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帬(讀音:qún)是一個漢語漢字,部首為巾部,裙的異體字。
中文名
拼    音
qún
部    首
五    筆
VTKH 
倉    頡
XSRLB
筆    順
5113251252 
總筆畫
10
統一漢字
U+5E2C
UniCode
CJK
四角號碼
17227 
注    音
ㄑㄩㄣˊ

基本字義

羣的異體字。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韻會》《正韻》渠雲切《集韻》衢雲切,𠀤音羣。《説文》下裳也。《釋名》下帬也。連接裾幅也。
緣帬,帬施緣也。《急就篇注》帬,下裳也。一名帔,一名襬。
《廣雅》繞袊,帔,帬也。《揚子·方言》𨻰魏之閒謂帬為帔,繞袊謂之帬。
《韻會》中帬,親身衣也。《前漢·石奮傳》取親中帬廁牏,身自澣灑。《注》師古曰:中帬,若今中衣也。 [1] 

説文解字

下裳也。從巾君聲。裠,帬或從衣。渠雲切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