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帶紋條鰨

鎖定
帶紋條鰨(學名:Zebrias zebra)是鰨科、條鰨屬魚類。體長橢圓形,甚側扁;兩眼均位頭之右側,兩眼相鄰,無黑褐短觸鬚,眼間隔處有鱗片。前鼻管單一,達下眼前緣之後。口小;吻圓鈍;上下頜眼側無齒,盲側具絨毛狀細齒;齶骨無齒。鰓膜與峽部分離。體兩側皆被櫛鱗;側線單一,幾成直線,側線被圓鱗。背鰭與臀鰭鰭條均不分枝,尾鰭完全與背﹑臀鰭相連;盲側無胸鰭或不發達,眼側具胸鰭,鰓膜與胸鰭上半部鰭條相連,胸鰭不分支。眼側體黃褐色,由頭至尾有12對黑褐環帶或20~23條橫帶;尾鰭為黑褐色,有白斑點。
帶紋條鰨為熱帶和暖温帶近海小型底層魚類。常棲息於泥沙底質的海底。主要攝食多毛類、甲殼類、端足類等小型動物。分佈於印度洋至西太平洋,西到印度,南到澳大利亞,北到朝鮮半島及日本等海域。在中國分佈於南海、東海、黃海、渤海各海區。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拉丁學名
Zebrias zebr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鰈形目
鰨科
條鰨屬
帶紋條鰨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Bloch,1787
中文名
帶紋條鰨
外文名
Blendbanded Sole

帶紋條鰨形態特徵

帶紋條鰨成魚

背鰭74~97;臀鰭63~85;胸鰭7~10;腹鰭4;尾鰭16~18。側線鱗8~10+90~124;鰓耙0~3+4~30。椎骨9~10+39~46=48~54(解剖4尾,X光照片一尾)。(Ochiai,1963為44~46或51~52,腹椎為8)。 [3] 
體長為體高2.6~3.1倍,為頭長5.5~6.9倍。頭長為吻長3.8~5倍,為眼徑4.4~5.6倍,為眼間隔8~15.8倍,為最長背鰭條1~1.3倍,為右胸鰭長1.1~3.4倍,為右腹鰭長2.7~4.1倍,為尾鰭長0.9~1.1倍。 [3] 
帶紋條鰨
帶紋條鰨(6張)
體長舌狀,很側扁。頭鈍短,高大於長。眼間隔有鱗。右側前鼻孔管狀,不達下眼;後鼻孔位下眼前緣凹內,周緣微凸。左側前鼻孔小孔狀,位上頜中部稍前上方;後鼻孔位上頜後端上方,較高,短管狀。口歪形,前位,右口角略不達下眼中央下方,左側兩頜後端較寬厚。僅兩頜左側有絨狀小牙。唇無突起。鰓耙細小突起狀。鰓孔側下位。 [3] 
頭體兩側被小櫛鱗;右側鱗後緣長刺不及鱗前緣到刺後端的1/3;頭左側鱗有些為絨毛狀;側線鱗為埋入皮下的小圓鱗;除左胸鰭外各鰭有鱗。兩側側線側中位,直線形;右側頭部有顳上枝呈弧狀,彎到背鰭基前端附近。
背鰭始於上眼上緣正前方吻端;前端鰭膜肥厚;鰭條分枝,後方鰭條最長,後端與尾鰭完全相連。臀鰭始於鰓孔後端下方,形似背鰭。右胸鰭鐮刀狀,上緣有膜連鰓蓋膜上端;左胸鰭寬短,至多等於眼徑。右腹鰭始於鰓峽後端稍後方,鰭基較長、低,最後鰭條以膜連生殖突,第2鰭條最長。尾鰭後端圓形。 [3] 
頭體右側淡黃褐色,有11~12對黑褐色橫帶狀紋,紋中央細黃紋狀,第2對位眼部稍後,第3對位頭後端前後,第12對位尾鰭基附近且常不明顯;橫紋上下端伸入背、臀鰭。 [3] 
背、臀鰭與體色相似而外緣淡黃白色,稍內似一列黑斑狀;右胸鰭前段中央灰黃色,上下緣及後部黑褐色;尾鰭黑褐色,中段有黃色橫斑,後段有圓黃斑,後緣淡黃。左側頭體黃白色或白色;鰭淡黃,僅奇鰭外緣稍內側黑褐色,背、臀鰭前部有一行小褐斑。體色有2型:①帶紋間距大於眼徑,②帶紋間距小於眼徑。腸有2.5個環彎,長約為體長1.2倍,約伸達第11脈棘右側。右腎達第2脈棘右側,左腎達第4~6脈棘左側。卵巢長,兩端較尖;右卵巢達第26脈棘右側,左卵巢達第24脈棘左側。鰓腔與腹腔膜黑褐色。第1~2腹椎髓棘扁板狀,後5腹椎有腎脈棘,最後腎脈棘較第一脈棘稍細短。第一間脈棘長弧狀,連第2~6間脈棘。 [3] 

帶紋條鰨幼魚

初孵仔魚全長3.47毫米,肌節10+42,卵黃囊佔仔魚全長1/2以上,黃色素特別多,體佈滿黃、黑色素,整個卵黃囊上散佈黃、黑色素。2天仔魚全長4.09毫米,吻端超過卵黃囊,腸管形成但未問外開口,肛門前肌節12~13對,背鰭褶前端有1色素叢和腦部色素相連,背、臀鰭褶基部形成1~2個明顯峯狀色素叢。孵化後3天仔魚,全長4.12毫米,口已初開,鰾泡出現,體側黃色素細胞較前增大,鰭褶上的峯狀色素叢更為明顯。孵化後5天的後期仔魚,長4.46毫米,眼睛滿布黑色素,上、下頜骨開始形成,卵黃囊全部吸收,肛門已開口體外。 [4] 
孵化後14天稚魚,全長8.10毫米,身體各部迅速加寬腹部很大,背、臀鰭鰭條形成,全身佈滿黃色素。孵化後17天稚魚,全長8.50毫米,左眼位置巳開始向上移動,頭頂部下陷。孵化後18天稚魚,全長10.40毫米,頭頂形成一深凹,左眼從凹陷底部上升到頭頂,腹鰭出現,尾鰭鰭條形成,肛門前移至胸鰭下方,有眼側出現4條銀色窄橫帶。孵化後20天稚魚,全長12.30毫米,左眼已轉過頭頂,背鰭前端突出呈三角形,頭頂輪廓呈弧形圓突,有眼側具11條褐色橫帶,橫帶間呈銀灰色,無眼側具分散的星狀黑色素。 [4] 
孵化後33天稚魚,餘長14.40毫米,左眼已完全轉到右邊,背鰭前部突起與眼部和吻部完全癒合側線開始出現,各鰭鰭條均已完全發育,有眼側具16條深棕色橫帶,尾部出現不規則黃色花斑,無眼側具分散的星狀黑色素。約孵化後2個月幼魚全長34毫米,體兩側鱗片完全長成,但鱗片後部尚無短棘,鰾已退化。約月的幼魚,全長50毫米,外形及色索已基本和成魚相同,兩側鱗片均已長成櫛鱗。 [4] 

帶紋條鰨近種區別

該種的近似種有蛾眉條鰨Zebrias quagga)、日本條鰨Zebrias japonicus)、纓鱗條鰨Zebrias crossolepis)和角鰨Aesopiacornuta)。共同特徵:第一背鰭條不特別突出,兩眼無指狀皮突起,尾鰭上下緣前半部與背鰭和臀鰭相連。 [4] 
  1. 蛾眉條鰨:兩眼各有1指狀皮突起。 [4] 
  2. 帶紋條鰨:尾鰭上下緣完全與背鰭和臀鰭相連。 [4] 
  3. 日本條鰨:尾鰭後半部有黃色縱紋;眼間隔有鱗;側線鱗7+83~99。 [4] 
  4. 纓鱗條鰨:尾鰭後半部有黃色圓斑;眼間隔常無鱗;側線鱗5~6+65~75。 [4] 
  5. 角鰨:第一背鰭條很粗長突出。 [4] 

帶紋條鰨生活習性

帶紋條鰨為熱帶和暖温帶近海小型底層魚類。常棲息於泥沙底質的海底。在近岸淺海產卵,分散索餌在11~12月離岸向深水移動越冬。主要攝食多毛類、甲殼類、端足類等小型動物。 [4] 

帶紋條鰨分佈範圍

分佈於印度洋至西太平洋,西到印度,南到澳大利亞,北到朝鮮半島及日本等海域。在中國分佈於南海、東海、黃海、渤海各海區。 [3]  [5-6] 
帶紋條鰨分佈圖 帶紋條鰨分佈圖

帶紋條鰨繁殖方式

3齡性成熟,絕對懷卵量11200~87692粒,平均37683粒,黃海膠州灣體長198~270毫米,絕對懷卵重8090~95060粒;黃海0.6~11萬粒。 [6]  中國黃海生殖期為5~6月,水温為16~25℃。卵分離浮性,球形,卵膜有較大的六角形網紋,各個邊緣均有隆起,呈蜂窩狀,對角距為0.17~0.20毫米。卵徑變化範圍為1.42~1.69毫米。油球透明無色,有10~60個。卵黃均勻,無色透明。卵黃周隙小。早期卵子無色素細胞,當胚環外包1/2以後,胚盾胚環和卵黃囊上開始出現細點狀黃、黑色素,但以胚盾兩側及附近卵黃囊上較明顯。外包達2/3,黃、黑色素較前增多。原口接近關閉時,黃色素主要分佈在胚體兩側,而黑色素則以胚體背部為主。原關閉胚體形成時,色素更為增多,以胚體兩側最為密集。胚體環繞卵黃囊2/3時,黃色素細胞增大,背、臀鰭褶上出現黃、黑色素。 [4] 
當外胚環包超過1/2以後,胚盾後半部開始出現2對肌擴,視囊形成,神經管前端膨大。外包達2/3時,胚盾具6對肌節,柯氏泡出現神經管前端顯著膨大。原口近關閉時,肌節8對,克氏泡消失,視囊清晰,油球大多集中原口附近。原口關閉胚體形成,具肌節12對,胸鰭芽出現。尾芽佔體長1/5時,肌節27~28對,神經管分化成前、中、後腦。胚體環繞卵黃囊2/3時,視囊、聽囊和腦家明顯,胸鰭芽增大,背、臀鰭褶更清楚。胚體環繞卵黃囊4/5時,已近孵化。 [4] 

帶紋條鰨主要價值

帶紋條鰨是次要經濟魚類,產量不多,可供食用。 [6]  通常以底拖網捕獲,以生鮮或幹漬利用之。 [5] 
參考資料
  • 1.    Zebrias zebra  .台灣魚類資料庫[引用日期2020-03-21]
  • 2.    Zebrias zebra (Bloch, 1787)  .biolib[引用日期2020-03-22]
  • 3.    帶紋條鰨  .國家動物標本資源庫[引用日期2020-03-22]
  • 4.    莊平等編著,長江口魚類,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10,第380-383頁
  • 5.    Zebrias zebra  .台灣魚類資料庫[引用日期2020-03-22]
  • 6.    李明德編著,中國經濟魚類生態學,天津科技翻譯出版社,2005.05,第2362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