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孛兒只斤·布爾尼

鎖定
孛兒只斤·布爾尼(?~1675) ,林丹汗之孫,為清初察哈爾親王,蒙古族布爾尼氏得姓始祖之一。 [1] 
全    名
孛兒只斤·布爾尼
封    號
察哈爾和碩親王
所處時代
清朝
民族族羣
蒙古族
逝世日期
1675年
前    任
察哈爾和碩親王孛兒只斤·阿布鼐
主要成就
與其弟羅不藏台吉發動布爾尼之變
人物生平
林丹汗的長子額哲因病去世以後,其弟阿布奈襲為親王。但是,由於阿布奈對先人的恥辱耿耿於懷,多年不朝見,所以清王朝將其革職下獄,囚禁在盛京。阿布奈有二子,長子布爾尼,次子羅不藏。布爾尼襲為親王,但是布爾尼的態度與其父相同。由於阿布奈被囚,布爾尼反而對清王朝的仇恨更深。於1672年 (康熙十一年)與1674年 (康熙十四年)兩次進京朝賀,表面上對清王朝順從,但內心仍然圖謀報復。
1673年 (康熙十二年)農曆十二月,南方爆發了“三藩之亂”。叛亂迅速蔓延,嚴重威脅到清王朝的統治。康熙皇帝派大軍南征“三藩”,一時京城空虛,布爾尼認為脱離清王朝的時機已到,與弟弟羅不藏同阿雜裏喇嘛、僧格渾津、噶爾馬色冷、布達裏、巴達裏、巴呢、陳特塔爾、噶爾昭、噶爾馬、薄託和等人密謀舉兵反清。同時,加緊籌備兵器、整頓和訓練察哈爾右翼四旗兵馬。察哈爾都統晉津,附牧察哈爾的喀爾喀公垂扎布也積極支持親王布爾尼和羅不藏的反清計劃。布爾尼派人聯繫調駐宣府的察哈爾左翼官兵的同時,又派人策動各旗蒙古王公參加反清起義。原察哈爾所屬奈曼旗郡王札木禪積極響應了布爾尼的號召。最後決定於1674年 (康熙十四年) 農曆三月二十五日起事。
但是,他的計劃被辛柱公主的長史所發覺,她暗中派阿濟根入京告密。清王朝覺得事態嚴重,不能不採取對策。於是康熙皇帝與皇太后(孝莊文皇后)商量後,派侍衞塞稜赴義州,以議事為名,召布爾尼、羅不藏入京。布爾尼知道是計策,沒有進京,監禁了侍衞塞稜。農曆三月二十五日,布爾尼親王、羅不藏、阿雜裏喇嘛、僧格渾津喇嘛、喀爾喀公垂扎布、都統晉津、副都統布達裏舉事反清,率領數千人的隊伍(其中也有奈曼旗郡王札木禪的隊伍),直奔張家口,準備與調駐宣府的察哈爾左翼四旗的散秩大臣禪爾濟、一等侍衞阿達、參領舒什蘭會師。但是,這三人不敢與清王朝對抗。而察哈爾左翼四旗官兵,不顧散秩大臣禪爾濟的阻攔,在宣府譁變,毀長城邊牆去投布爾尼親王的隊伍。農曆三月二十七日,布爾尼親王的起義隊伍到達張家口以北的鄂西奚,奪取御馬廠和清王朝大臣馬廠的馬羣挺進張家口。
此時由於京師八旗官兵盡數南征,無力討伐布爾尼。太皇太后向康熙推薦了大學士圖海。於是康熙命多羅信郡王鄂札為撫遠大將軍,圖海為副將軍,率兵討伐布爾尼。圖海召集了京師滿洲蒙古八旗所有家奴,共數萬人,揮師討伐布爾尼。
康熙十四年農曆四月,鄂札率兵出征,在開往張家口的途中,圖海以金銀珠寶誘惑士兵,每到州縣村堡,即令家奴搶掠一番,快到察哈爾境內時,又以察哈爾數百年基業,珠寶不可勝數,以能獲取終身富貴來鼓舞士氣,清軍人人士氣高漲。農曆四月二十一日,將軍鄂札和圖海率領的隊伍到達歧爾達素後,探知布爾尼隊伍在達祿駐紮;四月二十二日,圖海隊伍到達祿時,布爾尼埋伏于山間,列陣等待。圖海指揮隊伍猛烈攻擊,布爾尼親率大隊擺列火器抗擊。圖海隊伍最終衝破了布爾尼的陣地,布爾尼大怒,兩次組織人馬進行英勇抗擊,但仍不能抵擋圖海隊伍的連續進攻。喀爾喀公垂札布逃跑,都統晉津率部投降。布爾尼兄弟無法再戰,領30餘騎突圍,逃往扎魯特境內。此時,科爾沁親王(和碩額附)沙津奉命率兵領王旗兵馬到達扎魯特旗的貴勒蘇特,包圍了布爾尼。
羅不藏是沙津的妹夫,於是面見沙津,稱布爾尼已經逃走,自己前來乞命追蹤。沙津命他先招來布爾尼方可饒命。於是遣兵30人與羅不藏同往。布爾尼與羅不藏相見後,兩人一同逃走。
按清王朝記載,沙津率騎兵追上布爾尼、羅不藏,逐將二人射死在草原上。
清王朝鎮壓布爾尼之後,迅速採取措施,迅速採取措施,進一步削弱察哈爾蒙古的勢力。首先,對布爾尼的父親阿布奈處以死刑,其次,對夥同布爾尼發動事變的察哈爾首腦,除已故死者外,其餘都逮捕處刑,其三,對追隨布爾尼的察哈爾左翼四旗兵丁,將其拆散後令分駐於河南府,以贖其罪。隨後,再次調查各部户口,重編旗佐,改換遊牧。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