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帛遠

鎖定
帛遠(約253-305),字法祖,本姓萬氏,河內(指今河南黃河以北地區)人。他的父親威達,以博學儒士而知名於世。州府徵召他入仕,皆不赴命。法祖少年時就萌生了悟道之心,啓請父親,允許他出家,言辭懇切,父親不能改變他的志向,於是法祖出家為僧。法祖才思敏捷,聰明絕倫,每天能誦經八九千言,研究大乘佛經,細緻入微。世俗社會的古代典籍,也多有獵涉。曾在長安建築佛寺,以講論研習佛經為業。晉惠帝(公元290年一306年在位)末年,太宰河間王禺頁鎮守關中,對法祖虛心敬重,待之以師友之禮,每到閒辰靖夜之時,兩人常在一起談論道德。約305年,被秦州刺史張輔所殺。
中文名
帛遠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約253
逝世日期
約305
職    業
和尚
出生地
河內郡。今河南省武陟縣
信    仰
佛教

帛遠帛遠簡介

帛遠 帛遠
當時羣雄爭鬥,干戈四起,法祖就想潛跡於隴山以西地區,以保持自己正確的操行。正值張輔擔任秦州刺史,鎮守隴上,法祖就與張輔同行。因法祖的名望和德行,眾望所歸,張輔就想讓法祖離教返俗,當他的僚佐。但是法祖信仰佛教的志向是不可改變的,因此兩人結下怨恨。先前有個秦州人,名叫管番,因宗教信仰不同,多次與法祖辯論,卻屢屢敗在法祖手下,為此管番銜恨已久,多次在張輔面前進讒言,誣陷法祖。當法祖走到氵開縣時,忽然對其他的和尚和弟子們説:“幾天之內,我的前世之對就要來了。”於是辭別眾人,並寫了一封書信,又將經書、佛像和資財都分給眾人。第二天早上,法祖來到張輔這裏,和張輔談話,二人話不投機,得罪了張輔,張輔將法祖抓起來,要實行刑罰,眾人都很奇怪,也很惋惜。法祖説:“找來此是為了了結我的前世之對,這是前世宿命所造成的,並不是為現在的事情。”説完大呼十方佛祖:“我前世的罪孽因緣,今世歡喜了結,望從此以後,找與張輔之間沒有任何怨恨,結為朋友,也不要讓他戴上殺人的罪名”。
帛遠 帛遠
“隨後張輔鞭打法祖50,奄然命終。後來張輔知道了法祖臨死前説的這一番話,感到非常遺憾。當初,法祖傳佈教化的聲譽,傳遍了整個關中、隴西地區,人們將法祖奉若神明,聽説法祖被害的消息,無論是漢人還是少數民族,都悲痛異常,走在路上都痛哭流涕。隴西的羌族及其他民族,派出5000精鋭騎兵,準備迎接法祖的到來,走到半路,聽到法祖遇害的消息,悲恨萬分,羣情激憤,發誓要為法祖報仇。張輔聽到這消息後,立即遣兵拒敵,羌族人率領輕騎,奔襲迎戰。當時天水人富整,趁勢殺了張輔,羌族人感到大仇已報,便退兵了,他們將法祖分屍,各自帶回去起造佛塔或佛寺。

帛遠基本概述

帛遠 帛遠
西晉佛教,是説從晉武帝泰始元年(265)到愍帝建興四年(316)建都在洛陽,共五十一年間的佛教。在這個時期,著名的佛教學者竺法護、安法欽、彊梁婁至等人分別在敦煌、洛陽、天水、長安、嵩山、陳留、淮陽、相州、廣州等地,或翻譯經典,或弘傳教義,或從事其他佛教活動,因此佛教比起前代來有了相當的發展。西晉佛教的活動,主要還是譯經。這一期間從事譯經的國內外沙門及優婆塞共十二人。其中最突出的是竺法護。他本來是月支人,世代住在敦煌郡(今甘肅省敦煌縣)。此外,在洛陽有安法欽、法立、法炬,陳留(今河南省陳留縣)有無羅叉(一作無叉羅)、竺叔蘭,廣州有彊梁婁至,關中(今陝西省地方)有帛遠、聶承遠、聶道真、支法度、若羅嚴。他們所譯出的經、律和集傳等共二百七十五部,加上新舊各種失譯人的經典五十八部,合計三百三十三部。竺法護早年跟隨他的師父竺高座到過西域,獲得《賢劫》、《大哀》、《法華》、《普曜》等經的梵本共一百六十五部。泰始二年(266)他從敦煌到長安,後到洛陽,又到江左,沿路帶着經典傳譯,未嘗暫停。他的譯業最盛時期是從武帝太康到惠帝元康二十年間(280—299),所譯出的大小三藏經典共一百五十四部(此據《出三藏記集》卷二,《開元釋教錄》作一百七十五部)。現存《光贊般若波羅蜜經》十卷、《正法華經》十卷、《漸備一切智德經》五卷、《普曜經》八卷等八十六部。 經常襄助法護翻譯的,有優婆塞聶承遠、聶道真父子,他們都長於梵學。承遠明練有才,對於法護譯經文句多所參正,並擔任筆受。他後來在惠帝時(290—306)自譯《超日明三昧經》二卷和《越難經》一卷二部(現存)。其中《超日明經》,即刪訂法護先譯而成。道真從太康初到永嘉末(280—312),諮承法護筆受;法護圓寂後,自譯《無垢施菩薩分別應辯經》一卷(現存)等二寸餘部。法護的弟子,還有竺法乘、竺法行、竺法存。法護於太康五年(284)譯出《修行道地經》七卷(現存)等,法乘也曾參加筆受。與法護同時的,有法炬、法立兩人,在惠、懷二帝時合譯出《樓炭經》六卷、《法句譬喻經》四卷和《佛説諸德福田經》一卷(均現存)。在法護譯出《光贊經》後六年,即元康元年(291),又有無羅叉和竺叔蘭在陳留倉水南寺譯出《放光般若經》二十卷(現存)。它的原本是朱士行在於田寫得,而由其弟子弗如檀(法饒)等送回漢地的。沙門無羅叉,于田人,稽古多學。竺叔蘭本天竺人,生在河南,善梵晉語。他們譯出的《放光般若》是《大品般若》的第二譯,後來太安二年(303)沙門竺法寂(此據《放光經記》)和竺叔蘭為之考校書寫成為定本。叔蘭後在洛陽自譯《異毗摩羅詰經》三卷、《首愣嚴經》二卷二部,其書都佚。
帛遠,字法祖,河內人,博學多聞,通梵晉語,於方等經深有研究。時在長安建造佛寺,從事講習。後來在隴西(今甘肅省地方)譯有《菩薩逝經》一卷、《菩薩修行經》一卷、《佛般泥洹經》二卷、《大愛道般泥洹經》一卷、《賢者五福德經》一卷等十六部(上述五部現存)。此外,有彊梁婁至,西域人,於武帝太康二年(281)在廣州譯《十二遊經》一卷一部。又安法欽,安息人,於同年迄惠帝光熙元年(281—306)在洛陽譯《道神足無極變化經》四卷、《阿育王傳》七卷等五部。沙門支法度,在惠帝永寧元年(301),譯出《逝童子經》一卷、《善生子經》一卷等四部(上述二部現存)。又有外國沙門若羅嚴,譯出《時非時經》一部(現存)。
對西晉一代主要的譯人、譯籍,後世已有所品評。如道安在《合放光光贊略解序》中(載《出三藏記集》卷七)評竺法護的《光贊》譯本:“言準天竺,事不加飾,悉則悉矣,而辭質勝文也。”這是説《光贊》純用直譯,文辭粗糙。評無羅叉、竺叔蘭的《放光》譯本:“言少事約,刪削復重,事事顯炳,然易觀也,而從約必有所遺。”在《摩訶缽羅若波羅蜜經抄序》中(同上卷八)評無羅叉説:“斲鑿之巧者也,??則巧矣,懼竅成而混沌終矣。“這是説《放光》兼用節譯和意譯,刪削過甚,意義必定有所遺漏。僧肇在《維摩經序》中(同上)評竺叔蘭所譯《異毗摩羅詰經》:“理滯於文,常懼玄宗墮於譯人。”總之,西晉一代的佛典翻譯,還沒有成熟,所以後世研誦者不多。 西晉的佛教義學,繼承後漢、三國,以方等、般若為正宗,這在當時幾位著名譯人的譯籍裏可以看得出來。如竺法護,雖然譯出許多重要典籍,但他的中心思想仍是繼承支讖、支謙傳弘方等、般若之學的。他的譯出《光贊》,和支讖譯出《道行》、支謙譯出《明度》是一脈相承的。他還譯出以般若性空為基礎的《賢劫》八卷、《大哀》八卷、《密跡》七卷、《持心》四卷、《海龍王》四卷、《等集眾德三昧》三卷、《大善權》二卷等方等經典,並且曾經抽譯龍樹的《十住毗婆沙論》。總之,他的譯業,主要是在於弘揚般若性空的典籍的。同時無羅叉、竺叔蘭繼承朱士行的遺志,他們譯出的《放光》,即盛行於當時。淮陽支孝龍,常鑽研《小品》以為心要。他獲得叔蘭剛譯出的《放光》,閲讀旬餘,便從事敷講。後來河內帛法祚(帛法祖之弟)作了一部《放光》的註解,其書不傳。衞士度略出《道行》,也在此時。另外《首楞嚴》在西晉有竺法護、竺叔蘭兩種譯本,帛法祖還作了一部註解。由這些,可見當時義學沙門是如何重視方等、般若的了。
帛遠 帛遠
由於佛教在西晉漸次流行,對道教的傳播也有所影響,因而在道教徒中有《老子化胡經》之作。晉惠帝時,道士祭酒王浮平日和帛法祖爭論佛道二教的短長,王浮乃撰此經以揚道抑佛。“老子化胡”之説,從後漢以來已開始了。如《後漢書.襄楷傳》説:“或言老子入夷狄為浮屠。”又《魏略.西戎傳》説:“浮屠所載與中國老子經相出入,蓋以為老子西出關,過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屬弟子,別號合有二十九。”王浮的《化胡經》,或即集前人的傳説而作的。至於當時朝野對佛教的信仰,已經相當普遍。相傳西晉時代東西兩京(洛陽、長安)的寺院一共有一百八十所,僧尼三千七百餘人(法琳《辯正論》卷三)。這雖然是後世的記錄,未必即為信史,然而竺法護時代已有“寺廟圖像崇於京邑”之説(《出三藏記集》卷十三)。而見於現存記載中的,西晉時洛陽有白馬寺、東牛寺、菩薩寺、石塔寺、愍懷太子浮圖、滿水寺、盤鵄山寺、大市寺、宮城西法始立寺、竹林寺等十餘所。
其次,當時譯出的經典,除了抄寫傳播而外,還流行一種“細字經”和“供養經”等,足見當時對佛教信仰的廣泛。如永嘉中,有不詳氏族的安慧則,工正書,於洛陽大市寺,在黃縑上用細字書寫《大品般若經》一部,字如小豆,而分明可識,一共寫了十幾本,即其一例。另外,西晉時代抄寫的“供養經”,有些還流傳到現在,如敦煌出土惠帝永熙二年(291)所書寫的《寶梁經》上卷,土峪溝出土元康六年(296)所書寫的《諸佛要集經》等都是。

帛遠三國佛教

帛遠 帛遠
三國佛教,包括公元220—265年間魏吳蜀三國時代的佛教。其中,魏繼後漢,建都洛陽,一切文化都承後漢的餘緒,所以魏代的佛教也可説是後漢佛教的延長。在這個時期,有天竺、安息、康居等國的沙門曇柯迦羅、曇諦、康僧鎧等,先後來到洛陽,從事經典的翻譯。魏明帝(227—239年)曾大起浮屠(見《魏書.釋老志》),陳思王曹植也喜讀佛經,並創作梵唄。吳據江南,建都建業。佛教由中原輾轉傳入。當時支謙、康僧會等先後入吳。孫權問支謙以經中深義,拜為博士,令和韋昭等一同輔導東宮(見《出三藏記集》卷十三)。又康僧會感得舍利,使孫權為之建寺塔,號建初寺。尚書令闞澤答孫權問:評比三教的高下而推尊佛法(《廣弘明集》卷一引《吳書》)。後來孫權之孫孫皓即位,將要毀壞佛寺,污穢佛像,因康僧會説法感化,終於從受五戒。蜀僻處西偏,舊錄相傳有蜀《首楞嚴》二卷,蜀《普曜經》二卷(《出三藏記集》卷二),似乎已流傳佛教,但這兩部在蜀流傳的經久已逸失,其詳未見記載,所以歷代經錄中只有魏、吳錄,而無蜀錄。 戒律的傳來,是三國時代佛教中重大的事件。先是魏境雖有佛法流行,然而僧眾只是剪除頭髮,也沒有稟受歸戒,所有齋供禮儀鹹取法於傳統的祠祀。到了魏廢帝嘉平二年(250年),中天竺律學沙門曇柯迦羅(此雲法時)遊化洛陽,主張一切行為應遵佛祖,於是洛陽僧眾共請譯出戒律。迦羅恐律文繁廣,不能為大眾所接受,因而譯出《僧祇戒心》,即摩訶僧祇部的戒本一卷,又邀請當地的梵僧舉行受戒的羯磨來傳戒。這是中土有戒律受戒之始,後世即以迦羅為律宗的始祖。當時又有安息國沙門曇諦(此雲法實),也長於律學,於魏高貴鄉公正元二年(255年)來到洛陽,在白馬寺譯出《曇無德(法藏)羯磨》一卷,此書即一直在中土流行。因它原出曇無德部的廣律,即《四分律》,後來中土的律宗獨尊《四分》,和它有關。當時開始依此羯磨而受戒的有朱士行等人,一般即以士行為中土出家沙門的開始。
魏代的譯師,除曇柯迦羅、曇諦之外,還有康居沙門康僧鎧,於嘉平末年來到洛陽,譯出《鬱伽長者所問經》一卷、《無量壽經》二卷等四部。又有龜茲沙門帛延,於高貴鄉公甘露三年(258年)來洛,譯出《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叉須賴經》一卷、《菩薩修行經》一卷、《除災患經》一卷、《首楞嚴經》二卷等七部。此外還有安息沙門安法賢,在魏代譯出《羅摩伽經》三卷、《大般涅盤經》二卷,翻譯年代不詳,其書也都闕失。
吳代的譯經,開始於武昌,大盛於建業。譯人有維祇難、竺將(一作律)炎、支謙、康僧會、支彊梁接等五人。維祇難為天竺沙門,於孫權黃武三年(224年)攜《法句經》的梵本來到武昌,由他的同伴竺將炎與支謙共同譯出二卷,後經校訂(現存)。竺將炎後又於黃龍二年(230年),在楊都(建業)為孫權譯出《三摩竭經》、《佛醫經》各一卷(現存),就中《佛醫經》是和支謙共譯的。支謙是這一時代的譯經大師,先世本月支人,他的祖父法度在後漢靈帝(168—189年)時,率領國人數百東來歸化,支謙即生在中國。早年受業於支讖的弟子支亮,漢獻帝末年,避亂到武昌,更入建業,一直到吳廢帝亮建興年中(252—253年),專以譯經為務。所譯廣泛涉及大小乘經律,包括大乘《般若》、《寶積》、《大集》等經凡八十八部一百十八卷,現存五十一部六十九卷(此據《開元釋教錄》卷二)。
帛遠 帛遠
其中重要的譯典其,有《維摩詰經》二卷、《大明度無極經》四卷、《太子瑞應本起經》二卷等。後漢支讖原傳弘方等般若之學,譯出的《道行般若經》十卷和《首楞嚴三昧經》二卷(已佚),盛行於魏晉之間。支謙繼承支讖的思想體系,改譯《道行》為《明度》,文體亦變冗澀為簡潔流利。純用意譯,即向來不翻的真言也沒有例外(如《無量門微密持經》的八字真言)。又曾為他自己所譯的《了本生死經》作注,為經注的最早之作(《出三藏記集》卷六、八三)。康僧會的祖先是康居人,世居天竺,他的父親因經商遷到交阯,僧會年十餘歲時出家,明解三藏。赤烏十年(247年)來到建業,先後譯出《六度集經》九卷(現存)和《吳品經》(《般若》五卷,已佚)等。他又著有《安般守意》、《法鏡》、《道樹》三經的註解,並且都作了序文。他早年從陳慧等傳承安世高“安般”之學,在《安般序》中論述心的溢蕩由於內外六情而起,須修“安般”,即數息、隨、止、觀、還、淨六行以治之。這是僧會學説的要點。支彊梁接(正無畏)於吳廢帝亮五鳳二年(255年),在交州譯出《法華三昧經》,即《正法華經》六卷(已佚),為《法華經》的第一譯。此外失譯諸經在古、舊錄中被認為是出於魏吳時代的有八十七部(《開元錄》卷二)。
這一時期中,中土沙門開始西行求法者,即朱士行其人。士行,穎州人,出家以後,研鑽《般若》。以此經舊譯文義不貫,難以通講,常慨嘆其翻譯未善,又聞西域有更完備的《大品經》,乃誓志西行尋求,以甘露五年(260年)從雍州(在現今陝西省長安縣西北)出發,過流沙,到了于田(今新疆和田,當時大乘經教盛行),寫得《大品般若》的梵本九十章六十餘萬言,於晉武帝太康三年(282年)遣弟子弗如檀(譯雲法饒)等十人送回洛陽,後於元康元年(291年)由竺叔蘭譯出,名《放光般若經》。他本人即留在於田,到了八十歲圓寂。三國時代佛教的傳弘,雖然範圍還不廣闊,但已逐漸和固有的文化相結合。如支謙、康僧會都是祖籍西域而生於漢地,深受漢地文化的影響,在他們的譯籍裏,不但文辭典雅,並且自由運用老氏的成語,以表達佛教思想。其次,支謙依《無量壽經》和《中本起經》製作連句梵唄三契,康僧會也依《雙卷泥洹》制泥洹梵唄一契。他們都創作歌詠經中故事的讚頌聲調,通於樂曲。舊傳康僧會來到吳地傳播佛教時,還帶來印度佛教畫本,當時畫家曹不興,即據以繪畫佛像,成為名家。這些都對佛教的傳播有大影響。至於寺塔的建築、佛像的雕塑,也各具備一些規模,只是遺物不存,難言其詳了。

帛遠歷史記載

帛遠 帛遠
晉惠帝時,還有個在家奉法修行的衞士度,翻譯《道行般若經》二卷。衞士度是司州汲郡人,出身寒門,他卻安貧樂道,常以佛法為心。他在臨去世的那天,用淨水洗浴漱口,又誦經千餘言,然後引衣而卧,奄然而逝。
奄然命終,輔後具聞其事方大惋恨,初祖道化之聲被於關隴,崤函之右奉之若神,戎晉嗟慟行路流涕,隴上羌胡率精騎五千,將欲迎祖西歸,中路聞其遇害,悲恨不及,眾鹹憤激,欲復祖之讎。輔遣軍上隴,羌胡率輕騎逆戰,時天水故漲下督富整,遂因忿斬輔,羣胡既雪怨恥,稱善而還。共分祖屍各起塔廟,輔字世偉,南陽人,張衡之後,雖有才解而酷不以理,橫殺天水太守封尚,百姓疑駭因亂而斬焉,管蕃亦卒以傾險致敗,後少時有一人,姓李名通,死而更蘇雲,見祖法師在閻羅王處為王講首楞嚴經雲,講竟應往忉利天,又見祭酒王浮,一雲道士基公次被鎖械,求祖懺悔,昔祖平素之日與浮每爭邪正,浮屢屈既瞋不自忍,乃作老子化胡經以誣謗佛法,殃有所歸故死 。
方思悔,孫綽道賢論以法祖匹嵇康。論雲,帛祖釁起於管蕃,中散禍作於鍾會,二賢並以俊邁之氣,昧其圖身之慮,棲心事外經世招患,殆不異也,其見稱如此。祖既博涉多閒,善通梵漢之語,嘗譯惟逮弟子本五部僧等三部經,又注首楞嚴經,又有別譯數部小經,值亂零失不知其名,祖弟法祚,亦少有令譽,被博士徵不就,年二十五出家,深洞佛理,關隴知名,時梁州刺史張光,以祚兄不肯反服輔之所殺,光又逼祚令罷道,祚執志堅貞以死為誓,遂為光所害。春秋五十有七,注放光般若經,及着顯宗論等。光字景武,江夏人,後為武都在楊難敵所圍,發憤而死。時晉惠之世,又有優婆塞衞士度,譯出道行般若經二卷。士度本司州汲郡人,陸沉寒門安貧樂道,常以佛法為心,當其亡日清淨澡漱,誦經千餘言,然後引衣屍卧奄然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