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巴蔓子

(巴國將軍)

鎖定
巴蔓子為古巴國忠州(今重慶市忠縣)人,是東周末期(約戰國中期)的巴國將軍。約公元前4世紀,巴國朐忍(今萬州一帶)發生內亂,時巴國國力衰弱,國君受到叛亂勢力脅迫,百姓被殘害。巴國將軍蔓子遂以許諾酬謝楚國三城為代價,借楚兵平息內亂。事平,楚使索城,蔓子認為國家不可分裂,身為人臣不能私下割城。但不履行承諾是為無信,割掉國土是為不忠,蔓子告曰“將吾頭往謝之,城不可得也。”於是自刎,以授楚使。巴蔓子以頭留城、忠信兩全的故事,在巴渝大地傳頌。
本    名
巴蔓子
別    名
蔓子
所處時代
東周末期(戰國中期)
出生地
巴國忠州(今重慶忠縣
主要成就
平內亂、為國捐軀
國    籍
古代巴國(今中國重慶市)
職    業
將軍

巴蔓子人物簡介

巴蔓子 巴蔓子
巴民族之魂——巴蔓子將軍。
周武王殷商,伐紂王時,“實得巴蜀之師”(《尚書》);“巴師勇鋭,歌舞(戰陣)以凌(壓倒)殷人”。周天子立國,建周朝,封姬姓子弟為巴國君王,統巴人之地,建都江州(今重慶),為當時“南土諸侯王國之首”。
經春秋、戰國,巴國出現了一位代表一方的英雄——巴蔓子將軍。巴蔓子時期巴國內亂,國君遭受脅迫。蔓子將軍曾向楚國國君求援,並許巴國三座城池為酬。內亂平息,楚國使臣來求踐約。他委婉、慷慨作答:“許諾,為大丈夫之言。然,巴國疆土不可分,人臣豈能私下割城。吾寧可一死,以謝食言之罪。”言畢,自刎,滿座大驚。
使臣無奈,捧蔓子將軍頭顱歸。楚王唏噓:“如得此忠臣,又何需幾座城池。”遂以上卿之禮葬其頭顱;巴舉國悲痛,於國都厚葬巴蔓子將軍無頭之遺體。
常璩對巴蔓子的壯烈行為深為敬佩,評價説:“若蔓子之忠烈,範目之果毅,風淳俗厚,世挺名將,斯乃江、漢之含靈,山嶽之精爽乎!”。

巴蔓子時代背景

常璩華陽國志·巴志》中對巴與楚的關係也有較多的記述。從春秋時期開始,巴與楚雖是長江中上游地區相鄰的兩個大國,而在中原各諸侯國的眼中,仍視為蠻夷之國,所以巴與楚常常結成同盟,以維持各自的地位和利益。譬如楚與巴曾聯合討伐位於河南南陽一帶的申國,在魯文公十六年又聯手滅掉了位於鄂西(今湖北竹山一帶)的庸國。聯盟帶來的好處,是使雙方都獲得了壯大。 [1] 
但巴與楚又經常發生矛盾,甚至相互打仗。譬如雙方出兵伐申時,楚文王使巴軍驚駭,而導致了巴與楚關係的破裂。《左傳》與《華陽國志》都記載了此事,究竟是什麼原因則沒有詳説,總之巴人非常生氣,轉而出兵伐楚,在津地(今湖北江陵一帶)將楚軍打得大敗,楚文王也因此而病死了。這是魯莊公十八年(公元前676年)發生的事件,到了魯哀公十八年(公元前477年),巴人又再次伐楚,包圍了楚國的鄾邑(今湖北襄陽附近),這次巴人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楚國派出了三位能幹的將領,擊敗了巴軍。這是巴、楚之間兩次比較大的戰役,其他各種小型摩擦可能就更多了,《華陽國志·巴志》説“巴、楚數相攻伐,故置扞關、陽關及沔關”,就如實地反映了這種狀況。又説“巴子時雖都江州,或治墊江,或治平都,後治閬中”,巴國多次遷徙都城並建立了陪都,很可能也與巴楚戰爭而引起的形勢強弱變化有關。
打仗要消耗國力,對雙方都沒有什麼好處,所以最明智的做法仍是以和為貴。戰國時期巴與楚曾採用聯姻的方式,來改善兩國的關係。《華陽國志·巴志》説“周之季世,巴國有亂,將軍有蔓子請師於楚,許以三城。楚王救巴”。從史料上推測當時巴國可能發生了動亂,或遭到了蜀國的攻伐(當時巴國與蜀國常為爭奪鹽井而相互征戰),巴國將軍巴蔓子不得已才向楚國求救。因為兩國王室通婚,加上有獲得三城的巨大誘惑,所以楚王立即派兵援助,很快就平息了巴國的動亂。接下來楚王便要求巴蔓子兑現諾言,割讓三城。巴蔓子是巴國的忠勇之臣,當然不會將巴國的領土拱手送給楚王,於是自刎以謝楚使。
巴蔓子的故事在後世曾廣為流傳。《宋本方輿勝覽》卷六一就轉載了《華陽國志》中關於巴蔓子事蹟的記述,説施州(今湖北恩施)迄今仍有巴蔓子廟,又説巴人“士頗尚氣”,便顯示了“有巴蔓子代節死義之遺風”的緣故。《大明一統志》卷六九也轉引了巴蔓子的事蹟,卷六六説楚“葬其頭於荊門山之陽”,巴國葬其身於施州清江縣都亭山。《蜀中名勝志》卷十九也記述説,忠州附近有蔓子冢,又説“巴王廟在州東一里,神即蔓子將軍也”。此外,傳説重慶通遠門內亦有巴蔓子墓。這些都説明了常璩《華陽國志》記述的巴蔓子故事,所產生的長遠而廣泛的影響。

巴蔓子相傳事蹟

巴將軍雕像 巴將軍雕像
相傳戰國中期,巴國走向了衰落,一些貴族趁機向巴王室索取政治經濟利益,以至發動了武裝叛亂,人民遭受了深重災難。駐守在巴國東部邊境的巴蔓子將軍決定趕回國都江州(今重慶市渝中區)平亂,但他掌握的兵力卻不足以戰勝貴族武裝,巴蔓子決定向東邊的楚國借兵。在楚國郢都,巴蔓子向楚王説明了來意,懇請楚王出兵。楚王答應出兵,但卻提出了一個條件,要巴蔓子割讓他駐守的三座城池,同時要他把兒子送到楚國當人質。楚王説:“他什麼時候來,你什麼時候把軍隊帶走。你看怎麼樣?” [2] 
以人質作抵押,在戰國時代也是一種外交慣例,目的是取得誠信。但那樣一來,時間被耽擱了,巴國的內亂恐怕已經不可收拾,借兵就失去了意義。巴蔓子一下急了,對楚王説:“不行!楚王如果懷疑我的誠信,這個兵不借也罷!你如果還相信我,今天就讓我把軍隊帶回去。到時候你拿不到三座城,我把腦殼砍給你!我巴蔓子從來説話算話!”楚王見一向耿直的巴蔓子把話説到這個份上,也不好再説什麼,答應立即出兵。
巴蔓子帶着楚軍趕回江州,很快打垮了貴族叛亂武裝,恢復了國內秩序。過了些日子,楚王派出使臣找到巴蔓子,要求他兑現當初的承諾,將三座城池割讓給楚國。巴蔓子對楚使説:“不錯,當初我的確答應過,但那是楚王乘我國遭遇危機強加給我的條件,我作為將軍本來就守土有責,豈能私下將三座城池割讓給外國呢。儘管如此,當初我答應了楚王,也一定要信守承諾,決不讓你這個使臣為難。城不能割,但我的頭可以割。用我之頭,充我之城,以謝楚王,這樣總可以吧?”巴蔓子邊説邊抽出佩劍,一下將自己的頭割下來。奇蹟在這時發生了,斷頭之後的巴蔓子仍然站立着。史籍記載的情節是,“蔓子乃自刎,以頭授楚使。”
楚國使臣沒有完成接收巴國三城的任務,只得將巴將軍的頭顱帶回國去覆命。楚王聽罷不禁深受感動,説:“假使我們楚國能得到巴蔓子這樣忠勇義氣的將軍,又何必在乎那幾座城池呢!”於是下令以上卿之禮埋葬了巴將軍的頭顱。巴國也為將軍舉行了國葬,其無頭之軀埋葬在國都江州,任後人緬懷憑弔。
民間傳説中的巴蔓子將軍,既是忠勇愛國精神的化身,也是中國西南地區人民重義氣,講誠信,護國愛民,捨生取義傳統道德風尚的人格代表。相傳三國時代,巴郡守將嚴顏被蜀將張飛打敗,張飛要他投降,嚴顏就説:“巴國自古以來只有斷頭的將軍,沒有投降將軍。”這讓張飛深受感動,於是義釋嚴顏。嚴顏所説的砍頭將軍就是巴蔓子。此後,巴將軍傳説一直在巴地經久不衰,其傳承脈絡如下:最早起源於戰國時代,最初以民間口頭文學方式流傳。公元4世紀東晉常璩所撰《華陽國志》將巴將軍傳説收入正史,成為該傳説最早的文字記錄。
明代曹學全所撰《蜀中名勝記》記載“郡學後蓮花壩(今渝中區七星崗蓮花池街),有石麟石虎,相傳為古時巴君冢。” 清雍正、乾隆、道光年間,巴郡官民多次“修立墓表”、“砌以石”、“行春秋至祭”,明確祭祀巴蔓子將軍。清代《巴縣誌》及民國《巴縣誌》均記載蓮花池為巴蔓子將軍墓地。
民國十一年(1922年)川軍第一軍軍長兼川東邊防督辦但懋辛主持修成墓園並立碑“東周巴將軍蔓子墓”,此墓保留至今,渝中區民間稱為將軍墳。以此為據的巴將軍傳説也成為重慶民間故事的精華段落。

巴蔓子史料記載

一、據晉朝常璩華陽國志》記載:
周之季世,巴國有亂。將軍蔓子請師於楚,許以三城。楚王救巴,巴國既寧,楚使請城。蔓子曰:“籍楚之靈,克弭禍難,誠許楚王城,將吾頭往謝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頭授楚使。楚王嘆曰:“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為!”乃以上卿之禮葬其頭。巴國葬其身亦以上卿禮。
二、據清朝道光《忠州直隸州志·卷一·沿革》記載:
周為巴國地。(《華陽國志》:武王克殷,封姬姓於巴,爵之。以子都江州,或治墊江,或治豐都,後治閬中。戰國時,與楚婚。及七國稱王,巴亦稱王。按週末巴國內亂,將軍蔓子求救於楚,許以三城,楚救巴。遣使索城,蔓子刎首存城。相傳忠州乃三城之一。又為蔓子故里,故祀名宦並祀鄉賢。)……唐貞觀八年,以蔓子嚴顏故,改名忠州。《忠州直隸州志·卷七·武備》亦有記載。

巴蔓子詩人贊曰

穹窿哉,蔓子墓,渝城顛,石封固。
多少王侯將相陵寢穴樵兒,獨此屹立兩江虹勢迥盤護。
頭斷頭不斷,萬古鬚眉宛然見。
城許城還存,年年春草青墓門。
君不見背弱主,降強主,斷主之頭獻其土。
又不見明奉君,暗通鄰,求和割地榮其身。
惜哉不識蔓子墳。
(清 王爾鑑《巴蔓子墓》)

巴蔓子巴蔓子墓

墓碑上題刻“東周巴將軍蔓子之墓” 墓碑上題刻“東周巴將軍蔓子之墓”
巴蔓子墓位於重慶七星崗蓮花池渝海大廈(上海一百商場旁傢俱商店負一樓)。
現存墓碑為民國初榮縣但懋辛題,曰“東周巴將軍蔓子之墓”,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歷代皆有所修葺。現存巴蔓子墓重建於1922年。
巴蔓子生於東周末年的臨江城(今忠縣)。巴蔓子為保城池而自刎,後人念其忠勇,改臨江為忠州。巴蔓子刎首留城處的古城牆位於縣城東門。
現重慶巴南區有雙忠祠上對聯:“國士無雙雙國士;忠臣不二二忠臣”。雙國士:即指巴蔓子將軍和秦良玉。巴蔓子,戰國時代中後期人,巴國將軍。秦良玉,明朝四川忠縣人,明朝末期著名的抗清女將軍

巴蔓子探訪古墓

巴蔓子墓,在封閉十餘年後,將重新開放。 [3] 
墓園清明開放
從重慶七星崗民生路299號附2號一個掛着“利中傢俱”的門口進去,下行了40步台階,記者便來到了位於相鄰的渝海大廈下的巴蔓子墓所在地。幾個工人正在裝修天棚,負責現場施工的張先生告訴記者,他們是去年底進場施工的,現在工程已完成了80%,按照渝中區文管所的要求,他們將在3月底完工並接受驗收,以保證修葺一新的巴蔓子墓在清明節前對市民與遊人開放。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巴蔓子墓的前面,已拓展出200多平方米的空間,修建為墓園的展示廳和管理用房及遊客的衞生間,整個牆面裝飾採用灰綠色的文化石,以與原墓室的青石卷拱相協調。展示廳的頂部採用厚重的木質結構,將室內照明與巴渝傳統建築的穿鬥風格融為一體。展示廳靠右的牆面,是整面的落地玻璃,既增強了室內的採光又拓展了視覺空間。
充當精神載體
巴蔓子墓呈六邊形,其墓前的石碑上刻有“東周巴將軍蔓子之墓”的字樣。墓碑的上款是“中華民國十一年二月吉旦初”落款為“榮縣但懋辛題”,但懋辛為辛亥革命名將,曾任熊克武部師長、川軍第二軍長等職,解放後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司法部部長。
據史料記載,巴蔓子當年的行為,使楚王深為感動,於是禮其頭與楚。而其軀體的埋葬地有重慶渝中區七星崗、忠縣城西北、湖北恩施市西三説。關於七星崗的墓園裏,是否埋葬着巴蔓子的“真身”,也有人提出過質疑,但更多的專家學者認為,此墓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具有精神載體的作用。
相傳巴蔓子墓始建於戰國,後歷代皆有所修葺。從王爾鑑(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任巴縣———即今重慶———知縣)的詩中看,在240年前,巴蔓子墓還處於“渝城顛……年年春草青墓門”的自然環境之中。而近代最大規模的修建就在但懋辛題碑文的1922年,據史料記載,當時的墓園規模頗大,四周有圍牆,裏面刻有許多詩文與對聯,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鄉閒趙朗雲所撰的“霸業久銷沉,楚子何曾留寸土;荒墳猶聳峙,將軍依舊鎮三巴。”
1929年重慶建市以後,拆除城牆,修建馬路,巴蔓子墓一段的低谷填高,墓園遂被置於馬路的堡坎之下。解放後徹底返修七星崗一段馬路,“加寬再削平”,從此巴蔓子就被掩埋在民生路之下的石拱洞內。
上世紀60年代,由當時的渝中區基層街道文化員提供相關資料,巴蔓子墓被列為文物進行保護。1992年,市政府公佈其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然而,在上世紀末轟轟烈烈的城市開發與建設高潮中,地處特殊位置的巴蔓子墓被林立的高樓所“掩藏”。
還將繼續改造
近年來,許多專家學者和民間人士都對改善巴蔓子墓的狀況進行不懈呼籲,各級的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也多次提交建議,要求保護和修繕。2003年前後,重慶市文物局有關專家在評審通遠門城牆修復設計方案時提出,從通遠門修建一條展現巴文化的“時空隧道”通向巴蔓子墓,充分展示巴蔓子的史蹟,延續歷史文脈。這一方案得到了當時渝中區一位區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並獲得不少專家的肯定。但基於種種原因,最後沒有得到實施。
在渝中區文管所,副所長徐曉渝向記者出示了一本由“重慶市文物考古所”於2009年3月定稿完成的《巴蔓子將軍雕塑設計及墓園環境改造工程方案》,徐曉渝對記者説,現在實施的,就是這個方案的一部分。在墓園“環境改造”完成的同時,他們還將在展示廳里布置巴蔓子將軍的生平與歷代吟誦巴蔓子將軍的詩詞碑刻,並爭取社會力量的支持,佈置有關巴蔓子將軍的主題書畫展覽。
英名傳遍巴渝
千百年來,巴蔓子將軍以身殉國的英雄壯舉,在巴渝大地上廣為傳頌。唐貞觀八年,太宗皇帝感念巴將軍的忠勇,改其故里“臨州”為“忠州”(即現在的忠縣)。宋時,人們在忠州城內為巴將軍建了一座祠廟,以供後世人瞻仰,該祠早稱永貞祠,後稱巴王廟。每年的農曆三月三日(巴蔓子忌日),忠州城內都要舉行盛大的“三月會”以紀念其功績。據明代史籍記載:“每值會期,旗幟塞巷,金鼓鳴街,彩亭錦棚,相望盈道”。如今,在忠縣境內,還有許多以巴蔓子將軍命名的歷史遺蹟與地名。
東漢末年,巴郡臨州(即忠縣)名將嚴顏的一句“我州只有斷頭將軍,而沒有投降將軍!”成為弘揚巴蔓子英雄氣概的千古名言,以至抗戰時期,面對日寇飛機的狂轟濫炸的重慶名流在聚會演講中多次引申———“中國自古有斷頭將軍,無投降將軍”。
如今,在朝天門的“重慶曆史名人館”裏,巴蔓子將軍的塑像被安置在《第一樂章:千古英雄譜》顯眼位置。在重慶的許多大型景觀雕塑中,凡是涉及到巴渝文化主題的作品,都將巴蔓子的形象擺在重要的位置。

巴蔓子後世悼念

2023年,重慶市川劇院將重點排演川劇《巴蔓子》。 [4] 
參考資料