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常乾坤

鎖定
常乾坤 [3]  (1904年9月3日~1973年5月20日),山西省垣曲縣人。常乾坤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飛行員之一,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克服種種困難為黨培養和儲備了航空人才。新中國成立後,他為人民空軍的創立和正規化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2]  1973年5月20日在北京逝世。
中文名
常乾坤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04年9月3日 [3] 
逝世日期
1973年5月20日
畢業院校
蘇聯茹科夫斯基空軍學院
黃埔軍校
職    業
軍人
主要成就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創建者之一
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飛行員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出生地
山西省垣曲縣
軍    銜
中將

常乾坤人物簡介

常乾坤
常乾坤(2張)
常乾坤,一九二五年入黃埔軍校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一九二六年考入廣州航空學校,同年赴蘇聯入紅軍航空學校學習。畢業後任蘇聯紅軍獨立航空隊準校領航員。一九三三年入蘇聯茹科夫斯基空軍學院航空工程系學習。一九三八年回國。抗日戰爭時期,任迪化(今烏魯木齊)新兵營航空理論教員,八路軍航空工程學校教務主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三分校大隊長,延安軍事學院大隊長,軍委俄文學校編輯處處長,軍委總參謀部高級參謀。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校長,軍委航空局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兼訓練部部長,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兼空軍學院副院長、空軍工程學院院長和政治委員、空軍軍事科研部部長。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一九七三年五月二十日於北京病逝。 [1] 

常乾坤人物生平

常乾坤早年經歷

1904年9月,常乾坤出生于山西省晉南王屋山下的垣曲縣毫城村。常乾坤7歲入私塾,聰明好學,15歲時以第5名的成績考進縣城高小。17歲想報考太原中學,因學費太貴,便考入“文”“武”合一的斌業中學,實際上是閻錫山的一個初級軍官學校。1925年畢業時,常乾坤與同學一起到達廣州,恰逢黃埔軍校第3期招生。常乾坤義無反顧地報考黃埔軍校,分配在炮兵隊學習。 [4] 

常乾坤共產黨最早的飛行員之一

常乾坤在蘇聯學習航空時的留影 常乾坤在蘇聯學習航空時的留影 [5]
1925年7月,常乾坤在黃埔軍校受到中共黨組織的重視和培養,由範洪亮、曹汝謙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當時的特定歷史時期,黃埔軍校學生要集體加入國民黨,經中共黨組織批准,常乾坤成為具有國民黨黨員身份的共產黨員。1926年1月,常乾坤從黃埔軍校畢業。1926年春,廣東航空學校第2期招生。這所由蘇聯政府援助的軍事飛機學校,學生的來源主要是黃埔軍校畢業生。中國共產黨為了掌握航空技術,決定選派常乾坤等進入廣東航空學校學習。同年6月,常乾坤作為學校的代表,由當時的國民政府派往蘇聯學習飛行。在蘇聯,常乾坤主要是學習航空理論,比較系統地學習了空中領航學和空中射擊學等專業知識。1930年1月,常乾坤進入蘇聯空軍獨立航空隊,開始認真地對待每一次飛行,一直保持了優異的訓練成績,成為中國共產黨幾個最早的飛行員之一。
1932年12月,常乾坤又到蘇聯茹考夫斯基航空工程學院學習,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畢業設計時,常乾坤曾設計了一台發動機和一架偵察飛機。雖然沒有達到製造的水平,還是受到專家的表揚,並獲得航空工程師和空中領航員的技術職稱。這期間,常乾坤通過學習《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等社會科學方面的著作,更加堅定了共產主義的信念。
1937年7月,日本向中國發動全面進攻,常乾坤再也坐不下去讀書了。他找到共產國際中國代表任弼時要求回國參戰,得到的答覆是:要他繼續學習,安心等待。直到1938年3月,任弼時才通知常乾坤説:“共產國際已同意你回國,何時動身尚難確定,你準備吧!”
1938年9月初,為了趕赴國內參加抗戰,常乾坤沒有等到茹考夫斯基航空工程學院的畢業典禮,就匆匆告別了年輕的蘇聯籍妻子和孩子回國。從莫斯科回國到達新疆迪化時,因這裏有中國共產黨員參加的航空隊,常乾坤曾力爭進航空隊當教官,想利用自己所學報效祖國。由於新疆邊防督辦盛世才是個多疑善變的政客,他不同意常乾坤等留蘇人員任教,一直到1940年12月,常乾坤等才奉命回到延安。
1941年2月,常乾坤等向中共中央提出在延安成立航空學校的建議。毛澤東主席非常重視,親自接見並給予鼓勵。中央軍委根據常乾坤等的建議和當時延安的條件,做出了成立第18集團軍工程學校的決定,校址在陝北安塞,並指定常乾坤等負責建校籌備工作。創辦工程學校的目的,是為了培養航空技術人才。選拔學員的具體條件:一是具有3年以上軍齡、黨齡,表現好的;二是高小以上文化程度;三是身體健康。1941年3月6日,中央軍委任命常乾坤為工程學校校教務主任。3月10日,已經選調了100多名學員的工程學校在安塞正式成立,4月6日開始上課。10月,根據中共中央“精兵簡政”的精神,工程學校奉命撤銷,改組為工程隊,隸屬於延安抗大3分校。後來,抗大3分校又改編為延安軍事學院,工程隊改為軍事學院的一個俄文工程大隊。這個隊就住在延安寶塔山附近,常乾坤為大隊長,並主持俄文教學工作。北京第一外語學院的創建時間,就是從常乾坤在延安創辦俄文大隊算起的。
1942年夏天,軍事學院遷往緩德,俄文工程大隊改為總參俄文學校。10月,常乾坤被任命為軍委編譯局編譯處長,主要從事軍事條令的編譯和俄文教學工作。1943年2月,延安軍事學院改為抗大總校,工程隊隨之撤銷。有一部分人留在俄文學校。1944年5月,根據中央軍委的決定,在第18集團軍總參謀部下成立航空組,常乾坤任副組長,擔任航空方面的一些調查研究工作和處理有關的事宜。這一年7月,航空組組織了延安機場的工程建設,機場竣工後,保障了飛機在延安的起降。 [4] 

常乾坤創建航校

日本投降不久,黨中央派出大批幹部到東北創建東北革命根據地。當時,在延安航空小組的常乾坤也在焦急地等待中共中央的決定。一天清早,葉劍英參謀長把常乾坤找去説:“棗園有電話來,要你去,想是談你們去東北的問題。”聽到這話,常乾坤高興得連早飯都沒有顧得吃,就急忙趕往棗園。9點來鍾,一個同志把常乾坤帶到任弼時同志住的窯洞裏。任弼時同志像是早在等常乾坤的到來,他和常乾坤握手後,直截了當地説:“你們的願望快要實現了。中央要你們馬上趕到東北去,設法創辦一所航空學校,培養一批技術骨幹。這是個非常重要的任務,你看怎麼樣?”
常乾坤激動地連忙回答:“這對我們搞航空的人來説,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是我們早就盼望的,……我們一定堅決地按照中央的決定去工作,一定很好地完成這個光榮的任務!任弼時同志又説:“我記得1940年你們剛剛從蘇聯學習回國的時候,就寫信給毛主席,建議籌辦一個航空工程學校。……只怪那時候的條件太差了,這個航空工程學校後來不得不併在抗大三分校裏。俄文,有的當了農業合作社的主任,還有的當了木匠、鐵匠,有的去趕大車……”任弼時聽了常乾坤的介紹笑了笑,接着又説:“把這些木匠、鐵匠、農業合作社的主任都帶到東北去吧,你們還需要什麼人,寫個名單交給中央組織部。”任弼時還囑咐:“赤手空拳辦航校,有許多料想不到的困難有待你們去克服它,……遇到難解決的問題要多請示東北局和東北民主聯軍總部。”
吃中午飯的時候,劉少奇同志也來了。他一再叮嚀:“這次到東北創辦航校是件大事,是黨和中國人民創建航空事業的一個開端。要有堅強的信心和決心,要有不屈不撓、百折不回的勇氣和克服困難的精神,一定把航校辦起來,而且要把它辦好。”1945年10月15日,常乾坤一行20餘人啓程的那天,周恩來前來送行,語重心長地説:“你們是放出去的鷹,遇到事要多動腦子。”肩負着黨的使命,懷着無比興奮的心情,常乾坤一行告別了革命聖地延安,星夜趕赴東北。
經過1個多月的長途跋涉,常乾坤一行在冰天雪地的季節到達東北。常乾坤首先到東北局報告了黨中央關於創建航校的決定,東北局根據局勢的發展,對建校的方針、原則和具體做法都作了許多重要的指示。當時,日寇丟棄的航空器材散佈東北各地,許多機場和飛機、器材都遭受到嚴重的破壞,僅留下來的一些飛機也是殘缺不全。為了不使這些器材落到國民黨軍隊的手裏,或被土匪特務搶走,東北局要求常乾坤等一定要依靠各地黨、政機關的領導,依靠廣大人民羣眾,把一切可以抓到的器材全部抓到手中,迅速把航校建立起來。
為此,常乾坤等把東北局原先派去搞航空的同志組織在一起,進行緊急動員。大家冒着大風大雪,不分晝夜地四處尋找航空器材。有的同志在尋找器材時誤入原日寇遺留下來的毒氣場,中了毒;有的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然而,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收集了不少破飛機、發動機、油料、航空器材等,收穫也是巨大的。就是這些全部家當,成了航校進行飛行訓練的物質基礎。
常乾坤(右一)在通化成立大會主席台上 常乾坤(右一)在通化成立大會主席台上 [6]
1946年3月1日,在通化正式成立了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的第一所航空學校,習稱東北老航校。按航校成立的日期上報了個代號為“三一部隊”。在開學典禮上,通化軍區司令員何長工代表中共中央、中央東北局講話,並宣佈了航校領導班幹部的任職命令,通化軍區後方司令員朱瑞兼任校長,常乾坤為副校長。
爭取儘早開始訓練,培養我們自己的飛行員和航空技術人才,這是黨中央和東北局的意圖,也是常乾坤等同志的光榮任務。但航校訓練需要有個比較穩定的環境,可航校成立後不到半年的時間就搞了兩次大搬家:第一次是1946年4月中旬,在四平戰役吃緊的情況下,航校由通化搬遷到牡丹江。常乾坤召集領導幹部進行緊急動員,決定從空中、地面同時進行轉移。4月20日,常乾坤在通化機場指揮飛機轉移。突然,國民黨空軍15架轟炸機,在戰鬥機的掩護下,轟炸掃射半個小時之久,老航校有7架飛機受損和幾個人受傷。經過全體同志的努力,終於在短短的幾天內,把絕大部分能飛的飛機從空中轉到了牡丹江,不能飛的飛機和器材也陸續搶運到了敦化、延吉等地。5月航校轉移到牡丹江後,朱瑞不再兼任航校領導,常乾坤任校長,王弼為政委。航校的代號從6月1日也改稱“六一部隊”。
在硝煙滾滾的戰爭環境中,創辦航校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當時,國民黨反動派對東北解放區再次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敵人逼得很緊,有向牡丹江一帶進犯的態勢。於是,學校趕快抽出大部分人員搶修東安機場,於1946年11月間,航校又從牡丹江搬到東安。國民黨為了消滅人民航空事業這個剛剛萌芽的嫩苗,經常派飛機偵察、轟炸、掃射,妄圖把人民的航空事業扼殺在襁褓中。航校遷東安不久,國民黨空軍又出動飛機追到東安機場轟炸。為了避免不必要有損失,常乾坤又組織部分飛行人員遷到更偏僻的千鎮。
訓練終於開始了,一連串的難題也擺在常乾坤的面前。要飛機上天,首先要有各種航空技術人才,要有飛行教員,要有教領航、機務、維修、氣象等方方面面的人才。為解決教員和教材問題,常乾坤等校領導確定了飛行教員和機械教員訓練班,由留用日籍人員擔任教員,加緊訓練。常乾坤自己帶頭並動員全校所有懂航空理論和飛行技術的幹部兼任一些課程,並動手編寫教材。
航校建立之初,各方面的技術人員比較複雜,有駕機起義的同志,也有留用的日本人員,以後又從新疆航空隊回來的老紅軍。常乾坤嚴格遵照上級的指示和黨的政策精神,以中國共產黨人的模範行動和胸懷去教育和爭取人,團結人。對駕機起義歸來的同志,常乾坤本着革命不分先後,只要參加革命工作就一律歡迎,使起義歸來的同志一到航校就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例如,劉善本是國民黨空軍第一位駕機起義的飛行員,被任命為老航校副校長。在校長常乾坤的支持和鼓勵下,劉善本積極工作,把自己的技術毫無保留地奉獻給航校的訓練。當時,老航校留用的日本航空技術人員有300多。常乾坤等校領導對這些人以誠相待,尊重他們的人格,鼓勵他們發揮自己的技術專長為航校工作。同時,啓發教育他們認清過去的歷史,將功贖罪。日本航空技術人員,在東北老航校和後建的空軍第7航空學校工作10多年之久,為航校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寺村邦三等16位先生因積勞成疾在中國逝世,安葬在被他們稱為第二故鄉的牡丹江。
常乾坤和東北老航校的建設者們,帶着黨中央的囑咐,以高昂的革命精神,不畏艱難險阻,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克服了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終於在炮火硝煙的戰爭環境裏把航校辦起來了。三年多的時間共培養出各類技術幹部560人。其中飛行班5期126人,機械班4期322人,領航班24人場站等保障人員88人。不少人都成為人民解放軍空軍建設事業中的骨幹力量。 [4] 

常乾坤在軍委航空局工作

1949年初,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淮海戰役三大戰役先後勝利結束,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大部分被解放軍殲滅。人民解放軍即將在全國取得勝利,建立人民空軍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為殲滅殘敵,保衞新中國的需要,黨中央即着手組建軍委航空領導的機構。同年1月,黨中央政治局通過的《目前形勢和黨在1949年的任務》決議中提出:“在1949年及1950年,我們應當爭取組成一支能夠使用的空軍及一支保衞沿海沿江的海軍。”同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為了使黨中央、中央軍委具體瞭解東北航校的建設情況,經劉亞樓兼校長提議,常乾坤、王弼於3月上旬從北平乘汽車到西柏坡向中央首長彙報。走前,按劉亞樓的指示,在北平的航校黨委委員召開專門的會議,集體討論研究向中央彙報的內容。常乾坤、王弼從石家莊回來後,傳達説:“他們到西柏坡時,二中全會還沒有開完。等了幾天後,毛主席、周副主席、朱總司令接見了他們,聽取了彙報。”
當常乾坤等談到東北創辦的這所航校所走過一段艱苦歷程,並取得了很大成績。毛主席興致很濃,聽得入神。即便他有事要出去,暫時離開一下,也要讓常乾坤休息一下,等他回來再講。當常乾坤彙報到航校已經培養出空、地勤人員500多名時,毛主席高興地連聲稱讚説:“了不起!了不起!”周恩來副主席則眉飛色舞地説:我們的學生很不錯嘛!為黨爭了氣,立了功(常乾坤在黃埔軍校學習時,曾是周恩來的學生)。
當彙報到航校現有的飛機裝備和數量時,毛主席詢問:你們現有的飛機,能不能趕上我去重慶談判時坐的那種飛機?常乾坤回答説:現在飛機缺少零備件,都是拆東補西,飛機的安全係數還不是很高。毛主席興奮地説:等着以後我坐你們開的飛機。毛主席還説:“很好,過去在延安辦不到的事,今天辦到了。你們為今後正式建立空軍做了準備工作,培養出了一些種子。”聽了毛主席的講話,瞭解情況的同志想到毛主席在延安時就提到過建立空軍的事,那時有人建議請蘇聯援助飛機,成立航空隊。毛主席説,延安只有碗口那麼大,延安的河水也只有那麼多,飛機要燒汽油,暫時還沒有條件成立空軍。
中央領導同志根據當時的形勢,為了有組織、有領導地接收新解放區的機場、航空設備與國民黨空軍人員,加強航校建設,加速培養航空人員,為創建人民空軍作好準備,決定建立一個全軍性的航空機構。
3月17日,中央軍委即電告4野林彪、羅榮桓、劉亞樓:軍委決定成立航空局,人員由東北航校抽調。19日,軍委又電東北軍區、4野:航空局長望由常乾坤、王弼兩人中選一人擔任,或由常、王二人分擔局長、政委。3月30日,中央軍委任命常乾坤為軍委航空局局長兼老航校副校長、王弼為軍委航空局政委兼老航校副政委。航空局下設作戰教育處,由方槐任處長;航空工程處,由蔣天然任處長,朱火華任政委;民航處,由油江任處長;以及情報科、供給科等機構,暫編60多人。以後,由於航空業務增多,工作範圍的擴大,又增設了政治處、航行管理處、秘書處。全局170餘人,辦公地點在北平的燈市口同福夾道。軍委航空局成立的主要任務是:組織接收國民黨空軍遺留下來的機場、設備,收容其空、地勤人員;組織修復航空工廠,儘早恢復生產;加強機場管理,開闢空中航線;加速培養航空人才,為正式組建人民空軍創造條件。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個全國性的航空管理機構,是人民空軍的雛形。
當時,中共中央機關、中央軍委機關在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的領導下,已於3月25日勝利進駐北平。從此,北平成為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指揮中心。
4月21日,軍委航空局接到中央軍委的通知,説南京李宗仁政府拒絕在《同內和平協定》上簽字。毛主席、朱總司令已於當日發佈向全國進軍的命令,第二、第三野戰軍已於21日晨在西起九江東北的湖口、東至江陰,長達500公里的戰線上,強渡長江成功。軍委向航空局發出指示:由於南京政府拒絕和平解決問題,不存在整編其陸海空的問題了,應立即組織得力幹部隨軍過長江,到寧滬杭和華中地區接管國民黨空軍,準備近日南下。常乾坤和王弼根據中央軍委的指示,討論研究了南下航空接收的幹部名單。
4月23日上午10時,周恩來副主席親自接見南下幹部。常乾坤局長向周副主席介紹了從東北老航校抽調人員的情況後,周恩來副主聽後高興地説:“好嘛!派得力幹部,建立接管機構是很重要的問題。渡江的解放軍進展很快,國民黨軍隊正向上海、杭州方向逃竄,李宗仁也坐飛機走了,解放軍已經兵臨南京城下,估計今明兩日就可完全佔領。你們應儘快到達,爭取被接管的所有人員,物資少受損失。”各航空接收組按軍委航空局的統一部署,在各軍區、野戰軍首長的領導和支持下,接收工作進行的很順利。
國民黨反動派不甘心失敗,於5月4日派遣6架B—24重型轟炸機,對剛剛解放的北平實施空襲。國民黨的空襲給北平人民和黨的領導機關造成嚴重威脅,也給本來就忙碌的軍委航空局帶來沉重的工作壓力。
6月的一天,周恩來副主席在中南海的辦公室召見常乾坤局長。周副主席説:“黨中央決定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保衞工作十分重要,地面的羅瑞卿同志負責,來自空中的,你們能不能出把力呢?”常乾坤局長回答説:“我們可以組織一個能擔負作戰任務的飛行隊!”周副主席非常高興地詢問有多少名能駕機起飛的飛行員?有幾架可用來打仗的飛機?並且問“能否組織起一支可以擔負防空作戰的飛行部隊?”常乾坤局長如實地作了彙報,周副主席聽到後説:“你們回去後擬定一個計劃,向軍委報告。”並且一再囑咐“要爭取時間。”
回到燈市口辦公室後,常乾坤召集軍委航空局全體同志參加討論研究,起草了一個以P—51戰鬥機為主體的防空作戰計劃。常乾坤考慮到東北老航校的情況,主要改動是減少了飛行員和P—51飛機,因為老航校正在進行緊張的飛行改裝訓練,也需要飛行員和飛機。計劃經常乾坤等修改後,於7月7日向中央軍委呈送了在北平成立一支能擔負防空作戰的飛行隊(簡稱南苑航空隊)的請示報告。
得到中央軍委批准後,常乾坤組織軍委航空局從7月31日至8月8日召開了工作會議,專門研究落實周恩來副主席的指示和中央軍委關於組建飛行隊的批示,與會人員都精神振奮。這些從戰爭中過來吃過空中敵人苦頭的人,這些黨過去千方百計利用各種途徑培養出來的航空技術人才,聽説要組建自己的空中作戰部隊時,無不從心眼裏高興!許多人想到自己在東北老航校的努力,不就是為了建立我黨自己的人民空軍嗎?
經過反覆討論,確定飛行隊的組成架構和飛行員的選調方案。確定從各軍區航空處和東北老航校“抽調9架戰鬥機與必要的飛行人員,集中北平訓練一個月,於9月5日起,首先在北平執行防空任務。”“必要時協助陸、海軍解放長山列島。”並確定將這9架飛機“組成一個混合中隊,建制屬華北航空處,作戰指揮統一由軍委航空局負責。”隨即開始調集飛機和空地勤人員,同時決定由徐兆文任飛行隊隊長。後因徐兆文飛行訓練負傷住院,臨時從東北老航校調戰鬥訓練大隊邢海帆代理隊長。經中央軍委批准後,人民解放軍第一個飛行隊,於1949年8月15日在北平南苑機場正式成立,轄4個飛行分隊,1個機械分隊。同年9月5日起正式擔任保衞北平的防空作戰任務。以後,又成立了第4運輸機分隊。
8月下旬的一天,常乾坤局長帶方槐、油江等參加了聶榮臻代總參謀長召集的開國大典準備會議,華北軍區和北平市的有關領導均有人蔘加。會上,聶代總長傳達了黨中央關於開國大典組織羣眾和閲兵的重要指示。隨後,聶代總長詢問航空局能否組織機羣編隊通過天安門上空接受毛主席、朱總司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閲。常乾坤當即作了肯定的回答。聶代總長聽了非常高興,並要求回去後很好地做準備。第二天上午,聶代總長又專門把常乾坤等叫到他的辦公室,詳細地詢問了多少飛機、設備和飛行員?還問有沒有困難?大家表示:“頭一回,沒有經驗。”油江想到上個月,自己接待過蘇聯民航代表團,便説:“蘇聯民航談判代表團團長過去是蘇聯空軍中將,搞過莫斯科紅場閲兵。”聶代總長説:“可以向他們請教,向他們學習。”聶代總長最後説:“你們先搞個計劃出來,過兩三天再來向我講一下。”
在常乾坤的領導和組織下,航空局經過兩個晝夜的編排、演算,將計劃草擬好,第三天的下午到聶代總長辦公室彙報。聶代總長看到後高興地説:“好!我們有飛機參加開國大典,給大典增加盛況。你們要抓緊時間很好地組織訓練。”最後,聶代總長加重語氣強調:“空中編隊受閲,保證安全是最重要的,一定要保證受閲全過程的安全。”當晚,常乾坤在航空局召開緊急會議,局機關、華北航空處、南苑飛行隊和有關保障單位的領導參加了會議。常局長傳達了聶代總長的重要指示,以及受閲飛行的計劃安排。到會同志以極其興奮的心情,進行了熱烈的討論,重點是討論了保證飛行安全和多機種的編隊協同等問題。特別是離開國大典只有20多天,時間緊,任務重。大家對多機種共用南苑機場一條跑道的全日訓練安排和每個飛行日的計劃,訓練的組織指揮工作等,都提出了不少合理的意見。最後,常局長在會上明確了各項工作的分工,要求大家把全部精力集中到完成受閲任務一來。常乾坤説:“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閲,接受毛主席的檢閲,一點都不能馬虎,一定要百分之百的順利完成任務。”,為此,常乾坤帶着受閲飛行中的各種問題,深入羣眾進行可行性研究。為了檢驗飛行效果,事先要進行空中照相。那時,空中照相設備差,第一次沒有成功,大家有些灰心,常乾坤就多鼓勵。第二次照相獲得成功後,常乾坤就趕到機場與大家共享成功的喜悦。
那時,人民空軍還未能正式成立,要進行這樣大規模的空中受閲,從組織領導上來説困難是可想而知的。首先是受閲使用的飛機全是從國民黨空軍那裏繳獲過來或是起義歸來的。飛行員雖然是以飛行隊的為主,但飛行隊剛剛成立,大多數人是從國民黨空軍駕機起義或國民黨中的中共地下黨組織過來的,中國共產黨自己培養的飛行員只有方槐安志敏林虎、孟進、姚俊、王洪智、王恩澤等。按空中受閲的需要,在飛行技術上要過硬,在政治上也要純潔,因為稍有差錯就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這一點是航空局領導考慮最多,也是承擔最大的關鍵問題。常乾坤作為具體領導負責的軍委航空局長,為圓滿完成受閲飛行任務廢寢忘食,費盡了心血。
在組織飛行訓練中,常乾坤要求各分隊嚴格編隊隊形訓練。他親自主持機羣編隊長機在地面進行沙盤作業,把飛機按空中規定的間隔、距離擺好,組織飛行員反覆觀看,牢記長機在自己風擋玻璃上的投影與位置,並掌握判斷偏差和修正的要領。然後,反覆進行空中演練和預演。為了使整個機羣在天安門上空便於中央首長觀看,達到最佳的效果,常乾坤親自登上天安門城樓實地觀看確定飛行航線。經過預演,常乾坤覺得航線偏北則太靠近天安門,觀看者仰頭太厲害,不便觀看,甚至於會被天安門城樓的大屋頂擋住視線而看不到飛機;航線偏南則起不到與地面通過的裝甲部隊協調一致,達不到檢閲指揮部的要求。所以,機羣必須保證在金水橋以南,南紅牆(當時天安門對面長安街南面有一道紅牆)以北通過,西面對正復興門才是最好的航線位置。
10月1日,凌晨5點,南苑飛行隊的受閲飛行員就進入了機場的各個工作崗位,擔任戰鬥值班的飛行員已做好了隨時升空的準備。常乾坤、油江處長等進入天安門城樓下的大會總指揮部,對受閲部隊和各項保障工作做了受閲前的最後檢查。16時,受閲指揮部通過常乾坤給油江下達起飛命令,油江立即通過設在華北航空處對空無線電指揮室,通知南苑飛行隊受閲飛行梯隊起飛。常乾坤人在天安門城樓,心繫受閲飛機,直到受閲任務的圓滿完成其心情才輕鬆下來。晚上,常乾坤又率受閲飛行員參加黨和國家領導人舉行的國宴。
此外,在常乾坤局長的精心組織安排下,航空局設計製造了人民空軍的機徵、軍徵,報經中央軍委批准,於開國大典當日實行。同時,儘快恢復了航空工廠的生產,修復40多個機場,開闢北京——長春、北京——上海等空中航線。
1949年11月1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正式成立。中共中央軍委任命常乾坤為空軍副司令員兼訓練部長。常乾坤在東北老航校接到任命的電報時,心情非常激動。常乾坤立即給劉亞樓司令員覆電説:“我願誠心誠意地協助您,兢兢業業地為中國人民空軍而努!”在人民空軍的創建中,常乾坤在空軍的軍事訓練、院校建設、科學研究、武器裝備及民航事業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貢獻。 [4] 

常乾坤抗美援朝——中朝聯合空軍的副司令員

常乾坤 常乾坤
抗美援朝初期,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決定空軍參戰。空軍參戰後,同朝鮮人民空軍並肩作戰,需要統一指揮。1951年1月7日,軍委副主席周恩來致電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首相金日成,提議按照聯合司令部的組織原則,成立中朝空軍的聯合集團軍司令部。金日成同意這一提議。1月10日,空軍黨委遵照中央軍委關於成立聯合空軍集團軍司令部的指示,確定由常乾坤提出聯合集團軍司令部所需各種人員的編制。1月16日,空軍黨委又研究了集團軍幹部配備,並決定由常乾坤立即着手籌組指揮所。1月28日,常乾坤率領新組成的前線指揮所60餘人,由北京啓程赴朝。2月5日到達平壤以北之君子裏,後在三神炭礦建立了指揮所。3月15日中朝聯合空軍正式成立,隸屬於中國人民志願軍。1951年3月30日,中央軍委授權中國人民志願軍任命劉震為中朝聯合空軍司令員,王璉(朝方)、常乾坤兼任副司令員,常乾坤分工負責在朝鮮境內修建機場和籌措作戰物資。
為儘快做好空軍參戰的準備工作,上級要求在短期內修好幾個噴氣式機場和土跑道機場,並籌備足夠的作戰物資。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嚴肅地對常乾坤説:“如果按時完成任務,第一個得勳章的是你,如果完不成任務,第一個殺頭的也是你。”常乾坤深感責任重大。他帶領中朝聯合空軍後勤部部長楊尚儒、政委李雪炎等人親自選點,組織技術人員精心設計。他還親自到朝鮮政府聯繫,請求派民工修機場,朝鮮政府發動了數萬羣眾同中國人民志願軍一起搶修機場。經過中朝軍民的共同努力,終於在1951年9月以前,共修好6個噴氣機機場和10餘個土跑道機場。後來又翻修了一批機場。與此同時,常乾坤還組織修建了一批倉庫,儲備了大量軍用物資。
常乾坤在朝鮮期間,同大家一樣住山洞,吃炒麪,生活十分艱苦。美機經常來轟炸掃射,有一次把他們住的山洞炸塌了,封住了出口。在這十分危急的情況下,幸好電話線沒斷,打電話通知別的山洞,才把他們搶救出來。他的工作和作風得到朝鮮同志的好評,被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授予“自由獨立”勳章。 [7] 

常乾坤建設人民空軍

1953年8月,中共中央軍委任命常乾坤為空軍第二副司令員兼軍事學校部部長。那時蘇聯專家逐步撤走,是新中國開始自辦航校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是整頓、消化從蘇聯專家那裏學來的東西。主要措施是,把原來的既訓練飛行人員,也訓練地勤人員的綜合性學校,分建為單一的飛行航校和地勤航校。常乾坤帶領軍校部的同志,按照空軍黨委的要求,紮紮實實地做了四項工作:第一,組織實施分校工作。將10所航校分成7所培養空勤人員、3所培養地勤人員的航校。後來,經中央軍委批准,又先後於1954年成立第12航校,1956年成立第13航校,1957年成立專門為民航培訓飛行人員和其他幹部的第14航校,使空軍各類航空技術人員的培訓成龍配套,形成不同層次的網絡。第二,努力提高航校的教學質量。組織人員再次修改了教學制度、飛行訓練提綱及教學大綱,統一編寫了教材,並制定了5年的訓練計劃。第三,1954年籌備召開了第一次教學代表會議,系統地總結了航校的教學經驗,還宣揚了模範飛行教員邵長源、徐慶春等先進事蹟,推廣了他們的教學經驗,對提高航校的教學質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第四,建立預科教育制度,規定學員進入航校以前,先經過預科學校訓練,從而進一步保證了學員的質量,使航校能集中進行專科教育,對加速培養飛行員起到了重要作用。
1958年9月,常乾坤兼任空軍學院副院長。建學院時,他親自選點,精心組織施工,較快地完成了該院的基建任務。1959年1月,空軍根據中共中央軍委關於編寫出適合我軍情況和需要的條令、條例的指示,召開了各軍區空軍黨委書記會議,作出廣泛發動羣眾,認真組織力量,切實地編寫自己的條令、條例的決定,併成立了空軍黨委條令編審委員會。同年11月,空軍黨委決定成立空軍條令教材編審小組,常乾坤是三人編審小組成員之一。到1965年8月,空軍共編寫出各種條令、條例、教材、操典、大綱、教範、教科書、技術原理等306本,常乾坤參加了大部分條令、條例、教範、教材的審查工作。這批條令、教材,對空軍建設起了重要作用。
1960年9月,常乾坤任空軍工程學院院長、政委,主要是組織領導學院的籌建工作。空軍工程學院的地址定在陝西省西安市,是以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航空係為基礎組建的。但該院航空系的師資已經轉移到西北工業大學去了。常乾坤不僅要考慮學院的基建,還要準備籌組教學人才問題。為了建好這個學院,他親自到哈爾濱工程學院去研究學院組建的有關問題。在學院修建過程中多次出現資金、材料短缺,甚至停工待料,常乾坤及時請示、報告黨委和有關領導給予解決。
為了推動空軍的科研工作,1959年1月30日,常乾坤負責籌備召開了空軍第一次科研工作會議。這次會議明確了空軍的科研重點應放在對新武器裝備的研究提出建議和要求,研究使用新武器的戰術,改進維護修理,延長使用壽命等方面。各研究所按照這一重點,結合空軍作戰、訓練開展研究。航空技術裝備研究所首先取得了成果。他們研究改裝了米格—17飛機,1959年5月29日夜,用這種改裝的飛機將國民黨空軍竄犯大陸的一架B—17型飛機擊落。
隨着我軍航空工業的發展,為扭轉空軍部隊使用外國武器裝備的局面,在國務院、中共中央軍委的領導下,航空工業部門對飛機由修理轉為製造,由仿製轉為自行研製。空軍作為使用單位,科研部門要和航空工業部門共同擬定研製規劃,組織鑑定定型,並承擔試飛等一系列工作。1962成立了航空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常乾坤任副主任委員。到1966年5月,常乾坤先後組織參與了對國產初教—5、殲—5、運—5、直—5、初教—6、殲—6、殲—7等型飛機的試製和研討工作,均獲得成功。
在劉亞樓、常乾坤等空軍首長領導和組織下,空軍科研部門和部隊還參加了我國發展核武器工作,圓滿地完成了產品運輸、煙雲取樣、劑量偵測、空中攝影以及進入沾染區觀察爆炸效果等任務。
一級解放勳章
一級解放勳章(3張)
1971年4月,常乾坤感到身體不適,但仍堅持工作。後來,他準備出差去研究殲—8飛機定型時,患重病,經醫院治療無效,於1973年5月20日不幸在北京逝世,終年69歲。常乾坤在病危時還念念不忘殲—8飛機,他為人民空軍的建設奮鬥到了生命的盡頭。 [8] 
參考資料
  • 1.    常乾坤 
  • 2.    常乾坤:人民空軍的重要奠基人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06-24]
  • 3.    常乾坤圖片來源  .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8-09]
  • 4.    蕭邦振等著,飛過天安門 尋訪新中國開國大典受閲飛行人員,解放軍出版社,2006.06,第325-339頁
  • 5.    蕭邦振等著,飛過天安門 尋訪新中國開國大典受閲飛行人員,解放軍出版社,2006.06,第327頁
  • 6.    蕭邦振等著,飛過天安門 尋訪新中國開國大典受閲飛行人員,解放軍出版社,2006.06,第330頁
  • 7.    王淇,陳志凌主編;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編. 中共黨史人物傳 第51卷[M]. 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1994.05. 第220-222頁.
  • 8.    王淇,陳志凌主編;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編. 中共黨史人物傳 第51卷[M]. 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1994.05. 第222-2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