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市場原教旨主義

鎖定
市場原教旨主義是指市場可以自動恢復平衡,不需政府以任何方式進行干預。所謂市場原教旨主義,其實沒有任何理論和經驗的依據,這實際上是人們的一種信仰而已。
中文名
市場原教旨主義
概    念
市場可以自動恢復平衡
存在缺陷
深深誤解了金融市場的運作方式等
本    質
沒有任何理論和經驗的依據

市場原教旨主義名詞釋義

[1] 
市場原教旨主義是指市場可以自動恢復平衡,不需政府以任何方式進行干預。這樣的觀點對嗎?比如,生產過剩,市場平淡,經濟衰退,如果不需要政府幹預,市場會恢復到正常狀態嗎?過剩危機會自動解除嗎?又如,市場過熱,需求旺盛,物價上漲,那麼,市場會自動恢復正常嗎?確實,市場具有自己的平衡機制,但這個機制是需要一定條件的。因此我們既可以説:市場原教旨主義是成立的,又是不成立的。假如條件容許,那麼市場原教旨主義是成立的,假如條件不容許,則市場原教旨主義則是不成立的。
那麼這個條件是什麼呢?這個條件就是有足夠強大的潛在供給能力,以穩定物價。而只要將物價穩定住,市場就不會有大的起伏波動,就可以避免經濟高漲與隨後的危機及衰退。比如今天美國的“次貸”危機,那是因為投資者見住房價格不斷上漲,從而使許多投機者參合其中。而我們知道,投機越激烈,價格上漲越快,而價格上漲越快,投機也就越激烈。這樣的惡性循環,當然會最終把市場拉向崩潰。因此,要避免這一系列情況的發生,就需要有足夠的潛在住房供給能力,以抑制住房價格的明顯上漲,從而防止投機行為的出現。
而在沒有足夠供給能力以前,就不能太過濫發貨幣,因為貨幣過多就相當於物質資源供給不足。幾乎所有危機,都是由於濫發貨幣引起的,濫發貨幣使供給不足,價格造成物價上漲。物價上漲招引投機,而投機與物價出現惡性循環式的輪番作用,最終使經濟過盛並衰竭而亡。
因此,恢復市場的自動平衡能力,一方面是擁有足夠的潛在供給能力,另一方面是防止貨幣的干擾作用。如果貨幣當局經常“玩弄貨幣”,每當衰退之時便擴張貨幣,致使貨幣在市場中越積越多,就會使物質資源供給不足,物價上漲在所難免,而新的危機又潛藏在這種物價上漲的過程之中。因此,高漲――衰退――再高漲――再衰退,市場就會顯然現這種週期循環,而這種循環,實際上是對人們隨便“玩弄貨幣”的一個懲罰。因此,由此看來,總是並不在於市場經濟的週期循環,而在於人們對貨幣的玩弄太過隨便。也許有人説,通過這種貨幣政策,經濟被拉動起來了,從而獲得今天的繁榮、今天的富裕生活的局面,因此,人們普遍認為貨幣發行量要大於物質資源的供給程度,以使經濟就會中了興奮性毒品那樣,亢奮前行。但是,“天下並沒有免費午餐”,跑得快,就必定要付出代價,就象飼料雞那樣,大得快,但不好吃。經濟危機、金融危機就是所付這種代價的體現。
因此,我們不必一味指責市場原教旨主義,相反,我們要創造讓市場原教旨主義成立的條件。特別是,我們不要動不動就通過一些原本毫無意義的“紙片”來干預市場機制,從而使正常的市場機制陷於混亂。
因此,以下言論是錯的,是對市場原教旨主義的錯誤理解。
“每當信貸擴張遇到麻煩時,金融當局都採取了干預措施,(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並尋找其它途徑,刺激經濟增長。這就造就了一個非對稱激勵體系,也被稱之為道德風險,它推動了信貸越來越強勁的擴張。這一體系是如此成功,以至於人們開始相信前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所説的“市場的魔術”——而我則稱之為“市場原教旨主義”(market fundamentalism)。原教旨主義者認為,市場會趨於平衡,而允許市場參與者追尋自身利益,將最有利於共同的利益。這顯然是一種誤解,因為使金融市場免於崩盤的並非市場本身,而是當局的干預。不過,市場原教旨主義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成為佔據主宰地位的思維方式,當時金融市場剛開始全球化,美國則開始出現經常賬户赤字。”
金融當局的這種“非對稱激勵”的干預措施本身就不是市場行為,因此不具備市場原教旨主義的意義,是上面所説的“玩弄貨幣”的行為。它不斷注入流動性,當流動性過多而造成輕率信貸,並最終導致危機時,新一輪的“注入流動性”又再開始了。這種凱因斯主義的做法,如今已經明顯暴露出問題了。 [1] 

市場原教旨主義產生背景

市場自由經濟的理念是,如果允許人們追求自己狹隘的私利,公眾的利益可以得到最大化。在19世紀,這被稱為“放任自由(laissez-faire)”,為之取了一個更為當代化的名字:市場原教旨主義。
市場原教旨主義在1980年前後大行其道,其時正值羅納德·里根被選為美國總統,而此前不久瑪格麗特·撒切爾被選為英國首相。他們的經濟目標是取消管制和其他形式的政府幹預,以及提高國內和國際資本的自由流動程度和激發企業家精神。

市場原教旨主義存在缺陷

金融市場的全球化是市場原教旨主義者的目標之一,而且在它的缺點顯露之前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市場原教旨主義是一個錯誤和危險的意識形態,它至少在兩方面是錯的。第一,它深深誤解了金融市場的運作方式。它假定市場會趨向均衡,而此均衡會保證資源的最優配置;第二,通過將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等同,市場原教旨主義為追求私利者賦予了道德品質。
但是,如果金融市場並不趨向於均衡,私人利益就不會等同於公眾利益。如果對之不加干涉,金融市場容易走向使社會分裂的極端。
而給市場機制賦予道德品質就更加錯誤了。市場的特質恰恰是它與道德無關——就是説,在市場價格中並不存在道德的考慮。這種超道德性正是金融市場之所以有效的原因之一。它允許參與者一門心思地關注自己回報的最大化,而不需要考慮社會後果。正是由於市場是超道德的,所以我們不能完全由市場來進行資源配置。如果沒有對公共利益的關注,社會將無法團結。如果私人利益不能和公共利益等同,公共利益則必須在市場之外的途徑中有所體現。
制訂規則和在規則下采取行動這兩者必須區分開來。作為市場參與者,只要在規則下行動,就可以追逐自我利益。但作為規則制訂者,將由公共利益引導——在一個民主社會,人們都是規則制訂者。然而,由於市場原教旨主義者聲稱公共利益可以通過允許人們追逐自我利益得到最好的實現,就抹煞了這個區別。其結果不是完全競爭,而是裙帶資本主義。有錢有勢的人在享受他們的特權地位時認為自己的行為在道德上是無懈可擊的。 [2] 

市場原教旨主義危險性

市場原教旨主義的危險在國際競爭中表現得特別明顯。國際金融制度的發展和全球金融市場的發展並不同步。因此,從1980年以來就看到過數起國際金融危機,它們對美國經濟的影響相對不大,因為一旦危機威脅到美國經濟的繁榮,美聯儲就會積極干預,但是其他許多國家——如阿根廷、巴西、墨西哥、泰國、印度尼西亞、韓國、俄羅斯——則一直都被毀壞着,有的還不止一次。市場原教旨主義者並不認為金融市場是天然不穩定的,以及市場越大就需要越強大的公共機構取維持其穩定,而是得出相反的結論:他們譴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造成了不穩定。
屈從壓力所作的援助政策變更,間接提高了資本流向債務國的成本,從而導致了資本從周邊到中心的逆向流動。美國的經常賬户赤字超過4000億美元即為其明證。這造就了另一個最終註定要破滅的泡沫,儘管其時間無法預測。美元走弱是一個凶兆,特別是當主要的替代者——歐元和日元——並不特別有吸引力時更是如此。巴西的金融危機更是危險。在市場原教旨主義者看來,巴西並沒有做錯什麼,但是,巴西的債券以美元計算的回報率是20%,而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在這麼高的利率下生存。如果巴西失敗,那麼如今制定的國際金融體系也就失敗了。全球金融市場創造了一個不公平的競爭場,不可能以這樣的方式持續下去。 [3] 

市場原教旨主義不穩定性

威爾遜·里根 威爾遜·里根
在國際競爭中,市場原教旨主義假定集體性的對私人利益的追求會產生經濟穩定。但正如今天的混亂所揭示的那樣,缺乏道德準則和社會關注——不管是在政府中還是會計師中——將產生巨大的不穩定。價值的形成和市場價格一樣,也正是由反身過程實現的。和市場價格中存在的雙向聯繫一樣,價值和經濟基礎(公司和政府的經濟表現)也存在着一個雙向的聯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