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布蘭德山

鎖定
布蘭德山:布蘭德山在納米比亞(西南非洲)西北部。由花崗岩組成。孤立聳峙於納米布沙漠上。海拔2,600米,是納米比亞最高峯。德國地質學家首先在此山山洞發現了一幅奇特的巖畫,繼而而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中文名
布蘭德山
外文名
Brandberg
地理位置
西南非洲
著名景點
布蘭德山洞壁畫

布蘭德山布蘭德山簡介

在納米比亞西北部。由花崗岩組成。孤立聳峙於納米布沙漠上。海拔2,600米,是納米比亞最高峯。由於這裏終年無雨,造成氣候異常惡劣。地表荒涼,基岩裸露,好多山區幾乎被一望無際的流沙所覆蓋。一些沙丘竟高達250米,長達幾十公里,成了完全沒有土壤的不毛之地。

布蘭德山布蘭德山洞壁畫

1917年,一為叫馬克的德國工程師,在納米比亞(西南非洲)西部一個叫布蘭德山的山洞裏,偶爾發現了一幅奇特的巖畫 [1]  。據考證這些巖畫繪於公元前5000年左右。這幅畫上有以白、黑、褐三色畫成的大大小小羚羊與人羣,但中間卻畫着一個右手持着荷花似的東西、左手拿着弓箭的白種婦女,而且畫得很大。
布蘭德山的白婦人巖畫 布蘭德山的白婦人巖畫
經放大,還發現這個婦女腳穿鞋子,頭髮上綴滿珍珠,在胳膊、腿和腰部也飾有珍珠等飾物。這個形象在整幅畫上很突出,她與巖畫所在的那個與世隔絕的昏暗洞窟環境,顯得很不協調,故而引起了許多非洲美術考古家們的極大興趣。
一些學者認為,這個白種婦人是和她的侍從們(在白婦人前面,有兩個挺直身軀的婦女形象,也都佩戴飾物,被認為是白婦人的侍女)從北方乘船航行到輪廓海岸(即納米比亞的西海岸),遇風浪而被迫來到納米布沙漠,在那裏又熬過了一些災難,終於到達這座布蘭德山;而第二種猜測,推斷這是一些白人冒險家,為了淘金來到此地,她們攜兒帶女,從埃及經蘇丹、肯尼亞,坦噶尼喀和羅得西亞(即今坦桑尼亞與津巴布韋),輾轉又到了南部非洲。第三種看法則完全相反,認為她們是古代非洲民族的歐洲族系殘餘,甚至説這個白婦人根本不是現在的白種人,而是貝格達姆女人、布須曼女人或霍屯督女人……。總之,眾説紛紜,莫衷一是。
由於在考證上的判斷分歧,這幅畫的身價更高了,被認為是南非巖畫中最著名的一幅。畫的顏色雖已退了許多,但因形象富有情節性,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它處在約兩米深、四米寬的山洞裏面,學者們按其藝術風格、表現技法、使用的顏料,以及主要形象周圍的一些特徵來判斷,確定它屬於公元前2000年代中期的巖畫。後來,從洞內新發現的有機殘片作放射性碳素測定,證明這個判斷是無誤的。至於前面所列述的那些推測,事實上都缺乏足夠的根據,它們至多隻能是一種有趣的假設。
南部非洲的岩石藝術與撒哈拉不同,它常常處在居民作住宅的洞穴裏面,因此,這種巖畫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自身生活與狩獵巫術活動的寫照。至於這位白種婦女,只得期待考古學家們從新的研究成果中得出結論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