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常安鎮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轄鎮)

鎖定
常安鎮,隸屬於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地處富陽區南部偏東南,東接龍門鎮、上官鄉,東南、南連湖源鄉,西南同桐廬縣江南鎮接壤,西、北連接場口鎮,東北仍鄰龍門鎮,距富陽城區15千米, [1]  區域總面積63.85平方千米。 [3]  截至2019年末,常安鎮户籍人口為25196人。 [3] 
清雍正元年(1723年),屬常安六莊,善政七莊、八莊和棲鶴十三莊;1987年11月,由常安鄉改為常安鎮。 [1]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常安鎮轄16個行政村; [2]  鎮人民政府駐大田村大田1號。 [1] 
截至2019年末,常安鎮有工業企業65個,其中規模以上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個。 [3] 
中文名
常安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
地理位置
富陽區南部偏東南
面    積
63.85 km²
下轄地區
16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16個行政村
電話區號
0571
郵政編碼
311409
車牌代碼
浙A
人    口
25196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常安鎮歷史沿革

清雍正元年(1723年),屬常安六莊,善政七莊、八莊和棲鶴十三莊;清宣統二年(1910年),屬景山鄉。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屬景山、常安、善政、棲鶴一鄉。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景山、常安2個鄉合併為常安鎮。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常安鎮與善政鄉合併設景山鄉,棲鶴一鄉與二鄉合併設棲鶴鄉。
1950年,設常安、善政、棲鶴鄉。
1956年3月,常安、善政2個鄉合併設常安鄉,棲鶴鄉與其它3個鄉合併設湖源鄉。
1958年,建立常安公社。
1959年11月,併入場口大公社。
1961年初,改為常安公社。
1981年,棲鶴從湖源析出,設立棲鶴公社。
1984年,改設常安鄉、棲鶴鄉。
1987年11月,由常安鄉改為常安鎮。
1992年5月,棲鶴鄉併入常安鎮。 [1] 

常安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常安鎮轄項家、禮門、小剡、大田、安禾、滄洲、東風、幸福、董家、橫溪、東山下、橫槎、杏梅塢、景山、東村塢、五勝16個行政村:下設255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常安鎮轄16個行政村:項家村、禮門村、五勝村、橫溪村、東村塢村、橫槎村、杏梅塢村、景山村、安禾村、大田村、董家村、東山下村、幸福村、東風村、滄洲村、小剡村, [2]  鎮人民政府駐大田村大田1號。 [1] 

常安鎮地理環境

常安鎮位置境域

常安鎮地處富陽區南部偏東南,東接龍門鎮、上官鄉,東南、南連湖源鄉,西南同桐廬縣江南鎮接壤,西、北連接場口鎮,東北仍鄰龍門鎮,距富陽城區15千米, [1]  區域總面積63.85平方千米。 [3] 

常安鎮自然資源

2011年,常安鎮有耕地1.4萬畝,林地6.5萬畝。 [1] 

常安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常安鎮總人口有2492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286人,城鎮化率9.2%;另有流動人口1806人。總人口中,男性13237人,佔53.1%;女性11687人,佔46.9%;14歲以下2784人,佔11.2%;15—64歲19265人,佔77.3%;65歲以上2875人,佔11.5%;以漢族為主,達24829人,佔99.6%;有布依、苗、侗、壯、黎等10個少數民族,共95人,佔0.4%,其中布依族20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21.1%;苗族14人,佔14.7%;侗族14人,佔14.7%。2011年,常安鎮人口出生率11.1‰,人口死亡率7.3‰,人口自然增長率3.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91人。 [1] 
截至2019年末,常安鎮户籍人口為25196人。 [3] 

常安鎮經濟

常安鎮綜述

2011年,常安鎮農民人均純收入11450元;財政總收入3205.76萬元,比2010年增長-28.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14萬元,比2010年增長13.3%;人均財政收入1286元。 [1] 
截至2019年末,常安鎮有工業企業65個,其中規模以上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個。 [3] 

常安鎮農業

2011年,常安鎮農業總產值2.2億元,比2010年增長7.0%,農業增加值佔全鎮生產總值的26.8%。2011年,常安鎮生產糧食6664噸,其中水稻3445噸,番薯1340噸,玉米755噸;蔬菜種植面積8237畝,產量29646噸;茶葉種植面積1504.5畝,產量40噸。2011年,常安鎮生豬飼養量44272頭,年末存欄5400頭;家禽飼養量27萬羽,上市家禽18.2萬羽;畜牧業總產值0.74億元,佔農業總產值的33.6%。2011年,常安鎮水果種植面積297畝,產量4118噸,其中柑橘227噸、梨624噸、桃217噸、柿子246噸、果用瓜2668噸。2011年,常安鎮水產養殖面積50公頃,水產品產量215噸;漁業總產值301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1.4%。 [1] 

常安鎮工業

2011年,常安鎮工業總產值為12.1億元,比2010年增長-14.1%,工業增加值佔全鎮生產總值的39.6%。2011年,常安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家,實現工業增加值1.46億元,比2010年增長-39.3%,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1家,實現工業增加值0.35億元,比2010年增長45.7%。 [1] 

常安鎮商貿

截至2011年末,常安鎮有商業網點385個。2011年,常安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38億元,比2010年增長18.0%;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947萬元,比2010年增長20.3%。2011年,常安鎮出口739.65萬美元,比2010年增長40.56%,主要產品有電池等。 [1] 

常安鎮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常安鎮各類存款餘額為2.71億元,各項貸款餘額1.35億元。 [1] 

常安鎮社會事業

常安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常安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457人,專任教師24人;小學1所,在校生549人,專任教師5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常安鎮教育經費達924.4萬元,比2010年增長10.2%;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876.9萬元,比2010年增長14.6%,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6.3%。 [1] 

常安鎮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常安鎮有文化藝術團體5個,個人會員52個,創作完成的文化藝術作品有根雕九龍戲珠、舞蹈喜樂年華等;有電影院1座,座位500個;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6個,建築面積960平方米,藏書3.2萬冊。 [1] 

常安鎮社會保障

2011年,常安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為3户,人數5人,支出2.0萬元,比2010年增長19.5%,月人均336元,比2010年增長19.5%;醫療救助43人次,支出17.2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95户,人數618人,支出86.4萬元,比2010年增長30.1%,月人均116元,比2010年增長25.9%;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3人,支出18.3萬元;農村醫療救助28人次,支出8.7萬元;農村臨時救濟25人次,支出2萬元。 [1] 

常安鎮交通

截至2011年末,常安鎮有縣鄉(鎮)級公路3條,總長30千米。 [1] 

常安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常安鎮因清道光元年(1821年),設常安六莊,沿用至今。 [1] 

常安鎮風景名勝

  • 妙智寺
常安鎮境內永安山上有一妙智寺,始建於唐朝,名驪峯院,後稱永安寺;從宋朝起改為妙智寺。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尚清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浙江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年3月:290-291.
  • 2.    常安鎮2021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2-20]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