朱度律

爾朱度律,爾朱榮族弟。元曄之立,以爾朱度律為太尉公、四面大都督,封常山王。

常山王杜粲

杜粲,農民起義軍將領,常山王,殺其主莫折念生

常山王高演

北齊孝昭帝高演(535年―561年11月23日),字延安,神武帝高歡第六子,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武成帝高湛同母兄弟,母武明皇后婁昭君,北齊第三位皇帝,560年9月8日—561年11月23日在位。
高演初封常山郡公,天保元年(550年),晉爵常山王。乾明元年(560年)八月,時任皇帝高殷被廢,太后婁昭君下詔令高演繼承大統,第二年去世,時年二十七歲。葬於文靖陵,諡號孝昭皇帝,廟號肅宗。

常山王唐朝常山王

常山王李鎮

李鎮,唐肅宗李亨之孫,彭王李僅之子,授太僕,封常山郡王。 [5] 

常山王田緒

田緒(764-796),中唐軍閥。魏博節度使田承嗣之子。興元元年(784年),殺堂兄田悦為帥,歸附朝廷,得授為魏博節度使,尚嘉誠公主,拜駙馬都尉。累遷檢校左僕射、常山郡王,徙封雁門郡王,實封五百户,加同平章事。暴疾而死,年三十三,贈司空。

常山王王景崇

王景崇成德節度使王紹鼎之子,唐末割據軍閥,866—883年為成德節度使。鹹通七年(866年),王景崇繼任成德軍節度使,參與平定龐勳叛亂,進爵為同平章事、檢校太尉,兼中書令,封趙國公。乾符五年(878年),進封常山王、檢校太傅。中和三年(883年),王景崇逝世,享年三十七歲,贈太傅,諡號忠穆。

常山王五代宋金

常山王李英

李英,宋太宗元德皇后的父親。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追贈檢校太尉、安國軍節度、常山郡王。 [6] 

常山王楊濛

楊濛(?―937),字志龍,五代時期南吳君主楊行密第三子。武義元年(919年),受封廬江郡公。順義七年(927年),楊溥即位後,楊濛進封常山王,次年改封臨川王,又任昭武節度使及中書令。937年,楊濛被周弘祚所殺。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諡號靈王。

常山王完顏襄

完顏襄,金朝大將。本名完顏唵,金昭祖五世孫。大定二十三年(1183),拜平章政事,封蕭國公。二十八年(1188),進右丞相,與徒單克寧、張汝霖同受顧命。後代來谷清臣統軍北伐韃靼。金章宗承安元年(1196)九月,得勝還師,升左丞相,封常山郡王。後北部復叛,為左副元帥,減價糶粟,以濟貧民,安定民心,改封南陽郡王,諡武昭。 [7] 

常山王元朝常山王

劉秉忠(1216-1274年),初名劉侃,字仲晦,號藏春散人。元朝傑出政治家、文學家。
劉秉忠曾出家為僧,法號子聰。後來認識忽必烈,在忽必烈的遊説下,改名劉秉忠,成為忽必烈的左膀右臂。
劉秉忠是元初政壇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對於元代政治體制、典章制度的奠定發揮了重大作用。同時,又是一位詩文詞曲兼擅的文學家。
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贈太傅,封趙國公,諡號文貞。元成宗時,追贈太師,改諡文正。元仁宗時,追封常山王。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