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布心小學

鎖定
布心小學位於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布心片區,是羅湖區的一所小學學校。
中文名
布心小學
創辦時間
1988年
所屬地區
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布心片區
類    別
公辦小學
屬    性
公辦 
現任校長
肖莉
佔    地
1公頃

布心小學學校簡介

布心小學 布心小學
布心小學創建於1988年2月,羅湖區教育局直屬公辦學校,羅湖區新優質發展學校,深圳市辦學效益先進學校,2013年成為深圳市首批“市民身邊的好學校”,2015年成為深圳市首批“智慧校園示範學校”,是老牌廣東省一級學校。學校佔地面積11400平方米,建築面積8945平方米,有田徑場、足球場、籃球場等體育活動場達3900平方米,有科學實驗室、計算機、音樂、美術、圖書室等13間功能室,圖書室藏書達56219冊。
學校現有3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總數2092人;專任教師113人,其中特級教師2人,正高級教師一人,中學高級教師5人;學校有各級名師工作室16間(省校長工作室1間、省名師工作室2間,市區名師工作室4間、校級名師工作室近10間);多人次獲全國素質教育先進工作者、廣東省特級教師、南粵優秀教師、深圳市名校長、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等各級各類榮譽稱號。
會議 會議
學校樹立“讓每一個孩子的夢想花開”辦學理念,秉持“厚德敏行”的校訓和“佈道於心,育德以行”的德育理念,秉承“思於廣大,行於精緻”的工作準則,確立“辦一所高質量、智慧型的幸福學校”的辦學目標和“各美其美、幸福發展”的培養目標。
學生 學生
學校以突出“三課”(課程、課堂、課題)為抓手,在品質課程建設上構建二維碼課程,融學生核心素養於課程之中;在課堂教學上實施智慧範式教學,教學質量連年提高;在科研課題研究上務本求實,近三年各級各類立項課題60多項;在辦學特色上突出品質管理,其中“線下閲讀線上測評”、“體驗式德育”、“開放式辦學”和足球、跆拳道等體育傳統項目特色鮮明。學校近三年共獲各級集體、個人獎達5928項。學校所有科組連續四次蟬聯“區先進科組”,其中5個科組獲得市示範科組稱號,榮登全市獲獎榜首。學校多次承擔全國和省市各類研究活動現場,多次接待國內外教育考察團。學校先後承辦“全國中小學名師工作室發展論壇(數學分會場)”、“深圳市智慧校園建設與應用交流研討會”和“全國數字美術教學研討會”等大型活動。
布心小學不斷取得輝煌成績,獲得諸多殊榮,社會影響不斷提升。學校先後獲得“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實踐示範學校”、“國家級健康促進學校(金牌)”、“全國優秀家長實驗學校”、“中央電教館課題實驗學校”、“廣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優秀實驗學校”、“廣東省巾幗文明示範崗”、“廣東省棋類特色學校”、“廣東省書香校園”、“深圳市教育系統先進單位”、“深圳市首批智慧校園示範學校”、“深圳市德育示範學校”、“深圳市書畫寫字特色學校”、“深圳市藝術教育先進單位”、“深圳市體育傳統足球、籃球、圍棋學校”和“羅湖區辦學質量獎”等多項榮譽稱號。《中國教育報》、《中小學管理》、《廣東教育》、《深圳特區報》等傳媒多次報道布心小學辦學特色。

布心小學校長介紹

肖莉校長
肖莉校長(4張)
肖莉,省特級教師、省中小學正高級教師,布心小學校長。有3年副校長、6年正校長和11年中心城區教研室主任的經歷。曾獲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個人、全國小學數學奧林匹克二級教練員、省督學、師大碩士生導師、市散文家協會會員等榮譽。
座佑銘:工作着是幸福的!
[1] 

布心小學交通情況

公交站點:布心市場站:83路,107路

布心小學機構設置

機構名稱
職責
信息技術科組
布心小學信息科學科組是有信息技術學科和自然科學學科共同組成的一個課組。現有成員5人。這5位教師均有很強的敬業精神,專業知識紮實,教學方法創新。因此,信息科學科組多次被評為校、區級先進科組。
信息科學科組以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開展組織活動。教師因材施教。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學生。在參加的全國、省、市、區的各級各類競賽當中,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綜合科組
綜合實踐組是一個年輕而富有朝氣的科組,現有林玲、顏月嬌、鄭曙玲、何江玲、張芳、熊衞年、翟豔羣、何愛文曾輝等九個成員,全部具有大專以上學歷。
綜合實踐科組的全體老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重視課程改革,在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他們的論文、教學設計、指導學生參賽曾多次獲獎。其中林玲老師的《循環經濟——我們從課本做起》獲羅湖區綜合實踐説課比賽一等獎。
綜合實踐科組的老師指導學生做的網站——《實踐大本營》,以其豐富的資源和便捷的互動吸引了廣大師生的參與,已逐漸成為布心小學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一個主要陣地。
在學校領導的關懷指導下,綜合實踐科組將繼往開來、揚長避短,在努力工作的過程中,形成一支技術過硬、團結友愛、積極向上、努力創新、開拓進取,具有堅強戰鬥力的隊伍。
體育科組
布心小學體育科組負責學校體育教學與各項體育項目尖子培訓。現有張學鋒、張志雄、孫受平、彭小峯、陸上蘭、李 琦、魏運全共七名教師。教師經驗豐富,師資力量雄厚。在區、市組織的多項競賽中均獲得優異成績。多次被評為區級、市級先進單位。
工作思路
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和學校安排的有關工作,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規範化和優質化管理,加大學生培訓尤其是球類運動的培訓力度,充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競賽水平,為凸現特色,促進學校工作再上新的台階作出新的貢獻。積極配合協助其他科組,共同抓好教育教學有關研究活動的開展,組織師生參加校外有關比賽活動。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建言獻策,發揮好輔助作用。
音樂學科組
布心小學音樂教研組是一支中青年相結合、業務精幹的隊伍,有6位音樂教師,都為大專以上學歷(其中專職音樂教師4名,學校教育創新中心主任1名,少先隊大隊輔導員1名)。
布心小學音樂教研組有很強的敬業精神和奉獻精神,有較強的教育教學教研能力。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和全體音樂教師的共同努力下,科組全體成員團結合作,勇於進取,敢於創新,為學校的藝術教育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先後3次評為羅湖區先進音樂科組,97年評為深圳市首屆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全體音樂教師近年來獲得全國、省、市、區級個人及集體獎項共143項(其中國家級13項,省級9項,市級40項,區級81項)。
音樂科組以音樂課堂教學為主,課堂教學通過提供給孩子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的機會,使孩子們主動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中,並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學習最基本的音樂文化知識、技能、技巧,培養孩子們的音樂興趣和愛好,讓他們在音樂中獲得快樂,使人的生活質量更高,讓快樂伴隨他們一生,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使人變得文雅和充滿愛心。
在音樂課堂教學的同時還開展第二課堂活動,豐富孩子的校園生活,使孩子們在課堂上學的知識得到進一步的深化運用,同時使具有音樂舞蹈藝術天賦的孩子得以發揮特長和提高技藝,有一個表現自我的天地,也為將來的藝術人才培養後備力量。目前,我校第二課堂有合唱隊、舞蹈隊、管樂隊、聲樂組、器樂組、綜合組(小品、相聲、雜技、司儀)。
美術科組
美術教研組是一支由女青年教師組成的隊伍,這四位美術教師均有很強的敬業精神,是一支團結向上、互幫互助、齊心合力、奮發進取的科組。幾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和全體美術老師的共同努力下,本科組全體教師為學校及社會的藝術教育作出了積極的努力並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三年來,獲全國、省、市、區獎共34項,其中全國11項,市12項,區11項。
具體工作
把藝術教育落到實處。
重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重視理論水平的提高,把握教學的新動態。
開展第二課堂,豐富課餘生活 。
自然科組
布心小學科學教研組是一個勤奮踏實,團結進取的集體。現有專職科學教師3人。被評為羅湖區先進科組。
在教學工作中,重基礎、重平時、重創新、重能力、重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健康的學習心理的培養、重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教學效果良好,實績顯著。
在教研工作中,隨着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我們科學教研組多次參與省市區在課堂教學評價和其他課題方面的重點課題研究。
在課外活動中,我們課組教師不但認真完成教育教學工作,而且積極參與學校科技教育。3位科學教師各有所長:航模、空模、車模、船模、小發明、科學實驗、手工製作等。每年,我們培訓的學生代表我們學校出征,參加各級各類比賽。
思想品德科組
思想品德科組是一個年富力強、充滿活力、團結進取的科組,科組現有教師34人,年齡在40歲以上的佔到了24人,其中中共黨員名,高級教師31名,區骨幹教師2名。
科組教師都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水平和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形成團結協作、鑽研探索、穩步前進的教學集體。科組老師深知:教育的使命在於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學生的發展在於學會求真求善求美,因此在教學中他們做到用思想去點燃思想,用智慧去孕育智慧,用個性去創造個性,他們與學生一起探究,共同進步。他們充分發揮思想品德課的德育主陣地作用,形成了富有學科特色的教學風格。
多年來,科組教師.積極總結教育教學成果,多篇論文在國家、省、市刊物上發表或獲獎。教師除承擔教育教學任務外,還積極承擔學校的課題研究和實驗。
面臨課改新形勢的挑戰,他們正積極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不斷更新理念,着力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堅持學生可持續發展。
英語學科組
布心小學英語組是一個團結向上開拓進取的集體;是一個高素質、高水平具有很強戰鬥力的集體;是一個有着輝煌成就的集體.英語組的老師,個人素質高,本科以上百分之三十,兩位老師曾出國深造,學歷達標百分之一百.多名老師在國家級省市刊物上發表過多篇論文,專業知識過硬.
布心小學課題組的專題網站在全國具有一定的影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信息教育走在了全區的前面,得到了中央電教館的一致好評.布心小學還曾獲文明師範崗、區優秀科組.
數學科組介紹
布心小學數學科組在區教研中心的指導下,確立了以新課程標準、新理念為導向,以網絡環境下的信息技術為依託,以課堂教學為突破口的新型研究模式。老師們勤於學習,勇於創新,大膽開拓的精神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工作,不斷使教研工作推向深入。
數學科組現有教師36人,大專以上學歷佔90%。高級教師28人。區骨幹教師和學校學科帶頭人5人。全組教師敬業愛崗,基本功紮實。他們認真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和信息技術,運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能力發展為主線,”的現代教學觀。堅持科研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大膽實踐,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風格。
數學科組求新務實,辛勤耕耘,取得了累累碩果。多次承擔市、區網絡教學研討課、觀摩課、接待課。接待了海內外教育同行700多人次。參加深圳市歷屆網絡夏令營的比賽中名列前茅,有二十多位老師獲得優秀輔導獎。數學科組的老師撰寫教育教學論文百餘篇獲獎或在各報刊雜誌上發表。其中,獲國家級獎勵的有12篇,組織學生參加全國、省、市、區各類各級比賽中有190多人次獲獎。
由於全組教師的不懈努力,數學科組連續幾年被區、學校評為先進教研組。現在,團結進取、開拓創新的數學科組,正以全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挑戰。
語文科組
布心小學語文科組在區教研中心的指導下,確立了以新課程標準、新理念為導向,以網絡環境下的信息技術為依託,以課堂教學為突破口的新型研究模式。老師們勤於學習,勇於創新,大膽開拓的精神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工作,不斷使教研工作推向深入。
語文科組現有教師36人,大專以上學歷佔90%。高級教師28人。區骨幹教師和學校學科帶頭人5人。全組教師敬業愛崗,基本功紮實。他們認真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和信息技術,運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能力發展為主線,”的現代教學觀。堅持科研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大膽實踐,進行了《多媒體——情境指導小學生作文》《互聯網在語文學科中的應用》《在網絡環境下研究性學習》,〈在網絡環境下教學設計〉等課題研究,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風格。
語文科組求新務實,辛勤耕耘,取得了累累碩果。多次承擔市、區網絡教學研討課、觀摩課、接待課。接待了海內外教育同行700多人次。參加深圳市歷屆網絡夏令營的比賽中名列前茅,有二十多位老師獲得優秀輔導獎。網絡課《草船借箭》榮獲市網絡教學優秀課例獎,並被推薦到全國、新加坡等地交流,得到國內外同行的好評。參加市首屆“多媒體情境指導小學生作文”課例競賽獲一等獎。語文科組的老師撰寫教育教學論文百餘篇獲獎或在各報刊雜誌上發表。其中,獲國家級獎勵的有12篇,組織學生參加全國、省、市、區各類各級比賽中有190多人次獲獎,其中高珊同學獲“21世紀·網絡·我”全國徵文大賽一等獎並代表深圳市赴浙江觀看新世紀第一縷曙光。在參加深圳青少年報總編的競選中,我校的劉特力同學在兩千多名學生的競爭中脱穎而出,成為深圳市青少年報首屆唯一的總主編。
由於全組教師的不懈努力,語文科組連續幾年被區、學校評為先進教研組。現在,團結進取、開拓創新的語文科組,正以全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挑戰。
後勤服務中心
1、工作目標
增強服務意識,形成酒店式服務,提倡後勤微笑服務;從實際出發,量入為出,把需要與可能、目前與長遠結合;面向基層,服務教學,為教學提供及時且必要的支持;做到財務公開,民主管理,科學理財;打造全力為教學服務的強有力的後勤服務陣地。
2、工作要點
(1) 狠抓後勤職工隊伍建設,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教育教學和全校師生服務的思想,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提高服務水平的服務質量。
(2) 加大後勤管理改革的力度,推進後勤社會化進程,理順人事關係,明確崗位職責和義務,後勤各部門應注意協調配合,高效運轉,切實做到保障有力。
(3) 規範財務管理,樹立依法理財、效益理財和專家理財的理念,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完善我校處室經費包乾改革方案,充分發揮有限資金的使用效率,把錢用在刀刃上。
(4) 完善固定資產使用責任制,負責好學校基本建設和校舍校產的登記、分配保管、添置、維修、督促師生執行校產的使用和保管制度,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5) 繼續辦好食堂,完善食堂管理方案,強化工會、教代會的監管職能,進一步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
(6) 加快教學樓和辦公室的擴建進程,充分做好各項前期準備工作,確保建築質量和建築安全,把校舍擴建對教育的影響降低限度。
(7) 按照學校綠化總體規劃,做好校園環境的管理,搞好校園規劃及環境的綠化及衞生工作,努力實現校園綠化、淨化、美化,改善教學條件和學習環境。創建市級花園式學校和省級綠色學校。
(8) 加強安全衞生方面的管理工作。明確門衞職責,做好防盜治安工作,加強安全隱患檢查工作;嚴格執行飲水衞生制度,定期消毒;從嚴執行食堂衞生消毒制度,做到一日一檢;早、午餐保質保量;做好常見病、多發病、傳染病的防治和宣傳工作;搞好日常身體保健和預防接種工作;搞好衞生各類資料統計工作;在校長室領導下,創建“健康促進學校”。
安全管理中心
1、工作目標
增強服務意識,形成酒店式服務,提倡後勤微笑服務;從實際出發,量入為出,把需要與可能、目前與長遠結合;面向基層,服務教學,為教學提供及時且必要的支持;做到財務公開,民主管理,科學理財;打造全力為教學服務的強有力的後勤服務陣地。
2、工作要點
(1) 狠抓後勤職工隊伍建設,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教育教學和全校師生服務的思想,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提高服務水平的服務質量。
(2) 加大後勤管理改革的力度,推進後勤社會化進程,理順人事關係,明確崗位職責和義務,後勤各部門應注意協調配合,高效運轉,切實做到保障有力。
(3) 規範財務管理,樹立依法理財、效益理財和專家理財的理念,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完善我校處室經費包乾改革方案,充分發揮有限資金的使用效率,把錢用在刀刃上。
(4) 完善固定資產使用責任制,負責好學校基本建設和校舍校產的登記、分配保管、添置、維修、督促師生執行校產的使用和保管制度,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5) 繼續辦好食堂,完善食堂管理方案,強化工會、教代會的監管職能,進一步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
(6) 加快教學樓和辦公室的擴建進程,充分做好各項前期準備工作,確保建築質量和建築安全,把校舍擴建對教育的影響降低限度。
(7) 按照學校綠化總體規劃,做好校園環境的管理,搞好校園規劃及環境的綠化及衞生工作,努力實現校園綠化、淨化、美化,改善教學條件和學習環境。創建市級花園式學校和省級綠色學校。
(8) 加強安全衞生方面的管理工作。明確門衞職責,做好防盜治安工作,加強安全隱患檢查工作;嚴格執行飲水衞生制度,定期消毒;從嚴執行食堂衞生消毒制度,做到一日一檢;早、午餐保質保量;做好常見病、多發病、傳染病的防治和宣傳工作;搞好日常身體保健和預防接種工作;搞好衞生各類資料統計工作;在校長室領導下,創建“健康促進學校”。
信息科研中心
1、工作目標
確立精品意識,在原有成效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工作目標,提升研究品位,把學校信息化教育品牌精品化,爭取出一批“對外打得響,對內用得實”的研究項目,做到出人、出課、出論文、出實效、為學校發展提供強大後勁。
2、工作要點
(1) 堅定不移地抓好理論學習。除學習一些具有時效性的理論文章外,更要組織並提倡學習教育和心理學習方面的專著,以更好地把握教育的本質。各課題組\教研組織本組成員有針對性地開展理論學習,真正做到學習能為當前的研究服務、為教學服務。
(2) 要實實在在地搞好幾個現有課題的研究。課題的負責人和骨幹人員要切實負起責任,帶領大家富有成效地開展研究工作,要用科學、規範而實用的方法開展我們的課題研究,以確保不致流於形式。
(3) 科研建設和獎勵機制要進一步規範化和制度化,建立科研檔案。各科研組都要有自己的研究課題,明確方向,把握重點;一學斯的研究重點要突出(設立一個總課題),科研活動的形式要推陳出新,不斷尋找更有利於教師們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更具實效性的方法和形式不要把科研活動搞成就是單純的聽課、評課,把工作簡單化、公式化。
(4) 利用校園網及互聯網的強大資源,逐步實現教學手段信息化與辦公手段自動化;加強我校網站建設,做好專題網站;加強對教師的計算機培訓,鼓勵課件製作,提倡多搞集體備課和鼓勵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5) 繼續在教師中開展以“信息技術運用與學科教學整合”為主題的研究課,以此來推動信息技術的運用。學校的信息與資源最大可能實現網上傳輸。整合學校的資源優勢,向全國千所信息化教育學校挺進。
教學指導中心
1、工作目標
按照“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工作要有新舉措”的要求,落實學校工作要點,堅持以提高教學質量為落腳點,以課程改革為重點,以特色化教育為亮點,切實增強改革意識、創新意識和質是意識,積極開展各項教育改革研究工作,在務實中求創新,在創新中求發展,不斷提升素質教育的水平。
2、工作要點:抓好常規工作,創造特色教學
(1) 以常規嚴肅教學紀律。學校每位行政都要深入到教學一線,瞭解教學動態,實行“推門聽課”制,規範教學環節,建立科學的考核機制,嚴格教學紀律。
(2) 以質量改革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我們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活化、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不讓一個學生掉隊(一個也不能少)培優、補差齊頭並進。
(3) 以落實推動目標管理。學校與各部門,各部門與教師都要實行目標管理,簽訂目標責任書。尤其對六年級畢業班、各級培尖小組的管理,更要目標明確,建立獎懲機制。
(4) 以“四重”培養新型的教師觀、學生觀。一是重塑教師形象-----以真實、完整的人格面對學生;二是重構評價標準-----以真心愛學生,做學生喜愛的老師作為評價的核心標準;三是重提目中有人-----充分看清學生的個性特點;四是重建師生關係-----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理解、友愛的新型師生關係。
(5)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在教師中倡導“學習型社會終身學習”的觀點並努力實踐,打造一支“敬業愛生、為人師表、嚴謹踏實、博學善導”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完善骨幹教師培訓機制,鼓勵優秀人才脱穎而出。
(6) 充分關注青年教師的成長,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崗前選拔、管理和培養,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促進青年教師快速健康成長。
(7) 在保證常規教學檢查得到落實的前提下,力求用實際效果來衡量教學科研的開展情況,並深入學生中間瞭解教學的具體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的指導方向。
(8) 繼續運用生態評量、實作評量,動態評量等方式,制定好學生的個別化教育計劃,並做到留下文字、聲像資料。
(9) 樹立為質量負責的意識,騰飛是需要平台的,質量就是我們的平台,沒有質量,我們的翅膀是軟弱的,是飛不起來的.我們的六年級將是我們質量的第一張牌,各級培尖競賽是我們質量的第二張牌,教學質量直接關乎到學校的持續發展,關乎到布心小學在羅湖教育的形象,關乎到學校在羅湖教育“保四爭三”的目標能否如期實現。而這些並非一日之功,需要我們平時就要有強烈的質量意識,社會與家長在時時關注着我們的課堂教學質量與全面教學質量。
教育創新中心
具體負責學校德育工作的機構,以國家教育規定的《中小學生德育工作規程》為法律依據,充分發揮德育工作在學校中導向、動力和保證的作用,爭取把學生培養為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具有社會公德、文明行為習慣、遵紀守法法的公民。在這個基礎上引導全心他們逐步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思想覺悟,使他們中的優秀分子將來能夠成為堅定的共產主義者奠定基礎。
1、中心組成員有:左洛、王洪波、何秀英、張凡、黃霞、唐麗萍、陳雯、晏瓊
2、工件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教會學生做人,樹立布心小學學生良好形象。具體來説,培養學生四種意識(整體意識、參與意識、競爭意識、創造意識),四種能力(思想上自育能力、學習上的自研能力、生活上的自理能力、言行上的自律能力),促進學生四種素質(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藝術技能素質),使學生爭做三種層次的人(合格的人、文明的人、優秀的人),樹立學生16字形象(嚴肅活潑、文明禮讓、全面發展、學有所長)。
3、建設網絡化德育隊伍
(1) 由全體校務委員組成德育領導小組,校長親自擔任組長。
(2) 培養素質優良,愛崗敬業精神的教師隊伍。
(3) 由德育基地的單位領導組成的校外德育輔導員隊伍。
(4) 充分發揮學校家長委員會的作用。
4、設計系列化德育活動
(1)每週一的升旗儀式與思想課結合,使國旗下講話的內容系列設計形成德育宣傳主陣地。
(2) 中心組協同各組辦好各種活動,如作文月、讀書月、體育節、科技節、藝術節等,形成德育活動主要內容。
(3) 開展高質量的主題班會(隊會)活動,形成開展德育活動的主窗口。
(4) 每月份都有主題教育,重點抓好各種養成教育。
5、多樣化德育工作方法
(1)採取專題講座形式來教育學生:如外請老革命、專家、社會名人做報告。
(2)通過日常規範教育學生:如每週一升旗儀式,每天清晨禮儀生問候、隊列、上課常規、課間紀律、學校文明修身工程等。
(3)通過比賽的形式來教育學生:如徵文、歌詠、書畫、攝影、體育比賽等。
(4) 採取多線、多手段教育學生:如閉路電視、多媒體、校內廣播、刊物、問卷調查、社會實踐調查、健康促進學校、家庭走訪、班隊主題教育活動等。
[2] 

布心小學招生入學

本地生源招生範圍及規定
凡年滿六週歲,在羅湖區合法居住,有學習能力,深圳市户籍的適齡兒童。
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招生規定
凡年滿六週歲,在羅湖區合法居住,有學習能力,符合如下條件之一的適齡兒童:
1、享受相關優惠政策人員的子女。
2、符合市政府“1+5”文件規定,父母在羅湖區連續居住一年以上,且能提供相關真實、準確信息材料的非深户籍人員子女。
當年招生計劃
常規招生計劃為6個班,共計300人,根據當年預報名情況,經教育主管部門批准後,作適當調整。
報名時間
4月1日—13日網上報名
報名地點
“羅湖區教育局”網上預報名系統,家長(學生)登錄“羅湖教育信息網”或 “羅湖社區家園網”—“學位申請”欄目, 按指引進入“羅湖區小一學位網上預申請系統”報名。
所需提交材料
按照市有關政策規定,根據適齡兒童的户籍情況,申請人應在規定時間向學校交驗如下證明材料原件(不用提交複印件): 1、深圳户籍兒童 (1)户籍證明材料:兒童出生證、全家户口本。(2)住址證明材料:適齡兒童父母(或監護人)在學校招生地段內的有效《房產證》,或《購房合同》及付款憑證;租房居住的提供房屋租賃管理部門出具的《房屋租賃憑證》或《房屋租賃信息》和市房屋產權登記中心出具的無房證明(《房屋產權查詢證明》)並實際居住。 2、非深户籍兒童 非深户籍兒童父母在羅湖區連續合法居住1年以上,符合市政府“1+5”文件規定就讀條件的,交驗如下證明材料: 温馨提示:計生管理部門不再出具紙質的《計劃生育證明》,招生系統將直接在網上與計生管理系統比對申請兒童家長的計生狀況。家長務必提前到居住地社區工作站完善和核對計生信息,以免影響學位申請和入學資格審核。 (1)户籍證明材料:兒童出生證、適齡兒童及其父母的原籍户口本。(2)居住證明材料:①適齡兒童父母(或監護人)在學校招生地段內的有效《房產證》,或《購房合同》及付款憑證;租房居住的提供房屋租賃管理部門出具的《房屋租賃憑證》或《房屋租賃信息》和市房屋產權登記中心出具的無房證明(《房屋產權查詢證明》)並實際居住。②父母持有《深圳市居住證》(新)或有效的舊居住證(需滿一年以上)。(3)就業或社保證明材料:適齡兒童父母(或監護人)在深圳繳交社會保險的證明(提供社保卡和參保證明)或工商營業執照副本及完整納税證明。 3、享受相關政策優惠人員的子女 屬於享受政府特殊優惠政策人員的適齡子女,在申請學位時除應按上述要求提供資料外,還應出具優惠政策規定的有關材料。 4、台、港、澳及外籍兒童 (1)台灣籍兒童:①區教育局出具的《台灣學生就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申請表》(憑《台胞證》到教育局教育科辦理);②申請學生及其父母或委託監護人的身份證明、《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③法定監護人在本學區的有效《房產證》,或《購房合同》及付款憑證,或由房屋租賃部門出具的《房屋租賃憑證》或《房屋租賃信息》和市房屋產權登記中心出具的無房證明(《房屋產權查詢證明》)並實際居住。 (2)港澳及外國籍兒童:港澳籍適齡兒童請到港人子弟學校或其他民辦學校申請學位,外國籍適齡兒童請到國際學校或其他民辦學校申請學位。 關於住房材料的説明: 1、已辦理房改手續的住房、購買的保障性住房、特區原居民手續齊全的(屬於原住居民祖屋的,由轄區社區工作站開具相應證明)自有住房可視為購房。 2、居住在軍產房、集資房、自建房等能證明房產確屬適齡兒童父母(或監護人)所有並居住的,按特殊房產處理。①屬於軍產房的,提供住房軍產證或軍產房所屬部門出具的購房證明(附付款憑證),及轄區社區工作站出具的實際居住證明;②屬於集資房的,應出具購房合同和交款收據,並由轄區社區工作站出具住房證明材料和實際居住證明;③屬於自建房的,應提供轄區街道辦或社區工作站出具的住房證明材料和實際居住證明。 3、居住在祖輩房(祖父母、外祖父母)的適齡兒童及父母須和祖輩實際居住在一起,户籍在同一個户口本。同時提供適齡兒童父母(雙方)在本市沒有房產的《房屋產權查詢證明》(市房屋產權登記中心出具,地址:羅湖區北環大道1022號金湖文化中心大廈)。 4、住房屬單位職工(集體)宿舍的,所住職工(集體)宿舍應屬所在單位合法住房且取得房產證。由適齡兒童父母所在工作單位及轄區社區工作站出具居證明材料,並提供實際居住證明,同時提供適齡兒童父母(雙方)在本市沒有房產的《房屋產權查詢證明》(市房屋產權登記中心出具,地址:羅湖區北環大道1022號金湖文化中心大廈)。按租房處理。 5、2016年4月30日前未入夥的住房,其購房合同不能作為學位申請依據,申請者應先在現住址地段學校申請,住址變動後再申請轉學插班;8月31日前能入夥的,由學校視學位情況決定是否接受申請。6、租房居住的租賃用途必須為“住宅”,計算租房起始時間以租賃管理部門出具的《房屋租賃憑證》簽署(備案)日期或《房屋租賃信息》簽發日期為準,截止時間為2015年3月31日。同一地段前後連續租賃合同可合併計算租住時間,租住時間原則上應跨越2016年9月30日。在同一套出租房內有多户居住者,地段學校只接受其中一户的學位申請。7、租房居住的必須出具市房屋產權登記中心打印的,顯示父母(或監護人)在本市沒有房產的《房屋產權查詢證明》(市房屋產權登記中心出具,地址:羅湖區北環大道1022號金湖文化中心大廈)並實際居住。在本市其他地方有房產的,原則上不受理申請。 8、租住在城中村、村民房、自建房、軍產房和其他小產權房,無法辦理正式《房屋租賃憑證》(紅色封面)的,應到租賃管理部門開具《房屋租賃信息》(藍色封面)。
報名流程
1、網上預申請,家長通過預報名系統進行網上預報名。2、提交申請材料,家長到網上預報的地段小學驗核材料。3、就讀和免費資格審核,申請人網上填報的申請信息經學校驗證無誤的,招生系統將採集申請人相關信息,通過網上系統與政府有關部門進行數據比對,對申請人進行就讀和免費資格審核。4、公佈新生名單,根據申請兒童(及監護人)的學位申請類別和學位申請積分,按順序錄取。對個別符合條件的申請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學校,進行統籌調劑。5、新生報到,家長根據錄取結果到學校進行正式報名註冊。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