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布兵盆地洞穴遺址羣

鎖定
布兵盆地洞穴遺址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田東縣祥周鎮, [1]  1999年被發現,並在同年秋天開始了挖掘考古研究。 [5] 
布兵盆地洞穴遺址羣位於百色盆地之南的布兵盆地,以咯斯特峯叢地貌為主,洞穴很豐富。已發現有十餘個洞穴有古人類遺存,如茅草洞、吹風洞、麼會洞、感仙洞、霧雲上洞、寶來洞、霧雲洞、陸那洞、小山洞、中山洞、鯉魚洞、村空洞等12個古人類居住過的洞穴。 [8]  隨着考古發掘的進行,已出土石製品近1000件,以及各類哺乳動物化石包括人類化石等,對於研究中國南方第四紀生物演化、環境變遷和人類起源與演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4] 
2013年3月5日,布兵盆地洞穴遺址羣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認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 
中文名
布兵盆地洞穴遺址羣
地理位置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田東縣祥周鎮
所處時代
舊石器時代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0391-1-391

布兵盆地洞穴遺址羣歷史沿革

布兵盆地洞穴遺址羣1999年被發現, [5]  同年秋,開始了系統調查、發掘和研究工作。 [4] 
2002—2007年,中外聯合研究小組經過三次科學發掘,共獲得各類化石近千件。 [4] 
2009—2010年,廣西民族博物館先後兩次對定模遺址進行調查,在洞口部位發現了較多打製石器和磨製石器。
2011年底,廣西民族博物館對定模洞遺址洞口部位進行了試掘,試掘面積23平方米。 [2] 
2017年11月16日,廣西民族博物館對感仙洞、瀑布上洞、瀑布下洞和中山洞進行清理,系統地採集這些洞穴的測年樣品。 [3] 
2019年,中外研究團隊首次在吹風洞出土的距今190萬年的巨猿化石中成功提取遺傳信息,並確認了這個早已絕滅的物種與亞洲猩猩存在密切的演化關係。 [4] 

布兵盆地洞穴遺址羣遺址特點

布兵盆地洞穴遺址羣,為平行於百色盆地的小型附屬盆地,喀斯特地貌發育,洞穴極為豐富,有十餘個洞穴發現古代遺存,其中包括茅草洞、吹風洞、麼會洞、感仙洞、霧雲上洞、寶來洞、霧雲洞、陸那洞、小山洞、中山洞、鯉魚洞(原名定霧洞)和村空洞等12個古人類居住過的洞穴,這些洞穴遺址位於布兵、保利、模範等幾個相鄰的村內。 [5] 
遺址羣從高到低大約分為11層,涵蓋了第四紀(250萬年)以來的多個時期。遺址發現大型哺乳動物化石25種,屬於華南典型的大熊貓一劍齒象動物羣。其中的巨猿化石、可能歸屬為早期人類的化石和一種新的古猿化石,對於研究中國南方哺乳動物的演化和東亞人類的起源。 [4] 

布兵盆地洞穴遺址羣文物遺存

布兵盆地洞穴遺址羣麼會洞

中科院黃慰文研究員等專家與美國史密森研究院科學家鮑立克到麼會 中科院黃慰文研究員等專家與美國史密森研究院科學家鮑立克到麼會
麼會洞位於布兵盆地東南邊緣的布兵村和塘屯一座峯林的半山腰,洞廳寬敞明亮,洞穴不算寬大,可以容納30人左右。洞裏有鐘乳石、石筍、石柱等,洞壁上有明顯的浪蝕凹坑,洞內原生堆積地層較厚。 [8] 
麼會洞有一座精美的八面形古墓,這就是被壯族人民贊領為抗倭民族英雄—瓦氏夫人的二次葬墓。走近古墓,可見其正面浮雕是一個端坐太師椅的貴婦人,貴婦人的左側站着一名手捧官印的丫幾,右側站着一名打着大羅傘的女兵。另外七面浮雕分別是鱷頭蛙、麒麟、鹿、馬、羊等高貴的吉祥物。如今依然清晰可見墓壁浮雕,人物和動物組成的精巧構圖,形象翉栩如生。 [8] 
麼會洞發掘工作按堆積層保存情況分為A、B、C三個區,布6個探方,探方呈正方格,邊長和深度分別為1米多到2米不等。這些探方保存完好,每個都標上編號和發掘水平層。沉睡在洞穴裏的化石,就是考古隊員從探方里挖掘出來的。 [6]  2002年—2003年,廣西自然博物館會同有關部門,對麼會洞進行了兩次發掘,又出土了1枚人類牙齒化石,發現8件石製品。石器用河卵石打製而成,有手鎬、刮削器等。這些石製品出土於堆積地層上部,沒有搬運的痕跡,表明是早期人類在洞穴活動時留下的。在該洞,除了發現古老的人類化石和石器外,還出土了12枚巨猿牙齒化石和猴、象、熊、豹、犀牛等近30種動物化石。 [6] 

布兵盆地洞穴遺址羣定模洞

定模洞發掘出土的石製品 定模洞發掘出土的石製品
定模洞位於田東縣祥周鎮模範村東北面約1.2千米處的定模山腳,海拔高度為138.3米。定模洞處於布兵盆地東南部的盆地中間,定模洞的洞口外,西面和南面為石灰岩孤峯,東面和北面為寬闊的一級階地後緣。有考古學家曾在定模洞內發現哺乳動物化石和人類化石,時代估計為晚更新世。 [2] 
採集和發掘出土的石製品主要包括打製石器和磨製石器。打製石器包括石錘、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磨製石器包括礪石、研磨器、石錛、樹皮布石拍等。 [2] 

布兵盆地洞穴遺址羣吹風洞

吹風洞發掘的5.5平方米範圍內,出土哺乳動物化石1007件,包括哺乳動物化石915件,巨猿牙齒化石92件。哺乳動物羣共24種,是典型早更新世早期的代表性種屬,吹風洞動物羣的時代為早更新世早期,距今約200萬年左右。 [5] 

布兵盆地洞穴遺址羣歷史文化

  • 學術研究
廣西布兵盆地第四紀洞穴研究中心的專家學者們,對布兵盆地洞穴遺址羣進行了長期的調查、發掘和綜合研究,發表了一批重要的科研論文和學術報告,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普遍關注。英國《自然》雜誌介紹了布兵盆地的發掘和研究進展,美國《人類進化》和中國《科學通報》等權威學術雜誌,相繼刊登了布兵盆地的研究文章。 [6] 

布兵盆地洞穴遺址羣研究價值

布兵盆地洞穴遺址羣,堆積物保存了距今200多萬年以來多個時期的動物化石、環境證據和人類活動遺存,對於研究中國南方第四紀生物演化、環境變遷和人類起源與演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4] 

布兵盆地洞穴遺址羣保護措施

2013年3月5日,布兵盆地洞穴遺址羣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認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 

布兵盆地洞穴遺址羣旅遊信息

布兵盆地洞穴遺址羣地理位置

布兵盆地洞穴遺址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田東縣祥周鎮。

布兵盆地洞穴遺址羣交通

百色市——廣昆高速——布兵盆地洞穴遺址羣
百色市——百色大道——福昆線——布兵盆地洞穴遺址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