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

鎖定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Patrick Modiano 1945— ),法國小説家。
1945年7月30日,出生在法國的布洛涅-比揚古。1965年,畢業於巴黎亨利四世中學,後進入巴黎索邦大學 [1]  1968年,發表處女作《星形廣場》。 [2]  1978年,發表小説《暗店街》;同年,獲得龔古爾文學獎 [3]  2003年,獲得21世紀年度最佳外國小説獎。 [4]  2010年,獲得奇諾·德爾杜卡世界獎。 [5]  2014年10月9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1] 
中文名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
外文名
Patrick Modiano
國    籍
法國
出生日期
1945年7月30日
畢業院校
巴黎亨利四世中學
職    業
小説家
主要成就
1978年龔古爾文學獎
2012年奧地利國家歐洲文學獎
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
出生地
布洛涅-比揚古
代表作品
《暗店街》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人物經歷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早年生活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
1945年7月30日,出生於法國巴黎西南郊布洛涅-比揚古的一個富商家庭。 [5] 
1956年10月,成為朱伊-恩-喬薩斯蒙特塞爾學院的一名寄宿生。
1962年6月,在霍特-薩沃伊的阿內西通過了第一個學士學位;同年,進入了巴黎亨利四世中學,開始是寄宿學生,後來成為一名全日制學生。 [3] 
1965年,在巴黎亨利四世中學畢業,後入巴黎索邦大學學習,一年後輟學,專事文學創作;同年,為了謀生,在卡洛·龐蒂的電影製作公司做研究員。 [3]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文學之路

1968年,發表處女作《星形廣場》,講述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佔領時期一個年輕人的故事。 [6]  該小説於當年獲羅歇·尼米埃獎。
1969年,出版小説《夜巡》,講述第二次大戰期間一個擁有雙重間諜身份軟弱的年輕人的故事 [6]  ;同年,憑藉該小説獲鑽石筆尖獎。
1972年,出版小説《環城大道》,講述敍述者塞爾日·亞歷山大尋找父親的故事,該小説獲當年法蘭西學院小説大獎。
1974年,與導演路易·馬爾合作創作電影劇本《拉孔布·呂西安》。
1975年,劇本《拉孔布·呂西安》搬上銀幕後獲第4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7]  同年,出版小説《淒涼別墅》,講述維克托·施馬拉伯爵離開巴黎,逃避威脅的故事 [6]  ,並憑藉該小説獲書商獎。
1978年,出版小説《暗店街》,主人公居伊·羅朗患遺忘症,把前半生忘得一乾二淨,可是他百折不撓,堅持不懈地尋找過去 [6]  ;同年,憑藉該小説獲龔古爾文學獎。 [1]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
20世紀80年代之後,莫迪亞諾創作的主題有所變化,由“追尋自我”到揭示人類的渺小性和荒誕性。
1981年,出版小説《青春》,描寫35歲的奧迪爾和路易夫婦薩伏瓦開茶館的故事。
1985年,出版小説《往事如煙》。
1986年,出版小説《八月的星期天》。 [3] 
1988年,出版童話《戴眼鏡的女孩》。 [8] 
1989年,出版《兒童更衣室》(又譯作《童年衣帽間》),由書中主人公“我”來敍述看到一張舊剪報而引發的故事。 [6] 
1990年,出版《結婚旅行》,用第一人稱,講述“我”與“她”之間發生的事 [6] 
1996年,出版《來自遺忘的深處》,講述1994年10月,敍述者在巴黎意大利廣場遇見30年前自己愛上的雅克麗娜,勾起了他對往事回憶的故事。
1997年,出版小説《多哈·布慧德》(又譯作《多拉·布呂德》),書中主人公花了10年時間,尋找一個1941年在巴黎失蹤的15歲的猶太姑娘多拉·布呂德。
1999年,出版《陌生的人們》。 [3] 
2003年,發表的小説《夜半撞車》;同年,獲得21世紀年度最佳外國小説獎。 [4] 
2010年,獲得法蘭西學會頒發的表彰其終身成就的奇諾·德爾杜卡世界獎。 [5] 
2014年10月9日19時,獲得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 [1]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個人生活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的父親是猶太人,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從事走私活動,戰後在金融界工作,母親為比利時籍演員。父母經常不在家的成長環境讓他與弟弟呂迪 [16]  相依為命,不幸的是,呂迪在10歲時患病去世,這宣告了他孩提時代的結束,而他因此心裏一直存在着明顯的懷舊情節。 [5]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自幼喜愛文學,十歲寫詩,十四五歲便對小説創作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2] 
1970年1月,在香榭麗舍大街上的一家餐館裏,遇到多米尼克·澤爾弗斯;同年9月,兩人結婚。1974年10月22日,二人的第一個女兒吉娜出生。 [3]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主要作品

作品名稱
作品原名
出版年份
作品體裁
《星形廣場》
La Place de l'étoile
1967
小説
《夜巡》
La Ronde de nuit
1969
《環城大道》
Les Boulevards de ceinture
1972
《拉孔布·呂西安》
Lacombre Lucien
1974
《淒涼別墅》
Villa triste
1975
《家庭手冊》
Livret de famille
1975
《暗店街》
Rue des boutiques obscures
1978
《青春》
Une Jeunesse
1981
《記憶的小路》
Memory Lane
1981
《如此勇敢的男孩們》
De si braves garçons
1982
《消失了的街區》
Quartier Perdu
1984
《八月的星期天》
Dimanches d'août
1986
《戴眼鏡的女孩》
Catherine Certitude
1988
《緩刑》
Remise de Peine
1988
《兒童更衣室》
Vestiaire de l'enfance
1989
《蜜月》
Voyage de noces
1990
《廢墟中的鮮花》
Fleurs de Ruine
1991
《春季之犬》
Chien de printemps
1993
《走出黑暗》
Du plus loin de l'oubli
1996
《多哈·布慧德》
Dora Bruder
1997
《陌生的女子們》
Des inconnues
1999
《小首飾》
La Petite Bijou
2001
《夜半撞車》
Accident noc turne
2003
《家譜》
Un pedigree
2004
Dans le café de la jeunesse perdue
2007
《地平線》
L'Horizon
2010
夜的草
L'Herbe des nuits
2012
《拉孔布·呂西安》
Lacombe Lucien
1974
劇本
(參考資料: [3]  [8]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創作特點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主旨思想

自我迷失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被稱為是“新寓言派”代表作家,着重探索和研究當代人的存在及其與周圍環境、現實的關係,他在許多作品中都反映了這方面的內容。小説主題都是尋找、調查、回憶和探索。猶太、納粹佔領,以及身份認知的缺失,這些是他小説中反覆出現的主題。 [9]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多次在作品中對漂浮、渺小、悲哀的生存境遇進行闡釋,“塵埃”“浪花”“回聲”“水汽 ”“沙灘上的腳印”等轉瞬即逝、毫無重量的事物就是當代人存在的象徵,這也正是作者不斷在作品中書寫人類身份迷失狀態的深層寓意所在。在帕特里克·莫迪亞諾的筆下,人生就是一個沒有出口的陷阱,個體在其中只能悲哀地做着無謂的掙扎和抗爭。他筆下的人物都被簡化成了一個個身影、一個個符號,像漂浮在空氣中的幽靈一樣,無依無靠,從來無法確定自己的現在和未來,甚至連自己的過去都是不確定的。在這樣的生存狀態下他們只能默默地承受着這種無法確定的自我身份帶來的焦慮和不安,反映出了後現代社會中個體的渺小和失落以及個體生存狀態的困境。帕特里克·莫迪亞諾從後現代主義的視角呈現了一個意義已經失落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他筆下的人物也同卡夫卡筆下的人物一樣在語言上喋喋不休地訴説着焦慮,在行動上則像地洞中惴惴不安的地鼠般到處躲藏。帕特里克·莫迪亞諾通過在作品中對當代人身份迷失狀態的書寫,展示了二戰後乃至現代整個人類的生存狀態,這也正是其當代社會意義所在。 [10] 
追尋自我
回憶為帕特里克·莫迪亞諾及其筆下的主人公們提供了一種內省的方式來認識自己,通過對過去的經歷、細節、人物的回憶來重置自我、追尋自我,渴望在回憶的過程中追尋到自我的身份並重新融入到現實生活中。但是帕特里克·莫迪亞諾筆下的回憶都是以碎片的形式存在,即使主人公們 再堅持也是無濟於事,他們既不能將回憶填補完整,也無法把它徹底清除掉。不管是《暗店街》中的失憶偵探居伊,還是《夜半撞車》中的敍述者“我”,他們都在作品中向我們傳達出了記憶的碎片化,所以帕特里克·莫迪亞諾筆下主人公藉助回憶來重置自我、追尋身份最終都是以無果而告終。 [10]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人物形象

海灘人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發表的一系列作品中,出現的總是同樣類型的人物“海灘人”,因此“海灘人”形象是理解他作品的關鍵。帕特里克·莫迪亞諾的創作生涯中,他總是致力於表現同樣類型的人物海灘人,他筆下的人物在某種程度上都是“海灘人”形象的縮影。通過對該類型人物的分析,發現失去自我是“海灘人”形象最重要的特徵,這一點也與他試圖解決身份危機的創作動機相吻合。正是從此點出發,帕特里克·莫迪亞諾通常會選猶太人、無國籍者、飄蕩的流浪者作為他文本的主人公。這些人物都在現實中找不到自己的根、附着處和立足點,處於漂浮的狀態,同時,把他自己從戰爭中支取到的象徵性壓力投射到他筆下的“海灘人”身上,因此他們都揹負着沉重的內在和外在壓力,在處處充滿危機的環境中痛苦掙扎,為自己的命運和處境焦慮不已。莫迪亞諾通過採用追尋的敍述模式,表現“海灘人”孜孜不倦的追尋。儘管他們的追尋都以失敗而告終,但都沒有放棄自己的目標,正是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顯示出了後現代社會中個體的生機與活力。 [2] 
無父狀態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的作品,尤其是前期的小説大都以神秘的父親為主要形象之一。 [9]  他作品中的父親和兒子是一種冷漠甚至是仇恨的關係,這種關係正是父權所象徵的穩定狀態的瓦解,是一種維持主人公生活平衡的父親般穩定力量的崩塌。在帕特里克·莫迪亞諾筆下,象徵着“父權”的力量是缺失的,主人公們處於一種“無父”狀態,缺失了可取代和驅逐的對象,所以他們的自我獨立身份被瓦解,陷入一種自我迷失的境地,從而懸置自我,成為一個不完整的人。 [10]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藝術手法

總體風格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的創作的小説非常具有夜晚的磷光所散發出來的幽暗神秘的氣質,具體來説就是在莫迪亞諾的作品裏,黑夜、迷霧、夢境、幻覺等意象烘托出來的超現實氛圍。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的模糊不清,混亂的時代背景,時間的紊亂無序,空間的支離破碎,以及作品裏的主人公總是孜孜不倦地追尋但往往悲愴結局的命運書寫形成了一種半明半暗,似真還幻的寫作風格,而作者正是通過這樣的一種寫作風格來反映二戰期間法國被德國佔領時期的一代人的生存境遇以及作者對於自己所處時代的深沉思考。 [11] 
情節結構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在創作中往往會打破時空的界限,以追尋為主線,把支離破碎的回憶片段揉和在現時的敍述中,以片段撐起文本的內容和結構,如《暗店街》就是由47個片段組合而成的。這些片段有主人公的親身經歷,有從其它地方得到的調查報告,有朋友之間的通信,也有主人公回憶起來的過往生活的圖景。片段之間既相互聯繫又相對獨立,既自成一篇又圍繞同一個主題,共同構成了整部小説的結構。《夜半撞車》也是由一些片段組合而成的小説,它以文本的主人公“我”尋找肇事車輛的車主雅克琳娜·博塞爾讓為主線,串聯起“我”早年生活的片段。由於“我”向他伸手要錢而把我扭送到警察局的父親、“我”曾傾心的女孩埃萊娜、博維埃爾博士主持的討論會、童年時被軋死的狗、幼年時的居所等畫面猶如潮水一般湧向“我”的腦海。從這些片段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少年時的顛簸、青年時的窮困和成年時的渾渾噩噩。帕特里克·莫迪亞諾的小説都既沒有具體的情節,也沒有明確的答案,更沒有藴含道德內容的價值評判,他只是藉助片段,以虛構和臆想的手法,在讀者面前營造出一個令人迷亂、困惑的虛實相間、現實與往昔交錯的世界。事實上,帕特里克·莫迪亞諾也正是想用這樣的手法來揭示當代人所面臨的支離破碎的社會現實。 [2]  因此,他的作品文筆純正、完美、鋒利、自制,語言簡明流暢、優美穩健、詼諧幽默、富有寓意。 [5]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在每部作品中都會設置一個懸念,如《暗店街》中主人公居伊·羅朗的身份到底是什麼,有過什麼樣的經歷;《夜的草》中的丹妮的真實身份到底是什麼,那個令她着實煩惱的秘密到底是什麼;《淒涼別墅》中當年主人公維克多為什麼帶着恐懼逃離巴黎,伊沃娜和曼特到底有什麼不能説的秘密等。這些作品情節的發展基本都是圍繞着懸念的解決來進行。帕特里克·莫迪亞諾的作品中還常常縈繞着神秘、緊張的氣氛,在這種氣氛下作者往往按照偵探小説中的破案手法如查電話號碼、尋訪相關地址和人、跟蹤、查閲以往檔案等,來試圖解開懸念,並且在敍事結構上也採用了偵探小説中的 “追尋”式結構。帕特里克·莫迪亞諾正是通過這一敍述模式來表現他筆下主人公對身份的追尋,從而塑造出了一系列不斷找尋和解讀自己與他人身份的類“偵探”形象:他們在路燈的微光下,在夜晚的城市裏遊蕩,在追尋“某人”的道路上漸行漸遠。因此,帕特里克·莫迪亞諾的小説有偵探小説的特徵。 [10] 
固定點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的法國猶太裔身份使他始終有一種生命的漂泊感,為了打破這種永恆的漂泊狀態,抗爭對“自我”的遺忘和迷失,他提出了“固定點”理論,讓人物通過“固定點”來定位自我。“固定點”理論是和其“海灘人”形象相呼應出現的,是對“存在”的一種見證。“固定點”理論在《青春咖啡館》中被明確提出“固定點”就是生命的痕跡,它可以是一張照片,一絲氣息,一種顏色,一本電話簿,一份報紙,一個地址等等。主人公通過這些固定點在時間和空間的洪流中定位自己,證明自己的存在。 [10]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獲獎記錄

文學類
  • 2014    諾貝爾文學獎[1]     (獲獎)    
  • 2010    奇諾·德爾杜卡世界獎[1]     (獲獎)    
  • 1978    龔古爾文學獎    《暗店街》[1]     (獲獎)    
  • 1975    書商獎    《淒涼的別墅》[1]     (獲獎)    
  • 1972    獲法蘭西學院小説大獎    《環城大道》[1]     (獲獎)    
  • 1969    鑽石筆尖獎    《夜巡》[1]     (獲獎)    
  • 1968    羅歇·尼米埃獎    《星形廣場》[1]     (獲獎)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人物評價

諾獎官網公佈2014文學獎得主 諾獎官網公佈2014文學獎得主 [12]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喚起了對最不可捉摸的人類命運的記憶。諾獎獲得者帕特里克·莫迪亞諾作品的三個關鍵詞是:記憶、身份、歷史。他的書大都與記憶有關,讀者可以穿過時間與自己相遇。 [13]  瑞典文學院評) [13] 
他在中國的影響也挺大。他跟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克萊齊奧是齊名的,他們和另外一個法國作家喬治·佩雷克合稱為“法國當代作家三傑”。(作家邱華棟評) [14] 
他的創作致力於“發掘記憶的微妙性和身份的複雜性”。(法國前總統奧朗德評)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