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布袋和尚

(五代後梁時期僧人)

鎖定
布袋和尚,名契此,唐末至五代後梁時期明州奉化(現浙江省寧波奉化區)僧人,號長汀子,是五代時後梁高僧。世傳為彌勒菩薩或彌勒佛之應化身,身體胖,眉皺而腹大,出語無定,隨處寢卧。布袋和尚整日袒胸露腹、笑口常開,而且,幽默風趣、聰明智慧、與人為善、樂觀包容,深受人們尊敬和愛戴。因“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故這和尚又名“契此”。早年在奉化嶽林寺出家,最愛遊化雪竇,在雪竇寺弘法,雪竇山由此被尊為“彌勒聖地”。 [1] 
在一些漢傳佛教的寺院裏,常見到的大肚彌勒(或大肚比丘)即以契此為原型塑造。此在佛教作為表法教育,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學習包容。
由於契此的形象通常為臉帶笑容,手提布袋,有和氣生財、累積財富的意味,而受民間信仰者視為財神供奉。在日本,日本人把布袋和尚作為七福神之一。
布袋和尚傳説”先後列入寧波市和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又於2010年被國家文化部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別    名
布袋僧
長汀子
所處時代
五代後梁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明州奉化
逝世日期
917年3月3日
主要作品
《佛祖統記》《唐明州奉化縣契此傳》
本    名
契此
養    父
張重天
居住地
奉化嶽林寺
圓寂地
吳越國明州奉化嶽林寺
安葬地
奉化中塔寺
徒弟與學生
蔣宗霸
賜    號
定應大師 [2] 

布袋和尚人物簡介

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明州寧波奉化人,或謂奉化長汀人,世人不知道他的族氏名字,自稱契此,又號長汀子。來歷不詳,笑口常開,蹙額大腹,經常佯狂瘋癲,常挎着布袋,出語無定,隨處寢卧。常用杖挑一布袋入市,見物就乞,別人供養的東西統統放進布袋,卻從來沒有人見他把東西倒出來,那布袋又是空的。假如有人向他請問佛法,他就把布袋放下。如果還不懂他的意思,繼續再問,他就立刻提起布袋,頭也不回地離去。若還不理會他的意思,就捧腹大笑。世傳為彌勒菩薩之應化身,位列七福神之一。 [3] 
世傳為彌勒菩薩之應化身,身體胖,眉皺而腹大,出語無定,隨處寢卧。常用杖挑一布袋入市,見物就乞,別人供養的東西統統放進布袋,卻從來沒有人見他把東西倒出來,那布袋又是空的。假如有人向他請問佛法,他就把布袋放下。如果還不懂他的意思,繼續再問,他就立刻提起布袋,頭也不回地離去。人家還是不理會他的意思,他就捧腹大笑。 [4-5] 
布袋和尚是一位來自民間、深得民心的大師,其真性最本然。傳説,布袋和尚身世如謎。據説唐朝時,明州奉化的龍溪上漂着一捆柴,柴上有一幼兒,有惻隱之心人將其救起,只見孩子圓頭大耳、眉清目秀,對人咪咪發笑,人們愛不釋手,把孩子抱回家來。給他取名為“契此”,由於長在長汀村,故號“長汀子”。 [2]  後來,這孩子長大剃度到香火鼎盛的嶽林寺。出家後,他總隨身帶着一個大布袋,人稱“布袋和尚”。
據《宗教詞典》記載:“布袋和尚,五代後梁僧人”。
宋高僧傳》最早記載契此生平,説他“形裁腲脮,蹙頞皤腹,言語無恆,寢卧隨處。”常常用杖負布袋進入街市。到市場上乞食,醯醬魚葅皆入口,又分少許食物放入布袋中。曾於雪中卧而身上無雪,眾人皆奇。
後梁明州評事蔣宗霸常與契此交遊,拜之為師。隨之雲遊三年,一日兩人共浴長汀溪中,宗霸看見契此背上有四目。
據傳後梁禎明三年三月三日,圓寂於嶽林寺東廊盤石上,臨終述謝世偈雲:
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因此契此即為彌勒菩薩化身的説法便廣為流傳。他圓寂後不久,有人在別州看見他仍揹着布袋到處走。
布袋和尚圓寂後,葬身於封山寺(現奉化中塔寺),其墓稱為中塔。後人馮斯道、何智施山地,在其墓旁闢地建亭,名佛塔亭。布袋和尚葬身中塔後,傳説其墓頂“累發異光,早晚均見,十分靈驗”。 [2] 
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年),皇帝賜號“定應大師”。 [2] 

布袋和尚應化事蹟

布袋和尚應化事蹟不勝枚舉,在這裏略舉一二,若有人問怎樣做才不可墮他人是非,布袋和尚就以偈回答:
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
是非憎愛世偏多,仔細思量奈我何。寬卻肚皮常忍辱,放開泱日暗消磨。
若逢知己須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要使此心無掛礙,自然證得六波羅。
有人問和尚有法號否?布袋和尚又以偈答:
我有一布袋,虛空無掛礙。打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
問大師有行李否?又以偈答曰:
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睹人青眼在,問路白雲頭。
曾有居士恭請和尚再留齋宿,以盡弟子恭敬之意。翌日一早,大師復書一偈於居士之門上曰:
吾有一軀佛,世人皆不識。不塑亦不裝,不雕亦不刻。無一塊泥土,無一點彩色。
工畫畫不成,賊偷偷不得。體相本自然,清淨常皎潔。雖然是一軀,分身千百億。
布袋和尚有歌曰:
只個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
縱橫妙用可憐生。一切不如心真實。
騰騰自在無所為。閒閒究竟出家兒。
若睹目前真大道。不見纖毫也大奇。
萬法何殊心何異。何勞更用尋經義。
心王本自絕多知。智者只明無學地。
非聖非凡復若乎。不疆分別聖情孤。
無價心珠本圓淨。凡是異相妄空呼。
人能弘道道分明。無量清高稱道情。
攜錫若登故國路。莫愁諸處不聞聲。
他在後梁貞明二年(916年)三月三日,示寂於奉化嶽林寺東廡下石凳上,留有辭世偈
“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偈畢安然而化。其後在其它州有人見和尚亦負布袋而行。於是四眾競圖其像。今嶽林寺大殿東堂全身見存。
之所以示時人,時人不識,因為他“日日攜空布袋,少米無錢,卻剩得大肚寬腸,不知眾檀越信心時,用何物供養;年年坐冷山門,接張待李,總見他歡天喜地,請問這頭陀得意處,是什麼來由?”(清·王廷諍題福山湧泉寺聯) [4-5] 

布袋和尚寺院奉布

布袋和尚像 布袋和尚像
有人曾贊其像曰:“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多少自在。”讚語反映出作者及大眾的心聲。
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哲宗皇帝賜號布袋和尚為“定應大師”,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嶽林寺住持募建閣時,將彌勒菩薩塑像於寺內,宋徽宗賜閣名為“崇寧”,從此天下寺院才開始供奉布袋和尚。
杭州靈隱寺飛來峯上五代、宋元時所刻的各種佛教造像中,就有這樣一尊彌勒像,所雕的彌勒佛像倚坐于山崖上,光頭現比丘相,雙耳垂肩,臉上滿面笑容,笑口大張。身穿袈裟,袒胸露腹,一個按着一個大口袋,一手持着一串佛珠,樂呵呵地看着前來遊玩進香的人們,人們見此像,往往受他那坦蕩的笑容感染而忘卻自身的煩惱。很多寺院的彌勒殿還有這樣一幅對聯: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4-5] 

布袋和尚大肚彌勒

中國多數佛教寺院裏所供奉的大肚彌勒(或大肚比丘),即以他為原型塑造。由於他的形象通常為臉帶笑容,手提布袋,因此常常被商家認為帶有歡喜、招財的意味,而視同財神供奉。

布袋和尚軼聞傳説

布袋和尚隨緣度眾,處處顯示禪機。據《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七記載,一次,有一位禪僧走在布袋和尚前面,和尚從該僧背後摸了一下,禪師回頭,和尚就説:“給我一文錢。”
禪師回答:“道得出,便給你一文錢。”和尚立刻放下布袋,叉手而立。
又有白鹿和尚問他:“如何是布袋?”他即刻放下布袋。
又問:“如何是布袋下之事?”他則揹着布袋走了。
有一次,布袋和尚在站在街上,有一位禪僧問他:“請問和尚在這裏做什麼?”
他回答:“我等一個人。”
禪師看了看説:“來了!來了!”
他説:“你不是這個人。”
禪師問:“誰是這個人?”
和尚就説:“你給我一文錢。”隨後,布袋和尚唱頌道:
只個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
縱橫妙用可憐生,一切不如心真實。
騰騰自在無所為,閒閒究竟出家兒。
若睹目前真大道,不見纖毫也大奇。
萬法何殊心何異,何勞更用尋經義?
心王本自絕多知,智者只明無學地。
非聖非凡復若乎,不彊分別聖情孤。
無價心珠本圓淨,凡是異相妄空呼。
人能弘道道分明,無量清高稱道情。
攜錦若登故國路,莫愁諸處不聞聲。
梁貞明二年(九一六),布袋和尚端坐在明州嶽林寺東廊下的一塊磐石上,將入滅前,説了一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説完安然坐化。
國畫布袋和尚照片集錦
至此,眾人才知道行履瘋顛的布袋和尚,原來就是彌勒菩薩的化身。不久,有人在別州看見和尚仍揹着布袋到處走,於是世人競相描繪他的圖像供奉在家中。據説,他的全身舍利仍完好保存在嶽林寺大殿的東堂上。
一走到寺院,在山門前就可看見笑意盈盈的彌勒菩薩,好像歡迎每一位上山的信徒或遊客。以下的詩偈,最能説明菩薩的滿腔歡喜:
眼前都是有緣人,相見相親,怎不滿腔歡喜
世上盡多難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大肚包容,了卻人間多少事
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
大肚包容,忍世間難忍之事
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
布袋和尚,在日本也是家喻户曉的和尚,是人們常常聽説的都由衷、盡興、強烈笑的著名和尚。
他的整個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笑,那就是他的信息,他的信條,他的經典。在日本,沒有誰像布袋和尚那樣被人在記憶中如此地尊敬。人們與這位在每一間屋子裏陳設的布袋和尚塑像面前,感受到他發自內心的如此深刻笑的痕跡,他的笑駐留在每個聽見笑聲的人的心中,他的笑扣動了他的本性,他的笑更創造出了一種人類的共鳴。
布袋,是獨一無二的。在整個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可以被他的笑所滋養,每個人的心靈都可以被他的笑所淨化,每個人都可以從他的笑容間感受到純真的幸福。他的笑深不可知,卻是人們心底鳴響的歡樂音樂。《插秧歌》

布袋和尚作品原文

插秧歌
手捏青苗種福田⑴,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成稻⑵,後退原來是向前⑶。

布袋和尚作品註釋

⑴青苗:指稻秧。福田:謂積德行善可得福報,如播種田地可得收穫。
⑵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此句以六根清淨方可學佛修道,比喻插秧時洗淨秧根有利秧苗成長。
⑶後退句:此句大實話,富含哲理,乃暗喻方便修行之法。

布袋和尚作品簡析

布袋和尚出身農家,插秧自是本行。關於他插秧之事,亦有故事。據説有趙、錢、孫、李四家同時請他幫忙插秧,他全都答應。至晚,各家來請吃飯,他亦分身赴席。各家的田均已插好。眾人始識他身具神通,法力無邊。有人問插秧感想,他隨口吟出一詩,即此題插秧歌。此歌看似淺白平易,卻富含哲理,飽藴禪機,生動活潑,饒有情趣。

布袋和尚作者簡介

契此,唐末五代浙江奉化嶽林寺僧。幼孤,八歲時由奉化長汀農人張重天收養,故名長汀子。成長後,入大橋嶽林寺出家。他頭大腹鼓,出語無定,寢卧隨處。常常杖荷布袋,四境化緣。人稱布袋和尚,以為彌勒菩薩應化。浙江各地,尤其杭州寺廟多塑其相,置於首殿,虔誠供奉。關於契此和尚的神奇故事,流佈甚廣。
布袋和尚像 布袋和尚像
布袋和尚種田一
“布袋和尚”俗名張契此,號長汀子,奉化大橋鎮長汀村人,生於後梁亂世,矢志出家,常背一布袋出遊四方,性豪放喜結善緣。契此圓寂時端坐在一塊盤石上,説偈語道:“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言訖,溘然而逝。人們這才悟到,原來這位胖大和尚就是彌勒佛的化身。以後人們便按照他的模樣塑成了中國式的大肚彌勒佛,供奉在天王殿中,千百年來取代了佛教中正統的彌勒佛而名揚四海。關於他的傳説頗多,部分與濟公傳説相類。
布袋和尚種田二
唐末時,一個冬天,天剛亮,奉化長汀有個張重天的,扣好來勒村前江裏撐竹排打夜魚歸家,一抬頭,看見大橋嶽林寺那邊漂來塊薄冰,冰上坐着個七八歲男小孩,滴水打凍的大冷天,身上只繫個蘭肚兜,臉上還笑眯眯的,頭皮圓圓,肚皮圓圓,小手小腿全是胖呼呼圓鼓鼓的,圓屁股下還墊着只青布袋,張重天沒兒子,見到後心裏喜歡得勿得了,就把他拾回家裏,收為義子,取名契此,號長汀子。
轉眼十年,小契此成了小後生。相貌也交關有趣,光額殼,凸肚皮,茶盤臉,大嘴巴,見人笑哈哈。加上其心地善良,為人勤快,喜歡幫忙人,村裏人都歡喜他,給他起了個綽號“歡喜和尚”。
這年春插,隔壁張三要種田,請契此幫忙,契此一口答應;同一天,李四,趙五、王六統統想趕季節種田,來請契此相幫,契此也一一應承。幾天後關秧門,種田人老規矩,都要請相幫過的吃一頓酬謝酬謝,哪曉得到了契此家,四鄰八舍邊爭邊拉,都説契此那天是相幫他家種田,弄得契此蠻為難,只好偷偷避走拉倒。契此喜歡跟別人開玩笑。有一日,其自家一人種一丘田,隔丘四個後生在種一丘田,契此講:”你們四人種二畝,我一人種二畝,看誰先種落。”四個後生勿服氣,心想,論種田,阿拉四人在長汀數得上扁擔擱勒額角頭—一頭跳的了,難道會比勿上你一個“歡喜和尚”?就馬上答應比個高低。四個後生咬咬牙,勿直腰,勿歇氣;勿揩汗,兩手像車水,種勒飛快。契此一看,勿對,弄勿好要敗陣。馬上隔田塍甩過去一隻破草鞋,草鞋一落水田,化作一條大魚,游到第一個後生腳邊,後生丟掉秧把,動手捉鯉魚,鯉魚一跳,落到第二個後生面前,還濺了他一身泥漿,第二個後生又丟秧捉魚,大鯉魚三跳四跳滿丘跳,四後生追來趕去滿田捉;直到天黑,二畝田還有一大半沒種落,看契此的那丘,已經齊齊刷刷地插上稻苗。契此將最後幾束秧插上,笑勒唱起了山歌:
“手捏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成稻(道),後退原來是向前。”
布袋和尚圓寂前留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