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帕卡亞火山

鎖定
帕卡亞火山(Pacaya),處於沿太平洋的中美洲火山弧上,是危地馬拉最活躍的火山之一,位於危地馬拉城南約30千米處,北緯14.381°,西經90.601°,海拔2252米,為複合型活火山。 [1] 
帕卡亞火山全新世共有36次火山噴發,其中VEI大於等於3級的有10次。帕卡亞火山最近一次活躍是在19世紀。在過去的幾十年裏,其火山活動包括頻繁的斯通博利式噴發、間歇性熔岩流噴出,偶爾還會發生較大規模的爆炸式噴發。 [1] 
中文名
帕卡亞火山
外文名
Pacaya
地理位置
危地馬拉城南約30千米處
海    拔
2252 m
山脈類型
複合型活火山

帕卡亞火山位置境域

帕卡亞火山位於危地馬拉城南約30千米處,北緯14.381°,西經90.601°。 [1] 

帕卡亞火山地理環境

帕卡亞火山地質

帕卡亞火山包括古老的安山質的層狀火山,以及流紋質和安山質熔岩穹丘,和現代噴發的玄武質成分的火山。 [1] 

帕卡亞火山地貌

帕卡亞火山
帕卡亞火山(5張)
帕卡亞火山是一座大型的複合成因的層狀火山,帕卡亞火山大約在1100年前曾發生過崩塌,其崩塌產物一直延伸到太平洋海岸,形成了一個朝西南開放的似馬蹄形的火口。現代的帕卡亞火山是海拔2552米的麥肯內(Mackenney)火山錐。該錐體形成在破火山口內,約有800年的歷史。此外,在破火山口的北緣有一個較小的寄生的賽羅奇諾(Cerro Chino)火山渣錐。 [1] 

帕卡亞火山火山活動

帕卡亞火山活動歷史

帕卡亞火山全新世共有36次火山噴發,其中VEI大於等於3級的有10次。 [1] 
開始日期
結束日期
確定性
VEI
證據
噴發範圍
2015年06月07日
2020年09月17日
確定
1
歷史觀測
麥肯內火口
2014年08月25日
2015年02月17日
確定
1
歷史觀測
麥肯內火口
2013年03月05日
2014年04月10日
確定
2
歷史觀測
麥肯內火口
2006年03月09日
2010年10月26日
確定
3
歷史觀測
麥肯內火山錐
2004年07月19日
2005年09月11日
確定
3
歷史觀測
麥肯內火山錐及南側
2002年05月30日
2002年06月17日
確定
1
歷史觀測
麥肯內火口
2001年10月31日
2001年10月31日
確定
1
歷史觀測
麥肯內火口
2000年08月16±15日
2001年07月05日
確定
1
歷史觀測
麥肯內火口
1990年01月04日
2000年03月01日
確定
3
歷史觀測
麥肯內火口及側火口
1965年07月04日
1989年03月10日
確定
3
歷史觀測
麥肯內火口及側火口
1961年03月11日
1961年04月15日
確定
2
歷史觀測
卡恰吉納斯火口
1885年12月
未知
確定
2
歷史觀測

1846年02月
未知
確定
2
歷史觀測
賽羅奇諾
1830年
未知
不確定
-
-
-
1805年
未知
確定
2
歷史觀測
-
1775年07月01日
1775年07月23日
確定
3
歷史觀測
賽羅奇諾
1760年
未知
不確定
-
-
-
1717年
未知
不確定
-
-
-
1699年06月29
未知
確定
2
歷史觀測
-
1693年
未知
確定
2
歷史觀測
-
1690年
未知
確定
2
歷史觀測
-
1687年03月26日
1687年03月27日
確定
2
歷史觀測
-
1678年08月
未知
確定
2
歷史觀測
-
1677年07月
未知
不確定
-
歷史觀測
-
1674年07月
未知
確定
2
歷史觀測
-
1671年08月
未知
確定
2
歷史觀測
-
1664年
未知
確定
3
歷史觀測
-
1655年07月
未知
確定
2
歷史觀測
-
1651年02月18日
1651年04月13日
確定
2
歷史觀測
-
1623年
未知
確定
3
歷史觀測
-
1556年08月
未知
確定
3
歷史觀測
賽羅奇諾
1360±75年
未知
確定
3
歷史觀測
賽羅奇諾
參考資料: [1] 
帕卡亞火山第一次有記錄的火山噴發發生於1565年,大量的火山灰在安提瓜島(Antigua)降落。在1775年發生強烈的火山噴發,其火山灰籠罩了整個安提瓜島,認為該火口為賽羅奇諾(Cerro Chino)火口。在19世紀中期僅是一些小型火山噴發。在1860~1961年期間,帕卡亞火山處於休眠狀態。在1961年3月10日,該火山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突然爆發,此後一直斷斷續續地活躍。 [1] 
2000年2月29日晚10點鐘,卡亞火山開始猛烈噴發。火山口噴發出大量岩漿,火山灰騰空而起,高達3000米。經過幾個小時的猛烈噴發後,火山到同年3月1日早晨漸趨平靜,但仍有岩漿從火山口往外流淌。 [2] 
2010年5月27日下午,帕卡亞火山開始有大量熔岩噴出,首都危地馬拉城迅速被火山灰覆蓋,危地馬拉國際機場被迫關閉。同月28日中午,該火山再次噴發。 [5] 
2018年5月3日,帕卡亞火山活動頻繁,噴發出火紅巖漿,岩漿流長度達500米。 [4]  同年8月28日,帕卡亞火山噴發正常,每小時發生噴發5次,有明顯岩漿流流出。 [3] 

帕卡亞火山噴發特徵

帕卡亞火山最近的火山活動都來源於麥肯尼火山錐,表現為持續的斯通博利式噴發和熔岩流湧出。在斯通博利式噴發期間,通常會看到熾熱的火山彈被拋射到數百米高空,以及少量熔岩流從錐體頂部流下。 [1] 

帕卡亞火山火山災害

帕卡亞火山的主要火山災害包括熔岩流、火山灰降落,以及玄武質巖塊、小規模的火山碎屑流和岩屑崩塌。大約有9000人居住在距離活動的錐體5千米以內的地方,包括南邊的El Caracol、El Rodeo和El Patrocino村莊,以及北邊的San Francisco de Sales和San Jose Calderas村莊。自1987年以來,當地居民已經發生了10次人口撤離。 [1] 
在2006年以前,生活在帕卡亞火山山坡上的人們面臨的主要災害是火山灰降落和火山彈的砸傷。熔岩流和火山碎屑流大多受限於早期崩塌而形成的正地形,故侷限於麥肯內錐的斜坡上。然而,在2006年,北側的熔岩堆積超過了地形屏障,這一側的新熔岩流可能威脅到當地居民。尤其是距離火口北側僅有3千米的San Francisco de Sales村莊,很容易受到熔岩流的威脅。2010年5月27日的噴發活動是自1964年以來最大的火山噴發。 [1] 

帕卡亞火山科學研究

危地馬拉的自然災害監測工作由危地馬拉市的國家地震、火山、氣象和水文研究所(Instituto Nacional de Sismologia, Vulcanologia, Meteorologia e Hydrologia;縮寫:INSIVUMEH)進行,該機構監測包括火山在內的所有的自然災害。 [1] 
INSIVUMEH監測危地馬拉最活躍的三座火山的活動,包括帕卡亞火山、富埃戈(Fuego)火山和聖地亞古多(Santiaguito)火山。帕卡亞火山有2個地震觀測站,富埃戈火山和聖地亞古多火山分別有4和6個地震觀測台站。此外,INSIVUMEH還使用相關光譜儀(COSPEC)對所有三座火山進行監測,同時使用差分吸收光譜(DOAS)對富埃戈火山和聖地亞古多火山進行監測。此外,對帕卡亞火山沒有設置永久的火山觀測站,但對聖地亞古多火山設立了一個長久的觀測站。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