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是由美国教育学家本杰明·布鲁姆等人针对认知领域教学目标提出的评估理论,有旧版和修订版两个分类体系。该教育分类理论在国际教育领域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对于评价教学领域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教学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 [3]
1956年,美国学者布鲁姆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手册一·认知领域》,书中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精神运动领域,在认知领域,把学生的认知过程分为六个水平: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每一水平下又分为若干小的细目。 [4]
1964年,克拉斯沃尔又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手册二·情感领域》,把学生的情感过程分为五个水平:接受、反应、赋予价值、组织化、性格化,每一水平下也分为若干小的细目。 [4]
后来,Lorin Anderson 等人于2001 年推出其修订版,使之更切合21 世纪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修订版打破了旧版的单维分类体系,将教育目标分为二维向度,即知识向度(Knowledge dimension)和认知历程向度(Cognitive process dimension);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次。 [2]
- 中文名
-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
- 外文名
-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1]
- 类 型
- 分类方法
- 所属领域
- 教育
教育目标分类
播报编辑
一、认知领域
认知领域(cognitive domain)
提示:回忆,记忆,识别,列表,定义,陈述,呈现
是指对事物的领会,但不要求深刻的领会,而是初步的,可能是肤浅的。其包括“转化”、解释、推断等。
提示: 说明,识别,描述,解释,区别,重述,归纳,比较
3.应用(application)
4.分析(ana遥照店lysis)
提示: 分析,检查,实验,组织,对比,比较,辨别,区别
是以分析为基础,全面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并再次把它们按要求重新地组合成整体,以便综合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它涉及具有特色的表达,制定合理的计划和可实施的步骤,根据基本材料推出某种规律等活动。它强调特性与首创性,是高层次的要求。
提示: 组成,建立,设计,开发,计划,洪弃支持,系统化
6.评价(evaluation)
提示: 评价,估计,评论,鉴定,辩明,辩护,证明,预测,乃霉订预言,支持
二、情感领域
1、接受
2、反棕希应
4、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三、动作技能领域
1、知觉
2腿设婆担、定势
3、指导下的反应
4、机械动作
5、复杂的外显反应
渗燥晚6、适应
7、创新
设计问题启发
播报编辑
所提问题可以从简单逐渐发展到复杂;
分层次提出问题--认知性问题
认知性问题:它是对知识的回忆和确认。
理解性问题:它主要考察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比较和证明某个观点。
分层次提出问题--应用性问题
应用性问题:它主要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
如“用法律条款解释为什么应该执行‘疑罪从无’的原则?“,“用惯性来解释为什么汽车开动时,人会往后倒?”
分层次提出问题--分析性问题
分析性问题:它主要让学生透彻地分析和理解,并能利用这些知识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
分层次提出问题--综合性问题
综合性问题:它能使学生系统地分析和解决某些有联系的知识点集合。
分层次提出问题--评价性问题
评价性问题:理性地、深刻地对事物本质的价值作出有说服力的判断。
分层次提出问题
这六种类型的问题中,前三类是属于初级层次的认知问题,它一般有直接的、明确的、无歧义的答案,而后三类问题属于高级认知问题,通常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