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市中心

鎖定
市中心是指城市中商業娛樂購物文化交流公共設施行政機關比較集中,人羣流動頻繁的地區。
中文名
市中心
外文名
city center
特    點
行政機關集中、人羣流動頻繁等
拼    音
Shì zhōng xīn
學    科
建築學

市中心基本內容

古代市中心往往是政治和宗教的中心。隨着城市化進程,市中心的職能和規模也日益發展,近代城市的市中心往往是商業中心。而現代城市的市中心又超出原來的政治性和商業性職能的範疇,逐漸成長為城市多方面的綜合性中心。
在發達國家的現代化大都市中,市中心可以劃出中心事務區和中心商務區 (CBD)。前者集中着各種行政機構、大公司總部以及民眾團體辦事機構和銀行、保險公司、電視台、廣播中心等,而不是一般的商業服務部門,相對安靜。這個地區高大的建築物以至摩天大樓林立,表現出城市的立體景觀;銀行、交易所、保險公司以及其他經濟活動的辦公大樓、事務所大量集中;它們的活動牽連着全市及整個城市影響範圍以至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生活,是資本主義國家城市經濟的神經中樞。如紐約的華爾街等一些世界聞名的大都會中的國際金融中心。後者則是除中心事務區之外的區域,零售商業和服務業繁榮。如日本東京的銀座,但一般所説的中心商務區包括中心事務區和商業區。
市中心是指一個城市內起到中心作用的政治、經濟或文化活動所在地。通常由市內最繁華的地段和街區組成,擔負着城市商業中心和城市社交活動中心的職能,在城市商業服務網等級中,屬最高一級。設置有各類全市性綜合商場和各種專業性商業服務機構以及金融機構,其種類多少和規模大小因城市規模而異。有些城市的市中心則是行政機構所在地或政治、文化活動的中心場所。市中心往往有許多該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物。老城市中心區歷史悠久,建築物更富有特色。
城市景觀在某種意義上與城市形象和城市視覺環境相通,是指在城市範圍內各種視覺事務和視覺時間構成的視覺總體,是城市實體環境所反映出來的城市形象,是人工環境和社會環境的結合體,除了包括所在地的自然風貌,還包括城市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人文景觀。其構成要素有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以及人文要素。其中自然要素包括城市的地形地貌特徵、典型氣候天象、植被、水體等;人工要素包括建築、廣場、街道、公園綠地、藝術小品等,其中建築應當是它構成的主體;人文要素包括不同城市人們獨特的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社會生活等。因此,城市景觀的形成是城市規劃師、建築師和風景園林師共同塑造的結果,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歷史的積累和文化的積澱。
城市景觀規劃是以人為中心,將各種土地利用方式有機結合起來,以構成和諧並且有效的地表空間的人類活動。它通過對土地及其土地上物質和空間的安排來協調和完善景觀的各項功能,使人、建築、社區、城市以及人類的生活同有生命的地球和諧相處。城市景觀規劃設計無論現在還是將來,都將是各國乃至全世界在環境保護及資源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共同選擇。 [1] 

市中心設計理論

城市設計理論
現代城市設計由傳統的形體規劃發展而來。首先,在對象上,現代城市設計不僅是形體規劃的空間藝術範疇,而是以人為中心的物質與精神空間環境的設計。第二,在方法上,現代城市設計是社會學、地理學、經濟學、政治學、規劃學等眾多學科的交叉。空間形體設計已不是唯一的方法,其他分析方法、規劃條例、管理準則等都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相應設計成果也不只是終結式的方案圖紙。第三,現代城市設計貫穿於城市規劃的各個階段,包括從總體規劃到詳細規劃、建築設計,貫穿於城市景觀規劃之中。城市規劃的過程是在一定地域環境中,對城市功能、結構、系統的協調,融入城市設計是對空間環境、空間形態的協調、優化,促成城市空間的良性發展、整體提升。因此,應該將城市設計的理念、方法應用到不同階段的城市景觀規劃中,強調景觀規劃的生態特徵,在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指導下,增強對城市景觀的藝術的再創造過程。
景觀生態學
景觀生態學是研究景觀空間結構與形態特徵對生物活動與人類活動影響的學科,在不同的空間尺度上研究景觀的空間變化,以及研究景觀異質性的發生機制(生物、地理和社會的原因),這是由德國的特羅爾(Troll)於 1939 年首先提出的。
城市景觀生態學是一個多學科的綜合性研究範疇,它從景觀生態學原理出發,結合城市這一自然、社會經濟複合系統自身的特點,研究城市景觀的形態、結構、功能空間佈局以及各景觀要素之間的關係,尋找造成城市內部各要素之間不能相互協調發展的原因,從而優化組合城市原有景觀元素或引入新的景觀成分,調整構建合理的城市景觀格局及功能區域,達到提升城市整體景觀功能的目的。城市景觀生態學為解決城市的資源、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問題開闢了新的思路,賦予了城市規劃以生態學的內涵,為實現城市景觀具有較高的可持續能力提供了新的解決途徑。
可持續發展理論
城市景觀設計要追求可持續性發展,即人與自然環境的一種協調關係。發展必須以保護自然和環境為基礎,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使經濟發展和資源保護的關係始終處於平衡或協調狀態。自然景觀和傳統景觀均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在景觀設計中要對自然景觀資源和傳統景觀資源合理地保護與利用,創造出既有自然特徵、歷史延續性、又具有現代性的公共環境景觀。善待自然與環境,規範人類資源開發行為,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和干擾,實現景觀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城市景觀設計的一項主要任務和重要原則。 [2] 

市中心設計原則

生態原則
城市景觀規劃和設計要遵循生態原則。不僅考慮如何有效利用自然的可再生能源,而且將設計作為完善大自然能量大循環的一個手段,充分體現地域自然生態的特徵和運行機制;尊重地域自然地理特徵,設計中儘量避免對於地形構造和地表機理的破壞,尤其注意繼承和保護地域傳統中因自然地理特徵而形成的特色景觀;從生命意義角度去開拓設計思路,既完善人的生命,也尊重自然的生命,體現生命優於物質的主題。通過設計重新認識和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建構更好的生態倫理。
“人本主義”的原則
城市是人類聚居生活的地方。城市空間是人與人交流的地方城市景觀不僅是向人們展示的,而且是供人使用、讓人蔘與其中的。人是城市景觀體驗的主體,城市景觀規劃和設計理所當然應為人服務,滿足人的活動要求,創造舒適宜人的空間環境。離開了人的活動,城市景觀便失去了其特有的意義。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着重強調“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滿足人自身的需要。“以人為本”就是要充分考慮人的情感、心理及生理的需要。在景觀設計中,公共設施要符合人的視覺觀賞位置、角度以及人體工程學的要求;座椅的擺放位置要考慮人對私密空間的需要;要根據不同年齡段的人的行為心理特點,充分考慮特殊人羣對景觀環境的特殊需要,並落實在細部設施的設計中,使城市公共空間景觀真正成為大眾所喜愛的休閒場所。
特色原則
城市景觀特色是一個城市在自然環境、歷史傳統、社會經濟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下長期積累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並獲得一定的歷史地位和社會公認,其內容和形式明顯區別於其他城市,並能夠使人們識別該城市的景觀特證。面對城市千城一面、文化喪失等問題,這個原則顯得尤為重要。需要挖掘城市的文化內涵,把握城市的歷史文脈,重視景觀資源的繼承、保護和再利用,把握特定環境的本土特徵,尋求客觀規律,創造出適宜的城市景觀形態,塑造城市的景觀特色。
美學原則
城市景觀規劃與設計要按照美學的原則來組織景觀各要素,城市的平面佈局應清晰明瞭,各類景觀節點的安排要和諧而有序,對形體、色彩、質感的處理應多樣而統一,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愉悦。 [1] 

市中心設計內容

城市景觀規劃設計是以城市中的自然要素與人工要素的協調配合,以滿足人們的活動要求、創造具有地方特色與時代特色的空間環境為目的的工作過程。其工作領域覆蓋到從宏觀城市整體環境規劃到微觀的細部環境設計的全過程,一般分為城市總體景觀、城市區域景觀與城市局部景觀等三個層次。城市景觀規劃設計是對城市空間視覺環境的保護、控制與創造,它和城市規劃總體規劃、分區規劃等、城市設計、建築設計、景觀建築設計有着密切的關係,它們之間互相滲透,互為補充。
城市規劃是對城市土地所作的平面使用計劃,其道路系統的組織與用地安排對城市景觀的形成有很大影響,因而在做城市規劃時就應該考慮到景觀問題。城市景觀規劃則是就土地立體使用並考慮各局部與整體造型所做的規劃。城市景觀規劃首先必須對當地城市景觀資源進行查閲資料、拍照、問卷等方式,通過視覺的分析評價,明確現存景觀的價值和形態特徵以及各種潛力和限制因素,確定城市的主要景點及觀景點並對其進行分級,然後作出景觀風貌規劃分區,一般可將城市分為主要景觀區、傳統特色區、重要沿街景觀區、自然風景區、一般景觀區與景觀協調區等,再針對不同性質的景觀區域,制定相應的改善、保護、整備計劃,諸如建築形式及高度的控制,城市天際線控制,空間視覺走廊的控制,建築容積率和覆蓋率的控制,建築材料和色彩的控制,街道的比例以及各種環境設施的配置等。城市景觀規劃為城市景觀設計提供了設計依據。
城市設計是實現城市規劃的設計,是在城市總體規劃指導下,對以人為主體的城市形體環境中各項物質要素所做的綜合環境設計,是連接城市規劃建築設計的紐帶。城市景觀設計是實現城市景觀規劃的設計,與城市設計是相互依存的,它們之間的區別在於城市設計側重於功能、空間的研究而帶有景觀內涵,而城市景觀設計側重於城市景觀的研究而帶有功能、規劃的內容。城市景觀設計著意於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的並舉,同時注重空間中人們的活動。其設計成果表現為圖紙與模型。隨着電腦三維模擬技術應用,可以從不同的視點以動態的方式來觀察城市空間形態,這有助於在實體建成前瞭解將來對環境的實際感受,從而更好的把握景觀關係。
建築設計是根據具體的功能要求在一特定地段上所作的空間、形體與環境設計,其形式、尺度、色彩與質地對該地段內的環境景觀構成影響。單體建築設計應服從城市整體景觀要求,綜合考慮周邊環境因素以及人們觀察建築時的視點、視角等因素進行建築體形及立面的設計,以推進城市整體景觀的形成。
景觀建築設計主要是對城市外部空間、地面以及所有環境設施的設計,是城市景觀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環境景觀的形成具有重大影響。景觀建築設計的要素可分為:眺望、散步道、標誌、歷史文物、水邊、小品、中心公園、路標、花園道、水、街景、藝術品、商業街、立面、廣場、街角、照明、林蔭道、廣告等主題。 [1] 
參考資料
  • 1.    張黎黎. 綏芬河市中心區景觀規劃及代表性景觀點設計研究[D].東北農業大學,2008.
  • 2.    周聖捷. 中小城市中心商業區更新規劃設計——以銅陵市市中心商業街及周邊區域改造為例[J]. 中華建設,2014,(12):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