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師永剛

鎖定
師永剛,1975年出生,曾從軍十五載,現為香港鳳凰週刊雜誌社執行主編,作家,圖書策劃人,媒體研究人。出版有無國界病人 [3]  。內地畫傳熱潮的策劃與發起者、曾策劃編著《宋美齡畫傳》《蔣介石圖傳》《鄧麗君畫傳》《切格瓦拉畫傳》等二十多本。另有研究鳳凰衞視的專著《解密鳳凰》、研究《讀者》雜誌的《解密讀者》、研究美國花花公子雜誌的《兔子先生》與美國《時代》週刊的傳記《中國時代》等。現為南京大學等數所大學客座教授。
中文名
師永剛
出生日期
1975年
職    業
主編作家策劃人
主要成就
內地畫傳熱潮的策劃與發起者、曾策劃編著《宋美齡畫傳等
代表作品
最後的騎兵
特殊經歷
從軍十五載
性    別

師永剛人物簡介

師永剛,男,現為香港鳳凰週刊雜誌社執行主編。2008年被聘為南京大學等數所院校客座教授。出版有無國界病人 [3]  等。

師永剛人物作品

師永剛圖書策劃

曾策劃編著的《宋美齡畫傳》《蔣介石圖傳》《鄧麗君畫傳》《切·格瓦拉畫傳》《三毛私家相冊》《鄧麗君私家相冊》《雷鋒1940—1962》《紅軍1934-1936》等叢書在中國掀起畫傳熱潮,發行總量達上百萬套。他研究鳳凰衞視的專著《解密鳳凰》成為媒體焦點,研究《讀者》雜誌的專著,先後以《讀者時代》《讀者傳奇》圖文版、《讀者故事雜誌版》《解密讀者》四個版本發行,創下媒體研究專著發行超過30多萬套的全新紀錄。策畫出版了《向前進,王寶強自傳》等數十本暢銷書。

師永剛長篇小説

出版長篇小説,如《天蒼茫》《西北望》和詩集《仰望靈魂》等十多部。其中《天蒼茫》更被改編成十九集電視連續劇《最後的騎兵》在央視播出。長篇小説《迷失的兵城》即將改為電影。

師永剛活動報道

曾參與CCTV1999澳門迴歸直播現場報道、六集電視紀錄片《西北望》的撰稿工作。

師永剛主編圖書

由其擔任主編的明報月刊四十年精品文叢一套金庸散文集\中國戲劇大師命運\四海紅樓上下兩卷\大家等九本,再掀起新一輪閲讀熱潮。
2008年出版的博物館館書《國人到此,低頭致敬》,開拓創新了博物館的表達方式。2009年,與鄒明合編出版新書《中國時代(上、下)》。

師永剛電視連續劇

《最後的騎兵》:騎兵第1連是一支有着傳奇般歷史的英雄連隊,在戰爭年代立下過赫赫戰功。它曾經是騎兵第1師的驕傲,無論是在戰場上還是在和平年代裏,都曾經贏得過無數喝彩。不過隨着軍隊的現代化,騎兵漸漸被視為落伍,日益成為一種將要淘汰的兵種。在軍隊的一次次整編中,騎兵師消失了,騎兵團也消失了,騎兵第1連成了廣袤的山南草原上僅剩下的最後一支騎兵部隊。然而整編還在進行,騎兵第1連的裁撤差不多隻是時間問題了。
最後的騎兵 最後的騎兵
連長常問天出身於騎兵世家,機敏卻又質樸,喜怒形於色,對騎兵有着刻骨銘心的眷戀。他堅信騎兵沒有過時,並竭盡所能地為此進行着不懈的努力。一匹“天馬”在草原上的出現給常問天帶來了更強的使命感,進一步堅定了他重造騎兵的雄心,他決心要用實際行動打破關於他自己和“天馬”都是“生不逢時”的箴語。然而,一切努力都是徒勞,騎兵第1連的鐵蹄聲,似乎已註定成為山南草原上的絕響。在等待命令的日子裏,常問天不顧指導員孔越華的強烈反對,又把秋季演練的高潮帶進了騎兵第1連。撤消騎兵連的命令傳到野營地域,與此同時,強大的寒潮裹挾着沙塵暴提前到來,騎兵第1連像雪花一樣在狂風中飄忽。全連表現出了超常的素質,在“天馬”的帶領下,雖歷經艱險,卻全身而退。當幾個被公安機關通緝的盜獵者企圖越境時,常問天用他的鮮血和生命,捍衞了界碑的尊嚴。
指導員孔越華是一名現代知識型軍官,他頭腦清醒,明瞭大局,在調入騎兵第1連時,他已經肩負了隨時準備撤消這個連隊的使命。然而透過常問天剛硬的外表,孔越華看到了他的孤獨和傷感。面對着生龍活虎般的騎兵和沉湎在騎兵想象中的常問天,孔越華深感兩難。他努力團結全連官兵,完成了在撤消前穩定連隊和撤消後的善後等任務。
本劇通過一個騎兵連和一羣騎兵的經歷,表現在軍隊現代化進程中,騎兵最終退出軍事舞台這樣一個歷史性的事件。作為昔日最為強盛的一個兵種,騎兵的消亡既是歷史的必然,又具在慷慨悲壯的色彩。這也是當代軍人必有為軍事現代化會出的代價之一。退出軍事舞台的騎兵們同樣為軍隊的現代化作出了貢獻,付出了代價。

師永剛人物經歷

1975年,出生
2015年,領投樂錢(北京樂錢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王煒)農業項目。 [1-2] 

師永剛人物故事

師永剛,生於上世紀70年代初,香港鳳凰週刊雜誌社執行主編,作家,圖書策劃人。《世紀華人畫傳叢書》的策劃與發起者,曾策劃編著《宋美齡畫傳》《蔣介石圖傳》《切·格瓦拉畫傳》等,另有研究《讀者》雜誌的專著(《解密〈讀者〉》等四冊),以及博物館館書《國人到此,低頭致敬》等著作。
對於師永剛而言,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私人閲讀,有一個十分清晰的路線。從《讀者》《讀書》,再到後來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威廉·曼徹斯特《光榮與夢想》、茨威格的《人類羣星閃耀時》,這兩本雜誌、三本書,是那個十年給師永剛留下最深閲讀體驗的書。“它們,都曾經默默塑造過我的精神形狀。”師永剛説。
師永剛年少時,就是《讀者》的讀者,他曾在一期《讀者》上看到黃亮亮的高原圖片,便開始了對這個地方非常向往。當他被選拔入伍、坐着三天三夜的火車到達蘭州、並駐紮在黃河邊上時,竟發現《讀者》的編輯部也在黃河邊,這個巧合曾經讓他興奮不已
師永剛説,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其實是《讀者》辦得最好的時期,説成“人手一冊”也不為過。這本刊物的讀者羣讓人目炫,從中學生、到作家、到學者,幾乎涵蓋了各種階層,形成一個很有趣的現象。《讀者》宗教般的、莊重的、真誠的、優美的文字,符合了人們對於心靈制高點“真、善、美”的追求。
而這十年,也是另一本雜誌《讀書》輝煌的時期,對師永剛而言,《讀書》具有思想啓蒙的作用,在那個時期塑造了他的思想。《讀者》塑造人的心靈,而《讀書》則塑造人的思想。
不過,師永剛説,現在這兩本雜誌自己已經都不看了。“那個時代,他們是啓蒙者、引領者,我們只能看到他們的背影,所以就心甘情願地追隨着他們。可是這麼多年來,他們似乎仍然停留在原地,人們的閲讀體驗卻走得很快,漸漸的,就走到他們前面去了,他們也因此失去了原來擁有的精神領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