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帷帽

鎖定
帷帽最開始的樣式叫冪籬,一般用皂紗(黑紗)製成,四周有一寬檐,檐下制有下垂的絲網或薄絹,其長到頸部,以作掩面,至隋唐把四周的垂網改短,亦稱“淺露”。
中文名
帷帽
拼    音
wéi mào 
演    變
冪籬
起    源
唐代永徽年間

目錄

帷帽簡介

北朝至唐初,宮女及貴族婦女出門均戴羃䍦,全身障蔽,唐朝永徽以後,羃䍦漸為帷帽替代。帷帽,遮蔽頭臉面並及於頸的帽子。其形狀似圓籤,周圍垂以半透明的薄衫細網至頸,並加飾珠翠以遮蔽其面,幾經興絕,至宋代又重新流行。客家婦女所用涼帽,當是從帷帽沿襲演變而來, [2]  客家涼帽是廣東省省級非遺項目。 [4] 
帷帽
帷帽(3張)
據説昭君出塞戴帷帽,亦名昭君帽,據記載帷帽為晉代所創,宋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已經指出,但閻立本所創的昭君出塞影響很大,因而歷代也錯稱為昭君帽,一直延續至今。唐代永徽年間婦女戴起了“帷帽”。式樣為一種高頂寬檐笠帽,在帽檐一週帶上薄而透的面紗。

帷帽特點

羃䍦在初唐流行不久,被穿戴更為方便的帷帽所取代。從李治(唐高宗)當皇帝的永徽年間開始,女性出行多選擇戴帷帽,到李治的皇后武則天改朝主政時,帷帽大流行。 [1] 
宋朝喜歡戴“帷帽”,《事物紀原》:“以障風塵,為遠行之服”。
帷帽應該是受到羃䍦的啓發,由已成熟的圍帽變異而來,這是用藤席編成,帽檐裝上一圈紗網的帽子。女子外出時戴上可起到障蔽的作用,比穿戴羃䍦省事好看。
宋高承《事物紀原》卷三“冠冕首飾帷帽部·帷帽”條稱:“今世士人,往往用皂紗若青,全幅連綴於油帽或氊笠之前,以障風塵,為遠行之服,蓋本此。”
由於帷帽變薄,不只冬天可戴,夏天也能用,可遮陽擋雨避蚊蟲。帷帽在隋代時便已出現,初唐著名畫家閻立本創作《昭君出塞圖》時,可能考慮到北方風沙大,特給王昭君加了一頂帷帽。結果,不少人指出這是敗筆,因為西漢時並無帷帽。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便稱:“閻令公畫昭君,已著幃帽。殊不知木劍創於晉代,幃(帷)帽興於國朝。”
帷帽與羃䍦的不同之處,是帷帽垂下來的紗網較短,只到頸部,並不像羃䍦那樣遮蔽面積大。所以,相比於羃䍦的嚴實包裹,帷帽則“施裙,及頸,頗為淺露”,這在現代看來是很性感的設計。
但保守的古人認為,女性戴帷帽粉頸裸露不太適宜,帷帽因此一度偏廢。不過,由於時尚女王的武則天不反對,她當皇帝后帷帽很快成為流行款,受到當時“公私婦人”歡迎。此即《舊唐書·輿服志》所謂:“則天之後,帷帽大行,羃䍦漸息。”
由於帷帽有良好的蔽面功能,到強調禮教的宋朝,帷帽再度流行。司馬光《涑水家儀》中便重申先秦人的要求:“婦人有故身出,必擁蔽其面。男僕非有繕修及有大故,不入中門。入中門,婦人必避之。不可避,亦必以袖遮其面。” [1] 

帷帽演化

客家涼帽 客家涼帽 [3]
客家涼帽是廣東省省級非遺項目。 [4]  客家婦女所用涼帽,當是從帷帽沿襲演變而來。客家婦女喜戴涼帽,是有特定歷史原因的:受儒家思想薰陶的客家婦女,在中原時是處於深閨之中的,南遷後,迫於生計而拋頭露面這樣,既可遮面,又便於勞作的涼帽便應運而生,可謂兩全其美,如道光《定南廳志風俗》卷六載:”上下內外之別最嚴謹,婦出入必須戴帽檐,不露面首”。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