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偶猫(英文名:Ragdoll Cat), [1]是一种体格较大的宠物猫, [15]体长可达1米(包含尾巴),雄性体重约为6.8-9.0千克,雌性体重约为4.5-6.8千克。 [2] [5]面部较宽,双颊线条平顺,耳朵中等大小,眼睛蓝色。 [2-3]有六种毛色,分别为海豹色、蓝色、巧克力色、丁香色、浅红色和白色。 [1] [6]根据毛色和图案分布的不同,国际猫协会(The International Cat Association,TICA)将布偶猫分为重点色、手套色和双色三种类型。 [13]
布偶猫因其温顺的性格和被抱起时放松的姿态而得名,如同柔软的布偶一般。 [15]该品种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育种专家安·贝克(Ann Baker)在20世纪 60年代培育出来。 [15]1993年,猫爱好者协会(CFA)注册了布偶猫, [2]2000年2月布偶猫获得了CFA的冠军。 [2]布偶猫生长速度缓慢, [3] [5]2岁时毛色趋于稳定, [1]3-4岁时身体发育完全。 [15]
布偶猫是一种可爱、安静、温和大方的猫, [15]对儿童宽容,喜欢玩耍,它们友善聪明, [13]乐于和人类互动,是较为理想的室内伴侣。 [2-3]
- 中文名
- 布偶猫
- 拉丁学名
- Felis catus [4]
- 外文名
- Ragdoll [1]
- 界
- 动物界(Animalia) [4]
- 门
-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4]
- 纲
- 哺乳纲(Mammalia) [4]
- 目
- 食肉目(Carnivora) [4]
- 科
- 猫科(Felidae) [4]
- 属
- 猫属(Felis) [4]
- 种
- 家猫(Felis catus) [4]
- 原产地
- 美国 [1]
- 体 长
- 含尾部可达1米 [3]
- 体 重
- 4.5 至 9 kg [1]
- 形态识别特征
- 体长可达1米(包含尾巴),雄性体重约为6.8-9.0千克,雌性体重约为4.5-6.8千克。 [2] [5]面部较宽,双颊线条平顺,耳朵中等大小,眼睛蓝色。 [2-3]
- 生活习性
- 布偶猫性格温顺、安静、友善,喜欢与人互动,对儿童也十分包容。 [13] [15]它们通常很乐意被抱起,并且不会轻易抓挠。 [15]
动物学史
播报编辑
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育种专家安·贝克(Ann Baker)散养了一只来历不明的长毛白色母猫,名叫约瑟芬(Josephine),按照安·贝克的说法,约瑟芬被一辆车撞了之后,所生育的后代皮毛不易打结、个轿拳性温顺、体型更大、有较弱的疼痛感。约瑟芬可能拥有一些特殊的基因,当它与增强其潜在基因的配偶交配后,就会产生与众不同的后代。 [2]与一般的猫不同,布验脚汗偶猫对人的拥棕篮愚影抱不抵抗,像玩偶一样乖乖地待着,因此得名“布偶猫”。 [15]
在约瑟芬的后代中,有一只海豹色长毛公猫,名叫沃巴克老爸(Daddy Warbuc台蜜殃ks),它成为这个品种的基础公猫之一,贝克称其为布偶多愚猫之父。此外,在约瑟芬和一只名叫汤姆(Tom)的棕色长毛猫产生的凝才堡后代中,有一只叫提基(Tiki)的海豹微旬陵色母猫,一只叫荞麦(Buckwheat)的辣嫌求公猫,它们也是布偶猫的原型。 [2] [7]
1971年,安·贝克注册了布偶猫的商标,并建立了自己的注册机构IRCA(International Ragdoll Cat Association), [15]并声称布偶猫只能在IRCA注册,不允许在其他协会注册或展出,饲养者需向IRCA支付许可费,并依据机构制订的计划进行繁育,饲养者销售布偶猫需支付10%的佣金。许多饲养者对IRCA的限制和收费感到强烈不满,因此于1975年成立了布偶猫爱好者俱乐部(RFC), [2]他们不顾合约,用先前得到的幼猫开始新的繁殖,最终获得正式注册机构的认定。 [15]1993年,猫爱好者协会(CFA)注册了布偶猫, [2]此外,IRCA于1994年解散。 [15]2000年2月布偶猫获得了CFA的冠军。 [2]
形态特征
播报编辑
体型
布偶猫属于大型猫品种。 [15]体长可达1米(包含尾巴),雄性体重约为6.8-9.0千克,雌性体重约为4.5-6.8千克。 [2] [5]
头部
布偶猫头部宽阔,面部呈楔形,双颊饱满。耳朵中等大小,基部宽,耳尖圆润,略向前倾。双眼大而圆,为蓝色,两眼间距较宽,外眼角略微上扬。鼻梁挺直,长度适中。口吻圆润,下巴发育良好,与鼻梁和上唇成一条直线。 [2-3]
躯体
布偶猫颈部粗壮,胸部宽阔,与肩部同宽。骨骼强健,肌肉发达,身体灵活。抱起时,身体会放松,显得柔软。该品种不易发胖,但腹部会有一定脂肪。尾巴长而蓬松。 [2] [5]
四肢
布偶猫四肢长度适中,前肢略短于后肢,肌肉发达,强健有力。足掌大而圆,趾甲呈圆形。 [1] [6]
被毛
布偶猫被毛长度适中,底毛稀疏,颈部的毛发更长更厚,后肢毛发长度较长,尾部毛发较多,爪有簇毛。布偶猫有六种毛色:海豹色、蓝色、巧克力色、丁香色、浅红色和白色。 [1] [6]身体颜色相比头部、四肢与尾巴较浅。 [3]随着年龄的增长,布偶猫的毛色会变深,但深色和浅色之间区别明显。 [2] [5]
国际猫协会(The International Cat Association)根据布偶猫颜色分布将其分为3种类型:重点色、手套色、双色。具体见下表: [13]
生活习性
播报编辑
布偶猫性格温顺、安静、友善,喜欢与人互动,对儿童也十分包容。 [13] [15]它们通常很乐意被抱起,并且不会轻易抓挠。 [15]由于其友善和聪明的特性,布偶猫常被比作狗,可以训练它们玩耍捡球等游戏。 [13]它们喜欢陪伴主人,会在门口迎接主人,并乐意与主人依偎在一起。虽然布偶猫喜欢与人亲近,但并不会过度依赖主人。 [12]
布偶猫不需要较大的运动量,或者过于疯狂的玩耍。它们乐于和人类互动,是较为理想的室内伴侣。它们较为容易被训练,声音柔和。虽然布偶猫对疼痛有较好的耐受力,但如果被踩到尾巴,还是会大声尖叫。 [2-3]
饲养照料
播报编辑
选育标准
布偶猫头部应较大,形状为楔形。眼睛应较大,为蓝色椭圆形。耳朵应为中等大小,基部较宽,尖端呈圆形,向前倾斜。鼻子应直,中等长度,下巴应结实有力,与鼻子和上唇成一条直线。其身体应大而长、宽而结实、骨骼粗壮,呈长方形;胸部应饱满,肩部和后躯等宽,肌肉结实,允许腹部有适量脂肪。尾应长度适中。四肢应骨骼厚重,后肢应比前肢长。被毛应图案对称、毛色清晰,中等长度,不打结,毛量丰富、但绒毛应较少,如底绒较厚则是不好的。 [1]
生长
由于调控布偶猫的毛色基因为隐性基因,所以幼猫出生时通常为白色,大约在二月龄时逐渐形成颜色和图案,约两岁时颜色和图案才固定。 [1]布偶猫生长速度较慢, [3] [5]需要3-4年才能长为成猫, [15]寿命通常为13-18岁。 [14]
饲喂
给布偶猫提供多汁的食物,以及足够的清洁饮用水,有助于预防泌尿系统疾病。定时定量投喂,不要把大量的食物放在猫食盆里,布偶猫这可能会暴饮暴食,进而肥胖,这也是布偶猫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3]它们肠道中的有益微生物数量较多,致病菌数量较少,与其他品种的猫相比布偶猫对于食物的消化吸收更好,也不太容易患上消化道疾病。 [9]
护理
布偶猫的毛绒、丝滑的皮毛不需要每日梳理,但每周应梳理一次,以去除皮毛上的死毛并分开任何缠结,最好在幼猫时期就开始并保持日常的梳理习惯。在春季脱毛期间可能需要每隔几天梳理一次,须注意腋下是否有打结的情况。另外饲养者需要注意皮毛的变化,以防过敏。 [13-14]布偶猫脱毛和皮屑的数量比其他的品种要少。不过很多人还是会对它们的唾液和皮肤分泌物过敏。 [3]
从幼猫时期开始,需定期进行指甲修剪、洗澡、清理耳朵等梳理行为,它们的蓝色大眼睛通常不需要护理眼睛,如果眼睛发生变化,例如眼睛发红、有分泌物等,或者耳朵感染(摇头、抓耳朵和有异常分泌物等),饲养者应及时联系兽医检查。 [14]12-16周的幼猫应完成基本疫苗的接种。
常见疾病
布偶猫常见疾病主要有遗传性肥厚性心肌病(HCM)、膀胱结石和食物与体重与关节疾病等。 [14]具体见下表:
疾病名称 | 疾病描述 | 治疗方法 |
遗传性肥厚性心肌病 | 平均发病年龄是15个月,可以通过基因测试避免携带该基因的布偶猫出生。 [10-11]即使是健康的布偶猫携带有关肥厚性心肌病突变基因的概率较高,尤其是那些体重较大的个体。 [8]症状包括病猫昏昏欲睡、吃得更少、呼吸困难或无法运动等 [14] | 药物治疗与低钠饮食 [14] |
膀胱结石 | 膀胱结石会带来疼痛,如果完全阻塞尿路,可能会危及生命,公猫发生尿路阻塞的风险更高。膀胱结石的症状包括小便更频繁、排尿用力、在垃圾箱外小便、撒尿时哭闹、疼痛等。可通过尿液分析、血液检查和X光检查诊断 [14] | 饮食处方与手术治疗 [14] |
体重与关节疾病 | 布偶猫体重容易增加,导致关节炎和行动问题 [14] | 疼痛管理 [14] |
主要价值
播报编辑
布偶猫主要作为伴侣动物被饲养,其价格主要取决于其血统。当雄性有15个获得比赛冠军的后代或雌性有5个比赛冠军后代,它们就可以被评为杰出的亲代。 [1]
布偶猫在宠物市场上较受欢迎,在爱猫者协会(CFA)及国际猫协会(TICA)的网站上,注册有有世界各地的数百家繁育者。 [1]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